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理论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就业指导论文,生涯论文,理论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04)06-0052-04
生涯发展与辅导理论从职业指导的概念和理论发展而来。职业指导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经历了指导式咨询、非指导式咨询和生涯辅导的发展过程,产生了特质因素理论、发展性理论、类型学理论以及社会学习理论等众多理论。全人发展和终生发展理论在西方已被广泛地接受,人们对职业选择的态度不再停留在“人职匹配”的阶段。[1]然而在我国许多高等院校,面向学生提供的就业指导还停留在欧美国家上世纪初的人职匹配阶段。本文尝试对西方生涯发展与辅导理论做一介绍与分析,希望对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和研究有所助益,积极有效地开展生涯发展教育,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一、生涯发展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经过工业革命人口急剧膨胀,都市地区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大量农业人口和外国移民进入美国城市。为了对寻求职业的大量外国移民和年轻人提供教育方案以促进社会就业,1901年在波士顿成立了民众服务中心,由工程师帕森斯(Frank Parsons)担任领导。[2]他创建了对生涯发展理论有着巨大影响的特质-因素理论。特质-因素理论随着心理测量运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直到今天仍然被广泛地应用。到20世纪40年代,罗杰斯(Carl R.Rogers)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咨询理论对生涯发展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此帕森斯的直接指导式的咨询理论开始整合人本主义的思想,产生了更关注个体发展和生活经验的生涯辅导方法。
二战以后,随着信息革命的到来,社会和工作世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职业生涯的内涵开始发生变化。人们在关注职业选择与发展的同时,开始关注个人工作外生活的选择与发展。萨帕(Super,1976)提出“生涯”概念,认为生涯包括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包括从青春期到退休后各种有报酬和无报酬职位的综合,包括各种角色如工作者、休闲者、公民和父母等,由此职业辅导演变为生涯辅导。[3]
二、类型学理论
霍兰德(John Holland)创建的类型学理论是目前应用最广、最为简便的生涯发展理论之一。霍兰德认为生涯选择是个人人格在工作世界中的表露。遗传因素和长期的生活经验形成了个体独特的个人导向。类型学理论的中心概念是,个体所选择的职业生涯,须符合这种个人导向,只有那些能满足个人需求的职业角色才对个体有吸引力。
如果个人导向已经形成,那么在对应的职业环境中就会得到满足,如果个人导向摇摆未定或者拥有互相冲突的职业目标,就很难寻找到适合的职业环境。因此,个人导向是否明确,是个人选择职业生涯的关键因素。
举例来说,社会导向的人,喜欢与人互动的工作,如教师、客户服务等;机械倾向的人,喜欢安静地工作而尽量避免社交活动;追求审美体验的个人,会倾向从事艺术类的工作;而以改变他人生活为导向的人,会努力成为一名政治家或者企业家。自我与职业之间的同质是自我实现和人生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和最佳途径,因此,霍兰德特别重视自我对追寻职业满足与稳定性方面的认知。
霍兰德经过大量观察研究,提出了六种典型的职业环境和典型个人导向,分别是:R(实际型)、I(研究型)、A(艺术型)、S(社会型)、E(企业型)、C(传统型)。他认为,多数人的典型个人导向都属于这六种,多数职业环境都可以归入这六类环境中。[4]人们会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环境,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价值,表达自己的态度,承担问题和责任。这六种类型的关系可以用六边形来表示(如图1)。
图1 人格类型与职业环境类型
霍兰德用一个三位代码来表示每一个具体的人格类型和每一种职业,如代码CRI意味着该个人导向最可能是传统型,其次是实际型,再次是研究型。那么,此人最应该选择的职业环境也应该是传统型,其次是实际型,再次是研究型。在霍兰德看来,最理想的职业人格有三个特点:①一致性。人格的三位代码在六边形上距离越近则一致性越好,如CRI的一致性就好于CAI;②分化性。如果某人在六种类型上的表现大致相同,则不具有分化性;③身份认定。身份认定意味着对自己的兴趣、目标及天份具有明确而稳定的概念。具有这几个特点的个人如果能够顺利选择与此相符的职业环境,即个人与职业的适配性较高时,那么此人未来的职业绩效、坚持度、工作满意度以及选择的稳定性就会大为提高。
