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论文_许守业

设计者:黑龙江省庆丰农场学校 许守业

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教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训练主题——父母之爱。这篇课文是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承担了使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的任务。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本文内容浅显,语言平实,他们能通过各种方式读通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层次。但由于生活经历与文本的差距,以及阅读水平的限制,要领会文章深刻内涵,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力求通过情境创设,去极力烘托情感,让孩子们在研讨、合作、反复吟诵中领悟文中文本的感情,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初步领悟并体验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视频。

一、复习旧知,导出新课

1、回顾课文内容

引:上节课我们已经初学了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谁还记得课文讲了什么事?

(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

2、解读“了不起”引入。

1)引出评价。

师:同学们,课文中是怎么评价这对父与子的?(了不起的父子)(板书:了不起)

2)释词引课。

师:谁能说说“了不起”是什么意思?(非常伟大,超过一般人,超出常人)

根据你的理解读一下这个词。(生读)

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文本去进一步了解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品词析句,读中悟情

(一)品读体悟,感受父亲“了不起”

1、赠送读法,依法导学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的哪一部分内容写了父亲的了不起?( )

我们先来了解这位了不起的父亲,请我的助手给大家介一下这堂课的学习方法。同学们请认真听。(出示课件配音)

出示学法:读思—读画—读悟

读思:为什么说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读画:用“—”画出让你感觉到父亲了不起的句子。

读悟:你从画出的句子中体会出了什么?做上批注。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学法开始学习吧! (学生学习时间3—4分钟,强调默读不出声)

2、汇报交流,体会情感

师:许多同学已经读了,先把你的学习体会与同桌交流一下。好咱们来交流一下,没有读完的同学咱们一边听别人的汇报,一边启发自己。谁先来汇报?

咱们来交流交流。你从哪儿读出了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随学生发言出示课件)

句一:有些人上来拉住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1)初读,引导体会父亲感情变化。

师:你画出的是一段人物对话,从中体会出了父亲的了不起。文中还有谁来劝阻父亲?

(消防队长、警察)没有画到的同学请拿出笔把它画下来。

老师把同学们找到的句子出示在了大屏幕上,(出示)同学们请看,面对大家的劝阻,父亲的回答是这样的三句话。(课件中三句话变色)

请同学们自由读这部分内容,体会一下父亲的三次问话所表达的心情一样吗?应该怎么读?(生自由读)

谁愿意来读这句话?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引出恳求)带着你的体会来读一下,全班带着这种体会读一下。

(2)引读,师生合作品味情感。

师:透过父亲这三句问话我们读懂了父亲心里这么多让人揪心的起伏变化,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课文,老师和大家合作我们一块来读,请你们就读父亲的问话。

师:当有些人上来拉住父亲劝说他时,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他恳求地问—

当消防队长过来,父亲觉得自己的儿子有获救的希望了,他急切地问——

当警察走上前来理性的劝他马上离开,一心要救儿子的父亲有些崩溃的问——

(3)齐读承诺,感受父爱。

a、引出承诺

师:人们这样劝阻,震情这样厉害,父亲没有放弃希望,就是因为父亲对儿子的一句——(出示手指生齐读)

b、小结:

师:这从父亲这三句简单重复的问话中,我们读出了别人的劝说并没有让他放弃希望,我们看到了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失常、坚定)(板书:坚定)

而这一切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过渡:接着交流,你还画出了哪些句子?

句二: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1)初说体会(指读)

师:同学们,你们画到这句话了吗?没有画到的同学请找到它画下来。

2)三读,从动词体会(齐读—指读—齐读)

师:同学们请坐好,请看大屏幕,请齐读这句话,边读边感受在这个句子中有哪个地方打动了你?

a、“挖”

师引:挖了多久?(36小时)36小时是多久?(两个白天一个夜晚、54节课)

这么长时间里父亲做了不只是“挖”这一个动作吧?他可能还会有哪些动作?(抛、扔、抬、推、抓、扣、撬)

可是作者把这么多的动作都凝炼成这一个词“挖”,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辛苦、艰难、坚定)带着你的体会读(两人)

从“挖”字上我们体会到父亲(艰苦、劳累和她的坚持)

小结:是啊,一个“挖”字,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父亲的劳累和坚定。让我们记住这个“挖”字,读好这个“挖”字。同学们看屏幕,他挖了(齐)

3)三读,从时间中体会

(1)比读体会

师:同学们再来看这句话,老师将它进行了一下改动,你们来对比读一读,你认为哪句话好?男同学读第一句,女同学读第二句。(生读)

师:哪句话好?为什么?(时间长、艰难)

