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衡阳供电分公司 湖南 衡阳 421000)
摘 要:随着电力需求的急剧增加,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强线损管理已成为供电所的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之一。因为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保障原有的利润空间实现持续经营,作为供电所提高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的线损管理,应寻找更好的改善方法和措施。本文首先对线损及线损率进行概述,然后根据线损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线损管理的方法并提出具体改善措施。
关键词:供电所营销、线损、管理
1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日益剧增。近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智能电表的全覆盖、全采集从技术上有效降低了线损,然而个别地方还存在线损反复升降等不足。因此,必须重视线损管理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分析,解决线损管理的问题。
2线损及线损率概述
2.1技术线损
电能在输送、变压和配电的过程中,由电网实际的运行参数以及供电设备的参数所决定的损耗称为技术线损,属于不可避免的损失。而互感器误差、表计误差、故障误差、二次线损耗和表计损耗这种由于计量设备引起的损失称为计量损失。
2.2管理线损
管理线损指的是人为因素和管理因素造成的线损,也可分为有意损失和无意损失。无意损失指的是抄表时有漏抄、错算、不同时、错超等情况,导致的数据不准确。有意损失指的是抄表人员有意识主动少计电量造成的损失。
3供电所营销过程中线损产生的主要原因
3.1线损产生的原因
3.1.1有电感作用引起的线损
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电气设备铁心中产生的涡流和磁滞现象所引起的铁心发热导致的电能损耗,属于固定损耗。该损耗与流经设备的电流大小无关,只与设备的性能和接入电压有关。
3.1.2由电阻作用产生的线损
该种损耗称之为可变损耗,因其是由于电流在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电能损耗,一般以热能的形式消散并且会随着导体中电流变化而变化。另外,因为改造工艺和质量不理想,所造成的导线接头、搭头电阻过大,从而增加发热产生的损耗。
3.1.3由于管理方面产生的线损
供电所有关部门疏乎,管理不到位导致的窃电、违约用电现象。供电线路老化、运行维护不力、低压线路无功补偿不足、改造工艺质量欠佳、电网元件漏电、台区管理员责任心不强、台区电工培训不足、农电工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造成的线损。在农村等多地的用电市场比较混乱,窃电、乱接等用违法窃电现象十分严重。
3.2影响线损率的主要原因
3.2.1电网升压改造
一种优化电网的措施,简化电压等级和淘汰非标准电压等级的情况下采取此措施,当电负荷处于急剧增长所导致的线路输送容量达不到实际需求,而能耗大幅上升使得经济效益下降时同样适用。但是在城网中,只是对10kv的主线进行了改造,对于380v以下的低压线路存在大量的老化现象,致使线损电量较大,并且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低压线路并没有进行改造。
3.2.2降损难度大
季节性的用电负荷增加重了线损的增幅,10kv及以下低压线路售电量比重逐年增长,从而导致了降损难度增大。
4供电所营销过程中线损管理的具体措施
4.1技术方面的措施
4.1.1减少接点数量,降低接触电阻
施工技术的不完善导致电网中导体的连接数量较多,从而导致了线损。因此,必须加重对施工的重视和施工技术的改进完善,确保导体的紧密接触。
4.1.2选择节能型变压器
由我国研制生产的S11型配电变压器有效地降低了空载损耗,与之相比S9 型变压器相对落后,所以如果经济上允许,将所有的变压器都换成S11型的会更加节能环保。目前大部分的lOkV及以下的配变器都没有加设补偿装置,同样也造成了严重的无功损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1.3无功补偿
为了降低线损,可以在负荷的有功功率不变时提高功率因素。采取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和人工无功补偿两种方式,以减少无功功率在设备线路中的流通。低压线路的无功补偿不足,因此功率因数普遍较低,造成线损。
4.2管理方面的措施
4.2.1实时调整功率因数,合理选择无功补偿装置
有效提高功率因数与改变电压的质量应实时调整配电线路的功率因数,提高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和降低损耗。将实际测算及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比分析,合理地对无功补偿选择位置并达到补偿效果。尽量使用科技含量高、反应灵敏、自动投切即时的无功补偿装置。
