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邱玉慧

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邱玉慧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康复科 重庆 40226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周围性面瘫患者满意水平;康复护理依从性、周围性面瘫知识掌握度;护理前后患者焦虑症状积分、面瘫患者面部运动总积分。结果:实验组周围性面瘫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康复护理依从性、周围性面瘫知识掌握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症状积分、面瘫患者面部运动总积分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症状积分、面瘫患者面部运动总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周围性面瘫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可提高患者知识掌握水平和治疗依从性,缓解其焦虑症状,改善面部运动功能,患者满意水平高。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187-01

周围性面瘫也是面神经炎,临床表现包括面部一侧的麻木,松弛等,是周围性面部痉挛非特异性炎症性的一种疾病,病人不能正常进行刷牙、皱眉等运动,多表现为闭眼等状态,且口角歪斜,不利于进食[1]。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主要方法中,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本研究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组,分析了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男性、女性分别是29和16例。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7.41±7.62)岁;周围性面瘫病程5d~2.6个月,平均(1.01±0.62)个月;其中单侧周围性面瘫31例,双侧周围性面瘫14例。对照组男性、女性分别是28和17例。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37.55±7.44)岁;周围性面瘫病程5d~2.5个月,平均(1.02±0.61)个月;其中单侧周围性面瘫32例,双侧周围性面瘫13例。两组一般资料相似。

1.2 方法

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早期康复护理。(1)按摩。热敷并按压脸部,先将双手搓热之后进行瘫痪一侧的按摩,按摩10分钟左右,力度适合,以减轻痛苦,每天两次,刺激面部神经和改善血运,帮助患者恢复面神经功能。(2)按穴位。选择眼球,乳突,口角、额头,鼻唇沟等穴位进行按压,以发挥通经活络的作用,达到神经功能的恢复。(3)面部功能锻炼。鼓励患者尽早锻炼其面部功能,指导其鼓腮、吹口哨和规律闭眼、咀嚼等,改善面部功能,每天3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刺激面神经末梢,预防肌肉萎缩。(4)饮食指南:告知患者在治疗期间戒烟并限制饮酒。饮食需要清淡和易消化,避免进食生冷、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多进食丰富膳食纤维食物如水果蔬菜,积极预防便秘[2-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周围性面瘫患者满意水平;康复护理依从性、周围性面瘫知识掌握度(康复护理依从性、周围性面瘫知识掌握度和得分成正比,0~100分);护理前后患者焦虑症状积分(焦虑状态和得分反比,20~80分)、面瘫患者面部运动总积分(运动状态和得分正比,0~20分)。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则落实χ2检验,采取SPSS19.0统计,P<0.05显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周围性面瘫患者满意水平相比较

实验组周围性面瘫患者满意水平45(100.00)高于对照组周围性面瘫患者满意水平36(80.00),P<0.05。

2.2 护理前后焦虑症状积分、面瘫患者面部运动总积分相比较

护理前两组焦虑症状积分、面瘫患者面部运动总积分相似,对照组分别56.94±0.25分、4.29±0.45分,实验组分别56.78±0.81分、4.25±0.43分,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症状积分、面瘫患者面部运动总积分23.74±0.12分、18.02±1.17分优于对照组34.21±0.21分、14.10±1.21分,P<0.05。

2.3 两组康复护理依从性、周围性面瘫知识掌握度相比较

实验组康复护理依从性、周围性面瘫知识掌握度97.55±3.61分、96.02±3.20分优于对照组康复护理依从性、周围性面瘫知识掌握度82.11±3.01分、82.21±3.27分,P<0.05。

3.讨论

对于周围神经面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肯定,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面部按摩、穴位按压等的护理改善了患者的微循环,促进受损面神经的恢复,改善面部肌肉功能,面部按摩和面神经功能锻炼缓解了血管痉挛和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可有效防止肌肉萎缩,逐渐恢复其面神经功能,有利于缩短治疗和康复的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痛苦和家庭的负担[4-5]。

本研究中,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早期康复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周围性面瘫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康复护理依从性、周围性面瘫知识掌握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症状积分、面瘫患者面部运动总积分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症状积分、面瘫患者面部运动总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在周围性面瘫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可提高患者知识掌握水平和治疗依从性,缓解其焦虑症状,改善面部运动功能,患者满意水平高。

【参考文献】

[1]蔡庆红.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6):144-146.

[2]葛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5):281-282.

[3]易媛媛,雷丽芳.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6):39-40.

[4]倪丽红.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2):175-176.

[5]冼雪英.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效果探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03):451-452.

论文作者:邱玉慧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  ;  ;  ;  ;  ;  ;  ;  

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邱玉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