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苏联世界战略格局的基本构想_斯大林论文

20世纪50年代苏联世界战略格局的基本构想_斯大林论文

50年代苏联对世界战略格局的基本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联论文,格局论文,年代论文,战略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5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215(2008)02-0063-04

50年代,苏联对外战略的最大对手还是美国,因而,苏联在制定对外战略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也是美国因素。斯大林知道二战时美国之所以与苏联结盟,主要是为了美国自己的利益,并不是真心援助苏联。丘吉尔曾说过:“我曾经说过的关于共产主义的话,我决不收回。”“任何对纳粹德国作战的个人或国家,都是我们的朋友。……根据以上理由,我们将对俄国和俄国人民进行我们能够给予的一切援助。”[1]美国通过援助苏联主要是想在战后顺利实现以“大国合作”为旗帜的美国对世界的领导。斯大林对美国的做法是很清楚的,所以充分利用苏联红军解放东欧的有利形势,在这个地区建立起苏联影响下的东欧各国民主政府。斯大林针对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又进一步加强了同东欧的关系。战后斯大林对世界形势估计的比较严重,认为爆发另一次世界大战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针对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封锁,斯大林在理论上把世界划分为两个对立的阵营和两个平行的市场,①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防御”的对外战略:指东西两线的防御,主要是对欧洲的防御。对于第三世界斯大林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只是对其东线的亚洲(东亚)比较感兴趣。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了著名的“三和政策”,并以此为核心提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美苏争霸的对外战略,同时开始在第三世界积极扩张自己的势力。但是从总体上而言,一直到50年代末,苏联的对外战略基本上没有突破雅尔塔体系的框架。

一、斯大林时期“积极防御”的对外战略

从总体上而言,苏联积极在边界周围建立“缓冲区”和“安全带”,要求东欧各国以及芬兰,“不能对苏联怀有敌意,外交政策和军事计划都得经过莫斯科的认可”[2]在远东,苏联维持自己在远东的既得利益(雅尔塔协定框架内的),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放弃了在中国的权利,特别是新中国奉行对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使斯大林更加满意,斯大林时期,苏联对亚洲事物采取不直接卷入的态度,战略上处于守势。在积极防御的对外战略政策的指引下,苏联在西线由东欧国家作为它的“安全带”,东线主要靠中国来抵挡美国的侵略势力,斯大林的积极防御战略主要表现为:

1.“冷战”背景下,苏联的欧洲战略。尽管苏联的力量较弱,没有力量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争夺,然而在欧洲,苏联开始同美国进行激烈的较量。它对欧洲的目标有三个:确保自己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防止欧洲出现战争策源地;争取西欧,分化欧美关系,削弱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苏联设法巩固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为了对付美国提出的“马歇尔计划”,苏联于1949年1月同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五国成立了“经互会”组织。军事上,在民主德国、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持50万人的驻军。帮助东欧国家清除内部不稳定因素,控制了如捷克斯洛伐克的“二月事件”②这类动乱的发展。同时,对于不服从自己意见的南斯拉夫,斯大林采取了一系列的制裁措施,这体现了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特点。苏联把战略中心放在欧洲,一方面是为了适应美苏冷战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德国东山再起,斯大林提醒人们“德国人很快就会恢复元气,只消12年到15年工夫,他们又会强大起来的。因此,斯拉夫民族的团结至关重要。”[3]这一时期苏联尽管完成了四五计划,但是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仅为美国的31%,工业产值为美国的30%弱。③所以苏联不能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对抗,而把注意力主要集中于欧洲。为什么欧洲是美苏双方都关注的焦点呢?

从历史上看,欧洲历来是列强争霸的中心地带,两次世界大战都起源于欧洲,美苏之所以重视欧洲,是因为他们在这里都有重大的战略利益,所以谁都不能放弃这一地区。欧洲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欧洲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尤其是美国控制了西欧后,在地缘政治上而言对苏联是极其不利的;西欧是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中心之一,并且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强大的工业基础,其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25%,贸易占世界的40%,西欧是美国的盟友,是美国同苏联争霸的重要支柱;苏联本身是一个传统的欧洲国家,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欧洲。这样苏联同整个欧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特别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后,苏联的战略防御地点自然就是欧洲;正如美国不能失去西欧一样,苏联当然也不能失去东欧。所以斯大林把对外战略的重点放在巩固和加强同东欧国家的联盟关系上;苏联在某种程度上积极发展同西欧国家的关系,一方面,同西欧国家开展经贸活动;另一方面,在政治上积极利用西欧国家同美国的矛盾,同美国进行有策略的斗争。

2.积极寻求突破口:中苏关系的发展和朝鲜战争。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政策,基本上是忽视亚洲的。新中国成立后,大大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特别是新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对外政策,使斯大林更加放心亚洲的局势发展,但是斯大林在亚洲最担心的是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所以1950年2月苏联与中国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根据此条约苏联援助中国进行经济建设,但是这一条约的军事和政治目的是非常明显的。正如基辛格博士所说“历史上,同盟绝少指名道姓标举出它是针对某某国家而来。它们只指出在某些条件之下,同盟才会发动生效。[4]

