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研究论文_侯慧明

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研究论文_侯慧明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标准化计量是供电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供电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销售电量,计量标准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到企业经济效益上。

关键词:计量;标准化;管理

计量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实施是电力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所倡导的需求侧管理的重要依据。与企业节约供电成本、降低电能损耗、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实时掌握经济指标等息息相关。因此,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计量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不断完善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的同时,积极提倡标准化管理创新,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1 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电力供应供不应求。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力能源,也就是说,电力供应紧张,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也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一直以来,传统的电力计量管理跟不上电力技术的发展,供电系统也很难满足用户需求。不过我国电力计量技术在最近几年得到飞速发展,电力设备越来越体现智能化和自动化,在技术上重点考虑安全生产和提高用电效率,并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和完善。技术层面的提高,伴随着电力计量人员工作量的减少,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一定的保障。也就是说,电力计量管理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和设备方面要与时俱进。

2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基本思路

为了实现企业的标准化建设,需要以国家电网发布的相关文件以及管理体系为基础,结合电力企业的现状,从而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发展要求的生产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电力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主要以国家电网发布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等相关规定,坚持运用系统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按照管理体系的要求,实现电力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实现企业的生产、职业健康以及环境技术的目标,对内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对外通过认证机构认证,从而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基本思路如下:(1)根据企业的管理方针与目标,对于社会、员工以及其他地方对企业的生产管理的要求进行表述,并且依据企业生产管理现状,组织策划企业的生产管理体系;(2)根据企业的生产管理体系表述,编制相关的作业指导书,形成以技术为主导的体系,确保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实施,实现企业生产管理目标;(3)将企业的技术、管理以及工作三个标准体系构建成为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以技术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为基础,落实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3 在技术应用方面实施的标准化管理

3.1 提高计量工作的精准度

首先,电力企业应该定期地对各种电力计量装置进行检验,更换已经淘汰的落后电能表,利用具有高稳定性及精度的现代化计量装置,并且确保这些装置的使用能够全面满足计量工作规程的需求。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对互感器进行调整实施误差的互补,或者是直接利用电压的二次导线电压的误差补偿设备对误差进行补偿,从而全面地提高计量的精准度。而且,企业还要加强对于设备检验及检测、调整等工作的监督力度,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其次,企业还要通过对计量选型定表进行强化,即正确地进行接线、合理地定位计量点、合理选择互感器类型、开展各方面计量工作的综合分析等,来实现对于计量准度的全面提升。

3.2 推动技术的更新换代

首先,电力计量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进步的眼光,在具体开展计量工作的过程中认真观察各项技术使用的优势及局限,不断地推动计量技术在新时期与高科技相关技术的有效结合,使电力计量工作能够在计量需求不断转变的环境中始终达到对于计量需求的满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计量工作负责人员还要善于与相关的上级领导进行沟通,以强有力的证据以及合乎情理的说法来打动上级的领导部门,使领导部门能够加强对于计量工作的关注,并且为计量设备以及技术的更新换代进行资金投入,从而使企业的计量工作获得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撑。

4 管理标准化

4.1依法办事。以法律为依据,加强宣传,切实贯彻《计量法》、《电力法》等法律法规,将其作为企业计量活动的行为准则,依法管电。

4.2 领导重视。在组织管理上,要建立行政一把手直接管理的组织形式,把计量管理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上。

4.3 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包括“计量管理技术规范”、“计量标准周期检定制度”,“计量标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计量标准使用维护制度”,“周期检定(轮换)制度”,“现场检验管理制度”等针对计量管理各个环节标准化管理的制度,确保计量标准器具和在用计量器具的准确可靠。

4.4 部门配合。注重各部门、各岗位工作的配合、制约及衔接,对计量器具从选型、购买、配备、建档、检测、维护、检查、报废等各个环节采取闭环动态管理,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严格奖惩制度。

4.5 强制检验。加强电能计量表的强制检定,对新购、在用表计按检定规程要求,利用现场校验仪进行现场校表,现场校验不合格的表计,送指定计量站进行全指标检查和实验,如不合格,要求用户更换表计。从而控制不合格表的使用,同时为每块计量表计建立原始档案,进行归档管理。也为用户减少因计量不准造成的损失,外树企业良好形象。

5 认真地开展管理工作

5.1 开展工作要切实的依据法律来进行

要将法律当成是所有活动的基础,切实的开展好宣传教育工作,认真的按照相关的规定制度来开展工作,把它当成是单位开展计量工作所必须得依据,借助法律来开展管理工作。

5.2 加强领导作用

在组织管理上,要建立行政一把手直接管理的组织形式,把计量管理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上。

5.3 形成一定的章法制度

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包括“计量管理技术规范”、“计量标准周期检定制度”, “周期检定(轮换)制度”,“现场检验管理制度”等针对计量管理各个环节标准化管理的制度,确保计量标准器具和在用计量器具的准确可靠。

5.4 积极协调相关机构

众所周知,计量活动是电力单位很多个部门以及职务等共同涉及的工作,所以,要想确保活动能够顺利的开展,就要积极的协调相关机构以及人员,将具体的权责放到具体的人员身上,确保方法合理,认真地进行奖惩工作。

5.5 加强检验工作

加强电能计量表的强制检定,对新购、在用表计按检定规程要求,利用现场校验仪进行现场校表,如果校对发现不达标的要移交相关组织对其进行全面的测试,假如还是有问题的话,就要对其替换。这样可以合理的控制仪表性能,而且要对所有的设备建立信息,做好管控工作。同时还可以切实的确保使用者的权益得以维护,进而确保单位的外在形象良好。

6 结论

电力计量是面向用户最直接的窗口,是反映电力企业管理水平,资质、信誉等方面最直观的标尺。同时,电力作为一种商品,计量标准化是保证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在电力企业经营和管理工作中,计量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计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环节都要有标准,不仅有技术标准,而且还要有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化体系,才能深入实施计量的标准化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鹤.基于供电质量最优监管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3.

[2]王鹤.基于供电质量最优监管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3.

[3]范晓英.探讨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性的方法[J].科技风,2013

论文作者:侯慧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管理》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  ;  ;  ;  ;  ;  ;  ;  

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研究论文_侯慧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