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契合点:新课程改革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思维方式_新课程改革论文

寻找契合点:新课程改革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思维方式_新课程改革论文

寻找契合点:新课改不可忽视的思维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维方式论文,不可忽视论文,新课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的嬗变,而是一次以课程为核心的波及整个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系统改革,是一场课程文化的革新,是教育观念与价值的转变,涉及到课程的理念、目标、方法、管理、评价等诸多方面。因此,引领新课改正确、健康发展的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就显得异常重要,不可有所忽视。纵观中外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曲折历程,笔者以为,这种正确的、基本的思维方式归结为一句话,即是:“寻找契合点”。

一、何为“寻找契合点”

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两种看似对立、矛盾,甚至南辕北辙、水火不容的理念、措施、方式或方法,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也都有其缺失或局限,构成了两难问题,而我们则必须在两难中选择其一。当我们选择了其中之一时,应当清醒地意识到,这“其中之一”本身必定包含着某种负面的和否定自身的因素,假如将此推向极端,以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则负面的、否定自身的因素发展成不易消解的顽症,危害就大了。因此,以一种超前意识,考虑到我们选择的“其中之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采取种种措施将其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这是高水平的思维方式。这种高水平思维方式的重要内容和特征,就在于以开阔的胸襟、积极的心态去吸纳、兼容未能被我们采纳的另一个“其中之一”的合理因素与成分,来弥补单一选择的不足与缺憾。这实际上就是在寻找契合点。应该说,这种问题在教育领域中俯拾即是,在课程改革中亦同样存在。就课程改革而言,从宏观上看,我们遇到的最常见的问题即是如何处理传统课程体系与新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国外行之有效的课改经验与民族的、本国的课改实践之间的关系等;从微观上看,问题就更多,诸如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经验课程、活动课程之间,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之间,语数外等所谓主科课程与体音美劳等所谓副科课程之间,“双基”教学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与传统的教学法之间等等的关系,都不是用简单化的方式处理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的。寻找每对矛盾对立双方的契合点,以长补短、以优补缺,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理想的效果,使改革循着健康的道路发展,这应当成为新课改的正确的、基本的思维方式。在这里,康德以辩证思维而影响后世的“二律背反”学说得到了具体的印证和恰切的说明。

二、寻找契合点缘何应为新课改不可忽视的思维方式

(一)新课改的题中应有之义

如前所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那种简单化的、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及由此所采取的实际措施很难使课改获得圆满的结果,甚至会导致人们不愿见到的、乃至想象不到的后患。更何况,课改面向的对象是人,而人又是复杂的统一体,对人的培养与造就也决非用僵化的、单一的模式和标准所能奏效的。

(二)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记取

进入20世纪以来,欧美诸国、前苏联等在课程改革方面都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因此,20世纪80年代至今,各国都在寻找最佳的教育方法,寻找教育中矛盾对立双方的这种契合点(或平衡点),以求达到最佳的效果。

我国的教育,同样也经历了种种曲折与磨难,吃尽了非此即彼走极端的苦头,在经过了艰辛的探索之后,逐渐意识到走向融合、寻找契合点(或平衡点)之必须与必要。

(三)时代的发展呼唤辩证思维

二战以后,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而迅猛发展。在这一进程中,科学发展的总的态势是: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综合化、整体化为其主要特征。在自然科学的各学科之间,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各学科之间,尤其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明显地呈现出交叉、渗透、融合的趋势,许多新兴的学科如边缘学科、综合性学科、横断学科、跨学科等接连产生。可以说,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将辩证思维的方式方法提上日程,而逐渐摒弃那种非此即彼的、绝对化的褊狭思维。

三、在课改进程中探寻契合点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涉及到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在此,笔者试从几对关键因素出发,自宏观的角度探究课改中如何寻找契合点。

