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怀疑主义对独断论的诘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诘难论文,希腊论文,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独断论的知识论
如何给出关于世界的真理性认识,是独断主义知识论所致力解决的根本问题。独断论者(指伊壁鸠鲁和斯多亚派,下同)都相信事物是客观的、可知的,因为事物必定具有一种合理的,因而从理智上说是可以理解的本性。真理就是对事物本性的把握和表达。因此,他们认为,“知”和“说”是知识论所必须研究的二大主题,这二大主题,用伊壁鸠鲁的话来说,“一类是关于事物的,一类是关于词的”(注:苗力田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中国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31页。),用斯多亚派的话说,是“讨论的主题和语言”。(注:苗力田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中国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08页。)“知”是对事物本性的把握,“说”是对事物本性的表达。前者涉及如何认知事物的问题,是第一性的,后者涉及如何描述事物的问题,是第二性的。因此,作为这二者之结合的真理,必须从“知”和“说”两方面来追寻。
在“知”的问题上,伊壁鸠鲁主张感觉、预见和情感是判别真理的标准。(注:苗力田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中国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30页。)他认为,人从对象所能获得的一切都不过是感觉,因而它是我们认识、言说事物的范围和根据。感觉产生于感知主体和外部存在二者之间以影像为中介的相互作用。“我们由于心灵或感官的认识活动而得到的每个影像,不管是关于形状还是性质的影像,都是具体对象的形状或性质,这是由于影像不断重复或留下印象而产生的。”(注:北京大学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53页。)就对象方面来看,影像是物体从其表面流射出来的微粒,这些微粒保持着它们在物体中原有的位置和秩序,因此是与物体的形状或性质相一致的;从主体方面来看,影像撞击、打印于感官和心灵,从而把物体的性质、形状传递给主体,使主体获得一致于物体本性的印象。但是,感觉的产生仅仅意味着某物的出现,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感觉才是认识事物的根据呢?伊壁鸠鲁提出了“相似性”和“持续性”两个条件。一方面,如果主体的认识活动是对对象的作用的单纯反应,即未受他物的干扰而具有相似性,由此产生的感觉就是真实的。伊壁鸠鲁说,“若不是有他种运动也在我们内部产生,与影像的认识紧密相连,可是又不相同,谬误是不会存在的。”(注:北京大学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53页。)另一方面,如果影像持续地作用于主体,从而感觉持续地存在,那么,感觉便成为确定性的东西。伊壁鸠鲁认为,确定的感觉是我们认为真实的东西的基础。换言之,被感觉到的东西的本性只有凭借它才能得到认识和证实。
伊壁鸠鲁进而指出,确定性的感觉可以脱离对象而存在,成为存在于主体之中的真实表象。这是预见的基础。预见首先是对表象的回忆,“例如,这样的事物是一个人,因而一听到‘人’这个词,我们就会由此预见、想起他的形状。”(注:苗力田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中国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31页。)通过反复回忆,主体确定了表象与对象的一致性,设定了表象的自身同一性,使它成为区别于其他东西的“这一个”。这样,表象在主体之中成为了某种确定的、普遍的东西,是对事物的再度认识和理解。因此,作为结果,预见又是“一种贮藏于心灵之中的把握、真实的意见、观念或普遍思想”(注:苗力田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中国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31页。)。在确定感觉、预见作为真理标准之后,伊壁鸠鲁认为,一切特殊事物的真理都可以按照这一标准而得到认知。知识,就是主体把主体心中所具有的一般表象(预见)联系到特殊对象(感觉或直观)上去,作出判断,构成命题。命题的真伪性由预见作为证据而得以差别:直观如果借助于证据而得到肯定,或者和证据不矛盾,便是真的;否则便是假的。
