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 外科术后疼痛的护理3.1 了解相关知识了解疼痛发生的原因、处理措施和意义,知晓疼痛评估、给药和药物止痛的要点和方法,以及镇痛药物应用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原因,知晓注意事项和配合措施。掌握疼痛评估工具的应用,正确表达疼痛,以便于医护人员作出准确的疼痛评估。3.2 把握护理时机了解疼痛的产生机理,和与疼痛相关的生理学和止痛药的相关知识。研究证实,护理干预的时间与疼痛出现关系呈反比例关系,即两者之间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在实施护理干预的时间越早,出现疼痛的时间越晚。所以日常的护理干预应遵循时间护理原则,对疼痛规律非常的熟悉,同时合理分配护理实施的时间,做到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疼痛护理干预。外科手术后疼痛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间段即麻醉清醒致一天内;外科手术后2-4天;术后 4-5天以及外科手术5天以后。3.3不同时段护理要点对不同疼痛时期的疼痛症状要给予不同护理干预,麻醉清醒-1天时内要密切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严格遵循医嘱及时应用镇痛药物;术后2-4天的疼痛,主要是因咳嗽震动所导致,患者要进行一定次数的深呼吸,促进自动排痰,必要时应采用雾化吸入,以便于呼吸道中的分泌物的排除;并需要协助和指导患者正确的按压伤口后再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以缓解疼痛。术后4-5天患者的胃肠恢复蠕动,肠管中因容易滞留气体,很容易导致腹部牵拉痛或腹痛,护理要注意干预,不食用强烈的镇痛剂,可服用一些肠蠕动剂、增加活动以促进排气;术后5天后患者的疼痛感应基本消失,如仍疼痛主要为感染、炎症等异常等导致,应给与相应的处理。3.4 心理护理作为手术者,对任何形式的疼痛均有一定反映,不良心理因素可影响术后康复,也是导致疼痛发生的重要原因。在不一样环境下,疼痛往往存在差别。例如有一些患者在有熟人在场时会感觉疼痛明显,在无人关注时则疼痛会明显减轻甚至还可能会消失。研究证实,疼痛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抑郁与疼痛的关系则更加密切。能正视自身疾病的疼痛患者,经过心理护理,有助于实现疾病的自我控制,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在疼痛干预过程中,不但应查明疼痛发生的生理原因,还必须重视导致疼痛发生的心理因素。促进疼痛缓解的心理疗法主要有认知 疗法、放松治疗、生物反馈法、催眠疗法和音乐疗法等。经上述治疗,交感神经活动明显下降,耗氧量减少,呼吸和心率变慢,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此外,疼痛患者对疼痛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提高,同时积极参加相应适量的活动,也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3.5 饮食护理术后因镇痛药物的应用,可造成胃肠功能减退,有恶心呕吐、便秘等胃肠道不适出现,故需重视饮食的均衡性。首先,高蛋白类的食物需多食,如鱼肉、瘦肉、豆制品等,可对伤口的愈合予以促进。其次,多食富含维生素的蔬果,但需依据部位和性质来定。综上所述,疼痛不仅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也是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症状,并且疼痛还会随疾病的变化而呈现不同表现,故临床很难制定统一的分类标准。这就对患者的疼痛理论知识的操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将疼痛管理工作视为护理工作的核心,引入规范化的护理措施的理念,重视药物和物理方法的应用,加强必要的护理干预和管理,可增强外科手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效果,我们注意调整好自身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从根本上降低对疼痛的恐惧,有效减少和降低术后疼痛。
论文作者:邹利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5
标签:疼痛论文; 外科论文; 手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心理论文; 疾病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