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应对对策论文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应对对策论文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应对对策

王慧敏,王玉霞,李靖,杨少宗,崔华胜,闫明明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洛阳)

摘 要: 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较多,诸如抗压能力弱,叛逆心理强,自信力不足,自满度较高。本文针对这些心理素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总结了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本质因素,并提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应对措施,以便为加强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高职教育;心理素质;培养方向;引导方法

一 高职院校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的现状

(一)抗压能力弱,叛逆心理强

抗压能力较弱是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由于长期依赖于集体力量,对于教师和同学的依赖性较强。部分学生在实训岗位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并不突出,虽然在团队任务中具有较高的参与热情,但是单独完成某一任务类型时却并不具备主观判断力,或者无法适应复杂度较高,难度系数较高的学习任务或职业发展决策。因此,抗压能力弱成为多数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与之对应的是学生并未完全脱离叛逆期的心理特征,对于教师的引导反而表现出不听从、不反驳、不抗拒、不执行的心理活动[1]。这样的心理特征并不利于健康心态的构建,甚至会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因此,叛逆心理强也是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欠缺的主要特征。

UPRFloor布局策略从芯片资源占用、布线长度以及任务长宽比三个方面进行多目标优化,各项指标采用线性组合的方式进行关联,目标函数如式(15)所示:

(二)自信力不足,自满度较高

心理素质是支持高职学生不断积极探索未知领域、知识、学习内容与职业发展的基础动力。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信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从自信力不足的表现来看,学生不愿承担实习任务,不敢迎接学习挑战,均为自信力不足的突出表现。而与之相对应的便是自满度较高,部分学生虽然自信力较强,却忽略了自身在学习阶段的定位,在从业发展中的选择,以至于出现了过度自满的现象。这种并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自知、自省、自制力的约束。在自满情绪的不良诱导下,学生选择了与之能力并不匹配的工作发展倾向,反而是严重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消极影响,甚至会延误高职学生的学业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2]

二 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本质因素

(一)个体因素与家庭因素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的本质因素与个体心理状态的积极性存在必然联系。并非所有学生都会在学生时代出现心理素质较弱的倾向,而相关研究也表明积极的心理因素由个人心理反射条件而定。情绪稳定的学生心理素质更好,情绪控制力较弱对于任何学习任务都产生抗拒心理,则均表现出个体因素在实践活动中的消极倾向。但是个体因素也并非由学生个人塑造,家庭环境的消极影响,也是形成个体心理特征的主导因素之一。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影响最为深刻。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弱势问题,也需要在家庭教育的角度酌情分析,才能从中剥离出影响健康心理素质构成的负面因素。因此,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欠缺的个体因素仅为表层现象,就其本质仍然无法脱离家庭因素的影响。

(二)环境因素与教育因素

高职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的潜在因素受文化环境的影响较为深刻,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心理健康消极影响状态。在网络文化不断渗透于校园文化之后,学生受到不良文化侵蚀的现象加剧,文化环境的消极影响,导致部分学生产生负面心理情绪或心态的被动性。诸如迷恋网络游戏、手游、直播、动漫等网络文化的负面诱导,是学生心理成熟度逐渐削弱的刺激条件。因此,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是导致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不足的制约条件。但是网络文化的冲击并非无法避免,与校园文化博弈的过程中,其教育因素的主导力并未充分发挥,也是对于不良文化内容的放纵。因此,教育因素与环境因素形成了双向的制约条件,无法为高职学生创建良好的心理引导空间和模式,以至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处于缓慢成长的不良状态。

例(1)中买方加入模糊限制语a little bit想还价,但又不敢肯定卖方能否接受议价。此外,买方也不完全确定这个产品当下最低的市场价格时,使用模糊限制语,可以使得还价的话说得更得体一些,与实际情况更符合一些,从而避免说话武断,使话语更准确、更客观,更能被卖方所接受。

由图12可以看出,母线电压基本维持在400 V。此时的储能电池SOC变化与算例2的相差不大,如图13所示。

三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应对措施

(一)甄别个体因素加以针对性教育

一方面,性格内向的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容易自我封闭,并不愿意透露潜在因素,需要教师加以分析,从学生个案角度寻找突破口和切入点,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思想误区。这一部分学生更加容易出现自信力不足的问题。需要教师以鼓励性的方式,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拼搏进取精神,树立健康的心理素质,应对各种学习压力。尽量避免由于个体因素产生对于集体的依赖,或者对于教师的依赖心理,才能支持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精神状态。

