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美与表现战斗——川端康成与大江健三郎的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川端康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访华之际,《文汇报·书缘》约我写一篇大江健三郎与川端康成比较的文章,我觉得很有意思,便欣然应允。可是落笔时,却又觉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虽同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但两人的人生观、文学理念和表现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何在比较中探求他们的异同,确是一个难题。小文只是有感而发,抛砖引玉。
川端和大江都是接受西方文学起步的。川端先是全面倾倒现代主义,继而又全盘继承传统,最后对传统与现代产生了自觉,找到了两者的接合点。川端对传统的继承,是注重日本古典文学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朦胧的意识,将人物统一在悲与美中加以塑造;运用传统的手法,抒发人物心灵深处的感情,表现人物感情的纤细、柔美;尽量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传统文化精神和文学形式,表现了传统的“物哀”和风雅的美意识,同时在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人文意识、传统的自然描写和现代心理刻画、传统的工整性和意识流的飞跃三方面的融合,创造了川端文学的日本美。大江则是接受萨特存在主义和他的导师渡过一夫将人文主义的人际观融入日本传统美意识中的追求精神的影响,逐步地从他的出生地四国森林山谷的自然中吸吮乡土文化的滋养,自然地将自己的文学扎根于本土。比如他尽力运用日本传统文学的丰富的想像力、日本古老神话的象征性和纯粹的日本文体,以保证收存在主义日本化。
就以对待日本古典《源氏物语》的态度来说,川端几乎将它化作自己的血和肉,并融汇贯通在整个创作的过程。大江始则对它不感兴趣,后才表示要“重新发现《源氏物语》”,“重新强烈地感觉到日本文学传统的历史”。川端通过日本古典把目光投向“民族的故乡”,大江也强调“民族性在文学上的表现”。可以说,他们在接受西方现代文学影响的同时,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思考文学的民族性问题。
在发挥文学的想像力方面,川端疏离现实,重视佛教禅家的“幽玄”理念。他曾经说过:“那古老的佛法的儿歌和我的心也是相通的”,“佛教的各种经文是无与伦比的可贵的抒情诗”。他把“轮回转世”看作“是阐明宇宙神秘的惟一钥匙,是人类具有的各种思想中最美的思想之一”。所以,在文学创作上,是沉溺在禅宗的“空无”之中,“让心灵插翅翱翔”,形成朦胧意识的格调。大江则追求“介入文学”,在现实基础上发挥文学的想像力。他十分强调小说家对现实的思考,激发想像力的活力,来调动整个意识和肉体或者精神和情感积极地参与其中。想像力与人的生存相关,他通过文学对各种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比如将批判绝对主义天皇制、反对核武器等政治命题形象化。也就是说,他立足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将现实与象征的世界融为一体。
因此,川端和大江两人虽然都是从个人的生活体验出发,但在文学的表现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川端康成从个人的孤儿感情生活和恋爱失意生活体验出发,感情丰富地写了许多个人感情生活的爱与怨,往往依恋于感伤的情调。尤其是在日本战败以后,川端虽然批评“这是一场错误的战争”,但却表示“不相信战后的世相风俗,也不相信现实的东西”,“只能吟咏日本的悲哀”,“悲哀这个词与美是相通的”。在他的作品中的悲哀,大多数深沉而感动地表露了对人物的哀伤和同情的心情,而且通过咏叹的方式表达出来,造成了感人的美的形象。悲哀和风雅便成为川端文学的源流,向世人展现了清淡而纯真的日本美和东方美。
大江健三郎将自己患有脑障碍的儿子的痛苦生活体验和广岛遭原子弹轰炸的悲痛生活体验两者结合起来,对生与死进行“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性”的双重思考,表现了不仅是对身边事的关心,而且是对社会和人类的关怀。在他的作品中,发挥了文学的想像力,将战后日本史转型期的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形象化而加以表现出来,并积极探索人在今天是如何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的。大江非常重视作家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并把它作为作家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可以说,大江在想像力的世界里,表述了自己对现实的看法,并实现了他的文学主张。
语言和文体是构成小说的重要因素,也是解决吸收西方文化及实现本土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川端强调文学的新表现必须触及文艺活动的深层心理,因为不懂得语言活动的心理学,也就不晓得具有语言和文字的真正喜悦和真正的悲哀。因此他的文体完全受到感觉、感性的支配,追求的是一种“热情比技巧、心比姿更重要”的古典文体,并以此表现人物的心灵深处的哀愁感情,表现人物感情之纤细、柔美,乃至冷艳,在文体上创造了自己独自的风格。大江则相反,他既反对规范主义的古典文体,也反对个性主义的古典文体,而主张采用感性与知性相结合的“比喻·引用”文体。在大江的文学中,比喻文体的表现扮演着重要暗喻、讽刺和批判的角色,同时成为发挥文学想像力的一羽重要的翅膀。但比喻文体受引用文体的知性的制约,使其感觉性纯化和洗练化,以保持文学想像力的生命。
概括地说,川端和大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索人性的真实性和人的生存的本质性,他们都是人道主义者。但川端是个日本传统的现代探索者,他的文学表现了美。大江是存在主义者、积极的人道主义者。他的文学表现了战斗。他们在斯德哥尔摩发表的获诺贝尔奖的演讲词的题目,一个是《我在美丽的日本》,一个是《我在暧昧的日本》,也反映了两者的这些差异。但他们各自都为日本文学创造了辉煌,使日本文学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