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临床应用现状论文_李芸,达超,刘巧梅,杨宏宝(通讯作者)

六经辨证临床应用现状论文_李芸,达超,刘巧梅,杨宏宝(通讯作者)

李芸 达超 刘巧梅 杨宏宝(通讯作者)

(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南宁 53001)

【摘要】六经辨证是《伤寒论》创立的辨证方法,因在书中,其主要论治对象为“伤寒”,故大多数人,认为六经辨证仅适用于外感寒邪所致的热病。现收集整理近10年来,有关六经辨证应用于临床论治疾病的相关文献,研究其应用现状,为临床运用六经辨证提供依据及思路。

【关键词】六经辨证;临床应用;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1-0099-02

普遍认为六经辨证是应用于外感疾病的辨证方法,但《伤寒卒病论集原序》中有言“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见病知源,若能循余所集,思过半矣。”可见《伤寒杂病论》之著书,六经辨证之立法不单为“伤寒”所立。正如陈修园《金匮要略浅注》所说:“盖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也”。柯韵伯也曾在《伤寒来苏集》有类似的说法:“夫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故而六经辨证可应用之范围应是非常广泛的。现将其近年的临床应用情况收集整理如下:

1.六经辨证的临床应用不局限于外感热病

乔模等[1]通过对《金匮要略》中运用的辨证论治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4种疾病,28证次使用六经辨证方法对杂病进行辨证论治,约占《金匮要略》全书所论疾病的35%。可见张仲景早已把六经辨证广泛地运用于杂病的辨证论治。而脏腑经络辨证为六经辨证的有效补充。朱毓梅等[2]对丁甘仁医案以及相关论述进行整理,发现其采用伤寒六经辨证与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相结合的辨证思维方法、经方时方并用的方法治疗温病。孔氏[3]分析目前耳科疾病的相关辨证分型,认为这些脏腑辨证分型,与六经辨证的病性、病位、传变规律等均一致。表明在耳科疾病的诊疗中虽未明确提出六经辨证,但实际临床符合,这对临床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2.以六经辨证为指导,总结疾病的常见证型

此类以胡希恕的方证理论为主。辨证的目的是为了诊疗,因此对于经方出处、条文、病机、治则等内容的掌握就要足够熟悉,才能在临床中准确辨证,有效治疗。胡氏[4]运用六经辩证是在先辨病位,次析病情,最后辨到方证的思维方式指导下进行的。其[5]在痹症六经辨证论治中其主要以葛根加术汤、麻杏薏甘汤、桂枝加芍药知母汤、桂枝加苓术附汤、桂枝加黄芪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和当归芍药散六大方证为主进行治疗。冯氏[6]继承胡希恕的理论,对于耳鸣的经方治疗中遵循上述原则,发现耳鸣多见邪气上扰清窍,其中属少阳热者居多,太阴病水饮上犯者次之,对应方证,分别予柴胡汤类、苓桂术甘汤等治疗。

3.以六经辨证系统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及诊疗

罗氏[7]不满足于临床现有的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单一复方辨病模式,尝试运用六经辨证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探讨,从整体上把握疾病规律,指导诊疗。其临证依据主要症状以及临床实验室检查的手段明确病名诊断,然后详细参合四诊资料,对患者进行六经辨证归经、明确方证,处方论治。太阳病经证营卫不和予桂枝汤;腑证之下焦蓄血证轻者桃核承气汤、重者抵挡汤;太阳变证:邪热迫肺证予麻杏石甘汤、邪热内陷经气不利予葛根芩连汤、外感后心气阴两虚证予炙甘草汤、脾胃气虚证予苓桂术甘汤、脾胃亏虚、气血不足证予小建中汤、痰热互结证小陷胸汤。阳明经病胃热津伤证予白虎加人参汤,胃热津伤气逆证予竹叶石膏汤。少阳病之邪结少阳予小柴胡汤,寒热错杂胃气不和证予半夏泻心汤,邪漫三焦证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太阴病,脾虚寒湿者予理中汤主之。少阴病,寒化证之阳衰阴盛者予四逆汤,表里俱寒者予麻黄附子细辛汤,阳虚水泛证予真武汤;热化证,心肾阴虚、虚火上炎者予阿胶黄连鸡子黄汤。厥阴病者,上热下寒、寒热相格者予干姜黄芩黄连汤,热郁肺卫、脾胃阳虚者予麻黄升麻汤主之。因辩证准确、立方明确多疗效满意,也证明本病是的病因病机是符合六经传变及变生他证规律的。边式等[8]运用六经辨证论治高血压,不仅降低血压,更从整体上调整机体状况。高血压主症为眩晕、头痛,根据其主症及兼症特点可归纳出各经病的主要证候特点及病机。太阳病以蓄水证常见,予五苓散主之。阳明病主要以腑邪热燥结为主要证型,予承气汤类。少阳病,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火或痰火上扰者予柴胡汤类治疗。太阴病,因脾阳不升,浊阴蒙窍所致,予补中益气汤。少阴病:寒化证,因心肾阳虚,寒邪内盛,予四逆汤主之;热化证,因心肾阴虚,阳气不潜,予黄连阿胶汤。厥阴病,寒凝肝经,浊阴上逆,予吴茱萸汤主之。张氏[9]提出采用六经体系规范面瘫的诊治,具体阐述了各经诸证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点及处方诊治,同时也将时方归于六经统摄,师仲景法而不泥其方。还指出本病临床以三阳经病多见。李氏认为[10]糖尿病抑郁症是一种病情复杂、病位涉及广泛的身心疾病,临床表现多见表里相兼、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因此运用六经辨证治疗更符合本病更符合临床实际。从六经生理功能及与本病的相关性角度,详细阐述了本病在六经的主要表现、病机以及常用方。

