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服饰的等级制度设计思想研究
成 磊(上海杉达学院时尚学院,上海201209)
〔摘 要〕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严格的等级规范不仅仅体现在人们的礼节和官员等级上,更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服饰本身来说是为了驱寒避暖的,而在中国古代却是一个人最直接的等级划分的体现。将服饰等级设计放到社会大背景中进行研究,结合社会心理学、服饰史学、中国历史学、社会哲学、设计美学等学科,从具体语境下观察服饰设计的历史就会发现社会各方面文化因素都从内而外地制约着服饰的发展,同时服饰又同社会形成互动,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
〔关键词〕 中国古代服饰;社会等级;西美尔
服饰在人类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与人类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服饰设计不外乎受中国古代政治因素、等级制度、社会风气、名人效应的影响。中国古代服饰设计是社会文化的表达,是人类自我的表达。在中国古代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等级划分是这段时期里最主要的社会特性。中国古代服饰设计受等级制度影响之深,甚至超越了服饰的审美性或者实用性。
西美尔将人性分成了外在性和内在性两类,即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心思想,人们周而复始地从事着这种平衡分布的工作,因为只有牺牲外在性的自由,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内在性的自由,从而我们才能找到生命的总体价值,服饰只是生命的外在领域,为获取内心的自由往往需要牺牲外在表现比如服饰穿着。抛开中国的儒家文化影响和中国阶级等级分明的影响,我们从现代哲学的思想去思考一下,为何中国几千年来等级如此分明的服饰制度,并没有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呢?新王朝推翻旧王朝后,总会出现一套新的服饰制度,这并没有引起大多数中国人的反抗,反而欣然接受,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多数人渴望内在性的自由,只能顺从社会的服饰制度。并且大多数人都希望在大众群体中找到安全感,这种等级化的服饰制度,正是提供了这种安全感。
服饰是阶级分野的工具,既使既定的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又使得这些阶层相互分离,就像画框既给了艺术品内在的独立艺术风格,又将艺术品同外界空间隔绝。在中国古代,繁缛的华贵服饰成了贵族的专利产品,只有上层阶级才能穿,下层阶级的衣着一直在严格控制中。
从周公礼制开始,衣分等级和不同用场,帝王和大臣为表示尊贵和威严便在服饰上制定了一整套的礼制规定。祭天礼地和婚丧大事袍服必更加庄严且还要区分出不同颜色。
汉代的服饰等级制度更加严密。按照“士冠,庶人巾”制度,社会地位高的人可以带冠,平民百姓只能带巾。除了服装衣帽做了严格规定外,连腰间绶带也拷上了等级的脚链。“绶约三指宽织有丙丁纹的丝带,用不同颜色和绪头多少分等级,和官印一同由朝廷颁发,通称‘印绶’。印分玉、金、银、铜,绶有长短及不同颜色。照法律规定,退职或死亡应一同缴还。”汉代对农民的服饰做出了严格规定,只能穿本色麻布衣,禁止穿彩色。汉代文官有“簪笔制度”,因官吏奏事必须书写于奏牍上,笔需随身而带,为方便常常插耳边。后来变成了限于御史或文官的配饰品,并分等级。“三台五省二品文官簪之,王、公、侯、伯、子、男、卿、尹及武官不簪,加内侍位者乃簪之。”
