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肖振平

广东三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原材料,被广泛应用到道路桥梁、民用建筑等领域。整个施工流程包括混凝土配制、搅拌、浇筑、振捣与养护等环节,任何环节施工操作不规范,或者质量控制不到位,都将会影响到整体工程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 混凝土施工技术; 分类

1 混凝土组成成分与配制分类

混凝土是由粗细骨料、砂石、水泥、水与适量外加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配制而成的,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与和易性。混凝土具有成型快、工序简便、施工周期短等优势特征。按照配制时间不同,主要包括预拌混凝土与现场拌制混凝土两种方式。其中,现场拌制混凝土可就地取材,提高施工效率。而预拌混凝土则由供应商自行配制,出料供应一条龙,这样既可以简化材料供应流程,又可以减轻施工现场污染,做到文明施工。

2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1 工程实例

以某住宅小区工程项目为例。该工程项目位于繁华商业街区,紧邻交通主干道。该工程占地面积约为33万m2,主体结构地上部分共30层,地下2层,由剪力墙结构构成,抗震等级为7级。

2.2 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流程包括配制、运输、浇筑、养护与质检等内容。只有实现精细化管理,全面协调控制各个施工环节,才能保障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2.2.1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1)混凝土配制。

(1)原料选择。按照《普通混凝土砂石质量检验标准》对入场的砂石原料进行质量检验,同时,按照《通用硅酸盐水泥》选择性能优良的水泥材料。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严格控制外加剂性能等级与掺和量。

(2)确定配制比例。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确定混凝土配制比例。配制流程为:根据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根据粗骨料品种与混凝土稠度,计算用量量与砂率。具体公式为:

(3)确定施工配合比。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是指在施工现场配制环节各类原料的投放比例。综合考虑砂石与含水量指标,适当调整原料投放比例。

假设实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1:x:y:水灰比为W/C;经测量可知,砂含水率为Wx,石子含水率为Wy,则施工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1:x(l+Wx):y(1+Wy)。

(4)称量。原材料称量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若称量误差超过限定标准,则会影响混凝土材料的强度等级。根据现行标准可知,混凝土材料的称量允许误差为:水泥、掺合料允许误差/%:±2;粗细骨料允许误差/%:±3;水;外加剂允许误差/%:±2。

(2)混凝土原材料选择。

混凝土搅拌是将粗细骨料、水泥与水泥等均匀拌制的过程。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根据混凝土的标准要求选择适宜的搅拌设备,并严格控制进料容量、投料次序与搅拌时间。

(1)控制进料容量。通常来说,进料容积应为搅拌桶几何溶剂的1/2。若进料量超过搅拌桶机械作业负荷上限,会导致搅拌不充分;若进料量过小,搅拌桶空转,也是一种能源浪费。

(2)控制投料次序。严格控制投料次序,防止机械设备的磨损,进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损耗。较为常见的投料方法是一次投料法、二次投料法与水泥裹砂石法。

(3)控制搅拌时间。在特定范围内,搅拌时间延长,混凝土强度等级也随之提升,但搅拌持续时间过长,既浪费能源,又会降低混凝土和易性。一旦混凝土和易性下降,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混合料质量。

(3)混凝土运输。

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分层、离析或漏浆等问题。混凝土运至浇筑现场后,塌落度应满足基本要求,且预留充足的时间进行浇筑与振捣。混凝土自然下落的高度应小于2m。若采用混凝土泵送方式,需保证输送管短且直,尽量不用锥形管。在混凝土泵送前,预先使用与混凝土同成分、同级配的水泥浆对输送管进行润滑。在泵送过程中,注重料斗内混凝土的饱和度。一旦间歇时间超过45min,要第一时间冲洗管道内残留的混凝土。

2.2.2 混凝土浇筑

(1)基础底板及地梁混凝土浇筑。

(1)底板混凝土浇筑采用平面分条施工、自然流淌、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连续浇筑方法。为保证混凝土料供应的时效性,需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下一层混凝土的浇筑;

(2)在施工现场,按照后退的方式,控制地泵与汽车泵的协同运作。同时,在两侧各配置一台布料机负责约1/2的浇筑范围。针对反梁部位的混凝土浇筑作业,应安排两个作业班组协同运作,负责各自区域的混凝土浇筑振捣工作;

(3)由于混凝土的塌落度较大,需严格控制振捣持续时间。通常情况下,单点振捣时间应控制在30s以内,直至混凝土水平面不再下沉,且不出现气泡和浮浆。在振捣过程中,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垂直振捣,将振捣间隔距离控制在450mm左右。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振动棒不宜上下晃动。

(2)墙体混凝土浇筑流程及注意事项。

(1)地下室内墙与外墙分别为普通混凝土与抗渗混凝土。为此,在内外墙过渡带需增设5目钢板网,做好分界隔离;

(2)墙体混凝土应遵循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原则。选用50振捣棒,确保分层厚度为振捣棒长度的1.25倍;

(3)注重振捣棒插点均匀分布,单次移动距离要小于作用半径的1.5倍。且将插点设置在墙膜交接位置的中心点上。针对配筋密集区,应采用30振捣棒;

(4)振捣棒移动间距要小于40cm,单点振捣持续时间以表面出现浮浆为准。且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

(5)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振捣操作,将振捣棒的插入深度控制在5cm左右,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的紧密结合;

(6)严格控制各插点的振捣持续时间,以混凝土水平表面不下沉、不出现气泡与灰浆为准;

(7)在振捣过程中,尽可能的避免碰触钢筋、止水带或预埋件。0

(1)该工程项目地下一层主要用于停放车辆。在车库施工阶段,需设置伸缩缝与沉降后浇带;

(2)采用无收缩水泥作为后浇带混凝土体原料。在梁、板、墙后浇带混凝土混合料内掺入适量的微型膨胀剂,并严格控制用水量;

(3)由于后浇带搁置时间较长,为控制锈蚀程度,要在后浇带表面覆盖塑料薄膜;

(4)在后浇带浇筑作业前,预先清除表面松动砂石与杂物,进行凿毛处理;

(5)底板、墙体位置的后浇带,应采取分层振捣方式,确保混凝土过渡带的紧密贴合;

(6)在后浇带混凝土体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得拆除梁板加固支撑结构。

2.2.3 混凝土养护

(1)地基、外墙与顶板为抗渗混凝土,应指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养护,并将养护时间控制在半个月左右;

(2)在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要求后,拆除模板,第一时间采取养护措施;

(3)板混凝土终凝后,进行浇水养护;

(4)采用饮用水或专业养护用水;

(5)混凝土养护时间至少持续一个星期;

(6)在浇筑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前,不允许人工干预施工;

(7)在持续低温天气,不得采取浇水养护方式,且做好混凝土结构的保温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各施工方必须不断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从而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促进工程的顺利竣工。

参考文献:

[1] 吕宏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中外企业家,2019(15).

[2] 邵磊.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5).

论文作者:肖振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  ;  ;  ;  ;  ;  ;  ;  

简述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肖振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