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社会保障思想探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保障论文,思想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社会保障学的角度分析,“社会保障”可以定义为:以国家为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组织社会力量,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社会保障基金,对社会成员面临的各种风险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的社会安全制度。邓小平没有从专业术语的角度明确使用“社会保障”一词,但他以自己的语言同样表达了丰富的社会保障思想。既有宏观论述,又有微观分析。
一、“切实关心和改善群众生活”,是邓小平社会保障思想的基本宗旨和归宿,贯穿了社会保障核心思想的人道主义精神。
邓小平明确说过,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中国人民生活得更好。邓小平心中总是想着人民群众,发表了很多关于关心群众生活、努力改善群众生活的重要论述。切实关心和改善群众生活,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就明确指出: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以人民福利和抗战需要为出发点”。(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5页。)建国后,邓小平根据新的情况,从为人民谋利益这一宗旨出发,鲜明地提出建设工作必须“面对群众的需要”。(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268 页。 )1957年4月,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第一个春天, 他在西安干部会议上全面地论述了今后在建设方面的指导思想:一是面对国家现实,在建设中主要讲经济实用,在可能的情况下照顾美观;二是面对群众的需要。他批评考虑问题常常忽略群众需要而去追求这个化那个化、甚至共产主义化的错误做法是缺乏群众观点,把更多的钱用在不适当的地方。他强调面对群众解决好“骨头”和“肉”的关系,“骨头”一般指工业、交通建设项目;“肉”一般指配合生产和适应职工生活需要的各种设施,如科研、文教、卫生、商业服务网点、职工住宅和城市公用事业等。1975年邓小平恢复了工作,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改善群众的生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更是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心上,他要求全党要切实关心群众生活,要注意听取群众的呼声,同群众商量办事,共同克服困难。1992年春天,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他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反思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的历史教训基础上,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是非的三个标准之一鲜明地提了出来,并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邓小平的这些论述, 充分体现了他对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的关心与重视,体现了他与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是一个共产党员一心为人民谋利益的高尚品质和人道主义精神的真实写照。切实关心和改善群众生活,实际上贯穿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既是中国共产党所从事的一切事业的出发点,也是其最终归宿。
切实关心和改善群众生活,对我们当前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同时也难以避免地在局部出现了富余人员和失业问题,连同年老、疾病等问题,是应该引起重视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能够保证失业、年老、疾病、伤残等人员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工作能力后,仍可以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消除在业人员的后顾之忧,极大地调动和发挥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会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是邓小平的价值观。邓小平告诫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共产党人,衡量自己领导的成败,要以是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最根本的原则。他曾指出,当今的中国政治路线已经解决了,今后看一个经济部门的党委善不善于领导,领导得好不好,应该是看这个部门实行了先进的管理方法没有,技术革新进行得怎么样,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利润增长了多少,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和集体福利增加了多少。显然,我国的社会保障工作也应该坚持这个原则,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社会保障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此作指导,努力把社会保障工作搞好。
二、“稳定压倒一切”,是邓小平社会保障思想的一块基石,是发挥社会保障“安全网”、“平衡器”功能的理论指针,也是邓小平社会保障思想的实践目的之一。
世界各国的社会历史发展都已证明,没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就难以实现经济增长,难以增进人民的福利,社会保障工作就缺乏应有的社会和物质前提。同时,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就不利于消除不稳定因素,不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安宁。稳定与社会保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从一定意义上说,稳定本身就是对亿万人民生命、财富与幸福的最大的社会保障,而社会保障本身也就是在增进社会稳定。
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所以,邓小平特别珍视国家的稳定。稳定高于一切,这是邓小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观点,也是邓小平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程中的一个光辉的思想结晶。他一再重申,中国不能乱,中国如果乱了,难民就不是几千万而是上亿,最终受苦的是老百姓。他还强调:“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安下心来搞建设。”(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 第251页。)这是邓小平总结几十年历史经验得出的客观真理。 事实证明,只有实现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顺利地进行,才能实现国家兴盛人民富裕,才能提高中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因此,我们必须从维护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放在首位。
实现安定团结,保障社会稳定,关键是发展经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是一致的。经济建设是改善生活的必要手段;改善生活,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我们党的宗旨就是为中国人民谋求更加幸福、富裕的生活。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是为了千百万劳苦大众能从饥寒交迫、水深火热的状况中解放出来,获得最基本的生存权力。几十年来,我们历经曲折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为了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人民生活的改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从“三步走”的战略规划来看,每一步都有对人民生活的具体描述:第一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使人民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纳入了我们党的宏伟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经济决定政治。一般说来,经济繁荣,国泰民安;经济停滞,政局动荡。因而,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是稳定政局的关键所在。1982年6月, 邓小平对外国客人说:“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6页。 )他还指出:“为什么‘六·四’以后我们的国家能够很稳定?就是因为我们搞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1页。)