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探微论文_程大卫

济南建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房屋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不断提升,防止建筑工程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是房屋建筑工程的主要技术形式,有利于保证项目整体建筑工程质量,协调建筑工程各个环节,为房屋建筑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提供重要保障。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现阶段,房屋建筑工程建设环境日益复杂,使得软土地基较为常见,因为软土地基的强度与透水性较低,难以满足房屋建设工程施工的标准,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地基加固处理。开展软土地基处理,主要是为了提高软土地基强度,确保地基的稳定性,降低软土压缩性,减少不均匀沉降。软土地基主要是为饱和黏土,承载能力较低,含水量较大,极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化,需要进行加固处理。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技术,做好软土地基处理工作,进而确保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

1 施工房屋时地基处理的特点

1.1 压缩性大

软土地基压缩性较大,软土黏土根据实际应用性质将其进行具体划分,有两种形式,正常固结土和未完全固结土。不同类型的固结土压缩性较大,这一原因造成来工程施工难度不断加大,如果没有做好这方面工作,无法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实施。

1.2 多发性

我国目前建筑业中,在整体的质量上是非常差的。其中的具体原因就是我们在建筑工程中的地基没有处理好,比较的严重的情况下会使建筑物出现十分严重的塌陷情况。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到社会中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水平。

1.3 潜在性

在目前我国房屋的施工过程中,是紧紧相连的过程和彼此的依托。如果说我们对房屋的地基问题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会对我们整栋房屋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以后的居住都会隐藏这巨大的隐患,这样的情况就会让我们的房屋在整体的质量上得不到相应的保证。

1.4 严重性

我们所说的地基,是整栋房屋的重要根基,如果说我们在建设过程当中一旦发现地基上有问题,那样就会对地基的处理增加一些没有必要的难度和成本问题。当然我们在地基问题上如果处理不好,就没有办法让我们的整栋房屋的安全有一定的保障。

1.5不均匀沉降

砂层和粉尘是房屋建筑结构软土地基的主要组成物质,这些构成要素对软土地基结构中的微粒层影响较大,当软土地基遭受外部压力使,则会导致团队地基的软土层和微粒层出现沉降,甚至影响整个房屋建筑。

2 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1 搅拌桩法

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作业中,利用搅拌桩法,主要包括水泥搅拌桩与石灰搅拌桩,适用于淤泥与淤泥质土等的处理作业中,能够获得较好的成效。水泥搅拌桩的应用,使用水泥作为固化剂,利用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拌和软土与水泥,提升地基强度。石灰搅拌桩的应用,是将地基土和石灰相互搅拌,利用化学反应,实现地基稳定与强化的目的。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此方法相对简单,具有较强的经济性,能够有效控制房屋整体沉降,具有较强的加固效果。

2.2 强夯法

若软土地基含水量较小,通常采取强夯法,利用吊机将重锤调到高处,反复提起、下落重锤,实现地基夯实。在处理软土地基时,利用强夯法,可以有效的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降低其压缩性,使得地基能够达到房屋建筑的要求。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通常先夯实地基周边区域,再夯实地基中间部位,以确保夯实的质量。

2.3 胶结法

利用此方法,主要是向软土土质中添加水泥材料,比如水泥砂浆或者石灰等,使得地基能够固结,形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强度与承载能力。固结法是基于胶结原理,利用注浆法或者灌浆法等,实现地基稳固处理。利用灌浆法,是将泥浆灌进软土土体内,使得土体可以固结,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应用搅拌法,需要开展配比强度试验,明确水泥掺和量,适用于抗剪性大而且含水量较高的地基中。注浆法的应用,主要是利用高速与高能量液流,将软土土体冲坏,使得土体能够和浆液混合实现固结。

2.4 换填法

此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将软土地基中未能达到建筑标准的土层去除,使用硬度较高的中砂与粗砂等,换填到地基内夯实,改善不良地基,提升软土地基的强度与硬度,使其能够达到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标准。换土垫层法,主要是利用砂卵石垫层与土垫层等,以确保工程的质量。

2.5 固结法

排水固结处理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将软土地基水排出,使得软土地基空隙得以缩小,降低空隙水压,使得软土地基土体可以固结,全面提升软土地基的抗剪能力,如图1所示。此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沙井法、排水电渗法等,减缓地基沉降,实现地基土块固结,以达到地基稳固的作用。

图1 塑料排水板加固软土地基

3 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质量检测

3.1 工程案例

某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为高层建筑,占地面积为30km2,单栋楼体占地面积为1300m2,此项目基础建设项目开展时,需要进行软土地基处理,软土地基深度为2.2m,主要采取强夯法与水泥搅拌桩法等,现对软土地基处理,做以下论述。

3.2 软土地基处理工艺

强夯法的应用:使用重量为30t 的重锤,将重锤抬升到25m 左右的高度,反复落下重锤,利用外力的作用,夯实软土地基。此方法的应用,夯实能量在100~200t 范围内,有效深度可以达到3~6m。按照以下流程开展夯实作业:①对作业场地,进行清理与平整。②标记夯实点的具体位置以及场地高程。③设置起重机与重锤。④测量锤顶高程,检查重锤。⑤打开起吊夯锤与脱钩设备。需要注意的是,当发生坑底偏移问题,需要及时平整坑底,避免出现施工误差。水泥搅拌桩法的应用:此方法通常按照二喷四搅法,做好桩位放样,明确放样位置,开展钻机作业。开展钻机前,需要合理的调整钻机,保证钻机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采取循环方法,以确保钻机深度能够达到处理标准,重复搅拌钻机,以形成水泥搅拌桩。

3.3 质量检测

房屋建筑地基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整体质量,房屋建筑各环节均非常重要,需要加强质量把控。基于此,完成软土地基处理后,需要做好质量检测工作,确保其质量能够达到建设标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在进行地基基础质量检测时,主要采取以下方法:①静载检测。主要是针对地基和复合地基承载能力,进行静载检测,明确地基强度情况,若不合格,则需要进行地基处理。②桩测量法。利用测量工具,进行桩承载能力检测,主要应用于搅拌桩与水泥搅拌桩等的质量检测。③无损检测法。对于桩身,可以采取无损检测法,实现完整检测,以确保地基的质量。④成孔质量检测。对于灌注桩的质量检测,可以采取成孔质量检测法,开展质量检测。⑤测锁定力法。此方法主要是用来检测锚杆质量,若检测数据不合格,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地基质量能够达到房屋建筑地基建设标准。

4 结语

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种类较多,不同的处理方法使用范围不同,因此需要合理选择处理方法,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与质量把控要点,加强施工质量的把控,确保地基处理的质量,做好质量检测工作,可以达到房屋建设的标准。

参考文献

[1]王福.沿海地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3):256~257.

[2]赵庆龙.浅谈房屋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232.

[3]周国朝.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与监管[J].工程质量,2014(S2):324~325.

论文作者:程大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探微论文_程大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