朝鲜战争的爆发是由复杂的原因造成的,但是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朝鲜战争的爆发与美国,特别是和苏联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美国的杜鲁门和艾奇逊都声称台湾和朝鲜都不在美国的安全线之内,不会为了保卫这些地方而采取直接的军事行动;另一方面朝鲜认为,只有彻底铲除南朝鲜的反共势力、实现祖国统一,朝鲜半岛才能有真正的和平,[5]并且朝鲜的这一想法得到了斯大林的默许。至于朝鲜战争到底是由谁先发难,这不是本文探讨的内容,但是我们至少不应该忽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朝鲜战争爆发后,苏联迫于国际舆论的压力,不敢正面支援北朝鲜,反而把这个炙热的“山芋”抛给中国,所以在战前想方设法推中国上阵,自己却退缩在后面。④当然,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而言,苏联的做法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恰恰反映了苏联在对外战略上是处于守势的。

二、赫鲁晓夫时期以“三和政策”为核心的美苏争霸的对外战略

赫鲁晓夫是1955年掌握苏联党政大权的。他执政后提出著名的“三和政策”。赫鲁晓夫提出要与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在第三世界进行“和平渗透”(最初叫和平过渡)。可见这与斯大林的“两大阵营”的对外战略有很大的不同,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虽然采用和平的方式,但有进取的意图,不同于斯大林的单纯防御政策。具体说来,这一政策有新的内容和特点:

首先,这一政策有新的理论依据。首先赫鲁晓夫对国际形势做出了新的估计,提出“世界战争并不是不可避免的”,⑤认为世界的和平力量与反战力量已经超过了帝国主义力量;其次,由于核武器的出现,他认为任何战争都应当避免,他对战争问题提出了两个基本观点:一个观点是认为如果爆发“一场热核战争”,固然“会使资本主义体系灭亡”,而“对许多人民来说,社会主义问题也就根本不存在了”,战争“将没有胜利者”;另一个观点是,战争将不分类型,不论任何规模的战争,哪怕“一点火星”也会酿成核大战。⑥基于以上看法,赫鲁晓夫认为同美国竞争的最佳选择就是采取“三和政策”。

其次,“三和政策”是一个相互关联的体系。赫鲁晓夫称“和平共处”是“苏联对外政策的总原则和总路线”,“和平共处不仅意味着两种制度之间不进行战争,而且还意味着两种制度之间在经济方面进行和平竞赛,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进行具体的合作。[6]”除了进行经济竞赛,还包括在第三世界进行和平渗透竞赛。赫鲁晓夫对这两种竞赛都有取胜的信心,所以他说“和平共处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形式。”赫鲁晓夫设想通过“和平竞赛(经济竞赛)”赛垮美国。依据是苏联拥有比资本主义快得多的经济发展速度。赫鲁晓夫预言,20年后就可以把美国抛在后面,美国是不堪一赛的。赫鲁晓夫起初提出的“和平过渡”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使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通过议会斗争道路,实现政权的和平转移。他又把这种“和平过渡”设想运用到第三世界新独立的国家,创造出另一套理论,认为这些国家独立后,在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援助”下和影响下,发展民族经济,就可以使它们走上“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从而达到苏联向这些国家进行和平渗透的目的。

再次,“三和政策”体现了赫鲁晓夫的重大战略构想。赫鲁晓之所以提出“三和政策”主要是为了达到以下一系列目的:1.由于当时苏联的经济、军事实力远不如美国,国民收入和工业产值相当于美国的二分之一,靠实力与美国较量是不可行的。因此赫鲁晓夫便利用“和平”大造声势,影响美国,同时利用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哥”的身份,想说服美国承认自己的大国地位,以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2.通过和平渗透,在第三世界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冲破美国对苏联的战略包围圈。3.当时苏联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进行“和平竞赛”,可以实现既能安稳地进行国内建设,又能同西方国家扩大经济贸易,获得资金技术,促进国内发展。4.苏联的“三和政策”与美国的“和平战略”不谋而合,尽管目的不同,但是毕竟双方有了可以进行合作的挈入点。

最后,“三和政策”使苏联外交出现新风格。赫鲁晓夫为了实现同美国的“和平共处”,外交上采取各种灵活做法:如热衷于首脑外交,先后与艾森豪威尔、肯尼迪举行“高峰”会谈,创造出“戴维营精神”和“维也纳精神”,在他的倡议下美苏首脑还建立了直接“热线”联系;开展“弹性外交”,在“危险时刻”表现出特别容忍和克制,甚至大步的退让。赫鲁晓夫执政期间的美苏关系与战后初期相比,已经有很大变化,斯大林对美国一直持僵硬立场,美苏之间来往很少,赫鲁晓负责软硬兼施,美苏来往不断,美苏关系自此开创出了一个新的局面。