学生心理问题的个体因素较多,不同性格的学生在心理问题面前也会选择不同的应对方式。因此,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需要首先甄别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才能令教育针对性更为精准。

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度往往与家庭因素密不可分,教育活动虽然能够以正面的引导力调节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举止,及时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但是并不代表学生在假期,或者实训阶段,皆能够达到预期的教育引导作用。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首先应当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从家庭教育角度分析学生所存在的心理素质问题。如果学生在短期内表现出负面心理情绪集中的情况,并不排出发生家庭变故的因素。需要从学生家庭教育角度辅以支持,消解学生的心理困惑。但是家庭因素的排查条件往往较难形成,多数家长误以为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问题都应当由高职院校来承担。因此,纠正学生家长的思想误区,也是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协调性,支持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路径。在对接家庭教育个过程中,应当侧重于同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可以借助多种交流软件,诸如QQ、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介。让学生家长以朋友身份与学生保持长期联系,关注学生的行为举止和心理活动,配合高职教育共同完成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才能发挥出教育协调性的积极效果,达到预期的心理素质教育质量。

(二)关注家庭因素辅以教育协调性

另一方面,性格外向的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并不会由于外界压力而产生悲观情绪,反而容易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产生自满度过强的表现。这种情况与学生的性格因素存在必然联系,教师仍然需要加强甄别学生的心理活动,在学生诸多行为表现中察觉其心理误区的产生因素与本质动机。在教育方法上,需要秉承严厉执行与严谨甚微的教育态度,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行为举止,客观评价自身的实质能力,才有助于学生树立更为健全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素质的积极导向力。

(三)考察环境因素消解负面文化影响

外部环境因素的消极影响,是学生叛逆心理的形成条件之一,规避学生受到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并不容易。在数字化时代多种信息内容的传播速度更快,多种形式的文化内容交互渗透,并无法在每一时间段都约束或限制学生从网络文化中汲取养分。因此,消解负面文化影响的方式并不在于阻隔,而在于疏导。这样的疏导过程并不容易,需要辅助学生甄别诸多文化现象中的道德意识形态,文化潜在内涵,事态发展的必然因素,从辩证分析角度酌情考察学生的反馈信息。如果学生接受了正面的引导,实质上可以完全规避消极文化侵蚀。但是更多的情况下学生出于叛逆心理,并未接受教师的指导,而且肯能极易抗拒同学或者家长的劝阻。那么针对这样的心理误区反而需要采取强硬手段,在评估学生心理接受程度的情况下,针对个别学生开展的强制性教育具有立竿见影的积极效果。但是更多的情况下,需要以疏导为主,辅助学生汲取健康的网络文化,规避消极文化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建立网络交流渠道,第一时间收集学生的心理活动信息,以反馈信息的评估指标考察学生是否对环境因素形成过分的依赖性,甄别学生是否具备了较高的主观判断力,才能寻找到心理教育的侧重点,从而加强对于学生的了解程度,规避不良文化的消极影响。

(四)补充教育因素促进心理教育引导

在针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阶段,教育行为的引导力是否充分,决定了学生心理素质构建路径的健全性。如果无法区分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法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无法消解负面文化的消极影响。则需要采取补充教育因素的积极行为,从一对一辅导的心理教育层面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思想误区,加强心理素质的形成条件。但是更多时候教师能够提供的辅助力量仍然较为薄弱,需要依靠所有学生的参与,构建良性循环的校园文化,才能形成更为有效和更广阔的影响覆盖面。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大学生团体心理训练、户外拓展训练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从集体文化中凝练自身的心理素质,也是通过所有学生的相互支持,形成整体文化氛围,才能达到的预期培养效果。因此,可以就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文化活动,补充教育因素,促进心理素质教育的导向力[3]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抗压能力弱、叛逆心理强、自信力不足、自满度较高等方面。具体因素较多,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辅导。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甄别个体因素加以针对性教育,也需要关注家庭因素辅以教育协调性。同时需要关注学生的文化渗透面,考察环境因素消解负面文化影响,补充教育因素促进心理教育引导。

参考文献

[1] 田姗.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探析——以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外语与旅游系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中旬刊 ),2017(02):133-134.

[2] 宋秀丽,田野,杨漠,刘亚男,杨松,计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心理素质培养[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18(03):57-61.

[3] 徐小荷.素质拓展训练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 [J].柳州师专学报 ,2014,29(02):94-96.

本文引用格式: 王慧敏,王玉霞,李靖,等.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应对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6(23):243-244.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23.121

标签:;  ;  ;  ;  ;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应对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