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思潮挑战与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潮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社会转型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也呈现复杂、多元、异质的总体特征,深深地影响到价值观。个体主义、功利主义等多元价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挑战、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都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和克服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进行才能取得实效?无疑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 一、多元价值中的主流引领 当代社会,是多元社会、多样化的社会,有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利益诉求,有着不同的观点主张,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思潮。并列杂陈的各种思潮,有着不同的社会群体的基础,体现出不同的价值目标、路径依赖,对人们的思想产生着影响。因此,有必要按照其本质特征,让人们在多样化的思潮中比较筛选,借鉴吸收,博采众长,综汇融铸,以富有先进性的理论,超越其他思潮,实现其引领、指导。在当代的自主选择、多元价值观念的时代里,如何提高核心价值的吸引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诸多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其诸多的理论品格,而构成了可以承担起引领和范导其它思潮的特别价值取向。 在思想多样化的社会,一种理论,要超越其它理论的局限,包容其它理论的优势,才能够起到“引领”作用。这样的理论,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解释力。这种理论应具有明显的逻辑优势,能够科学、合理地解释问题,寻找到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宽广的视野,能够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保持理论的开放性;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展现其逻辑魅力,拥有说服力。理论产生于社会,面对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能否具有解释力,是否能够很好地揭示规律,引领社会活动和现实运动,有其适用的条件与范围。如果理论是片面的,不能正确地反映现实、有效地运用于社会现实,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就没有生命力,无法成为正确的行为指南。 二是实效性。科学的理论,不仅是科学地解释世界,还要有科学的理论实现途径,能够化理论为现实,使思想物化、外化,展现出思想的变革性力量,掌握群众,成为改变世界、实现人类价值选择的巨大物质力量。这是检验理论是否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验证一个理论是否科学、是否有资格引领的标准。 方法论的优势,是现实的优势。理论上的解释,必须可以指导行动,有着现实的实践可操作性。理论的可操作性非常重要,可以在理想图景、理论目标与现实实践的多次反复中寻找到最佳的实现方式。一种理论如果不计实践后果,一味强调理论本身的纯正,或者停留在学理层面,不考虑其现实实践状况,不考虑其运用的环境与后果,则只能是教条主义,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对社会不但没有价值反而会起误导作用。 三是先进性。这种理论要具备价值目标优势。一种理论或思潮着眼于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先进还是落后,是向上还是腐朽,其评判标准在于这种理论或思潮的社会理想是否对于每个人全面发展的推动,在于是否具有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也在于是否推动形成有现代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基础的善治的社会。先进的价值观之所以能够引领,是因为它符合历史的发展潮流和人类进步的方向,能够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成为人们的支柱。 四是超越性、包容力。这是极其重要的理论品格。理论具有开放的包容性,能够博采众长,追求卓越,超越其它思潮的局限,才能广泛地汲取其它学说的优势,才能高于其它学说。具有宽广包容力的理论,不是与其它理论的针尖对麦芒,不是简单的对立物,而是超越于其他思潮的。正如,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的简单对立物,而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比资本主义更高阶位、更高层次的社会形态,包含吸纳了以往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而又为先前任何一个社会形态所不及。 用先进的理论去引领,并不是取代或者是封杀其他思潮,而是对其他思潮产生一种影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我们现在是对价值多元化存在的承认与引领,进而,对其内在的合理要素提炼、借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现阶段凝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① 每一种社会思潮,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诉求。思潮,是一部分人的思想趋势,它有其现实的存在的合理性,不然不会为一部分人群所接受,所拥趸,也就不成其为思潮了。思潮的分歧,本质上是现实价值诉求的区别。一种社会思潮的出现,有其相应的群体基础,反映其特定的价值诉求。产生这些社会思潮的基础不消除,思潮就永远不可能消灭,简单粗暴的封杀就会是舍本逐末。所以,解决理论问题、思想问题的根源,最终是现实的改变。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代表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追求,代表了共识,其具备的理论品格能实现其对其他理论思潮的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能实现对其他社会思潮的引领呢?