4.2.2通过线损的理论计算制定可行的线损指标
保证线损指标值得的合理性。根据当前电网的接线方式和整体符合水平计算主要元器件的电能损耗。以此作为计算线损的理论依据。整理好基础数据之后就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对电网进行线损理论计算。科学地结合实际状况制定出线损管理指标和考核奖惩制度。
4.2.3建立并健全组织和指标管理体系
设立专项小组负责供电所的节能降损,并健全线损管理工作的制度,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还有供电所必须每一短时间开展线损分析例会,在会议中可对线损产生的原因和措施进行分析讨论改进技术。因此,需建立有关的例会制度。加强电价、电量以及电费核算管理。供电所在管理上还存在缺陷,对于抄表工作人员的进行管理还不够严格,所以必须制定健全完善的供电所管理制度,各岗位的职权相互制约以减少内部人员徇私舞弊的现象。严格禁止抄表人员出现漏抄、估抄以及错抄等违规违法现象。
4.2.4确保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
派专门的计量人员做专职管理员.对所管辖区域中的计量装置进行日常管理.确保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必须对计量管理工作加以规范。一方面严格高压计量柜的铅封制度,另一方面规范计量箱的安装位置。做好电能表的安装工作,定期校对,减少误差值。对计量装置管理要进一步加强。要根据设备负荷的性质、容量以及变化,合理配置计量装置,增强计量的准确性。由于电能计量装置直接影响线损率的准确程度,因此,对计算管理加以规范是很重要的。
4.2.5有针对性地加大普查力度
营业普查能够有效控制线损并且确保线路正常运行为。了杜绝窃电、漏电、偷电等情况,营业普查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供电所应成立专项普查小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普查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供电所可对用户安装防窃电的电能表和电量监视装置,可有效减少偷电窃电行为。根据每季度、月度出现的线损指标.对用户电能表、计量装置实际比例进行检测分析.确保供电电压质量与可靠性.供电所还应加大微机普查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对比,找出原因并解决降低线损。
4.2.6三相就地平衡法
中线的电流通过增加中显得电能损耗是因为三相负荷不平衡。三相负荷不平衡率要从线路末端采集,所以可以减低线损调整配变三相负荷,并提高配电变压器效率。因此,调整三相负荷电流要不平衡度小于规定范围的10%,低压干线主要支线端的三项电流不平衡率应不大于20%。
4.2.7加紧巡视用法律手段加强反窃电工作
加强对线路和设备的巡视,降低线损和窃电现象的发生。巡视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采取措紧急施解决,并在之后开展调查分析,检查原因和做好维修维护。只有加大对窃电行为的打击力度,对屡教不改者采取法律手段加以制止教育。根据每月每户的用电情况结合每月线损推断出是否有窃电行为。为了降低供电所的经济损失,一旦发现窃电行为必须严格对待,使用法律手段维护供电所的经济利益。
5结束语
在供电所的营销过程中,线损管理并非单一的管理,线损问题是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其涉及到关于窃电、无功电压、以及设备等更方面的问题。线损管理作为供电所提高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社会经济体系中得以发展,降损工作作为供电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必须在今后工作中结合科学发展和实际情况,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使用新科技、新方法合理提高线损管理水平,有效降低线损,进而保障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川豪 供电所营销过程中线损管理方法分析[J].科学致富向导 2013(19):217-218.
[2]张海峰 浅谈供电所营销过程中的线损管理[J].魅力中国 2013(11):76-77.
[3]方志勇 浅谈供电所营销过程中的线损管理[J].智富时代 2015(9):162-164.
论文作者:曾靖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供电所论文; 线损论文; 线路论文; 装置论文; 窃电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能论文; 《电力设备》2015年第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