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包朝毛日力格

摘要: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冠心病专科病房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 160 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 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进行风险管理,研究结束时,通过比较患者在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护理管理效果。 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 77.05%,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21.2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 96.25%,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3.75%,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风险管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在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风险管理;冠心病;应用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风险管理对现有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识别和处理,从而降低医疗风险发生率和经济损失。冠心病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疾病,护理管理难度也逐渐加大,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护理管理是医院护理质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管理质量的水平高低与医院的整体形象密不可分。风险管理是一系列针对现存的或者潜在的医疗风险的管理程序,通过识别、评价、处理等措施减少或规避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风险管理不仅能够满足患者对优质服务的需求,还将提高医院的综合护理管理水平。选取该院冠心病专科病房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 160 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将研究结果汇总,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冠心病专科病房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160 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入选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80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女性 37例,男性 43 例,年龄 45-78 岁,平均年龄(64.0±2.37)岁;观察组患者女性 41 例,男性 39 例,年龄 47-81 岁,平均年龄(65.0±2.79)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护理管理方法。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管理,对观察组患者采取风险管理,具体护理管理内容如下:①增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建立是进行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由于护理人员的资质、学历、工作经验差别相对较大,因此在组织风险意识与风险能力提高的相关培训时要将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分组,培训内容包括风险管理的意义、具体措施等,另外也应将监护仪、除颤仪、心肺复苏、心电图机、呼吸机等医疗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作为护理技能的培训重点。 在培训结束时对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风险发生模拟实践与防风险能力评估,对不合格人员进行二次重点培训。②建立规范的护理安全监督机制:安全监督机制不仅是针对护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完成情况,还包括对护理工作涉及到的医疗器械的管理监督,建立护理工作监督小组,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与质量进行评估,将工作期间出现的问题总结与分析,于每日晨会上进行公开探讨,对共性问题进行总结性分析、对每日出现的新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监督,确保所有仪器正常运行,避免仪器设备在使用期间出现故障,提高治疗安全性。 ③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建立风险评估制度、病区责任制等一系列措施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以护士长为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小组,明确组内所有成员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责任,设立组长与患者负责人共同负责的制度。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护理人员的奖金发放相联系,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3、统计方法。分析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数据采用(%)表 示,进行 x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1、两组患者护理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为21.25%,观察组为 3.75%,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效果满意度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总满意度,对照组总满意度为 77.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 96.2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 论

分析高龄产妇多半存在较为特殊的心理、生理情况,导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正常的生殖功能,且由于妊娠、分娩期间的应激反应刺激、产后骤降了精神压力等,容易使得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增加,其对于产妇的影响可轻可重,可使得情绪较为低落,降低了日常睡眠质量,甚至会对人际关系造成影响,出现自杀的倾向。采取的一般产科护理服务模式可基本上满足产妇的各项分娩需求,但是未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所以说,加强高龄产妇心理护理干预的意义重大。有关研究指出,对高龄产妇重视心理辅导,便于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将日常护理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

分析心理护理服务是现代护理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可依据产妇的性格特征、心理特点等采取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从思想、心理、环境等角度着手进行心理辅导,相比一般的产科护理服务模式,便于充分满足产妇的身心需求,将产后抑郁情绪进一步缓解。该病发作时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折磨,甚至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所以对该病的治疗与护理应十分重视。风险管理是一系列针对现存的或者潜在的医疗风险的管理程序,通过识别、评价、处理等措施减少或规避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风险管理不仅能够满足患者对优质服务的需求, 还将提高医院的综合护理管理水平。首先,增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建立与风险识别、应对能力的提高是风险护理的基础内容,通过分层培训能够显著提高工作人员对风险因素的辨别、处理与评估能力;其次,建立规范的护理安全监督机制,一方面能够保证护理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

该文分析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选取在该院冠心病专科病房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 160 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满足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80 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进行风险管理,研究结束时,通过比较患者在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 77.05%,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21.2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 96.25%,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3.75%,可见,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语:

总之,风险管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在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有效预防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春英.高龄产妇心理护理对分娩方式和产程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0(18):09.

[2] 王艳杰,温洪樱,宁 艳.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2(7):12.

论文作者:包朝毛日力格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20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包朝毛日力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