4.以六经辨证为切入,侧重论述疾病特点

对于一些疑难病症,诊疗时缺乏思路,可从六经辨证角度入手,结合基本的生理情况、病理改变以及疾病本身表现出来的特点,双向推到,发现疾病的特点及规律,以指导诊疗。例如史宏等[11]认为艾滋病乃邪毒直中少阴与厥阴,并且属于伏藏于三阴的伏邪。在初期会传变至阳经,而出现少阳病与太阳病,但纵观艾滋病发展的全过程,艾滋病是一个由三阴气分向三阴血分深入发展的过程。从而明确在治疗中要顾护三阴的阳气的原则。李氏等根据六经厥阴的实质,结合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认为本病主要在厥阴,多因脏气亏虚,不能主持,寒热相激,阴阳相荡而风起颤动致病,从而提出“以六经厥阴理论为指导,以六经厥阴病理为原则,颤拘阴阳辨治相合”的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治则治法[1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刘氏[13]运用六经辨证分析支气管哮喘的疾病特点,认为其本病在少阳阳明二经,宿根是瘀血;据方证选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50例本病患者,疗效满意。孙氏[14]从慢性肾衰竭的疾病特点及厥阴经主风主血,为阴出于阳之枢机等生理功能方面来分析本病的疾病特点是以厥阴病表现为主,故论治也从“和血”与“和风”两个方面入手,分别予当归剂、乌梅丸等主之。

5.六经辨证的理论完善、发展与创新

范中林老中医[15]在临床运用六经辩证时,紧扣《伤寒论》六经之要义,却不局限于仲景所述,其重视致病因素的追问探寻,诊断重视面诊、舌诊和脉诊,对《伤寒论》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和细化,例如对少阴病脉证,更加明确为沉微细或沉细无力等。娄氏[16]运用六经辨证结合腹诊联合方证及药证辨证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全身症状进行分析,以解决整体状况对本病的影响。其次结合推拿、正脊、针灸、拔罐等外治法处理局部症状,内外结合达到较好疗效。这两位医家在运用六经辨证时,着重弥补了六经辨证在诊断方面的空白,对我们有较大启发。

陈达夫[17]老中医根据眼与六经的关系、疾病的症象与脏腑经络的内在联系,继承五轮学说、发展八廓学说,归纳出太阳目病、阳明目病、少阳目病、太阴目病、少阴目病、厥阴目病的眼科六经辨证法。从根本上结束了中医眼科以证命名、辨病论治的纷乱局面。使眼科疾病研究及诊疗系统化、规范化。这也是六经辨证在眼科的发展与进步,使六经辨证更加深化、具体,使六经辨证在临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6.其他应用

鲍氏[18]熟读条文,掌握症状及病因病机,灵活运用小柴胡治疗、麻黄连翘赤豆汤及薏苡附子败酱散、柴胡干姜附子汤合苓桂术甘汤及茯苓杏仁甘草汤治疗过敏性皮炎、湿疹、银屑病等疾病。李铭等[19]运用六经辨证论治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术后发热(太阳病,桂枝加葛根汤证)、多发外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 (少阳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等神经外科疾病取得较好疗效。杨氏等[20]运用六经辨证对疾病进行辨证归经诊断确定治法治则,并结合经络及腧穴的特点,确定处方。灵活运用治疗偏头痛(太阳太阴合病 外寒里阴证)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太阳病 风寒痹阻证)。疗效满意。蔡氏[21]运用六经辨证诊治过敏性鼻炎、不明原因发热、小儿夏季热、少阴戴阳证等疑难杂症,辨证准确,效果显著。曹氏[22]总结在临床灵活有效的运用六经辨证,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类症辨析,首分六经。对于证候特征相对明显的疾病进行辨证归经;其二,谨记条文,方证对应。对于一些与经方条文中记载的症状相类似的疾病,按照经方论治;其三,深化理论,紧抓病机。“异病同治”即面对症状不完全相同,或差异较大,但只要其病机相同就可以用同样的经方论治;其四,洞察因果,移方易治。在六经辨证时要准确全面的分析全身症状,通过现象追溯本质,找到治病的根本原因及病机。其五,经时合方,唯效是务。经过历代医家的研读及发展《伤寒论》及六经辨证都不断有新的内容充实进来,对于这些成果,我们也要不断学习、分析、吸收、运用,则更有利于临床诊疗的提高。

