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秋娟
广州市宏正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造价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中每个过程逐一探讨,得出工程造价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各个阶段,且任何一个环节的造价控制都会对建筑工程整体造价产生极大影响这一结论,并对一些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希冀对工程造价问题或同行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
1引言
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达成预期目标,保证投资效益最大化。因为工程实施是一个有阶段性、连续的过程,所以每个阶段都应该受到足够重视。由于政策变化、外部条件、内部条件变动,每个阶段需要动态地制定项目成本管理方案。
2全过程中成本控制的问题
全过程造价控制存在于前期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
2.1 前期规划阶段
此阶段的意义是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前期规划工作。对项目全生命周期与项目投资资本将产生直接影响。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工程建设投资决策对工程造价影响至少70%,但项目初始投资不到总投资的3%。从数据可以看出,早期规划对整个过程造价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生活中,早期规划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际项目仍然缺乏决策根据,通常由专家或决策人员的主观经验或借鉴已完成项目的工程造价决定。
2.2设计投标阶段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设计投标阶段造价只占该项目总造价的1.2%左右,但它对整个工程造价影响在77%以上。可见,在设计阶段进行严格造价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实际设计单位投标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项目投标,对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这种做法将导致方案中标后,设计单位技术设计和应用工作图设计缺乏竞争对手,这会对造价控制产生消极影响。
目前中国的设计收费标准有两种,一种是基于项目成本的比例。另一种则是根据实际的建筑面积。前者鼓励设计单位仅重视质量,后者可能会导致设计单位扩大建筑面积。在建筑工程事故原因统计数据中,由设计引起的事故率占40.1%。可见,这个阶段的成本控制是不可忽视的。
2.3招标投标阶段
招投标是指以建筑产品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一种交易形式,它由唯一的卖主设定标,招请若干个买主通过秘密报价进行竞争,卖主从中选择优胜者并与之达成交易协议,随后按照协议实现招标。招标投标是项目建设的重要阶段,是优选建设工程的承建单位,也是合理确定造价,提高施工质量的一种方法。通过招投标阶段使投标人明确投资目标和要求。投标人对采购有明确要求,其报价才有可靠性、可行性。大量数据表明,恶性竞争产生的低价中标,不仅使项目成本难以降低,而且项目还可能存在隐患。在招投标阶段,成本管理有以下目标:一是明确采购货物要求,以便投标人可以报出准确和而竞争力的价格;二是投标人完全响应招标文件。此外,准确落实工 程担保、工程保险等风险榨制措施,使风险得到适当转移、有效分散和合理规避。
2.4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就是按照已经完成的设计方案,将设计图纸所呈现的内容具体化,施工过程也是形成建筑物实体的过程。从理论上说施工阶段的工程量已得到确认,招标、投标、施工单位订立了合同关系,确定了合同成本。所以成本控制空间应该比较小,但是事实上。产品本身有很长生产周期,有多种生产要素,比如产品单件性和生产固定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各生产要素的价格范围较大,风险也比较大,从而增加了建设造价控制的复杂程度。在工作阶段会调用大量人力、物力,消耗大量财力。可以说,它消耗了该项目大部分资源。
因此,如果这个阶段成本控制不合理,其资源浪费必然在项目总成本中占据一个较大比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些单位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往往会考虑用增加签证和变更,或以小报大等手段,这些都会增加项目成本,所以要严格审查建筑施工单位设计,然后选择最佳施工方案。最大限度控制工程造价。
2.5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竣工结算要能真实地反映整个工程的实际造价,同时这也是对发包方和承包方工程造价管理能力的考验。收集整理竣工结算信息(包括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各种签证材料等)是完成工程结算的必要条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规定有关审价时效的规定和确定联系单签证费用,使审核后的结算真正体现工程实际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6监管
