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与多媒体技术的完美结合论文_于翠华

思想品德课与多媒体技术的完美结合论文_于翠华

◆ 于翠华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唐山镇唐山实验小学 256400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目标。但多年来,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和简单的教学辅助手段,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在此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没有得到发挥。而多媒体有形象生动、直观、互动等优良效果,于是,将多媒体技术引进抽象枯燥的政治教学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

一、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创造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例如思想政治课“依法保护环境”,可用一张活动投影片配合教师引导来开课。投影片内容为:树木被砍光后,光秃秃的黄土地上只有一个个树桩(真实照片),一只小鸟飞来(抽动片),无处安家,小鸟发出悲鸣:“我的家在哪里?”(字幕覆盖片)。教师用语言引导:乱砍滥伐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环境遭到破坏,小鸟无处安家。这样发展下去,人类是否也会失去家园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人类面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探讨如何共同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这样开课即简单明了,又富有启发性,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关键,是要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两者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其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特有的形象逼真的画面,富有情感的声音,再加上教师适时的恰当讲解,能充分借助视听优势,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不断探求,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拓宽师生互动空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而其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用教材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课标下,思想品德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在多媒体运用过程中,教师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对多媒体展示的材料不断加以指点、评价,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还要作简要评述,这样师生之间变为“零距离”,教学交流变成了情感交流、心灵交流。

二、运用多媒体,构建新理念下的思想品德教学体系

1.变灌输为感悟——促进学生道德的内化

《课程标准》强调“避免单纯传授和死记硬背的倾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感知条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较,从中得出正确的道德结论,从内心引起道德动机,自觉地履行道德准则。如:我们在讲授“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时我们设计了一组画面:“天苍苍,野茫茫,吹草地见牛羊。”而另一组是:“人们推着自行车,戴着口罩,迎着沙尘暴天气艰难地往前走。”通过强烈的视觉对比,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化抽象为具体,静态为动态,增加直观效果,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又使学生在原有的认识的基础上扩大感知领域,并通过分析、综合、运用来达到教学效果。

2.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彰显多媒体优势

在学校具备网络资源的条件下,思想品德教师应开发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如利用网络音像兼备、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特点制作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动态化、形象化、趣味化;利用各种信息资料拓展学生视野;利用网络超越时空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利用网络建立网站、资源库,进行远程教育,使优质资源得到交流与共享等等。通过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的情境创设,为后续环节的进行奠定了良好的教学基础。

3.灵活运用多媒体——激活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开始,学生的注意往往还停留在课前的某一情境上,为使学生对新课程、新内容发生兴趣,教师可先从“无意注意”入手,通过多媒体中的一幅投影、一段录像、一幅画面,都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引起学生注意,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学生“无意注意”不可能持久,且极易受到干扰,这时可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入有意注意,通过促进师生互动,让学生主动思考探求问题。在教学结束之前,也可通过多媒体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升华,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在讲述“全球尽在网中”的时候,我给学生播放了网络flash歌曲《猪都笑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沉闷的课堂气氛变活跃了,讲课的质量也提高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实效原则和选择性原则,努力做到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避免只看热闹,不重内容的本末倒置的现象。

总之,思想品德课极强的现实性与时代性,要求其教学必须“与时俱进”,随时根据社会的发展,特定的教学情况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重新调整、优化组合。因此,以灵活的“教学内容”要素补充相对固定的“教材”要素是一个必然结果,而“信息”要素的加入,为思想品德课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注入“新鲜”的活水和血液。当然,恰当地将多媒体运用到思想品德教学中并非易事,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组织者——广大思想品德教师,要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精心设计、巧妙运用,让思想品德课教学插上多媒体的双翼。

论文作者:于翠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0月总第17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7

标签:;  ;  ;  ;  ;  ;  ;  ;  

思想品德课与多媒体技术的完美结合论文_于翠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