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治疗的应用研究论文_舒声勇

常德市澧县中医医院普外科 湖南常德 415500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接受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将其设定为对照组,50例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将其设定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中指标、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结石清除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手术时间更长(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更短(P<0.05),并发症更低(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治疗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临床疗效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情发作后会导致较为严重的临床表现,属于普外科急腹症。有学者通过研究报道称,胆囊结石患者中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构成比为7%~21%[1]。以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尚未成熟时,胆囊结合合并胆总管结石属于腹腔镜手术的禁忌症,但随着腹腔镜技术发展的不断推进,临床肝胆外科疾病治疗中腹腔镜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应用率也不断提高,其为胆道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2]。本次研究就回顾性分析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接受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将其设定为对照组,50例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4~64岁,平均(44.1±6.5)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3.2±1.0)年,胆总管直径0.7~2.4cm,平均(1.5±0.5)cm;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1~62岁,平均(44.7±6.8)岁,病程2个月~9年,平均(3.1±1.0)年,胆总管直径1.1~2.6cm,平均(1.6±0.8)cm。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纳入标准:病情经腹部超声、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确诊;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存在腹部和胆道手术史;Mirizzi综合征为Ⅱ~IV级;腹腔和胆囊三角发生粘连的患者;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机体存在其他重大脏器疾病。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首先为患者开展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成功后按照常规手术方式开展治疗,对患者的胆囊进行切除,同时将胆总管切开,取出其中的结石,最后采用T管进行留置引流。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首先为患者开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人工气腹进行建立,气腹压力为14mmHg,手术方法为三孔法或四孔法。穿刺点位置位于患者机体剑突下3cm偏右侧1~2cm处,其余穿刺孔的位置同常规腹腔镜穿孔位置相同。在机体胆囊三角区分离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同时对胆囊动脉采用超声刀进行离断,但先不将胆囊管切断,只在距离胆总管较近的位置处采用可吸收夹对胆囊管进行夹闭,同时对其开展牵引,从而避免胆囊内所存在的小结石进入到胆总管中。在患者机体胆囊管连接胆总管同时不存在血管的位置,将胆总管前壁切开,切口长度为1cm左右,切口方向为纵向,然后通过剑突下的穿刺孔,同时通过胆总管切口对胆道镜进行置入,对胆总管内存在的结石采用网篮取出。对胆总管切口进行缝合,缝合完成后采用生理盐水进行注入,检查缝合位置是否存在渗漏,最后对胆囊进行切除,然后完成手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指标、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结石复发率。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用来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用[n,(%)]来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两组结石清除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如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较,在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进行治疗时,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可取得超过90%的结石清除率,因此临床上在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进行治疗时,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选择该种方式[3]。

本次研究通过设立对照的方式来研究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取传统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均达到100.00%,无明显差异,提示在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进行治疗时,传统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均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这也和前人的研究报道结果相符[4]。同时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虽过程略显复杂,所需要花费的手术时间治疗更长,但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不需要切开或离断较大的血管,对机体造成的创伤小,因此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出血量更少;同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患者机体腹腔造成的损伤刺激更小,因此术后患者机体的胃肠功能和体能能够较为快速的恢复,因此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更短,而观察组住院时间更短也说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更小,因此患者的机体能够更为快速的恢复[5]。同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更少,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的疗效确切,其对机体造成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周涛.16排CT和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用于临床分组诊断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总管结石的随机对照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10):70-72+83.

[2]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上海)[J].胃肠病学,2015,20(05):292-296.

[3]彭颖,王立新,徐智,等,修典荣.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03):224-227.

[4]彭颖,侯纯升,徐智,等.腹腔镜手术治疗残余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02):107-110.

[5]蒋龚彦,朱建平,林聪平,等.胆囊结石患者超声诊断结果漏诊及误诊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36):7105-7107+7143.

论文作者:舒声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  ;  ;  ;  ;  ;  ;  ;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治疗的应用研究论文_舒声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