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困分布、成因及扶贫对策[*]_贫困人口论文

中国贫困分布、成因及扶贫对策[*]_贫困人口论文

我国贫困人口分布、成因和反贫困的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贫困论文,贫困人口论文,措施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论述了我国贫困标准的确定和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分析了产生贫困的原因和今后解决贫困问题的难点,提出了消灭贫困的措施。

关键词 我国 贫困人口 反贫困措施

一、贫困概念、标准

贫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关于贫困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贫困有绝对贫困、相对贫困、狭义贫困、广义贫困的区别。绝对贫困指的是赤贫。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来看,一是缺少生产条件,难以进行扩大再生产,只能进行萎缩性生产。二是指基本的温饱问题无法满足,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房不避雨。这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相对贫困是指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收入差距大,这时往往把一定比例确定为相对贫困。世界银行曾把低于平均收入的40%确定为相对贫困,目前把低于人均收入的30%确定为相对贫困(即一国的人均收入达到1000元的,那么收入为700元就叫做相对贫困)。相对贫困在哪个国家都存在。在我国,贫困一般指的是绝对贫困。狭义贫困:专指经济意义的贫困。广义贫困:除了经济上的贫困外,还有社会的、文化的、营养的、寿命、死亡人数等各方面的综合指标。

由于国与国之间计算方法、物价水平、货币购买力等的不同,国与国之间的贫困标准不存在可比性。埃及人均90美元为绝对贫困,印度人均140美元为绝对贫困。世界银行把人均300美元算做绝对贫困。1994年,我国把440元(即50美元)算作绝对贫困。这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对全国6万农户的调查,依据世界银行统计方法测定的。这个标准的确定考虑的主要因素是:第一,根据营养专家的意见,找到最低营养摄入量。在我国,农民从事的是体力劳动,把2100大卡确定为最低营养摄入量。第二,各项必需生活消费项目—粮、油、米等12类,以每天摄入量进行测算。第三,根据商品的价格水平,测算出最低食品的费用支出。第四,用恩格尔系数进行测定。根据食品的费用支出测算,我国1978年贫困线为100元人民币,1984年贫困线为200元人民币,1992年为320元,1993年为440元。根据恩格尔系数的不同,一般来讲20%~30%为极富,30%~40%为富裕,40%~50%为小康,50%~60%为温饱,而60%~70%为贫困。80%以上为极贫。

二、贫困人口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其贫困状况及分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绝对贫困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数量的80%,其中:西部的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9个省区共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45.7%;中部的山西、内蒙古、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7个省区占31%。贫困人口多的是西部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等省区。贫困人口少的是东部的京、津、沪等省区,全加起来还不足300万。从全国的贫困发生率来看,1992年全国农村人口发生率为8.8%,而中部为7.8%,西部为16.8%。可见,我国扶贫的重点和难点是西部省区。第二,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很差,生产方式原始落后,产业结构单一,交通落后,信息产业严重不发达,还面临着人口超越的巨大压力,人均占有资源有限。第三,贫困的持续性和严重性。由于导致贫困因素的持续、刚性的作用,原来解决温饱的部分人口还不稳定,返贫率比较高。第四,全国少数民族贫困发生率远远高于汉族,而且不同少数民族之间贫困程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个社会中之所以有一部分人口和地区长期陷入贫困,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自然条件恶劣。贫困地区的气候、水土、矿产等自然资源条件都比其他地区差,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而由于各方面原因,人们又不得不生活在这样恶劣的地理环境中,这就使得一部分人和地区失去了发展和积累的条件,只能进行萎缩性生产而无法进行扩大再生产,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第二,地处边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贫困地区绝大多数分布在边远山区,远离大中城市,几乎没有铁路,公路密度也小,通讯设施不足。这样就严重影响了物资、信息、文化的交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三,人口增长过快。贫困地区由于缺少资金,在农业生产中劳动成为最重要的投入,人们为了进行生产而重视人口再生产,加上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考虑,超计划生育现象十分严重。人口的过快增长在相当程度上抵销了经济的增长。第四,人口素质差,科技文化水平低。经济上的贫困限制了教育的发展,教育的落后使贫困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等素质都比较低。调查资料表明,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同家庭劳动力素质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近几年来,一直未解决温饱的农户,最重要的原因是家庭里没有有文化、会手艺的劳动力,而那些家境贫寒农户的子女,又恰恰失去了受教育的权利,入学率最低,流失率最高,形成了贫穷—受教育少—更贫穷—受教育更少的恶性循环。这样,就阻碍了对新鲜事物和比较先进科学技术的理解和接受。

三、我国反贫困取得的成绩和难点

减少贫困,以至消灭贫困始终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农村贫困明显缓解。据统计,从1978年以来,由于农村改革带来的农村经济普遍增长和80年代后半期国家各项扶贫政策的相继出台,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从1978年的2.5亿人减至1992年的8000万人。这一过程可以分两个阶段:1979~1985年为第一阶段,是大幅度减少阶段,贫困人口减少了一半,从2.5亿减少到1.25亿,平均每年减少1786万人,贫困人口占整个农业人口的比例从1978年的81%下降到1985年的14.8%。主要是农村改革、农村经济大发展起了主导作用;1985~1992年为第二阶段,是贫困人口稳定减少阶段,比1985年减少了7000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000万人,贫困人口占整个农业人口的比例从1985年的14.8%降到1992年8.8%,主要是扶贫政策起主导作用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农民的均等收益和在农村普遍消灭贫困的存在。由于历史、经济、社会、地理等多种原因,仍有一部分地区发展迟滞,一部分农民极度贫困。到1992年底,我国尚有贫困人口8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贫困地区各种矛盾突出,能否尽快消除贫困,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伟大理想,关系到贫困地区的社会稳定。为此,国务院确定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决定从1994年起,用7年的时间进行扶贫开发,到2000年基本消灭贫困问题。