(一)课改理念:在“新”与“旧”之间架起桥梁

理念是对事物认知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某种思想、观念,因此是头脑中的隐性的东西。但是,它又是先行的东西,决定着政策的制定、措施的安排、方法的选择等等。就课改而言,它是课改的先导,是课改能否健康发展的内在思想根源。因此,理念的正确与否对整个课改进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本质性追求——人性的健康发展与新世纪优秀人才的培养,基于历史的经验教训,也基于时代的呼唤和需求,笔者以为,新课改理念应持的核心内涵即在“新教育”与“旧教育”、新课程与旧课程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以整体的眼光把握课改的全局,使课改在新与旧交替、继承与革新的连续不断的过程中向纵深推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肤浅层面的、口号式的改革。破、立、承几方面的关系绝非那种非此即彼的、简单化的关系。旧教育、旧课程中哪些是过时的东西,哪些是有价值的、值得保留和坚持的东西,则是需要认真而负责地加以分辨的。假如以往的教育毫无积极的、有价值之处,怎么可能培养出大批学有所成、卓有贡献的人才?而且,将旧教育不加分析地完全抛弃,在一片空白上建立起一套全新的东西,这种幼稚的做法只能使最终结果与其初衷相悖,前述历史的教训已够深刻的了。因此,诚如杜威所指出的:“‘新’总是相对的新,而不是绝对的新。尽管人们也许渴望着某些绝对新的东西,而且有些人可能欺骗自己,设想他们有着某些绝对新的东西。可是文化和经验的连续性,实际上排除了任何东西有着这种绝对性质的可能性。割断过去继承下来的一切关系和联系的危险纯粹是一种幻想。”①P433“根本的问题,不是新教育与旧教育、也不是进步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问题,而是什么东西配得上称作教育的问题。”①P376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寻找新、旧教育的碰撞点,以便在改革旧有课程的基础上使新课程具有实实在在的承前启后的功能,而不是高高悬浮于空中的仅仅理想化的东西,同时也是使广大的一线教师通过进修与钻研之后可以理解、可以捉摸的东西,就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面对这一艰巨任务的,不仅仅是立足于基础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更有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和教育决策的制定者。

(二)学科内容:探寻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活动课程的契合

学科内容是课程改革所直接指向的对象之一,而其中的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活动课程的关系,又成为首当其冲的问题。其他诸如知识的获得和积累与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培育之间的关系、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何为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等等问题,都与这一问题密切相连,或者说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在这个问题上,历史的经验教训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非此即彼的极端做法——不论推向何种极端——最终都将贻害重重。从学理上分析,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各自所拥有的合理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人类教育历史的长河中,分科课程在学校的课堂上长期占据着优势地位,自近代一门门精密自然科学诞生以来,尤其如此。原因何在?因为它是千百年来人类对自然界、社会及人本身奥秘探索的精华的结晶,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理性概括,是经过艰辛地、甚至付出生命代价研究的基础上对原则、规则、定理、定义、逻辑结构等的揭示。此类知识通过课堂形式传达于青年一代,不仅大大缩短了对知识探索的时间,更在于它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是科技与社会的发展所需求的。对于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而言,它更顾及知识之间的相互沟通与联系、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尤其顾及到年龄较小的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这在人生的求学过程中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这也就是杜威所主张的从经验中学习和“主动作业”的思想在经历了曲折之后在当代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魅力的原因之所在。但是,推向极端的、单一的课程体系,无论是分科课程还是综合与活动课程,其弊端都是不容忽视的。推向极端的分科课程往往会导致学科之间的隔离,学科与生活之间的隔离,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以及因注重知识的逻辑结构和抽象概念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反之,推向极端的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则往往导致知识质量的降低,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以及理论的浅薄,从而难以培养出科技发展所需的高水平人才。因之,在二者之间寻求契合点十分必要:对于年龄越小的儿童,越宜于采用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使课程与儿童的直接经验相联系,但在这一过程中要引导儿童使所获知识和经验加以系统化,并不断发展他的抽象思维能力;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分科教学的比重应逐渐加大,直至高中阶段以分科教学为主。但是,此时又要注意学科之间的关联,并将学生的综合实践课程、劳动课程与分科教学结合起来。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雅和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都曾是综合课程、经验性和活动性课程的倡导者和支持者,但是他们也都认为这种课程只适合于初等教育领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分科教学应占有一定的比例。克鲁普斯卡雅指出:“采用综合教学法并不能解决问题,其原因还在于只有在最初几年的学习中才能运用这种方法。”②P277“二级学校第二圆周阶段(该阶段招收15~17岁的学生——笔者注)已实行分科制,也就是说,把主要的兴趣或者放到自然学科及其派生的技术学科上,或者放到社会经济学科上。”在此阶段的两年时间内,“学生有可能更深入、更全面地熟悉他们所选择的知识领域,更好地掌握该门科学的研究方法”。②P283杜威论道:“小学的课程因负担过重而普遍受到非议。要反对恢复到过去的教育传统上去,惟一的出路,就在于从各种艺术、手工艺作业中,寻找理智的可能性,并据此重新组织现行的课程。”③P180按照科学原则组织起来的教材“其实并不适合于儿童,只有儿童的心智达到成熟的地步,他才能理解为什么教材的安排采取这种形式,而不是别的形式。只有儿童的心智达到了这种成熟的地步,才能够采用按照科学原则组织起来的教材”。③P69从二人的论述中我们悟出这样两点:其一,在初等教育阶段,实施综合教学、经验课程与活动课程,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其不可磨灭的心理学的、教育学的、哲学的、社会学的内在价值。其二,综合教学并非万能的。实施综合教学应该有年龄的界限,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实施分科教学是必要的。

