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病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杜颖

猕猴桃病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杜颖

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农业服务中心 湖北省恩施市 445000

摘要:随着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加剧,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新的发展项目,而猕猴桃以其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价值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而猕猴桃的药用保健价值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新兴果品之一。但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延长,病虫害发生种类和发生程度不断加重,已危害到所有栽植品种,严重影响了猕猴桃产量和品质,阻碍了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对猕猴桃病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猕猴桃;病害防治;问题;对策

1病害发生的种类及特点

猕猴桃病害中以黑斑病、黄腐病、线虫病发生比较普遍,为害最重,高者可达40%~50%。其中黑斑病为害叶、枝、蔓和果实,受害果实产生黑色近圆形凹陷病斑,品质变劣,不可食用,或早期落果;黄腐病为害果实,受害果在后熟过程中才表现出症状,病部变软,产生黄腐,不能食用;线虫病为害根系,造成植株生长衰弱,严重时引起整株死亡;褐斑病在水肥不足,管理粗放的果园发生较为严重,只为害叶片,造成早期落叶;膏药病、干枯病均为害枝干,前者在荫蔽或介壳虫为害较重的果园发生严重,后者主要在土壤粘重,地下水位过高的果园发生;立枯病多发生在苗期或幼树期;花腐病遇花期连绵阴雨的年份发生严重;日灼病主要与果园的朝向有关,西晒重的果园发生重;褐心病在建宁里心镇大南等少数几个果园发生重;青霉病主要发生于贮藏期;灰纹病、根癌病、花叶病等其它病害仅零星发生。

2病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2.1一味追求高产,树体严重超载

个别猕猴桃园每亩产量达到3500千克,挂果过多,造成树体衰弱、抗病性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品质变劣。

2.2只重视化学防治,忽视了综合管理

2014~2016年,笔者发现一些产区猕猴桃叶部病害发生严重,询问果农防治情况,回答均是反复打药,各种新药轮流使用,但效果不佳。

2.3重视地上管理,忽视地下管理

在猕猴桃产区,果农对修剪普遍比较重视,经常看见果农摘心或者绑蔓,但地下管理却较粗糙,经常用化肥一施了事。

2.4对病害发生规律缺乏了解,防治不得法

笔者曾经接待过几位果农,他们自述树上出现一种病,打什么药都不管用,结果笔者去果园察看发现是桑白蚧,根本不是病害。猕猴桃溃疡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病害入侵时间在秋季,果农常常等到2~3月病部流红水时才打药、涂药,往往效果不佳。

3猕猴桃病害防治对策

3.1强化果农预防意识

果农在管理猕猴桃的时候要带着对病虫害的预防意识,时刻关注猕猴桃的生长情况,发现病害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减轻发病给果农带来的经济损失。另外,平时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调查工作,请相关的病虫害专家做好预测预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3.2农业技术防治

3.2.1科学施肥,合理排灌

在合理施肥中应根据土壤的特性施用“三要素”配比合理的肥料,适当进行叶面喷肥;在施肥中基肥多用有机肥,种肥多用复合肥,追肥多用速效氮肥。及时进行排涝和灌水,避免在雨水节季形成低洼积水,健壮树体,增强对外界病原菌的抗病能力。

3.2.2清洁果园,建立良好生态环境

每年果实采收后,对果园进行全面细致的清园处理和药剂处理;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加强栽培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整形修剪改善果园透光条件,降低湿度,破坏有利于病害发生的微环境,清除田间病害寄生杂草植物,一旦发现发病植株,立即进行清除,剪除干枯枝、病虫枝,带离果园集中烧毁。确保良好的生态环境,杜绝病害的滋生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3适时修剪

合理修剪,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果树健壮生长,提高其抗病虫能力;同时,结合冬剪、夏剪,剪除病虫危害的枝条、幼果和新梢,将剪下的病虫枝、叶、果收集起来,带出果园,集中烧毁或深埋,切勿随意丢弃在果园内,以防病虫害扩散蔓延。