霍兰德根据此理论编制自我引导探索测验(Self-Directed Search,SDS),使人们了解自己的人格类型。同时,霍兰德将美国《职业名典》(Dictionary of Occupational Titles,DOC)中的各种职业都赋予一个三位代码。当人们了解自己的人格类型后,即能找到该代码对应的各种职业。
霍兰德理论产生后,大量的实证研究支持其理论构成。类型学理论在高校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它能为大学生选择职业方向提供非常全面丰富的信息。
三、发展性理论
发展性理论是用动态的观点来看待一个人进行生涯选择的历程。其基本假设为:生涯发展是一个终生的过程,生涯发展乃至生涯辅导方案应该依据个人在一生中各阶段的需求而设计。萨帕认为,生涯发展可分为5个阶段:成长(出生到十四、五岁)、探索(十五到二十四岁)、建立(二十五到四十四岁)、维持(四十五到六十四岁)和衰退(六十五岁以上)。成长阶段的特征是能力、态度、兴趣和自我概念的发展;探索阶段的特征是职业选择的范围缩小,但尚未确定;在建立阶段,通过工作尝试与经验积累而达到稳定;维持阶段的特点是为了改善工作职位和状况而不断调整;衰退则是退休后,逐渐减少工作时间。萨帕在1990年修正了他的发展阶段理论,引入了循环(cycling)和微循环(minicycle)概念。他认为,从成长到衰退的5个阶段,是一般性的规律,而具体到某个个人,他在成人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内都可能存在从成长到衰退的微循环。举例来说,一个中年失业的人,正准备重新寻找新的职业,那么他就是在人生的维持阶段,重新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任务。另外,发展性理论认为在人生历程中,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人们会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儿童、学生、公民、休闲者、工作者、夫妇、父母等,而不仅仅是工作者一种角色。各个角色的消长除了与年龄相关外,更是互相影响的关系。因此,发展性理论不仅关注职业类型的选择,还关注人一生的发展,包括工作角色和生活角色的统合。
发展性理论强调职业发展的成熟度。职业成熟是指完成各个发展阶段对应的发展任务,比如在探索阶段应该完成缩小职业选择范围的任务,建立阶段应该通过有效的尝试而明确职业类型等等。职业成熟度高的人比职业成熟度低的人更容易成功。萨帕认为职业成熟度可以通过有效的教育和生涯辅导来提高,因此,在各级学校中应该针对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开展职业教育和辅导来促进职业成熟。
职业自我概念在发展性理论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职业自我概念是通过对工作的观察、对工作中的成人认同以及个人的尝试实践而发展出来的。职业自我概念是整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但它却是个人一生中建立生涯形态的驱动力。个人通过选择独特的职业类型来表达和展现自己,实践自我概念。
发展性理论区别于特质-因素理论与类型学理论的最大特色在于,它强调职业类型的选择和生涯形态的建立是一个发展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是终生发展的任务。在个体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职业发展的内容和任务,职业选择并非仅仅是大学毕业时才面临的挑战。因此,发展性理论为我们在个体成长的各个阶段进行教育和咨询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同时也指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按照发展阶段理论,高校的大学生正处于职业发展的探索阶段,其职业成熟的目标为缩小职业选择的范围,为毕业时确定职业选择做准备。因此,高校的职业辅导应根据此特点,强化学生的职业自我概念,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大学生的职业成熟。
四、社会学习理论
就业决策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影响就业决策的因素有四个方面:
1.天赋和特别能力。天赋由遗传所决定,特别能力是指智力、运动能力或音乐能力等;
2.环境条件与事件。这类因素一般不在个人控制之内,涉及较为广泛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力量。例如,政府的财政贷款资助可以增加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3.学习经验,包括工具式学习和联结式学习经验。工具式学习经验通过个人对行为的直接观察或他人反应的观察学习得到,联结式学习经验发生于中性刺激与正面刺激或者负面刺激同时出现的时候。例如,一个对教师行业毫无概念(中性刺激)的大学生,认识了一位非常成功的教师(正面刺激),从而将教师和成功联结在一起,因此决定尝试教师职业;
