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自主互助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使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模式论文,小学数学论文,小组论文,自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2009年1月开始,我校在探索、研究、总结、提炼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小组合作”为主要组织形式、以“自主互助”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小学数学自主互助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其流程是:情境引入、提出问题—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巩固练习、组内互助—课堂总结、达标测试。
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3分钟以内)
一般的课堂教学,前几分钟是学习的低效时段,如果没有相应的情境引入,学生往往很难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设置合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出示研究的问题,以便用问题去推进教学过程。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整体把握所学内容。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通过出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梯形来引入新课,在揭示问题的同时,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想,为后面自学讨论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做好学习方法的孕伏。
随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不断提高,根据教学的实际,也可开门见山,简化情境引入环节。
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10分钟左右)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出示自学提纲,学生根据提纲要求进行自学。自学不仅仅是“自读”,它除了阅读教科书还可以是尝试解决习题,获得自己的体验。刚开始时,学生还没有相应的自学能力,往往不知怎么自学,教师的提纲就要非常详细,就像一个导学案,但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可将提纲逐渐简化,最后成为诸如“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法?你的疑惑是什么?”等问题。
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参与组内讨论交流,对知识进行第二次“咀嚼”,形成“小课堂”。由组长主持,遵循弱者先发言的原则,梳理所学知识、讨论解决发现的疑问等。
3.展示交流、点拨提升(12分钟左右)
学生在组内充分交流后,在班内展示学习成果,讲解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提出疑惑。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补充,质疑或解惑,通过生生互动,实现课堂的真正自主和高效。学生在交流展示时,教师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积极关注课堂的每个细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适时介入和点拨,推进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
刚开始时,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学生不敢讲、不会讲;其他同学不会听、不会质疑,形不成“生生互动”的场面,交流问题不深入,经常出现“冷场”的现象,致使很多教师重走老路,甚至失去继续推进的信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能讲、会讲”呢?我们尝试了很多方法。首先,鼓励学生敢讲。只要学生能走上讲台,教师就给予表扬,树立其自信心。其次,指导学生会讲。通过教师示范、点评,开设专题讲题比赛课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在讲解时能抓准要点、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第三,鼓励学生能讲。我们重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质疑。通过质疑,实现互动。通过互动,增强学习实效。第四,培养学生会听。我们把学生倾听习惯列入小组评价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能够倾听、认真倾听,并逐步做到会倾听、能领会,并从中发现问题,思考解决办法。
随着学生讲题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不要纸上谈兵、为“讲”而讲,要充分利用各组的小黑板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和解题思路。大家已经掌握了的知识不讲,同学们自己能看明白了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明白的不讲。讲题者要通过板书、教具演示、学具操作、设计梯级问题等,把大家提出的问题讲明白。二是听者要提出“真疑”,不要无病呻吟、为“问”而问,不要提没有任何研究价值的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对于一些重点问题及时进行引导、点拨,适当拓展和变化,通过具体题目推进思维。要创设课堂讨论的氛围,鼓励质疑争论,展现学生的思维。
4.巩固练习、组内互助(10分钟左右)
这个环节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针对内容和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学生进行巩固训练;二是对于组内出现的问题,组员之间相互帮助,实现学优生对学困生的帮扶;最后由错题学生展示讲解错例,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讲话的机会和锻炼展示的机会,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共同进步。
5.课堂总结、达标测试(5分钟以内)
教师引领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解题方法和所包含的数学思想,点评学生的表现。同时,选择教材中或自己设计的习题进行达标测试。以此巩固知识、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使用该模式进行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1.怎样进行小组的建设与管理?
小组自主互助学习首先要解决小组的建设与管理问题,这是实施这项改革的一个先决条件。如果解决不好这个问题,小组学习就如一盘散沙,形不成相应的张力与合力。我们的具体解决办法:
一是立足实际组建小组。在小组的座次上,我们并没有照搬外地做法,机械地把课桌一组组地拼在一起,而是立足我校的实际,班额小的班级调整桌凳,以固定小组的形式围坐;班额大的班级则按座次采取前后位4人随机成为小组的办法,需要交流讨论时,学生只需转身即可,这样既节约了空间,又方便合作,也具有实效。在组员的构成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组织能力、性格特点、学习成绩等因素进行组合,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同时,为了便于管理,我们给每一名组员编号,其中1、2号为组长、副组长,分布在前后两排,履行“小老师”的职责,实行一对一帮扶,1号帮4号,2号帮3号,这样将教学任务分解,更好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二是培养小组核心力量——小组长。小组长的培养是小组建设的核心工作。首先要明确组长职责,通过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进行培训调
度,及时发现问题跟踪指导,有时需要变换角色加入小组内进行示范,手把手地帮教。小组长的产生也不是固定的,一开始,可由教师指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之间的不断磨合,也可以由学生推选产生或轮流担任组长,这样有了组员的认可度,小组长也更有威信,也更便于管理。而轮流则可以使每个人都能享受这个组长的“待遇”。这对于那些平时表现一般甚至较差、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与鞭策。更有利于督促后进、建立自信、历练自我,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
2.如何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自主互助学习的主动性?
