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应当形成综合性的环保体系,加大对环境污染控制力度,基于现代施工管理体系提高环境污染控制的整体效果,从而解决以往市政工程中存在的管理不足,人员素质低和控制方法不科学问题。
关键词:市政工程;环境污染;防控措施
环保施工是对市政工程的基本要求,本文主要分析造成市政工程环境污染的因素,强调运用一系列的措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1.市政工程施工污染的主要表现
1.1水污染
水污染是市政工程污染的主要表现,具体为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及水资源排放造成地下水污染,或者因为市政工程造成水生生物灭绝等问题,水污染还会在大程度上造成居民饮用水质量下降,以及污染物超标等问题。应当基于市政工程的水资源使用确定综合性的污染情况。
1.2光污染
光污染主要是因为市政工程施工时使用一些焊接设备造成的强光刺激污染。这种污染主要出现在夜晚,因高强度的进行施工现场的电焊作业,以及施工时未能设置必要的防护措施,因此会造成光污染情况的出现。
1.3噪音污染
噪音污染主要是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轰鸣造成的污染,噪音污染因为大型的运输活动,以及施工过程中突发情况造成的污染。因噪音污染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也是市政工程遭到投诉主要原因,对市政工程产生较大影响。
1.4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污染主要是指市政工程施工时向环境的排出物,以及各种原料包装等垃圾物。市政工程施工时由于对垃圾的处理不及时,或者堆放不合理,都会造成固体废物污染的情况,严重的影响居民的正常出行。
2.市政工程环保施工的具体方法
2.1水污染的防治
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是了解市政工程的周边地下水情况,根据市政工程对水资源的实际需要建立有效稳定的采水点,并且建立良好的排污控制系统,防治市政工程排污造成的地下水污染,以及减少排污给城市排水系统造成的压力。首先,应当根据市政工程的性质需要设置必要的沉淀池,运用化学方法对排放前的水资源进行处置,基于科学的微生物处置、化学置换方法达到对污染进行有效处理目标,保证排放物的污染检测达标。其次,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大节水节能设施的使用效率,注重以节能施工的理念优化和科学使用各种资源,在减少工程成本的同时达到降低污染物排放目标。第三,还要对机械设备进行科学的养护,实现对建设物料的有效加式,避免机械设备问题造成的污染问题。
2.2光污染的防治
光污染的防治主要集中在减少光污染对市政工程周围居民造成的污染隐患。首先,应当根据居民的生活起居规律和城市光污染的治理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切实减少市政工程施工的夜间电焊工程的频率,减少光污染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实质性危害。其次,还要在市政工程周围加装防光板,运用不透光的材料,达到全面提高光污染遮蔽的效果。
2.3噪音污染的防治
噪音污染对市政工程周边影响较大,是造成周边居民生活困扰的主要污染形式。应当对市政工程的施工范围加装隔音材料,运用科学的围挡方式减少声音污染的问题。还要在施工前与周边居民进行深入细致的沟通,积极听取居民的建议,处理好工程与周边居民之间的关系,做到保证市政工程的快速施工。第三,应当根据市政工程的需要合理的控制机械设备的规模,注重使用小型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既减少能源消耗,同时也能很大程度上降低噪声,达到提高污染防控有效性目标。
2.4固体废物的控制
固体废物的控制应当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以及地方政策法规采用一系列的处置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应当加大对固体废物处置设施更新的投入力度,注重不断引进先进的固定废物的处置措施,减少生产废渣对环境的直接污染。其次,还要采用有效的回收得用机制,注重对固体污染进行加工得用,以便于达到加收资源的效果。第三,应当加大对市政工程周边的清理力度,注重设置废弃物的专业回收机制,提高废物回收利用效率。
3.市政工程实现环保控制的策略
3.1严格控制工期
提高市政工程环保管理的主要方法在于严格控制工期,优化施工质量与技术保障方式,基于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和合理适当的施工安排达到有效防止出现工程污染超标的效果。应当重点分析造成工程污染的主要问题,根据光源、水源、噪声与垃圾废物排放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控制措施,根据不同施工期的具体特点启用针对性的污染控制防护措施。其次,优化工程施工工期,合理的配置工程资源,基于重点工程项目做好阶段性的防护工作。第三,还要防止因为工程超期、拖延工期,以及汛期等造成的工程污染现象,尤其加大越冬工程的污染防护工作,从而有效的减少工程垃圾,针对性的回收工程废弃物,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有效性。应当根据工程的工期和阶段性的施工特征提高污染防治的针对性,达到提高提高污染防治效率,有效降低污染处置的成本。
3.2强化环境隔离
隔离施工是当前主要的防止市政工程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技术手段。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工程围挡的要求标准做好相关的市政工程环境隔离工作。首先,应当针对不同的污染类型采用专门的防治污染的措施,切实把污染隔离与工程防护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性的污染防治隔离体系。其次,可以运用消音设备,使用隔音板或者其它先进的板材形成隔离体系,切实养活噪声的传播。第三,针对一些特殊工程项目应当减少夜间施工,防止因为夜间电焊施工造成光污染,并且在工程污染隔离措施中设置拦截网,达到以有效防止对施工环境造成影响目标。第三,应当优化施工中的运输路径,对市政工程的运输路线进行有效的规划,做到在运输过程中实现原料覆盖,或者对短距离的运输形成道路隔离,这对于针对性的控制物料污染有重要的辅助价值和意义。第四,还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排放物进行处置,并且接受相关技术部门的检测,保证排放污染物合格,减少排放污染物造成的污染风险。
3.3提高人员素质
为了达到高质量的进行市政工程隔离的目标,应当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市政工程管理人员应当不断学习防治污染的先进技术和有效方法,切实积累日常施工中的防治污染经验,解决在施工中可能造成的施工污染的问题。首先,应当学习专业的技能,熟悉市政工程污染控制的方法与相关法规,基于先进的管理标准对施工现场的隔离防护措施进行适当安排。其次,加强施工现场的控制水平,提高施工污染防控的主动性,能够根据现场环境与施工需要设置一系列的污染防控隔离措施。第三,提高工程控制的精准度,在有效控制工程施工成本的基础上加强施工污染物的控制,采用科学的维持方式,更好的实现施工管理目标,达到提高环保保护效果,消除环境控制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第四,施工人员应当提高环保意识,注重在监理人员的督促下有效的落实环保责任,切实把环保施工理念有效的落实到具体的施工操作当中。
3.4提高环保管理水平
当前市政工程施工环保处置应当科学的方式,注重系统的性分析施工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形成综合性的管理技术体系,解决施工中的环境问题。首先,应当解决施工经验不足的问题,切实运用信息技术对施工中的环境措施与防护措施进行分析,基于科学的环保设计达到有效优化环保管理的目标。其次,还要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相关专业技术的培训工作,促进施工人员掌握正确的防护方式,提高篱工技术使用的有效性。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情况,城市周边环境的具体环保工作需要,采用科学的环保技术配置方法,发挥环保措施的防控环境污染的实际效果。第三,建立循环利用机制,切实运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系统,废物加大再利用机制,以及模块化的预加工机制达到防控污染的目标。
结论:做到市政工程管理中的环保施工,应当构建综合性的施工管理体系,加大施工现场的环保形势评估,找出控制施工环保风险的主要方法,全面提高施工环保控制的科学性,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各种环保隐患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杨.关于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环保型施工措施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01):273-274.
[2]尹新华,郑建华,方艳华.关于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环保型施工措施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09):24-25.
[3]赵青秀.关于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环保型施工措施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03):29-30.
论文作者:张金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措施论文; 工程论文; 水污染论文; 水资源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环境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