中国的建筑监理制度起步相对较晚,到目前为止还不完善,对监理工作的认识依然存在偏差,认为监理单位主要工作在施工阶段。其实不然,监理工作必须贯穿整个项目。虽然监理合同包括相关成本控制,但是监督单位很难完全行使投资控制权。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协商付款金额,总工程师只是签发付款证书,这种情况将导致仅能在竣工结算阶段才能进行造价控制。显然,造价控制处于被动地位,然而贯穿施工全过程才是造价监理最大特点。造价控制理应属于主动地位。在现实生活中,应以主动控制为主,被动控制为辅的方法实现目标。
3 提高项目成本控制效率
3.1投资与决策
项目决策是选择和决定项目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及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在价格控制过程中,决策阶段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在决策阶段应该考虑市场因素、环境因素、技术因素,选择科学、高效益、恰当的技术方案。具体地说,在投资决策阶段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建立健全工程法人责任制度使整个工程得以严谨。在该过程中使用和偿还资金要明确落实到个人。监理队伍要由行业主管和监理部门设立。建立相应监督机制和项目法人制度用于监督项目资金的应用和管理。其次,要防止盲目决策,要客观分析市场,控制投资风险,提高设计任务书的可行性和先进性。在保证质量和提高项目综合竞争力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最后,要加强对工程外部条件的重视,如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征地情况与运输条件,以及水源供应与电力供应等。为了提高其合理性,要做好广泛调整,检查研究,与同类项目进行比较,充分利用合理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保证施工队伍技术先进、功能可靠和经济效益化。
3.2设计部分
在成本管理过程中,采用设计招投标模式是为了控制设计阶段的成本。引入合理竞争机制,运用价值工程评价设计方案合理性。在设计单位内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提高质量,项目与个人利益结合强化设计师的成本观。统一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采用限额设计模式等。根据批准的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对初步设计加以控制。另外,设计变更的管理同样重要。充分考虑时间变化所涉及的因素和影响。实行定额动态控制。要实现有效控制项目成本,就必须坚决转移到早期阶段上来,特别是设计阶段这个关键阶段。采取预防措施,才可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招标投标阶段
工程招投标是工程造价的控制核心。建设工程不仅能够引入竞争机制,还降低了项目成本。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选择必须谨慎,施工队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控制的成效。所以要严格把握工程投标条件,一丝不苟地编制项目基础和招标文件,为评标工作打好基础。对于中标后合同条款签订应细致入微。防止甲乙双方日后产生纠纷。
3.4施工阶段
这是工程建设中变化最大、跨度最大的阶段。现阶段造价控制过程很繁琐,所以要加强施工阶段造价控制。规范工程价款支付行为。
在保证工程建设资金充足的前提下,降低利息支出。对工程变更要依据法律严格管理,程序修改要严格执行并保留书面记录,提高隐蔽工程验收的有效性。另外,寻求索赔机会也可以有效地控制项目成本。
3.5竣工结算阶段
现阶段投资控制也是整个项目的关键。加强造价人员队伍建设。
在工程结算前,应及时收集各种支付信息,确保完整无遗漏。检查工程量是否准确,变更项目单价是否执行合同相关条款。变更项目单价的确定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确定单签证是否规范,物料价格调整是否准确。要注意项目预付款、保证金、材料等价款扣除。
4结束语
总之,全过程造价管理是一个系统工作。每一阶段都贯穿并体现于建筑工程各个环节。要全过程全方位实行管理和控制。工程造价评审和控制的目的不仅仅是减少项目成本,更重要的是通过审查和控制来发现工程投资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及薄弱环节,使投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达到管理投资目标,争取项目建设取得更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1] 钱钟书,马德里 . 浅谈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J]. 现代商业.2013(05):58-67.
[2] 洪金明,李琳琳 . 对于目前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思考 [J]. 中华民居 .2014(12):72-73.
[3] 李粤: 如何控制工程造价[J].建筑科技与管理,2009(06):132-138.
[4] 薛惠芹.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J]. 山西建筑,2004(10):70-91.
[5]谭兴福.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云南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信息,2005(3):179-223.
论文作者:罗秋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1
标签:阶段论文; 造价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全过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