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特殊的红军队伍--“国际青年共产党师”_少共国际师论文

一个特殊的红军队伍--“国际青年共产党师”_少共国际师论文

一支特殊的红军队伍——“少共国际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一支论文,红军论文,队伍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是一支特殊的红军队伍。它的战斗历程是那样地短暂,从1933年9月成立到1935年1月被撤销番号,历时一年半;它的将士是那样地年轻,全军将士平均只有18岁,最高指挥员也不过20岁左右;它的称谓又是那样地独特,它以当时各国革命青年组织的联合机构“少年共产国际”之名来作为部队的番号,它就是“少共国际师”。

一、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诞生

“少共国际师”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1933年初,蒋介石调动军队欲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苏区中共中央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最大限度的扩大与巩固主力红军”,在各苏区“创造一百万铁的红军,来同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队作战”,号召“所有模范队、模范少队,整营整团加入红军”。为了响应党所提出的扩大红军的号召,红军总政治部在宜黄县召开了全军青年工作会议,会上总政治部青年部向共青团中央提出成立“少共国际师”的建议,以进一步激励青少年参加红军的热情,发挥青年在革命战争中的先锋作用。团中央对此很重视,专门开会进行了讨论,并于5月20 日作出了《关于创立“少共国际师”的决定》。

“少共国际”又译作“国际青年共产党”、“万国青年共产党”、“青年共产国际”等,它于1919年11月在德国柏林成立,是世界各国青年团的联合组织和领导者。1922年5月,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召开“一大”,决定申请加入这一组织,“少共国际”同意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要求,从此,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少共国际”的一个支部在它的旗帜下活动,接受它的指导。这个时候,以“少共国际”之名来组建一支红军队伍,不仅表明这支军队是工农青年自己的队伍,而且还表明了要以“少共国际”的政治立场为自己的立场,反对战争,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同时也是以实际行动响应“少共国际”提出的青年团要以自己的“一切的力量来帮助红军。”

二、誓师成立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少共国际师”的组建,少共中央局规定“少共国际师”必须由团员和青年群众组成,其中团员必须占着半数以上;少共中央局还对中央苏区各省划分了征调到“少共国际师”的人数。决定在江西征调4000人,编成2个团;在福建、闽赣各征调2000,也编成2个团,8月1日前完成“少共国际师”的组建,并在9月3日“国际青年节”这天高举工农红军的旗帜“宣布正式成立”。

1933年5月23日,少共中央局发出了给江西、福建、 闽赣省委关于创立“少共国际师”的信件,进一步指出“在这时期内检查团的工作,将是看他是否为着完成少共国际师而斗争!”号召“整个青年团的支部,领导着成群的青年加入到少共国际师”,“整连整团的少先队去加入少共国际师”。信中要求各省委与军区协商,解决“少共国际师”集结地点、粮食供养以及军事骨干的配备等问题。

同年6月22日至27日,由少共中央局、 少先队中央总队部召集了江西、福建、闽赣三省县、区队长联席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确定在新的政治环境下少先队新的任务,特别讨论是如何在目前创立“少共国际师”。红军总司令朱德在会上讲了话,他阐述了建立“少共国际师”的意义及必要性,会议根据少共中央局的决定,发出了《少年先锋队江西福建闽赣三省县区队长告全体队员书》,要求全体少先队员“给少共中央局的号召以布尔什维克的回答!”“整连、整团、整师的,一大队、一区队、一县队的加入到少共国际师去!”

在少共中央局和少先队中央总队部的号召下,共青团和少先队的干部纷纷深入苏区广大乡村,宣传和组织青少年加入到“少共国际师”中, 中央苏区出现了参加“少共国际师”的热潮。 永丰县几天之内就有500多青少年加入到“少共国际师”中; 兴国县在向红军输送了“兴国模范师”后,7月份又有4000多名青少年参加了“少共国际师”。 由于广大青年群众的热烈响应,6、7两个月内有7437人应征加入“少共国际师”。

1933年8月5日拂晓,“少共国际师”将士在博生县举行了阅兵典礼。阅兵总指挥陈奇涵宣布阅兵开始后,红军总部首长及军区、各地县代表检阅了朝气蓬勃的“少共国际师”。红军总政委周恩来代表红军总部向“少共国际师”授旗,他说“苏维埃付给你们这面旗帜,委托你们领导与指挥这团战士发扬百战百胜的精神,为苏维埃而奋斗!”