一种先进的理论要能引领,必须更好地进行理论逻辑设计,以使其具备合理性与合规律性,并通过实践的引导得以验证;在价值取向上,也与以前不同,要更具有包容性,在克服局限性的基础上,有更好的推进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有这样高于其它思潮的引领“资格”,正在于它汲取了众多的精华,并超越其他各方面的局限,才会更符合规律,体现出强劲的生命力,朝着真理方向前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能引领其他思潮,还在于其是可以经受检验的。而这个检验的标准,就是共产党人一直视为法宝的实践。当然,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起到引领作用,关键还在于解决制度与机制建设问题。注意防止只是理论上论道、现实中不作为的态度。在关注思潮、引领思潮的同时,切实改进与完善社会现实,把思想和理论的引领与实际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也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理性的基础。 二、个体与社会合作 改革开放以后,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各种价值随着西方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对人们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体性的崛起,是伴随着现代性的兴起而来的。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坑蒙拐骗一次就别再想立足;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社会,违背道德的行为未必受到惩罚。从传统到现代,社会信任的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社会里,族长、教会说了算;到了现代社会,他们不再享有这样的权威。那么,社会运行的规则由谁来制定?这个责任,自然落到社会成员个体身上。现代社会是契约社会,社会成员对公共事件提出意见,表达看法,形成共识,社会就有了规则。所以现代社会要求它的成员拥有自主性、理性化、自律化的品格,否则规则难以维持良性运转。 当代中国,社会个体成员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的高扬是一个进步。但社会对于“人”的理解,并没有达到真正的人之所以为人的高度。一方面,社会个体“主体”意识高扬,个人价值判断的唤醒与强化,势头汹涌;另一方面,与高扬了的“主体”意识相反的却是道德良知与底线埋没。道德良知与底线的缺位恰恰反映的是社会个体成员缺少真正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不是所谓的自我意识已经唤醒。社会成员主体意识的“觉醒”只是表象,还没有达到爱因斯坦说的“超越个人(super-personal)利益”的状态,也就是还远未成熟。如果个体成员没有走出个人狭隘私利的情怀,就仍然是没有成熟的。今天的中国社会,缺少的可能就是这种成熟的公民,欠缺的就是这点公共性。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民层面提出了价值准则的要求,就是想塑造现代公民、现代的中国人。 个体成员如果只是追求自己的私利,仍是未成熟的状态。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分析,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市民社会是在现代世界中形成的。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其他一切都是虚无。但是,如果他不同别人发生关系,他就不能达到他的全部目的,因此,其他人便成为特殊的人达到目的的手段。但是特殊目的通过同他人的关系就取得了普遍性的形式,并且在满足他人福利的同时,满足自己。 人们进入这种社会、经济、法律的关系,是基于个体利益关切的需要,这其实是一种“不得已”的社会关系,它不同于自主选择而进入的社会关系。麦金太尔指出,它是“契约性的社会关系,一方面是每个个人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另一方面也是建立起来的一个系统,加入这个系统,可使每一个体都变成其他个体实现其目的的手段。”这样的个体,“为了保护自己不被作为手段而受役使,就变成了阻碍而非实现他人的目的。”“在市民社会中,表征人际关系思想的中心概念,就是功利、契约、个人权利之类。”②这种作为个人之间道德基础的契约理论所设定的个人,彼此间是冷漠的、孤立的、算计的。 所以,局限于对个体私利的追求,是不成熟的未开化状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治社会化的过程,需要把道理讲透。这也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的社会变化,如社会的市场化、社会的转型很好地进行研究,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现代社会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如生产的发展、消费主义的兴起带来很多的生态问题,观念的、价值的问题,就是价值观的紊乱、动荡,信仰的缺失,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应该确立一个什么样的信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公共决策常常是具有不同兴趣、不同价值观和影响力的很多参与者之间讨价还价和互相妥协的产物。社会的基本结构是正义理论的首要对象。在社会中的个人或私人团体关心的是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关心的是特定的个人利益和目的,因此,社会的基本结构,作为所有人活动的背景,本身不能对特殊的人有任何偏袒,而是对所有的个人目的和利益一视同仁,保持公平,追求一个合乎公平原则的社会合作制度。 社会合作制度是一种互惠,好的合作可以使所有人都能过上一种比他们各自努力、单独生存更好的生活,所以人们的交往具有了利益一致的共同的基础。但人们又有追求自我利益的动机,会有利益冲突的可能。在“利他和自我要求之间”要有一个恰当的平衡,这就需要一种互惠的概念、一种互惠的结构,罗尔斯找到了契约论,这是一个遵循由公正原则表达的互惠概念的社会,是相互和谐、充分公正的社会。“社会体系并不是超越人类控制的不可改变的体制,而是人类活动的一种模式。”③罗尔斯用“基本好处”的概念来表达现代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些有助于个人发展的好东西,如自由、机会、收入、财富、地位、自尊、自信。这些只是“狭义”(thin)的“好处”,与“公正”、“正当”等伦理价值意义结合起来,“好”就被赋予了完满(full)的意义,这样的“完满意义”上的“好”、“善”,对公民非常重要,它“是人在其一生中作为自由和平等的公民、作为社会正常和充分合作的成员的人所需要的”④。公正地获得这些“好”的东西,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自尊与尊严,分享作为合格社会成员的合作成果,体现出合作的价值、人的尊严之所在。合作的社会体系的用意,仍在于其合作的成员福祉。 在现代社会,政治制度的道德基础是正义与公正。公正的社会不是一幅理想国的静止图画,它是利益关系协调基础上的融洽与互惠。