尽管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要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目标,反贫困的任务依然极其艰巨。主要表现在:第一,贫困人口的数量大,解决的难度大。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把好解决的都解决了。好解决的人口大部分在平原、丘陵地带。剩下的一般都是分布在大山区、深山区,条件差,脱贫难度很大的“贫困死角”,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而且世界性的三大问题——土地沙漠化、黄土高原、无草木无土壤的石灰岩全部存在于我国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极其恶劣,有的地区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因此,这部分地区人口的脱贫难度较大。第二,扶贫的成果很不稳定,存在较多的返贫现象。有相当数量已脱贫人口,一遇天灾人祸,又陷入贫困,有的贫困地区返贫率高达40%。第三,时间紧,压力大。目前,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来看,尽管国家从各方面加大了扶贫力度,但仍未实现每年脱贫1000万的目标。

四、反贫困的政策措施

(一)努力增加资金投入,提高投资效益。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解决现有贫困人口的关键是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据测算,我国解决贫困地区一个人口脱贫,平均需要投入1500~2000元左右,考虑到今后扶贫的难度加大,以及解决部分返贫问题,今后每年需保证投入扶贫资金200亿元左右。为此必须要广开扶贫投资渠道,中央和地方都要努力增加扶贫资金的投入;要进一步贯彻国家对贫困地区信贷、财税和经济开发方面的政策措施;鼓励沿海发达地区对贫困地区的对口支援;努力争取国际援助和世界银行贷款,吸引外商投资。

要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提高投资的使用效益。一是继续做好国家无偿援助资金和物资、扶贫专项贴息贷款、国外扶贫援助贷款的安排,使贫困群众直接受益。二是增加开发性扶贫资金的投入,实行资金的有偿作用,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发挥自身的优势,建立一些能够利用贫困地区资源、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项目,使贫困地区劳动力与之结合,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调动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促进贫困地区“造血”机制的形成。三是要增加对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贫困地区人口受教育的程度,改善医疗、卫生保健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

(二)实行有利于贫困地区休生养息的优惠政策。

由于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促进其加快经济发展,解决温饱问题,必须要实行一系列有利于贫困地区发展的倾斜政策。如:对贫困地区放开农产品价格、减免农业税、免征各种基金、免征新办企业所得税。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由群众自主选择最适宜的经营方式。土地的承包期可以延长,草山草坡可分包到户。国家在贫困地区兴建的企业,要本着不与农民争利或适当让利的原则。鼓励外地到贫困地区兴办开发性企业,5年内免交所得税。国家要从贷款额和利率、税收、产品销售等方面,继续支持贫困地区建立和发展支柱产业。尽可能多安排一部分财政资金作为“起动器”,以贴息或投资的形式,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建设。

(三)因地制宜扶持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脱贫方式。对那些自然条件相对较好,有挖掘潜力的地区,应采取以开发性扶贫代替过去救济式扶贫的方式,帮助这些地区根据本地区自然资源特点,发展能带动贫困地区农户解决温饱和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提高其生产、生活的整体水平,以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对那些自然条件恶劣,人口严重超载、缺乏再生产条件的贫困地区,一方面努力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实行就地开发的方式,另一方面要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养殖业或举办乡镇企业,采取异地开发的办法,同时可以向外地输出劳动力,通过贫困山里与山外的优势相结合,增加农户的收入,促进本地经济发展。还有些贫困地区,由于缺乏起码的物质生活条件,一方水土无法养活一方人,只好用移民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甘肃已这样搞了好多年。广西也移民达30万人口,移民到有水有地的好地方,以解决生活问题。

(四)继续实施科技扶贫,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生产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低下,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扶贫工作的实践证明,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技扶贫,不仅投资少,而且效益高,是一条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因此,今后必须要坚持不懈地继续实行科技扶贫,以科技进步促进贫困地区生产力的发展。要积极引进推广先进、成熟、适用的农业新技术,提高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加强县乡村农业科学技术体系的建设。鼓励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各种形式的“科技承包”和科技服务,允许取得适当的报酬。要加强对已成年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把提高文化和普及科学常识与推广适用科技结合起来,通过农广校、农民夜校、现场会、学习班、广播电视教育等多种形式,对贫困地区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广大一般群众进行多层次、多方式的培训,培训急需的各种技术骨干人才,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推广各种实用技术,提高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的科学技术水平。力争使每个贫困户都能做到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用于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五)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贫困和社会落后,刺激了人口增长,而人口的过度增长反过来又限制了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过度增长,是贫困地区长期粮食缺乏,温饱问题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是脱贫致富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要广泛深入地宣传,耐心入情入理地教育,提高贫困地区群众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认识。要实行各级领导人口目标责任制,采取严格的计划生育措施,控制贫困地区人口的盲目增长。要把扶贫政策和计划生育工作相结合,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要在扶贫具体的政策上给予倾斜,用经济手段保证计划生育的实施,改变贫困地区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

劳动力素质,是社会生产力非常重要的因素,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努力提高贫困地区文化科技素质,是脱贫致富的战略任务。要切实贯彻执行《婚姻法》,减少近亲结婚造成的子女呆痴病残情况。要增加教育经费,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提高青少年的入学率,尽量减少中、小学生辍学。要发挥大中专院校的力量,采取定向、代培等形式,为贫困地区培养各方面人才。

* 本文于1996年4月2日收到

标签:;  ;  ;  ;  ;  ;  ;  ;  ;  ;  

中国贫困分布、成因及扶贫对策[*]_贫困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