“少共国际师”全体指战员70%以上都是党团员,政治素质很高,而且将士年轻,所以,全军上下充满着革命的朝气,时刻准备着上前线杀敌。但是,由于战士们基本上都是从各区县少先队中来的,军事素质较差,仅有的一点军事技能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因此,“少共国际师”在组建完毕后,主要任务就是进行军事训练。少共中央局也希望“少共国际师”指战员“一心一意的要学习与提高军事技术”,“准备着国际青年节誓师出征上前线去消灭敌人”。

1933年9月3日,是国际青年节第十七个纪念日,这一天“少共国际师”在博生县正式宣誓成立。当时,少先队中央总队总队长、少共中央局秘书长张爱萍为“少共国际师”的成立写了《少共国际师歌》,歌中唱道:“我们就是‘少共国际师’,九三日在江西誓师出征去。高举着少共国际光辉的旗帜,坚决的果敢的上前线,做一个英勇无敌的红色战斗员,最后一滴血为着新中国。我们就是‘少共国际师’,九三日在江西誓师出征去,擦亮刀,子弹上膛瞄准敌人放,捉师长,缴枪炮,消灭国民党,最后一滴血为着新中国。”“少共国际师”的将士们就是唱着这样的战歌,高举着少共国际的旗帜奔向了战场。

三、征战历程

1933年9、10月, 蒋介石调集重兵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为了粉碎敌人的疯狂进攻,“少共国际师”在结束了军训后立即开赴前线。

中央军委命令“少共国际师”配合三、五军团在东方战线投入战斗。 “少共国际师”第一仗就在闽北拿口围歼了地方军阀周志群独立第4旅的一个连,扫清了增援东方军的邵武要道,在师长陈光、政委肖华的指挥下,乘胜渡过闽江,消灭敌人二百多名,又克莲花山,歼敌一个排,是役前后歼敌三百多人,初战告捷,军威已显。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等欣喜地打电报给“少共国际师”将士,表示祝贺。说“你们初试铁拳,即获连续的胜利,这更扩大了‘少共国际师’的光荣,更表现了你们是为发展巩固苏维埃的坚决奋斗者”。随着战线的扩展,“少共国际”在反“围剿”中参加了公村营、镗贤、邱家隘、团村、西华峰、广昌、驿前、石城等战斗,每次战斗“少共国际师”都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1934年春,邱家隘一役,“少共国际师”抗击着七倍于己的敌人,有力地牵制了敌人兵力;同年4月的团村战斗, 又阻击敌人三个主力师,战斗异常激烈,二十三岁的师长吴高群亲临前线指挥,不幸为敌炮弹所伤而牺牲。“少共国际师”广大指战员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真正是把自己的最后一滴血都献给了新中国。

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军事上指挥错误,虽然广大红军作战勇敢,也未能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不得不撤出中央苏区,进行战略转移。“少共国际师”为了掩护红三军团主力的转移,进行了石城保卫战。1934年7月中旬, “少共国际师”奉命在石城大脑寨阻击敌军第10纵队汤恩伯部三个师的进攻,广大将士与敌人进行殊死拼搏,经过几天的鏖战,阻止了敌人的进攻,完成了上级交予的任务。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加上连续的损耗,在石城保卫战后,“少共国际师”由一万一千人降到只有五千多人。10月16日夜,“少共国际师”作为军委机关的后卫最后撤出中央苏区,开始长征。长征开始后,“少共国际师”归红一军团领导,编号为第十五师(代号都昌),师长彭绍辉,政委肖华,下辖第四十三团,第四十四团和第四十五团,担负的任务是保卫军委机关纵队的安全。

长征开始后,“少共国际师”广大将士发扬了连续作战、不怕疲劳、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掩护军委机关纵队过赣江,占城口,穿越敌人设在赣南、粤北的第一、二道封锁线。然后占领宜章,强行突破敌人的第三道封锁线。又在湘江边阻击敌人以掩护军委机关纵队过江。突破第四道封锁线后,在湘黔境内翻山越岭,于1935年初到达黔北,为了保卫遵义会议的安全召开,“少共国际师”又经遵义、桐梓,到达松坎,担任四川方向的警戒,确保了遵义会议的安全、顺利召开。

遵义会议后,中央军委鉴于部队伤亡很大,且得不到及时补充而产生的机构多和战斗部队少的现象,决定缩编红军。1935年1月19日, “少共国际师”被撤销番号,所部分别被编入红一军团的第一师、第二师。这样,光荣的“少共国际师”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从1933年9月誓师成立到1935年1月被撤销番号,历时一年半,“少共国际师”经历了残酷战争的考验,接受了血与火的洗礼,广大将士们在斗争中磨炼了意志,坚定了信念,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军事本领。在这一年半中,“少共国际师”吸引了大批革命青年投身到革命洪流中来,为革命输送了大批新鲜血液,“少共国际师”的旗帜还振奋了沦陷区、白区的青少年,在上海、河北,青年工人为“少共国际师”进行了募捐;东北的革命青年则成立了东北义勇军少年营;在苏区,闽浙赣、湘鄂赣等地的青少年则以“少共国际师”为榜样成立了“少共国际团”。

“少共国际师”的年轻将士们将火红的青春奉献给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他们不愧为“中国青年的灿烂花朵”,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为“少共国际师”的短暂的战斗历程写下了中国青年运动史上辉煌灿烂的篇章。

标签:;  ;  ;  ;  ;  

一个特殊的红军队伍--“国际青年共产党师”_少共国际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