赫鲁晓夫时期的对外战略是以“三和政策”为核心的美苏争霸的对外战略,具体表现是:首先,和美国在欧洲抗衡:赫鲁晓夫时期,尽管苏联大规模削减常规部队,但部署在欧洲的力量没有削弱,并且不断现代化。并帮助东欧国家加强他们的武装力量,使其符合苏联的需要。但总体而言,美苏在欧洲问题上一直处于僵持状态,美国的基本态度是分裂欧洲,苏联也不后退。针对美国在西欧所采取的做法,苏联在东欧地区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1955年5月5日,重新武装联邦德国的《巴黎条约》正式生效,联邦德国加入北约,苏联对此立即做出反应,5月14日,苏联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在华沙召开第二次会议,缔结了《华沙条约》。这样在欧洲就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初期,他的目的是为了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峙,苏联利用它来对付西方的威胁,同美国讨价还价,带有很大的防御性,但是后来,苏联利用华约组织稳定东欧,并利用这个组织来加强东欧国家同苏联的“军事一体化”。

其次,赫鲁晓夫重视苏联于美国的关系。如“帕格沃什运动”⑦、“与尼克松的炉边谈话”和“戴维营精神”。

再次,苏联在第三世界的渗透扩张政策,赫鲁晓夫认为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的蓬勃发展,对打破美国的包围建立自己势力范围是非常有利的。但是远远没有达到敢于美国进行较量的地步。1955年11月到12月,赫鲁晓夫出访印度、缅甸、阿富汗同这三个国家建立了经济援助协定,标志苏联插足到南亚,1956年10月,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苏联利用英美矛盾发表政府声明,谴责英、法、以色列侵略埃及,从而在阿拉伯世界赢得了好名声,轻而易举地打入了中东。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苏联立即派高级代表团访问古巴,表示苏联将“全心全意地同古巴站在一起”。苏联在拉美有了立足点。为了把亚非拉新独立国家纳入苏联模式的发展轨道,赫鲁晓夫从理论上研究了这些国家的道路问题,1957年,他派非洲研究所所长波铁辛到非洲考察,根据波铁辛的论点,赫鲁晓夫提出了第三世界国家“和平过渡”的理论,并进行了广泛实践,向亚非拉地区新独立国家提供了39亿多美元的经济援助,尽管这一理论没有成功,但苏联却实在亚非拉地区建立了影响,有了自己的立足点。

最后,苏联加强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控制”:苏共二十大后,由于赫鲁晓夫完全否定斯大林,但是,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完全是按照斯大林模式建立起来的,所以导致社会主义阵营出现意识形态的混乱,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与苏联的矛盾开始尖锐起来,苏联大国沙文主义扩张政策又一次得以显露。第一,中苏关系的改善与恶化。1954年9月底,在中国建国5周年之际,以赫鲁晓夫、布尔加宁和米高扬为首的苏联代表团访问北京。承诺从旅顺撤军,同意向中国调派大批专家帮助建设150多个重点项目。苏共二十大之后,中苏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双方在意识形态上得分歧也愈加突出,特别是赫鲁晓夫访问美国之后,在北京大谈特谈“戴维营精神”,结果导致中苏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因为当时中美关系极为紧张),结果导致中苏关系完全决裂。第二,苏南两国关系的改善与恶化(恶化的原因是匈牙利的纳吉尽管所乘坐的是南斯拉夫驻匈牙利大使馆的汽车,但是仍然遭到逮捕)。第三,1956年波兰和匈牙利的政治危机,出兵干预匈牙利内政。第四,苏联和阿尔巴尼亚关系的紧张。

尽管赫鲁晓夫有很多缺点,但是他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正如马克·弗兰克兰所说:“对于赫鲁晓夫历史作用的恰当评价已是盖棺论定,和其他许多政治家死后得到的评价相比,他的墓志铭依然使人更加难忘:较之当年接手时他已为自己的国家留下了一个更好的地位;对此,苏联及世界的大多数人全都有目共睹。”[7]

注释:

①把社会主义国家统称为“民主阵营”,而其余世界都属于资本主义体系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即宗主国及其殖民地。

②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一些资产阶级政党企图利用国内问题颠覆共产党领导的政府,并向美、英、法等国求助,在苏联的帮助下,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政府挫败了资产阶级政党的进攻。

③资料来源:《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1985年,俄文版第582页。

④参见李玉科:《秘密赴朝参战的苏联红军》,《军事历史》1998年第1期,所引用的最新解密档案指出:苏联飞机及飞行员都装扮成中国的或朝鲜的,而没有以苏联的面貌出现。

⑤《苏联共产党纲领》,《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第131-132页。

⑥《苏联共产党纲领》,《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第204页。

⑦帕格沃什运动是罗素、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中叶发起的反对核武器和战争的科学家国际和平运动。帕格沃什运动始于1957年,它以促进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在空间、裁军和世界安全等方面进行合作为目标,因首次会议在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的帕格沃什(Pugwash)村召开而得名。

标签:;  ;  ;  ;  

20世纪50年代苏联世界战略格局的基本构想_斯大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