“不坚持社会主义, 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所以, 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以满足人民利益为最高准绳。事实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群众之所以更加由衷地热爱社会主义,说到底,就是因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切实地体会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社会保障被称为社会的“安全网”、“稳定器”,通过它可以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贯彻了两项基本原则:一是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原则。这是由我们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不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是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这就决定了社会保障只能保持一个较低的水平。二是适当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原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与此相适应,社会保障的水平也相应提高,以便让那些暂时或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失业退出生产领域的人也能适当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生活得到不断的改善。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下岗人员数额日益庞大,再加上养老和医疗等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波动。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稳定放在首位,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保障工作。邓小平曾指出:“一定要努力帮助群众解决一切能够解决的困难。暂时无法解决的困难,要耐心恳切地向群众解释清楚。”(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8页。 )“只要我们信任群众,走群众路线,把情况和问题向群众讲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任何障碍都可以排除。”(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2页。)这就告诉我们, 要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做好,就能够解决各种问题。
三、“满足群众需要,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是邓小平社会保障思想倡导的主要工作方法,体现了邓小平爱民务实的一贯风格。
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邓小平强调:“我们的建设工作应该面对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8页。)恩格斯曾指出;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574页。)物质生活的满足是第一位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邓小平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历来坚持这种观点。早在五六十年代,他就多次提出要抓吃、穿、用的问题。到了七十年代,他又指出,这个问题不是说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要做一系列踏踏实实的工作。1983年,邓小平视察江苏回京后在谈话中高兴地说,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住房问题解决了;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1992年,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满怀喜悦地叙述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的变化。他说,经济发展比较快的是1984年到1988年。这五年,吃、穿、住、行、用各方面的工业品,包括彩电、冰箱、洗衣机,都大幅度增长。邓小平对群众的吃穿住行用如此关注,是多么难能可贵呀!
邓小平认为,照顾群众利益的方法很多,关键是要做踏踏实实的基础工作。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例如失业问题,邓小平历来十分关心。1950年,他针对西南区的具体情况明确指出:“对失业人员,要妥善安排和救济。”(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页。)1978年, 他在听取中共鞍山市委负责同志汇报时指出:“世界变化的结果,生产越发展,直接从事生产的人越少,从事服务业的人越多。服务行业很多,如种子公司、建筑、修理等,这说明可以有很多办法安置劳动力。”(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0页。)1979年, 邓小平又指出要发展集体所有制企业来解决就业问题,他说:“现在北京、天津、上海搞集体所有制,解决就业问题,还不是经济的办法?”(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5—196页。)1980年邓小平又指出:“继续广开门路,主要通过集体经济和个体劳动的多种形式,尽可能多地安排待业人员。”(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2页。)邓小平还主张通过乡镇企业来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他说:“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工业,还包括其他行业,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8页。)他还主张通过开放解决就业问题, 他说:“我们本钱少,但可以通过开放,增加就业,搞税收……。”(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7页。 )1992年邓小平又指出:“就是外资部分,我们还可以从税收、劳务等方面得到益处嘛!”(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邓小平的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今天解决下岗就业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邓小平对干部退休工作也是十分关心的。他说:“全国各个部门和单位设立专门机构,管理退休的、当顾问的人,负责他们的政治待遇、生活福利方面的事情。 ”(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7页。)他还指出:“退休、离休的干部, 在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等方面,都要逐个做出妥善安排。”(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0页。 )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为做好养老工作指出了方向。
邓小平还特别关心贫困地区的群众生活。他说:“在西北、西南和其他一些地区,那里的生产和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国家应当从各方面给以帮助,特别要从物质上给以有力的支持。”(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2页。 )他主张通过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先富帮后富的办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2 页。)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邓小平的社会保障思想内容丰富,特色鲜明。首先,他不是以社会学家的身份而是以政治家的身份来考虑社会保障问题的。他把“社会保障”提升到治国安邦的高度加以重视和研究,把社会保障思想融入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国家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因此,邓小平的社会保障思想能够总揽全局,在思想方法、政治方向上对具体的社会保障工作起宏观指导作用。其次,邓小平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保障问题中,择其大端加以研究关注,提出了一系列可操作性的对策,其核心是通过发展生产力来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生产力发展是社会保障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保障的实施程度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从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发展社会生产力与发展社会保障二者间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总之,邓小平的社会保障思想是我们搞好社会保障工作必须高举的一面旗帜。
收稿日期:1999年4月1日
标签:邓小平文选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社会保障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