要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助作用,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关键。
在刚开始时,教师的评价大多以单个评价和随机评价为主,实施评价的主体仍是教师,比如哪个同学发言好就奖励一个小标志,哪个小组表现好就在黑板的右上角添一颗小星以示奖励。这些方法在实验初期对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随意性太强,使学生没有明确的努力目标;其次是评价的任务集中在老师身上,老师常常忙得团团转;另外,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脱节,无法保障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经过研讨很快就建立起更加细致的评价办法——“学分制”。其建立的原则是:保障全体,关注学困生。
首先,评价的方式是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对组内个人的评价是指对小组成员的纪律、作业、测试、课堂表现等情况进行评价赋分,然后汇入小组总分,作为对小组整体评价的依据。其中,对于学困生取得的进步会加大相应的分值,比如上课发言双倍赋分。
其次,对小组进行整体评价。包括课堂即时评价和异组同号的对抗评价。课堂即时评价就是教师根据小组在课堂上的整体表现给予即时的评价或加分。异组同号的对抗评价就是每周有学生自愿提出与某组中同号的同学进行单独对比评价,优胜者给全组加分,这样特别能带动组内成员对学困生的帮助辅导。
再次,实施评价的主体由教师变成了师生共同进行,每个小组由上周表现好的同学来记录对抗组的分数。
最后,建立数学班会制度,及时反馈总结。为了避免学生对学分积累产生倦怠,教师每周都要进行总结,并根据制订的奖励措施,对取得更高学分的同学和小组给予奖励。
具体量化标准为:
回答问题:课上积极回答老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一次给小组加1分。(3,4号双倍赋分)
讲题:声音洪亮、发言精彩,给该组加3分。(3,4号双倍赋分)
提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小组加2分。(3,4号双倍赋分)
作业:按照要求完成每人加2分;没有完成作业每人减2分,当天补上加1分。
纪律:违反一次课堂纪律每人扣1分。
检测:小组总分第一名者,给该组加4分(每人1分)
小组合作:
1.积极参与、认真倾听和能积极完成学习任务的给该组加2分。
2.当堂检测、小组练习全部正确的给该组加4分。如有1名同学出错,该组不得分,将错题改正确再加1分。
对抗得分:每周的对抗冠军,按照组号不同分别为本组争得1、2、3、4分。
得分奖励:依据组内总分,每两周进行一次评比
得分第一名者,在组内免做一次作业(或发一份小奖品),并与本组的同学照一张合影发到家庭邮箱。
学分奖励:
挣够10学分者奖励在组内任副组长一天。
挣够20学分者奖励在组内任副组长两天。
挣够30学分者奖励免做一次作业。
挣够40学分者奖励一根棒棒糖,免做一次作业。
挣够50学分者奖励一根棒棒糖,免做一次作业,当数学班长一天,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经验。
两周评比得分处于末位的小组,要分析原因,立足实际,制订出改进的计划,由组长向全班同学介绍并表明决心。
这样,将个体评价和小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实施目标分解细化,增强了评价的导向性,同时加强了对学困生的关注和指导,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3.怎样训练学生讲题?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代替教师讲题,是这一课改课题的主要特色,而学生的讲题质量将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效果。如何提高学生讲题的能力呢?老师们经过实验探索,总结了一些很好的做法。
(1)明确要求。凡是上台讲题的同学要做到:声音响亮,自然大方,身体不能遮挡黑板。讲解时可以充分利用学具演示、板书、提问等方式把问题讲得清楚明白,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及时质疑、补充。
(2)示范观摩。实施初期,学生不知道如何有条理地讲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讲题情况,及时点评,亲身示范。也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进行重点指导,发挥“小老师”的作用,进行观摩展示,开展讲题比赛,从而带动和提高全班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
(3)专项训练。“磨刀不误砍柴工”,从实验开始,坚持每天五分钟的讲题训练。讲题之前,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先在组内出声讲,组员补充,完善。然后抽号上台讲题,督促大家做好充分准备,讲完后让其他学生评价,优秀者给该组加分,对于“学困生”在组内进行“一对一”帮助指导。
(4)征得家长的支持。把讲题作为一项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当老师,家长做学生。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给家长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创造了机会,这一措施得到了家长的一致称赞。
4.如何指导学生在组内有效地交流?
把组织形式由单一的班级授课变为以小组为单位的方式,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小课堂,在小组内交流的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可是实验初期我们经常看到,一说交流,学生就扯开嗓子嚷嚷,却没有人注意听,交流效果无从谈起。于是,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重点指导。
交流必须是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在交流前要充分自学,只有对交流的知识有了充分的感知,有了独立的想法,才能在交流时有话可说。
交流过程要做到有序。刚开始,学生对“交流”的理解就是“说说自己的想法”,所以看到的场面是各个小组都是学优生扯开嗓子嚷嚷一通便告结束。对此,给每个小组提出要求,发言要遵循“关注学困生”的原则,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的让学困生发言,有的组内点名回答。
交流时要认真倾听。所有成员都要集中精力倾听别人的发言,从而及时补充、质疑,使小组互助交流落到实处。
及时指导小组长组织调控组内交流活动。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内,总结好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给予小组长以及时的指导。例如,当组内出现不同意见时,要提醒他们做到相互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对于不能确定的问题,记录员要做好记录,以便在全班交流时提出,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随着师生对教学模式运用的日趋熟练,课堂教学效率在不断提高。一方面,过去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个别学生的提问和极少数学生回答;现在的课堂已经实现了约有一半学生在提问,大部分学生都有发言机会。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模式大大缩短了教学内容学习的课时,每节课都能达到原来两倍以上的课堂容量,有了更充分的时间进行练习和拓展,教学成绩得到明显提升,其中学困生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秦霞老师对本班的数学测试成绩进行了统计:
现在的课堂,不管是学困生,还是学优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孩子不再瞅着教师的脸色说话,而是大胆地质问同伴、挑战教师,落落大方地陈述自己的见解。学生在学习中收获了满满的自信,在自信中爱上了数学。
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不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两年来,学校先后有5位数学教师在《山东教育》等杂志上发表了教改文章,王云盈、胡秋雁、付颖等3位教师分别获得了全国和省级优质课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