每个个体要能够相互协调地共同促进幸福生活,达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使个体、群体、社会、自然等关系得到恰当的调节,达到和谐,要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来协调利益关系,都需要合作组成共同体来一致地行动,每个公民也担当其应有的责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育目标应该是塑造一批超越功利、具有合作能力和真正主体性的成熟公民。 三、信仰、伦理与文化之根 一个国家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立足于自己的文化根基。伴随着全球化浪潮裹挟而来的西方文化,通过好莱坞大片、日韩动漫、星巴克咖啡、洋快餐以及苹果手机、三星手机等产品的传播,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在全球化浪潮冲击背景下,如何保持民族性?如何培养我们的国人?显然,我们需要到优秀传统文化中去寻求支撑国家发展和滋养国人品性的民族之根、文化之源。 最近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备受关注。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无论是维系历史,还是滋养当代,都有其自身的独特价值。 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价值观不是飘浮在天空的云朵,可以无所归属。它是扎根在特定的土地上的文化共同体的价值观念。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如果我们的人民不能坚持在我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价值……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⑤ 传统中一些非常优秀的思想在当今时代仍然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比如,“君子和而不同”的观念,在当下多元化的社会里可以诠释为:在每个人都有自由权利的时候,个体应该具备“自尊和尊重他人”的观念。当社会个体成员在交往中能够自尊并尊重他人,社会也就容易呈现和谐的局面。对于国家的治理,当时代倡导“依法治国”。在传统优秀文化当中,有“德主刑辅”的治理思想。这种“德主刑辅”的思想有其片面的局限性,但是传统文化中对于“德”的重视却是可为当代社会所借鉴的,即在实行“法治”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德治”的独特效用。 传统文化中在处世方面也有一些值得传承的思想观念。处世,处理的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处世就是如何对待这个世界,如何与别人交往,就是一种社会的情怀。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着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怀,信奉仁者爱人、先忧后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仁爱精神;同时还具有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民胞物与的同理心。这些理念都折射出一种个体间的平等关系,并导向天下为公、先忧后乐、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性。实际上体现了一个主体的道德自由,他不受制于物、不受制于欲望、权力、地位的诱惑,他是追求自己独立人格的。主体既要拥有独立的人格自由,又要怀有守望相助、友善乐群的关爱精神。这种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国家、社会的成员,不能仅仅追求个人的私利,更要具有珍视他人利益、心怀天下的精神,并最终能致力于献身于共同体、献身于公益事业的追求中。 传统文化特别强调涵养个体品格的重要意义,这一点至今仍然意义非凡。无论是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还是达到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都离不开对公民个体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品格的塑造。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教育和品格涵养的资源,礼义廉耻作为“国之四维”在管仲时代就被推行开来,在传统社会起到了维护社会伦理秩序的作用。传统文化中的正心、笃志、礼义廉耻的品格教育也得到了近现代社会的伟人如孙中山、毛泽东等人的推崇。在传统文化中,道德品质从来都不是停留在个人层面而独善其身的。不管是正心诚意、厚德载物、先忧后乐、匹夫有责、仁爱和平、立己达人与修齐治平,都是期望能够“化成天下”。因此,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继承传统文化中这种不为私利的品德教育的导向,教导学生不要仅仅只为自己的利益而努力。作为一个公民,他应该在实现自己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尽自己责任与能力化成天下,为国家、为这个世界,提供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些担当。 当然,中国人是当代人。我们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历史感,要能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和精神,有基于传统之根的文化自信。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更要有现代蕴涵,能坚定地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强烈的国家意识,认同我们中国的发展道路,认同我们的科学理论。这才能真正造就“当代的”、具有世界视野的、高素质的“中国人”。 注释: ①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5-5. ②Alasdair MacIntyre.The Theses on Feuerbach:A Road Not Taken[A].in:Knight,K.(ed.),The MacIntyre Reade[C].Cambridge,1998,p.223. ③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78. ④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 ⑤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A].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8.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社会思潮论文; 政治论文; 个人核心价值观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