(三)师生关系:探寻教与学的契合

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课改中、乃至整个教改中核心的、不容回避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千百年来教育中的长盛不衰的话题,也是长期困扰着人们的话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探其究竟,又不能不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远的不说,仅从当代来看,围绕这一问题就有种种的理论和观点,诸如“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师生双主体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主体间性理论”,不一而足。近年来,笔者探讨和总结了教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的实质,提出了“基础教育的中国特色:建构以‘情’为根基的主体发展观”的观点。

毋庸置疑,鉴于时代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中强调以儿童为本,强调儿童主体地位的确立和独立自主积极性的发挥,从而使其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已经提上日程。对教师来说,不可压抑儿童的个性,不可以死记硬背式的灌输消磨了儿童的创造精神,不能不顾及儿童的年龄特征完全以成人的标准对儿童横加干涉而使儿童失去应有的自由,这是不言而喻且须引起重视的事情。不可否认,我国以往的教育(此处主要指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教育)中有许多积极因素,对人才的培养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其优势和已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其中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这问题主要在于过分地强调了整体性、统一性和划一性,对儿童的个性重视不够,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未能有效落实;较多地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接受,对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自主地探索知识则显得相对薄弱;对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较为欠缺。因此,教育改革,包括课程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事情。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已明确地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对师生关系的新的诠释,也是所提出的期望与要求。

问题在于,愈是轰轰烈烈的改革,愈应当把握好度,愈应该有冷静的头脑。以往教育发展与改革所走过的弯路,应当成为我们的前车之鉴。那种非此即彼、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曾给教育带来严重失误的思维方式和实践,应使我们引以为戒。在师生关系中,当我们为纠偏而更多地强调给儿童以自由,注重儿童兴趣,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能动性,确立儿童的主体地位时,不应该忘记,由于年龄的关系,儿童的学习不可能完全像成年人那样是自发的、自律的,需要有一定的他律性。这就是说,教师的积极引导是绝不可少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的年龄越小,其兴趣的激发程度、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以及主体性的确立程度,就越取决于教师。若放弃了这种启蒙向导的作用,儿童就有可能流于放任,而放任的负面后果,无论对儿童本人,还是对社会来说,都是十分严重的。由放任而产生的负面恶果,其影响丝毫不亚于由压抑儿童个性从而扭曲了儿童的负面后果。从这个角度讲,教师的质量问题就成为儿童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那种“教师无用论”、“学校消亡论”的论调,即使在信息化时代、“学习化社会”到来的今天,也是褊狭的,甚至是错误的。诚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所说:“如果一个儿童或成年人遇到的第一位教师是位未经过充分培训并且缺乏积极性的老师,那么他们未来进行学习的基础本身就缺少坚固性……各国政府应努力重新确认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性并提高他们的资格。”④P139而且,除了儿童的年龄关系之外,如前所述,就人的本性的复杂性而言,就人生来即具有向不同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和因素而言,对儿童全面的理解和认识也是必要的。由此看来,一方面给儿童以应有的自由,不断激发儿童的自主性和主体意识,使他们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他们的行为,乃至在必要时约束他们的行为,以避免放任自流,同样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两个方面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补益的,而非以一方去排斥、否定另一方。关键在于,如何寻找到两个方面的适当的契合点,这是教育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的重要体现。事实上,在形式上的自由之外,培养儿童自我控制的能力,也是达到使儿童自由的重要途径之一。极力提倡“儿童中心论”的杜威,其实是看问题非常辩证的一位教育家。他明确指出:“我相信,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因此,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对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但是,“这些兴趣不应予以放任,也不应予以压制。压抑兴趣等于以成年人代替儿童,这就减弱了心智的好奇性和灵敏性,压抑了创造性,并使兴趣僵化。放任兴趣等于以暂时的东西代替永久的东西。……它的必然结果是以任性和好奇代替了真正的兴趣”。①P10他批评那种两极对立的做法:“有那么一些人,在这两者之间,或者从外面强迫儿童,或者让他完全自流,看不到有第三种的可能。因为看不到第三种的可能,有些选择这种形式,有些选择另一种形式。两者都陷于同样的根本性的错误。”①P85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指出:“如果谁能找出一个方法,一方面使得儿童的精神安易、活泼、自由,同时又能使他抑制自己对于许多事物的欲望,而接近不惯的事物,他便是能够调和这种表面的矛盾,懂得教育的真正秘诀了。”⑤P32

教育改革,毋宁说是在探寻看似矛盾、对立事物双方的最佳契合点中前进,而且这种探寻注定要永远进行下去。因为,教育事业既是伟大的,又是艰巨的;既能获得耀人的成就,也会出现令人痛心的失误。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意志、在社会中活动着的特殊存在物——人。

注释:

①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②卫道治译,金世柏校.克鲁普斯卡雅教育文选[M](上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③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⑤洛克.教育漫话[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

标签:;  ;  ;  ;  ;  

寻找契合点:新课程改革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思维方式_新课程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