4.任务取向技能。任务方法技能包括个人所发展出的一组技能,诸如决策、问题解决、目的确立、信息收集、工作习惯、价值澄清等内容。大学生通过参加时间管理、重点管理、访谈等训练方法,能够提高任务方法技能。
这种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如果下列三个条件满足,人们就会选择某一职业:①他(她)们坚信能像某行业从业者一样成功地完成任务;②他(她)们观察到某行业从业者正面强化的价值体系;③重要的亲友强调某一行的优点,同时他(她)们也观察到了正面因素。[5]该理论认为,职业经历中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应该让学生接触各种职业角色,通过接触各种工作环境的培训项目来构建学习经历。
生涯辅导的学习理论是以社会学习理论为依据,为大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开发职业发展方案。它能使大学生获得更准确的自我观察和环境观察,学习新的任务方法技能,开展和职业相关的活动。它有以下特点:
1、扩大大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而不仅是现有专业所需的能力和兴趣。必须鼓励学生探究新活动,发展新兴趣,培养新能力。咨询者应帮助学生系统确认新机会和新经历,并帮助学生加工处理这些信息。
2、大学生准备应对工作任务的变化,而不是假定职业是稳定不变的。变化是永远的,因此咨询者必须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进行技能评价,如何确立新的需要和学习技能。还应帮助学生发展为日益变化的工作领域制定战略的能力。
3、大学生强化采取行动的能力,而不仅是职业诊断。对许多大学生而言,实际从事一个职业要比做一个职业选择更具挑战性,因此不仅要帮助学生择业,还要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4、职业咨询者在解决所有职业问题中起重要作用,而不仅仅是职业选择方面。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假设、学习新技能和形成新兴趣、确定有效战略以应对日益变化的工作环境。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自己的专业能力,了解环境,了解工作性质,是做好职业选择的根本,这一理论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对指导大学生就业来说,社会学习理论和生涯发展的学习理论突出实践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系统性,它不仅帮助选择,而且强调技能的养成和培训,因此在就业指导中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五、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IP)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金字塔”型的认知要素结构;第二部分是信息加工;CIP的第三部分是执行加工,其职能是启动、协调、监控信息。
构成CIP的第一部分的因素有以下几个:自我了解,包括个人的价值观、兴趣和技能;行业了解,即了解特定的行业和教育培训机会;决策技能,例如了解如何决策;微认知,包括自我谈话,自我知晓,认知的监督和控制等。其中自我了解和行业了解构成金字塔的基础,而决策技能和微认知建立在此基础上。
CIP的第二部分是信息加工阶段,这个阶段是由沟通、分析、整合、价值判断和执行技能构成一个周期。沟通是指学生与职业咨询者之间的沟通。大学生会在职业咨询中发现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差距,这时学生必须问自己:对我的职业选择我在考虑什么?感觉如何?我希望通过职业咨询得到什么?职业咨询者应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例如:是否需要更多的自我信息和职业需求信息等。然后,咨询者通过细化问题和结晶化两个步骤来进行整合。细化就是帮助学生寻求确认尽可能多的问题解决方案。重点集中在数量而非质量。结晶化是指学生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价值观确定选择方案。接下来,咨询者评估每个方案可能带来的成功和利弊,把方案进行优劣排序,并根据个人和社会两方面需求进行价值判断,并考察个人的执行技能是否能满足最佳方案。
CIP的第三个阶段是执行阶段,根据最好的方案设计行动方案,并认真落实。一旦计划得以实施,学生又回到沟通阶段,与咨询者探讨该选择是否成功地解决了职业问题。如果评价是积极的,则继续前进,反之,则重复信息加工阶段的周期。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强调学生的自我了解,不仅了解个人的职业需求,更重要的是个人的能力、兴趣、价值观以及个人的实践执行技能,在高校的职业指导中有着较为现实的操作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