在“知”的问题上,斯多亚派认为“被理解的表象”是真理的标准。“因为确定事实的真理性标准是一种知觉,而且因为表示赞同与相信的判断,以及对于事物的了解,没有知觉就不能存在。”(注:北京大学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72页。)表象是打在灵魂上的印迹,是理智的变化或变更。“表象有两类,一类是能理解的表象,另一类是不能理解的表象。”(注:苗力田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中国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09页。)不能理解的表象不是从真实的对象产生的,即使从真实的对象产生也不与对象相符合。相反,能理解的表象产生于真实的对象,并且与对象相一致,能够把对象的所有特性和本质清楚地、精确地呈现给主体,因而它是认识对象的依据。但是,表象仅仅是意识或经验的直接材料,还不是真理。“在可感觉的和被思维的东西中,只有一些东西是真的,但并非直接地就是真的;反之,被感觉的东西只有通过和它相符合的思想的关系,才是真的。”(注:转引自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4页。)就是说,产生于感官的对象和理智的对象的表象,并不具有直接的真理性,相反,它们必须被主体所把握,被理智所规定,成为合理性的东西,才能获得真理性。这就是主体的认同活动。在认同过程中,理智一方面确认表象与对象的一致性,另一方面理智把表象作为思维对象,以自身为标准去比较这个对象,确认它与自身的同一性,从而表示赞同。能理解的表象的可理解性从潜在变为现实,成为“被理解的表象”。斯多亚派认为,“被理解的表象”之所以是真理标准,不仅在于它是与对象本性相一致的,更在于它是被理智规定了的、合于理智形式的东西,因为理智形式是表象内容获得真理性的主要根据。斯多亚派进而指出,认识事物、发现真理,就是把“被理解的表象”作为前提、证据和公理,以矛盾律为基础,通过逻辑演绎途径来判断对象。如果关于对象的认识是被证据所证实的,或者不与前提、公理矛盾,就是真的;反之则是假的。
在确立“知”的标准之后,独断论转而对语言进行研究。在他们看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在语言中表达出来的,而语言表达由于其自身的原因,可能导致真理性认识变成错误的断言,所以必须对语言加以研究。语言的这种危害根源于语言意义的不确定性,因而研究语言,就是要使语言获得确定性意义,从而运用此类语言对事物作出确定而真实的表达。伊壁鸠鲁认为,语词的意义在于它所指称的观念,观念来源于感觉,因此,确定语词的意义,“重要是注意那与每一个词相联系的第一个心理上的影像”。(注:北京大学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49页。)就是说,词语的意义必须能够还原为基本的感觉,才能获得其确定性;反之,语词就是不确定的,因而是必须摒弃的。斯多亚派认为,语词的不确定性是由于它包含多种意义而造成的,因而必须划分、澄清语词的多种意义。这需要以人们所把握到的真实的表象为根据,建立三段论来检验语词的意义的真伪性,从而确定哪种意义是真实的,哪种意义是虚假的,最终获得语词的确定性意义。
二、怀疑主义的诘难
前面所述独断主义知识论是以对象同它的显现、感觉和表象的一致性为依据,把感觉、表象独立出来作为认知对象本性的标准而建立起来的。怀疑论者抓住它的这一根本信念进行驳斥。他们说,如果现象、感觉和表象同一于对象,是对象本性的显现和对它的所有感觉、表象都应该是一致的;如果后者不一致,那么它们就不是与对象相一致的,而对象的本性由于这个中介的非同一性就是不可断言的。因此,怀疑论者认为他们的驳斥就在于根据经验事实指出同一对象的显现、感觉和表象之间的差异性,在独断主义知识论内部把“现象与现象、判断与判断,或现象与判断、判断与现象对立起来”(注:杨适等译《悬疑与宁静—皮浪主义文集》,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页。),从而证明其知识论的非真理性。