7.总结及展望

综上所述,六经辨证可适用范围不止于外感病,其范围可涉及内、外、针灸、五官等多个科别多种疾病;其深度可涉及理、法、方、药四个方面。应用范围较前有明显扩大,诸多医家突破了对六经辨证的认识局限。六经辨证的应用于临床的方式是多样的灵活的,偏重于方证的,可从经方入手,直接指导诊疗;偏重于具体辨证的,可从六经生理病理及疾病特点入手,系统认识疾病等。熟练运用六经辨证对于疑难疾病的诊疗有明显指导优势。但是以上目标都需要医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开阔的思维,实事求是的态度,方能破开迷障,准确辨证,确立治则治法方药,取得迅速良好的疗效。

存在的问题,首先六经辨证成于千年前,必然有所缺陷,在诊断方面缺乏舌诊内容,这一点在检索到的文献中仅范中林老中医提到,并加以重视。因此在运用六经辨证时,应注意结合面诊、舌诊、脉诊、腹诊等诊断方法。其次疾病谱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一种方法论,六经辨证系统地应用于各种疾病的相关论述仍比较缺乏,六经辨证的具化发展较局限。所以,在今后的学习及工作中,六经辨证与具体疾病的结合将会是一个热点。

【参考文献】

[1]乔模,乔欣.《金匮要略》运用六经论治杂病探讨[J].山西中医.2011,12(12):1-3.

[2]朱毓梅等.丁甘仁对张仲景六经辩证思想的发挥[J].中医杂志.2013,3(5):389-391.

[3]孔喆,李云英.浅论当代中医耳科学中的伤寒学派六经辨证思想[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9(26)9:2160-2161.

[4]武开放,杨幼新.胡希恕先生独特的六经辨证体系[J].杏林中医药,2013,7(33)7:665-667.

[5]赵敏,史云菊.胡希恕痹症六经辨证经验[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3:60-61.

[6]马家驹等.冯世伦运用六经辩证治疗耳鸣经验[J].河南中医.2013,8(8):1223-1225.

[7]罗陆一.六经辨证论治病毒性心肌炎的探讨[J].中华中医药报,2011,1(29)1:26-30.

[8]边显飞,姜萍.高血压病与六经辨证的关系[J].中医学报,2015,1(30)1:68-70.

[9]吴起浩张喜奎教授治疗面瘫经验总结[J].新中医,2014,10(46)10:17-19.

[10]章伟明,李赛美.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中医六经辨证探讨.[J]中医杂志,2013,8(54)16:1370-1374.

[11]史宏,余磊.六经辨证论治艾滋病[J].黑龙江中医药,2011(6):5-6.

[12]李哲,胡瀛宇等.从六经厥阴辨治帕金森病[J].中医杂志,2014,6(55)11:977-978.

[13]刘臣,王俊杰等.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支气管哮喘50例.[J]河南中医,2005,3(25)3:19-20.

[14]孙云松.从六经之厥阴探讨慢性肾衰竭的辨治思路[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5(26)5:1223-1225.

[15]沈敏楠.评述《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J].临沂医专学报,1988,10(3,4)213-214.

[16]娄绍昆.六经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6(17)2:17-20.

[17]夏云民.陈达夫教授眼科六经辩证10法[J].成都中医学院报.1994,(4)14-17.

[18]鲍艳举,孙婷婷等.六经辨治皮肤病临床体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12(27)12:3135-3137.

[19]李铭,汤忠华等.六经辨证治疗神经外科疾病举隅[J].湖南中医杂志,2008,9(24)5:75-76.

[20]杨硕,吴文尧等.六经辨证在针灸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举隅.[J]现代中医药,2011,3(31)2:2-3.

[21]蔡元龙,梁凤云.临证运用六经辩证的体会[J].河南中医.2012,7(7):816-817.

[22]曹毅.六经辨证及经方运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2:57-58.

论文作者:李芸,达超,刘巧梅,杨宏宝(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  ;  ;  ;  ;  ;  ;  ;  

六经辨证临床应用现状论文_李芸,达超,刘巧梅,杨宏宝(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