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论文_王忧民 纪莲英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论文_王忧民 纪莲英

(贵州省盘州市大山镇小寨小学,贵州 盘州 553000)

摘要: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字能力的学科,学生学好语文对其今后的生活、学习具有积极作用。在小学阶段身心发展不成熟,爱玩、好动是学生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展开游戏化教学使用孩子的天性,可以更好的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快乐学习”的教学氛围。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本文针对小学游戏化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给出问题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


引言:

小学生年级较小,好奇心重、思维活跃,这就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易受外界所影响,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基于学生以上特征,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将游戏化教学引进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可以利用游戏的趣味性、生动性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边玩边学。语文教师在展开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基于课本知识进行游戏设计,在游戏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1 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

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基本理念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的游戏,通过游戏的展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形成。目前,很多教师在展开小学游戏化教学时,没有将游戏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使得游戏化教学没有充分体现其实际效用。

1.1 教师教学观念落后,不认可游戏化教学

通过学者对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情况研究发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虽然认可小学阶段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但他们并不认可通过游戏化教学可以让学生们在快乐游戏中学习语文知识。很多语文教师教学观念较为传统,他们以严谨的姿态对待语文知识学习。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传授学生语文知识为目标展开单向知识传输教学,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培养。教师认为游戏只是在学生学习累了之后的一种调节方式,应该与教学开展过程分开,防止游戏影响孩子对学习的专注度。

1.2 游戏化教学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学好一门学科的基础。教师在展开游戏化教学时,应该积极进行教学方式创新,利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游戏积极性,提高游戏化课堂教学的是实效性。但是很多学校教师在展开游戏化教学时,其游戏教学方式单一,没有做到将游戏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大多数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展开游戏只是为了调节课堂气氛,或者是在完成本节课教学内容后,利用富有的时间进行游戏活动。教师不重视游戏的展开,课堂行开展的仅仅是一些传统游戏,如,讲故事、个别学生朗读表演等。游戏形式单一且无法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游戏,因此,学生积极性不强,课堂游戏没有体现出其有效性。

1.3 教师对游戏的把控力不够,游戏教学效益低下

课堂游戏的展开,需要学生之间积极交流互动来完成。因此,游戏教学与普通教学不同,其更具有灵活性。但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游戏化教学时,对游戏教学的把控力度不够,使得游戏化教学效率低下。一是教师对游戏的选择具有盲目性。很多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游戏设计,而是从互联网上查找出游戏项目后直接在课堂上进行展开,从而导致游戏效益不高、游戏秩序混乱,没有使游戏时间到达效益最大化。二是教师没有将教学内容有效融入到游戏化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展开游戏教学时,更加注重在于游戏的趣味性,忽视了语文游戏化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时,应该以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融入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进行游戏设计,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2 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对策探讨

2.1 转变教学理念,促进游戏化教学的展开

素质化教育提出,教师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融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游戏化教学是一种以游戏形式为基础,让学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充分激发自己的主动性进行学习知识、能力培养。教师在游戏化教学中融入了“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培养学生全面素养为基本教学目标。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交流能力的主要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展开游戏教学,可以在游戏中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注重游戏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意义。小学教师在展开语文游戏化教学时,应该基于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游戏设计,极大化游戏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例如,教师在讲解《柳树醒了》这篇阅读文章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校园的柳树下,让学生们通过对柳树进行观察与谈论、展开自己的思维的活性,促进对课本知识的深度理解。教师带领学生进课外扩展游戏活动,基于学生好动、好玩的实际特征,让学生在自主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深化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2.2 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时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可以利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小学语文游戏教学的展开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进行游戏创新,利用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专注度,促进学生的积极性。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引进信息技术。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被应用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教师在展开语文游戏化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创新性、便利性设计丰富的游戏形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老人与海鸥》。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去收集大量的海底生物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展开动物识别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的思想,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积极理念。二是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情景设计。情景教学是一种常用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在语文游戏化教学中进行情景设计,一是可以促进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让学生直观感受的课文中所暗含的丰富思想;二是情景教学模式新颖,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眼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情景教学模式一般采用合作方式开展,可以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触摸春天》时,课前让学生收集一些与春天有关的绿色植物,如,花、小草、树叶等。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们分组对自己收集到的植物进行展示,说出自己选择它作为春天代表的原因。小组活动的展开可以促进学生交流协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深化对知识的学习。

2.3 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游戏的展开

现代教学理论提出,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融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基本进行教学的展开。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游戏化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年龄、性格、心理等特征,进行游戏设计。低年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性格较为懦弱,因此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时应该更多的考虑游戏的情节性;高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性格呈现出好胜的一面,因此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时候可以融入一些竞争性。

3 总结语

语文知识的各科知识的基础,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积极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开语文游戏化教学,可以利用游戏的生动性、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目前,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游戏形式单一、教师对游戏把控力不够等,教师在展开游戏教学时,应该积极转变自己的传统教学理念,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游戏教学方式的创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彭聘.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好家长》.2018.



论文作者:王忧民 纪莲英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论文_王忧民 纪莲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