怀疑论者指出,任何一个感觉都是由感觉主体、感觉对象以及二者的关系三个要素构成的复合体,由于各个要素的特殊性,对同一对象的感觉就不是一致的。首先,感觉主体可以是一种动物、一个人或某一感官,并且存在于某种条件之下。由于诸主体之间以及同一主体在知觉的瞬间所处的条件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同一对象的表象和感觉受到主体因素的影响,必然是各不相同的。其次,由于对象自身数量上的增减和结构上的分离、组合,必然造成它的显现不同一,进而在感觉印象中造成差别。最后,在感觉过程中,由于对象总是处于一定的视点、距离和位置而被感知的,或者说主体总是处于这些条件中感知对象的,这些印象必然影响感觉印象,而它们的变化又必然要造成感觉印象的差异。因此,我们便只能说每一对象对我们显现为什么,却无法断定它们的真实性,从而不能以感觉为依据去判断对象。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任何一个对象总是同主体相关联的,即每个对象是在同某一特殊的动物或人或感官发生关系的过程中显现的,以及对象总是同伴随物(他物)一起被感知的,没有一个对象只是它本身作用于主体的,这样一些事实使我们无法谈论每个事物自身的独立存在、真实纯粹的性质,而只能谈论它在同其他事物的相对关系特点上显现出的性质。
除上述方面外,怀疑主义还从逻辑上展开对独断论的诘难。按照伊壁鸠鲁的观点,如果我们没有马的预见,就根本不知识什么东西是马,而如果我们先前未见过马,就不会获得马的预见。斯多亚派认为,能理解的表象是从一个真正的东西产生的,而一个真正的对象就是能够产生可理解的表象的东西。这些都是循环论证,而循环论证是什么都不能确定的,因此,预见、能理解的表象都是不可设想的。独断论的真理标准在逻辑上同样是无法建立起来的,伊壁鸠鲁断言唯有可感知的对象才是真的,斯多亚派断言只有某些可感知的对象和可思想的对象是真实的,而断定其真理性的根据又是同一个东西,即感觉到的东西由感觉到的东西来判断,思维到的东西由思维到的东西来判断。既然作为标准的东西又是一个感觉到的东西,一个思维到的东西,那么,这个作为标准的东西同样需要证据来证明,需要其他标准来验证。而按照独断论的理论,只有感觉到的东西或者思维到的东西才能作为证据、标准,这样以来独断论者就要陷入无穷后退、永无止境的逻辑困境之中。同样,独断论者在逻辑演绎中应用的前提、证据和公理也不能担保它自身的真理性,难以摆脱它自身所造成的逻辑困境。
怀疑论者从上述批判中得出结论说,标准、证据、公理等被认为具有绝对真理性的东西,实际上是独断论者取其一而不顾其余,从无数多的感觉、表象中、从无限的逻辑进程中抽取出来而被设定的。就是说,独断论者对真理的规定最终落在主体上,必须依靠主体作最后的决定。怀疑论者由此转入对独断论主体方面的驳斥。如果独断论者可设定真理的标准,那么其他人也有权利设定真理的标准,设定与独断论的真理标准相对立的真理标准。这两个真理标准是同样有效的,独断论的真理标准并不具有优越性。如果它确实具有优越性,那么它就应该是所有人都认可、信从的,但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大家都认可的东西。因此,独断论者所建立起来的标准、公理和证据,实质上只是他们自己认可的信念,独断论者赋予它们以普遍有效性,正表明了他们在独断。所以,“独断论者是喜爱自己的一类人,当他们断言在对事物下判断时应该尊重的是他们自己而不是别人的意见时,我们知道他们的主张是荒谬的。”(注:杨适等译《悬疑与宁静—皮浪主义文集》,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9页。)
上面所述主要是怀疑论者对独断主义知识论“知”的批判。在“说”的方面,针对独断论者认为语言的确定性在于它指称了对象的实在本性,怀疑论者指出,由于实在对象的不可知性,语言的意义按照独断论的观点,不但不能得到澄清,而且反而会陷入更加严重的混乱、飘浮不定之中。相反“……是那些在实际事务中起作用的经验,辨清了不明的意义”(注:杨适等译《悬疑与宁静—皮浪主义文集》,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66页。)。就是说,语言的意义是在人们的生活经验中,在人们日常使用中得以澄清和确定的。
