长兴太湖龙之梦长峰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建筑工业的进步,行业竞争也在加剧,如何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建筑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对BIM技术在建工工程造价中的应该进行分析和阐述,以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应用
引言
新时代的来临,我国经济建设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建筑业这一基础性行业也有所进步,很大程度实现了国民在生产、生活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但是,伴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国内精细化管理水平得以提升,以往的建筑业管理模式所具有的弊病愈加显著,譬如工程造价前期管理精确性不足、信息处理效率不高、工程各阶段的信息传输匮乏时效性与精准性等,均会对工程质量构成不良影响,因而在以信息为主的时代,需借助BIM这类先进信息技术实施工程造价管理。
1 BIM概述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简称BIM)通过数字模型使建筑设计产品多维化,实现工程项目信息的集成、共享、动态更新,是信息技术在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应用BIM技术,将造价管理的范围从施工阶段扩大到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便于投资者从项目总成本的角度进行管理,能有效控制成本,提高项目收益,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
BIM是一种新型的表达方式,更是一种基于过程的整体管理理念。其核心是信息,基本元素是构件,将所有构件基本信息通过参数方式来表达,集中存储于数据库当中,在项目不同阶段,各参与方通过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应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因此,BIM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模型,而是不同专业出于不同的需求基于核心模型建立的多个模型,用以实现各自的专业要求。BIM模型的价值体现在对信息数据的高度集成和协同共享,从而实现项目各阶段中的协同工作,其模型特征主要有参数化、可视化、模拟性、可协调性、可输出性。
2建筑工程在造价管理现状
2.1难以实现全过程造价
在建筑工程进行造价管理是需要相关的造价部门人员,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造价管理。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已经在信息化时代中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仍然无法做到对建筑工程的全部过程进行造价管理,主要是因为建筑工程的信息平台无法进行共享,信息闭塞导致相关的造价管理人员无法获得工程的全部造价信息。工程造价管理的数据只是环节性独立,但是无法做到所有的环节独立,所以出现了相对被动的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只满足阶段性的管理工作而无法将阶段性管理工作进行数据储存,是当下的建筑管理行业中出现的主要造价管理问题。
2.2造价信息数据无法共享
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依靠有效的造价信息数据,来对现进行工程进行造价管理。因此,在进行造价管理工作时,需要各种阶段的造价数据信息实现共享,但根据目前的造价数据管理并不完善,信息闭塞导致造价管理工作无法进行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建筑工程中的造价管理是多方面的,其中关系到的行业也是众多的,信息闭塞让个整个造价管理工作造成困难。
2.3信息处理效率较差
因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所关联的范围较为宽泛,内容众多、繁杂,囊括工程量清单等,故而实践期间出现误差的概率较大。而且,以往的工作方式以人工数据处理为主,不但使得工程量计算速度慢,工作效率差,也会让计算结果匮乏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BIM在工程各阶段造价管理的运用
3.1决策阶段
第一,投资造价估算。在应用BIM模型时,产生大量历史数据,出现迅速估算价格的历史指标。比如每平方米造价多少,对项目投资费用有效估算。BIM技术核心是模型及其产生的大量信息。在前期阶段,储存大量技术、经济与物料数据。这部分模型十分细致,并强调计算性。利用智能化算法,基于丰富历史数据选择对应造价指标。第二,选择投资方案。根据之前积累的纸质造价数据,BIM模型可以对工程造价计算的信息整体复原。选择与工程类似的数据库信息,自行调整软件产生全新造价模型。这种方法调整便捷,通过科学对比提高选择方案的水平。
3.2设计阶段
基于BIM模型来测算造价数据,一方面可以提高测算的准确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测算的精度。通过企业BIM数据库可以累计企业索要项目的历史指标,包括提供部位钢筋含量指标,混凝土含量指标,不同区域的造价指标等。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在设计之前对设计院制定限额设计目标。在设计过程中用统一的BIM模型和交换标准,使得各专业可以协调设计,同时模型丰富的设计指标、材料型号等信息可以知道造价软件快速建立BIM模型并核对指标是否在可控范围内。对成本费用的实时模拟和核算使得设计人员和造价师能实时地、同步地分析和计算所涉及的设计单元的造价,并根据所得造价信息对细节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可以很好地实现限额设计。
3.3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对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必须对该阶段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予以高度关注,并借助BIM技术增强管理效果与质量。对工程量、价款有效计算。实践期间,需借助BIM技术对以往的工作方式予以改善,并借助BIM模型参数化、直观化等优势特征,把工程各环节的信息有效聚集,囊括工程工期、成本等,而后构建五维模型,对工程项目各大阶之前的BIM模型加以拆分,对工程量整合,这样不但可为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予以方便,也能改善工作效率。时刻关注工程造价有关信息。一般而言,具体施工时,因造价管理具有极强的动态性,因而施工作业各环节中均会具有费用数据、签证等信息。对此,需对BIM模型参数化等有效应用,从而把人工资料等导入至模型,可不断增强信息的精确性,也能进行动态维护,规避信息流失等不良现象滋生,可确保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4 BIM技术与工程造价管理结合应用措施
4.1通过BIM技术促进工程资源计划形象化
通过BIM技术,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帮助企业领导获取最为准确的数据信息。通过BIM技术,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模型能够最为直观的体现出来,只需要对于数据平台上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就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实现信息的直观化共享,同时,通过BIM的自动化技术,还能够实现整个工程项目的细分,并且根据项目环节来计算项目整体环节的每一项成本支出。
4.2通过BIM技术实现信息的可视化管理
在建筑施工的成本管理工作当中应用BIM技术,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能够实现成本的信息化管理,同时还能够建立起相应的信息化管理模型,根据模型中的数据来对成本进行计算,模型能够直观的显示出不同施工周期的不同成本。通过BIM技术,造价信息管理变得更加直观,同时成本计算能够细化到每一笔支出,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同时,采用BIM技术还有一个优势在于建立起的建筑施工模型能够多次重复使用,降低了工程设计、管理的难度。
结语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实际应用中效果突出,采用BIM技术进行工程造价管理,能够提高工程效率、缩短工程工期、保证工程预算的准确性,降低工程的风险。BIM技术普及到各个建筑工程中,能够帮助建筑工程解决更多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关志宇,钟秋文.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上的应用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1):228-229.
[2]黄雪丽.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2627.
[3]范志贤.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管理[J].中华建设,2016(12):23.
论文作者:张伟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造价论文; 模型论文; 信息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