3.2.4刮除病组织和树干翘皮

人工刮除枝干病害如细菌性溃疡病等病变组织,在刮除病变组织后,涂药保护。早春刮除树干上的翘皮、粗皮,可明显减少害虫越冬数量;早春发芽前刮除老翘皮,集中烧毁,可消灭斑衣蜡蝉卵块,用硬毛刷或细钢丝刷刷去枝干上虫体或蜡蝉卵块,烧毁或深埋。

3.2.5深刨树盘

冬春季深刨树盘,不仅疏松土壤,还能改善果树根系生长环境条件,破坏害虫的越冬场所,可直接杀伤一部分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同时,通过翻动土壤,可将一部分害虫暴露土表,这部分害虫可被鸟啄食或被风吹干或被冻死。

3.3物理机械防治

3.3.1捕杀,利用人力或简单的机械,捕杀有群集、假死习性的害虫。例如利用竹竿打树枝将树上的金龟子震落;发动果农到果园捉害虫;组织果农进行人工摘除袋蛾越冬虫囊和挖除越冬虫茧。

3.3.2阻杀,人为设置障碍,防止幼虫或不善飞行的成虫迁移扩散,例如早春时节在猕猴桃树干基部扎薄膜环或涂粘虫胶环,有效阻止害虫上树危害和产卵。

3.3.3诱杀,害虫一般具有趋性,可以利用害虫对光、颜色或温度的趋性,将害虫引诱到提前设置好的箱子或者器皿中,集中杀死害虫。

3.5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病虫害效果快,用法简单,果农及易上手,受季节性限制较少,适用于大面积使用,并且增产明显,但是化学防治可能会造成化学药剂残留在猕猴桃上,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眉县作为“中国猕猴桃无公害科技示范县”,不宜使用过多的化学药剂来进行病虫害防治。即使要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则尽量选择无毒或低毒的农药品种、准确的使用浓度、科学的使用方法,谨慎用药。

3.6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相对化学防治来说更加安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导致残留问题,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还可以改变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维护生态平衡。但也有不足之处,生物防治作用相对缓慢,经济成本和技术要求高,受季节性限制较大,不适用于需要快速解决问题的果农。生物防治措施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3.6.1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利用害虫的天敌昆虫和天敌鸟类进行防治,果农可以保护和利用当地的自然天敌,慎用农药,以免杀死害虫的同时把害虫天敌也杀死。若当地自然天敌不足,可以引进国外或其他地区的昆虫天敌。

3.6.2以菌治虫,以菌治病。一些真菌、食肉线虫、原生动物能捕杀病原线虫,某些线虫也可以捕杀植物病原真菌,帮助植物恢复健康状态。昆虫的病原细菌可以使害虫感染病变从而杀死害虫,常用的昆虫病原细菌有苏云金杆菌,用于防治尺蛾、刺蛾、毒蛾、等有明显作用。

3.6.3激素治虫,利用性引诱剂配合黏胶、水盆、毒药或高压电网,大量诱杀雄虫;或用性引诱剂引诱雄虫,将雄虫集中到设置好的器皿内,使其接触绝育剂,雌虫与接触过绝育剂的雄虫虽然也能产生后代,但都是不能正常生长的,这样害虫没有后代就不能危害猕猴桃树了。

结束语:

总之,有机猕猴桃病害防治要以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防治是有机猕猴桃病害控制的必由之路。在防治猕猴桃病害的同时还应结合改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有机猕猴桃病害防治因不能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由此带来了技术难度和生产成本的提高,如何提高果农的生产技术和降低生产成本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秀娟;张永平;万恩梅;牛娜;廖兴茂.汉中地区猕猴桃高效安全栽培技[J].现代农业科技,2014-08-10

[2]陈唯王.猕猴桃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5-06-01

论文作者:杜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猕猴桃病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杜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