三、怀疑主义的消解
怀疑主义是立足于它的本质信念—现象论、从“知”和“说”两方面来消解独断论的。
怀疑论者说,由于事物的显现,及我们从之获得的一切感觉、表象都是相互区别甚至对立的,而我们又没有足够的理由来肯定其中某一个是与对象的本性相符合的,而对其他的作出否定,因此我们只能够用“可能”、“或许”等或然性词语来描述它,并对对象的实在本性保持“不作断语”、“悬置判断”的态度。在这种语境和态度之中,独断论者所宣布为真理的东西,实际上“一切皆假”。在作出否定性消解之后,怀疑论者又提出了积极性消解。在怀疑论者看来,现象是在感官中显现的、明白而直接的东西,由于它存在于感觉和非自愿的感受之中,是无法质疑的,因而它是一切怀疑活动的界限。怀疑主义不肯定现象的客观实在性,但也不否定实在对象—作为现象的基础的东西的存在,但它认为我们所能知的实在东西仍然仅仅是可感知的现象物,至于它究竟是什么,是无法认知和判断的。因此,我们只能说出各种实在对象所具有的本性对每个人的显现,但却无法继续说出什么是它实在的本性、现象是我们可以言说的唯一对象和范围。独断论者依据感觉、表象所断言的、现象之外的东西同样必须回到现象界才是可以真正言说的。其次,由于不同的人从同一个对象所获得的感觉、表象是互不相同的,即属于他的感觉、表象没有普遍有效性,因而在陈述现象时必须严格限定陈述主体。独断论者作出的判断的荒谬性,从主体方面来看,在于他们把当下的、特殊的“我”提升为普遍性的判断主体,而这样的判断主体是虚构的。
基于上述理由,怀疑论者提出了一系列从表述上消解独断论的判断形式、言说对象的表达式。这种表达式的规则是:(1)把判断主体限定为“我”,旨在消解虚构的普遍性判断主体,避免主体之间的差异性对表达造成的否定性影响;(2)把判断谓词“是”转换成“显得是”,即把言说对象从实在对象的本性转换置为对象的显现。按照这种规则,对于蜂蜜,怀疑论者说,我们所能作的陈述就是“蜂蜜对我而言显得是甜的”,而“蜂蜜是甜的”这个判断是虚妄不实的。怀疑论者说,这些表达式是我们言说世界的唯一方式。但其目的不是要对现象作出说明,而是要描述每个人的确实无疑的感官印象。不过,怀疑主义不是要把个人确定为真理标准,而是要指出每个人的感觉都不具有普遍性,因而在理论领域和实践领域都不存在普遍有效的真理。
四、怀疑主义的意义
怀疑主义作为一种清醒的理智,“一种能力”(皮浪语)、一种思想素质或精神气质,检点理性的误用,提醒理性进行有效的使用,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一种批判的反思性的理性。怀疑主义立足于现象,力陈世界的差异性,强调主体的自我裁决权利,可以说是西方哲学中主体意识的最初觉醒。怀疑主义,从经验上和逻辑上揭示了独断主义根基的荒谬性和假设的武断性,把独断主义关于世界的陈述斥之为偏狭的一己之见而悬置起来。针对独断主义强调真理的无条件性、绝对性和普遍性这一根本特点,怀疑主义从反面提出了怀疑,这些疑问涉及到真理的标准、逻辑证明的最初前提,认识过程中主体、客体的状况和二者的关系对认识的影响,以及如何辩证地理解现象与本质、普遍与特殊、感性与理性等问题,有利于刺激人们的思考,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怀疑主义指出,由于世界是一个充满差异性、毫无确定性的世界,独断主义所构建起来的那一套观念体系至多是对世界的一种可能性的把握,它既不完全同一于世界,也不是对世界的唯一真理性解释。面对世界的无限可能性,每一个主体都有理由对对象作出他自己的陈述。这个陈述相对于主体的当下经验而言具有必然性,但并不是普遍的、确定的,不是关于对象的唯一真理性陈述。相反,每一个其他的主体都可能根据其自我意识而否定它,建立与此不同的陈述。因此,我们对世界所作出的陈述是多样化的、平等共存的和同等有效的。怀疑主义对独断论的诘难和消解把人们从僵化教条的桎梏里解脱出来,有利于思想的活跃和营造宽容的学术气氛,有助于被禁锢的头脑的活跃和各种哲学思想的自由发展。怀疑主义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它过分提高差异性,否定事物的统一性,在批判独断论真理标准的同时,也把真理概念本身也取消了。其次,它所提出的表达式,把人类的认识归结为主观性的看法,否认了人类认识的客观性。最后,它“怀疑一切”的立场,也必然导致否定性自指,削弱它的批判性力量。这些都表明它只是不加辨别地否定了独断论,因而怀疑主义本身也是必须被扬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