隋炀帝改革了北周的冕服制度,恢复了古代冕服制度。唐代则遵循并发展了隋代的服饰制度。唐高祖期间规定皇帝的服饰共十二种,其中六种为依据周代礼制确定的冕服,为“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君臣头上戴的有冕,有冠,有弁,有帻。帻有三种:平巾帻,介帻,平巾绿帻。官员穿的袍服,照《旧唐书·舆服志》宜称“具服”,也就是高级官僚的朝服。只有五品以上官员在陪祭、朝贺、大宴会等等大事时才穿它,平时官员觐见一律只穿圆领衫子。唐代用不同颜色花纹代表不同的官阶,“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绯,六品七品以绿,八品九品以青。妇人从夫服色。”
12枚编号限量发行的Arceau“RobeduSoir”腕表将当代马赛克嵌花工艺与爱马仕玩味十足的创意世界巧妙融合。
唐代丝绸必须按等级来划分不同花色绫罗花纱颜色。三品以上可穿大科绸绫及罗,用紫色,可用玉作珮饰。五品以上可穿小科绸绫及罗,用红色,可用黄金珮饰。六品以上只能穿丝麻混纺布,多种小花可用黄色,甚至连花绫图案都设计规定好了。官员服饰图案有“鸞啣长绶,鹤啣瑞草,雁啣威仪,俊鹘啣花,地黄交枝,双距十花绫”。
中国封建社会阶级等级明显,服饰设计处处体现了等级的划分,但几千年来大多数人并没有觉得这种服饰上的等级划分有错,反而很乐于接受这种等级明显的服饰制度,这也许就是西方社会学理论家西美尔所说的人们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隐藏于大众行为背后,不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大众行为有减弱羞耻感的作用,等级明显的服饰制度,实际上将个人更好地隐藏于大众之中。比如某人穿的是唐代文官服饰,他则代表唐代文官群体形象。他的个人行为无形之中已变成大众行为,唐代文武官上朝时会佩戴“韦占韘七事”,即“算袋,刀子,针筒,火石袋等”这类几乎无多大用处又无装饰美感的东西,如果让某位官员单独在腰中配戴这么一堆东西上朝可能会使他感到羞耻,但当大家都这么佩戴,而且还争相比较自己的韦占韘带的做工、材料等时,这种羞耻感便消失了。这种行为已成大众行为了。
中国古代对服饰穿着有严格的规定,一般人不得逾越。但很多爱美人士还是不顾束缚地去发明当时被认为是奇装异服的服装。历代文人、统治者往往将社会上出现奇装异服看成一种凶兆,所以出台了对服饰的种种禁忌。特别是儒家学者对奇装异服尤为敏感,从孔子那时就对奇装异服表示过不满,而当一些奇装异服流行开来时,后人就会把社会败落、政权灭亡的原因归结到这些奇装异服上来。比如晋代流行女穿男装,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出现的“时世妆”,明代的“水田衣”等等,这些都被儒家学者、统治者当成灭国之服,但其中却包含了人们的爱美之心,及敢于冲破社会束缚的勇气,在强大的社会规则中体现了人性特别之美。沈从文在描写元代平民服饰时写道:元代社会等级制度十分严格,在服饰方面都有众多体现。如皇室贵族可以穿得光彩照人,对颜色花纹都可以有很大的选择权,极尽奢华。一般的平民奴婢不能穿鲜艳夺目的衣服。但这并不能阻挡平民的爱美之心。既然有法律限制,凡鲜艳的颜色都不能用,平民们就针对褐色系做了特别拓展。据《南村辍耕绿》卷十一“写像秘诀”中记载的服饰颜色,仅仅褐色名目就达十二种,有“砖褐,荆褐,鹰背褐,银褐,珠子褐,藕丝褐,露褐,茶褐,麝香褐,山谷褐,苦竹褐,湖水褐”。还有些不加染的接近于褐色的粗毛或布料有“氁子,杏子绒,氁绫,水獭氈”等。
为何要将不同阶层人的服饰进行区分,贵族可以不受限制地穿奢侈的华服,而平民只能穿暗淡无光的普通服饰,实际上统治者是希望通过服饰来限制平民的生活,使之顺从自己的统治,安于生活现状。西方社会学理论家克雷克认为服饰常常被浅显地认为是一种面具或者一种表面装饰,但实际上穿衣方式是一种表现自我的技术手段。自我通过服饰得到外在性的表现。“我们通过装扮身体将自己呈现给社会环境,通过时装显示我们的行为准则。我们的服装习性产生了一种‘面貌’,这种面貌积极地建构了个性,而不是掩盖了‘自然的’身体或‘真实的’个性。”“身体受到训练来节制自己的生活,手势和举止,以社会认可的方式表现自己,直至这些方式变成自然而然的行为。然而,无控制的冲动与严明的行为准则在规定身体习性范围的动态过程中仍然有着冲突。”