带着你体会,你会怎样读这时间的进程?(练读—指读)

(2)猜想品味

师: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四个时间词,我们却读出了自己不同的理解。那就让我们再看看这是怎样情景中的36小时呀?(地震中的36小时)

也许——也许—— 。可是这位父亲依然执着的挖了——36小时。

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执着的父亲)(板书:执着)

师:没人再来阻挡他,时间在推移,父亲依然坚定地挖,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这样执着苦苦挖掘?(是承诺)出示齐读

小结:透过“挖”这个动作和时间的罗列我们读懂了这如山的父爱。让我们又一次感叹,

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句三: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1)读说

师:36小时过去了,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这位父亲变成了什么样?谁找到了来读一下(出示句子)没有画到的同学请在文中找到画下来。

2)读猜

师:请同学们抬头看大屏幕,默读这句外貌写的句子,思考:父亲怎么会变成这样?他经历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默读思考)

师:谁先来说说?(艰难、受伤、体会到劳累)带着你的体会来读一下这句话。

3)三读激情感

小结:一句简单的外貌描写让我们想了这么多,让我们看到了父亲经历的苦难,但依然没有放弃。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就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形象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全班读

3、营造语境,抒发情感

(课件音乐起,陆续出现汶川地震的一幅幅图片)

师:此时此刻我想起了汶川大地震后始终定格在脑海中的一幅幅感人的画面。

师:在地震中这位父亲失去了他最亲爱的孩子,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个痛失女儿的男人跪在废墟上用孤独无助的泪水告诉我们,什么是一个父亲心中最深的伤痛;又是一位父亲,他背着从废墟中挖出的儿子的尸体,艰难地行进在山路上,原因只有一个,要带儿子回家;这个婴儿的妈妈,用血肉之躯顶住坍塌的天花板,护佑这个小生命甜甜的梦,却只是在临终前留下这样的一则手机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此刻,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位父亲的心,想想36小时过去了,他会对生死还未卜的儿子说什么呢?

(学生在音乐中说话)交流3个

师:同学们,你们动情的话语为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了不起父亲。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父爱!也就是这种了不起的父爱支撑了一个了不起的儿子。

(二)品读感悟,感受儿子的了不起。

1、依法自学

师:下面就让我们按照刚才读书的方法,默读课文13—23自然段,用“—”画出让你觉得儿子了不起的语句。

2、交流:

师:你找到了那些语句体会到阿曼达的了不起?

出示:

1)“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儿子勇敢,(板书:勇敢)之所以可以支持38个小时,因为爸爸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是这种信念支持着他,他相信爸爸会来救他。他在困境中还能安慰同学们。)(爸爸在38个小时挖掘中,儿子非常信任他,一回忆起爸爸说的那句话,他的信心就回来,他信赖他的爸爸。)

2)“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儿子无私,(板书:无私)而这种精神正是来自于父亲的承诺和对父亲的信任,这个儿子真是——了不起。

师:这是对儿子的语言描写,通过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儿子的了不起。是呀,多么勇敢多么无私的孩子。这种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这句真诚诺言的信赖。

生读: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小结: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个人的心。从这父子二人身上,似乎让人看到的不仅仅是深切的父子之情,还有更令人感动的人格力量。这力量的源泉就是父与子之间那浓浓的爱。(板书:爱)这的确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在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之后,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团聚了,请大家看大屏幕,让我们把父子幸福相拥的镜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学生齐读)

三、感悟写法,读写结合

1、梳理写法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是抓住了人物的什么来描写的?(抓住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让文中的人物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2、观看视频,情感体验

此时课文的画面定格在了幸福的拥抱上,劫难重逢的时刻会是怎样的呢?老师找来了一段视频与大家一同感受一下。(视频)这是在大地震后,父母在临时安置所寻找自己失散的孩子的画面。

我们来看文中的父子俩紧紧地抱在一起,幼小的儿子阿曼达笑得那么开心,这位可敬的父亲却哭了。巨大的喜悦占据了他们的心,这个时候,笑和哭都表达着一种同样的感情,都表达着这对父与子之间的浓浓的亲情啊!这对父子劫难重逢后又会说什么做什么呢?

3、动笔习作,片段传情

请你将这幸福的画面用文字更生动的展现出来吧!男同学先来写一写父亲的举行,女同学先来写一写孩子的举动。老师给大家一些提示,你可以参考一下。(出示参考资料)

4、交流习作

提示:交流几个

四、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今天我们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伟大无私的父爱,生活中我们每一天都感受着父母那种体贴入微的深深的爱。课下请把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选一件写下来,送给你的父母吧!

五、板书:

了不起

论文作者:许守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论文_许守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