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科学实验;小学高段;分组实验
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与其他理论性课程教学不同,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主要依靠实践性操作为主,通过科学实验方式让学生产生对科学内容的理解,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科学实验操作积极性与有效性,使得小学生在观察、疑问、动手实验之中逐渐完善对科学未知内容的理解,以此提升小学生实验思维与创新思维。在小学高段科学学科教学之中渗透分组实验教学,进一步强化小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并且在分组实验之中更好完善资源互补,使得小组合作之中能够展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提升小学生科学核心素养。
一、分组实验前如何科学建组分工合作
小学高段科学学科教学之中渗透分组实验教学理念,主要是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以此来开展科学学科实践操作,帮助课堂教学形成基础的科学分组实验方式。
第一,科学化选择小组组长。小组组长在小学高段科学分组实验教学之中承担的主要责任,对于小组合作实验效率与实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领导作用。所以在关于小组合作组长选择之时,小学科学教师应关注组长的组织能力、实验能力、责任意识与综合能力等方面,因此可采取组内投票或个人自建等方式来进行选择。
第二,科学化进行小组组员的分配。在对学生综合素养与基础能力的观察与归纳之中,将学生进行科学化与平等化分组,按照资源互补的方式进行小组分组分配,以此来平衡每一个小组之间的学习水平与基础能力,避免因分配不均而产生小组两级分化的情况。所以小学高段科学教师应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合理性评价,来帮助分组实验更好地进行组员分配,更好的来完成实验内容与实验任务,使得每一个学生在分组实验之中都认清承担自己相应的责任,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激发参与实验的兴趣
在小学高段科学分组实验教学之中,为了能够真正激发小组成员的实验兴趣与实验积极性,需要小学科学教师在开展实验任务设计与规划中对教材内容进行一个初步把握,以此划清重难点内容,帮助学生理清实验重难点,开展针对性的分组实验。小学科学教师应明确科学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目的性与针对性,从而在良好的目标之下引导小组成员更好的完成实验内容与实验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如,在小学高段科学教学《不翼而飞的水》中,教师将“悄悄逃跑的水”调整到“烧开水”实验的全面,不仅明晰了逻辑顺序,而且与第三部分“如何加速水蒸发”形成递进关系。教学内容环环相扣,使得学生求知欲增强,学生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趋势下,探究活动参与度明显提高,循循善诱激发学生自主能动性,积极动手,仔细观察,寻找答案,这比直接将实验结论或问题答案抛给学生更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三、自制实验器材
在小学高端科学分组实践教学之中,教师应遵循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验教学之中通过自制实验器材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创新精神,并将自制实验器材融入到分组实验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提升分组实验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比如,在小学高段科学教学中,证实“摩擦起电”这一理论的实践活动中,将一枚小铁片在粗糙接触面上持续摩擦微微发热,置于一堆小纸屑上方,发现小纸屑自动吸附于铁片上,片刻掉落下来,实验中教师鼓励学生思考若将头发进行反复摩擦是否会有同样现象发生,其中一位学生将小铁片换成小木块,结果发生了同等效应。
四、分组实验之中发挥身边优势
每一个小学高段学生在科学实验教学之中都凸显出不同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学习思维,因此小学高段科学教师应关注学生差别化与个性化,在分组实验教学之中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并通过个性化的去实验任务设计来完善对每一个学生优点的提升,进而借助学生特长方面来提升分组实验教学与分组实验操作的效果。避免因对学生差异化和个性化关注不足,而产生分组实验操作积极性不高的情况,进而增强每一位小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符合新课改之下对小学生科学实验核心素质的培养需求。
总之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之下,小学高段科学学科开展分组实验教学,一方面能够积极提升每一位学生在小组之中的特长与学习能力,并且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答疑解惑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在交流与沟通中完善对科学内容的理解和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质量与水平,帮助小学科学教师更好的设计与完善科学实验内容,增强科学实验教学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美惠 .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1,(9):51-52.
[2] 李芳 .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0,(2):154-154.
[3] 徐文良 . 实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探寻伪探究的成因 [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0,(7-8):102-104.
论文作者:蔡友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小学论文; 科学论文; 科学实验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学生论文; 小组论文; 能力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