就东北而言,由于耕地面积大,明春用肥集中,因此为了保障明春用肥,市场必须有足够的储备。特别对复合肥企业而言,如果明年临近春耕再开始生产是无法满足市场需要的。因此必须提前生产备货,这就要求复合肥企业提前采购基础肥料。
宋代非常重视服饰制度的等级化,比起唐代官员服饰用于表示等级的装饰品明显增多。早在隋唐人们就有戴革带的习惯,相当于现代的皮腰带。在革带上安装雕花的带銙饰品也早在隋唐就流行。但到宋朝时,官方对带銙的样式、质料与数目等加以具体规定,形成了一套具体的等级制度。如:“帝王的革带叫做排方玉带;三品以上的官员也使用玉带;四品官员使用金饰革带;五品、六品的官员使用镀金的银饰革带;七品官员使用银饰革带;八品、九品官员使用黑银饰革带;其余流外小官吏们使用黑银饰或犀角饰的革带;一般文人与市民就只能使用铁角饰物装饰腰带了。”革带上的花纹都按照官职不同而改变。
明代对官僚服饰作了大量限定以表明身份等级和与平民的区别。明代服制除用衣服颜色、花纹来区别身份外,还凭衣服长短和袖子大小长短来区别身份。上层为长袖,袖小到仅可伸出拳头的为军人。这种区别方法是明代特有的。暖耳是明代百官入朝的一种御寒饰品,但戴它必须由宫廷下令才能穿戴,而且是有一定地位的人才能戴。百姓不许随便戴,戴即犯罪。与此性质类似的还有披肩、风领、围脖等等。
女人永远站在服饰改革的风头浪尖。服饰诱惑着女性的模仿性与独创性。历史上女性的生存空间与个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出于补偿,她们在服饰穿着上常常有夸张或独特的表现。她们需要通过服饰来发挥她们的个性。“与男性相比,女性是一种更忠诚的生物。这种忠诚表现了人们某一方面的信念激发起来的本性中的一致性与专一性,它为了在各种生活趋势中建立平衡就要求在外部领域有更强烈的变化。”男性是多样化的生物,可以在没有外在变化的情况下生存。服饰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人性的表现形式。
2)文献发表学科分布分析。对文献发表学科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及高等教育对深度学习研究比较深入,处于发文量的前三名;职业教育对深度学习的研究较少。
在酿造葡萄酒的过程中,SO2的耐受能力是乳酸菌能否进行苹-乳发酵的关键条件。当SO2的浓度高于60 mg/L时,乳酸菌的生长会受到抑制。因此能够进行苹-乳发酵的乳酸菌应该具备较强的耐SO2能力,我们按照方法1.2.4对19株乳酸菌进行了耐SO2能力测试,同时以商业乳酸菌株CH35(O.oeni)作为对照菌,结果见表3,对照组不添加SO2。
中国古代服饰与社会和人性充分结合,中国古代服饰设计既受社会的政治、阶级、社会风气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受等级制度的影响巨大。但同时人性自我表达在中国古代服饰设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并不断地打破社会等级制度下的固有服饰穿着,创造出新颖的服饰设计,推动着社会不断往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2](英)克雷克(Craik,J.)著.舒允中译.时装的面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3][德]西美尔著.费勇译。西美尔[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389(2019)03-08-03
注:本文为上海杉达学院科研发展基金支持项目,编号为2018zz08。
作者简介: 成磊(1982-),上海人,上海杉达学院时尚学院,主要从事设计艺术史论,人物形象设计,服饰设计研究。Email:shelly-1118@qq.com。
标签:中国古代服饰论文; 社会等级论文; 西美尔论文; 上海杉达学院时尚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