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与历史客观性_主体性论文

主体性与历史客观性_主体性论文

主体性与历史客观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性论文,客观性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主体性问题是当代哲学和人文科学最为关注的一个理论热点。近年来关于主体性问题的探讨,涉及哲学、文学、美学、史学等诸多学科,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起到了很大的观念启迪作用。然而,在讨论中也出现了两种从不同的极端曲解主体性的倾向:其一是将主体性与客观性根本对立起来,把主体性看作是唯心主义的同义词和专利;其二是将主体性绝对化,把主体性无限地夸大、抽象地发展。如何科学地理解主体性?客观的历史是否排除主体性?主体性与历史客观性是否根本对立?在客观的历史过程中如何充分地发挥主体性?对这些问题进行专题性研究,作出科学的阐述,不仅对于哲学和史学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主体性是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的特性,是人通过能动的实践活动所确立的对客观世界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向重视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问题。马克思在他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①在这里,马克思既指明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同时又看到了唯心主义无视客观性、抽象发展主体性的倾向,从而表明了对主体性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历史地分析了人类主体地位的丧失和重新获得的现实可能性,进一步科学地说明了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问题。②可以说,主体性问题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范畴。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范畴是在批判继承费尔巴哈的人的直观性和黑格尔的思辨能动性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一范畴克服了脱离实践活动的单纯理论性和脱离客观对象的主观随意性的严重缺陷,从而上升为理论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统一、主观认识和客观现实相一致的科学范畴。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虽然有了人的主体地位,但他的“人”与世界保持的是一种直观的关系。费尔巴哈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因而他对主体的规定(费尔巴哈把主体规定为肉体和精神)仅仅停留在抽象的人上,停留在直观的方面。他的唯物主义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是一种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③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具有能动的性质,但却是脱离客观对象的思维的能动性。在黑格尔看来,精神意识的思维活动具有能动的普遍性,思维的能动性表现为一种自我认识、自我实现的辩证运动过程,它外化出客观对象,又克服对象与它的对立,从而实现思维与存在的统一。黑格尔把观念当作主体,他“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劳动”。④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与客观世界的实践关系出发,科学地改造了费尔巴哈的人的直观的主观性和黑格尔的思辨能动的主观性,使之上升为人对客观世界进行能动作用和改造的主体性。⑤

主体性表现了人的一种本质特性,这种本质特性就是人的实践性。人之所以为人本质上是由于实践的结果。主体性不是自然成就的,而是人通过实践活动奋斗得来的。人的实践活动是从制造和使用工具开始的。工具不是天然存在物,而是人的创造物。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自觉活动的开始,是人实际地确立自身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的开端。人的实践活动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成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主体。在实践中,人发现和发展了自己,自然界越来越听命于人,人也就由盲目地崇拜自然转变为自觉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实践的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是人将自己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物化于对象的过程。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⑥实践本性使人类历史地脱离了它所从出的动物家族而提升为客观世界的主体。

主体性的根基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从人的实践本性出发,主体性无疑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性:一是自主性,这是主体性的基础,是人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任何主体,只有能够支配自身,成为自己的主人,才能真正支配外界事物,成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动者。二是能动性,这是主体性的根本特性,它主要表现为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世界的选择性。由于客观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体必将面临多元化的选择。主体的活动是人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活动。三是创造性,这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是主体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正是主体有着不可遏止的创造世界的特性,历史才有了永恒变迁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创造性已经成为主体的最高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主体性的上述特性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地反映了主体性的实现和作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⑦正是在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认识和利用中,主体才实现了对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和改造,人的实践本性才得以充分地发挥。

今天,弘扬主体的呼声连绵于整个时代。在哲学理论上,对主体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作出科学的分析,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只有科学地理解了主体性,我们才能进一步探讨主体性与历史客观性的一系列相关问题。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⑧人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主体,是自然界的改造者和人类社会的创造者,社会历史是人活动的产物。人的活动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科学的、文化的、艺术的、宗教的一切活动,无一不打上人类活动的印记。生产、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都是人的活动构成的,决不是什么离开人而独立运转的客观物质过程。一切理论、方案、体制、科学、技术,都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人既是历史的演员,又是历史的编剧。“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⑨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恩格斯指出:“在自然界中(如果我们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开不谈)全是不自觉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在所发生的任何事情中,无论在外表上看得出的无数表面的偶然性中,或者在可以证实这些偶然性内部的规律性的最终结果中,都没有任何事情是作为预期的自觉的目的发生的。反之,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⑩历史发展的动力本来就是出自于自觉参与历史活动的人们自己。如果离开了人的自觉活动,离开了人的主体性,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了的书本”,也就是说是人的主体性的展现。由此可见,主体性是客观历史本身的基本规定和内在要求。客观的历史不仅不排除主体性,而且还内在地包含着主体性的作用机制,并以主体性的作用机制为前提。

历史唯物主义既发现了人是历史的主体,历史乃是人类主体性活动的能动创造;同时又看到了历史发展具有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1)人类主体性的历史发展状况都是由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历史地制约的。“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所以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12)一定时代的生产力是由前代人遗留下来的既得的东西,由它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因而也是既得的。既得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历史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后一代人总是要在前一代人提供的客观历史条件下创造历史。因此,在历史中活动着的人们尽管都抱着自觉的目的,但人们的目的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各自既得的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主体性的发挥必然地要受到主体生活的客观历史条件所制约。(13)主体活动所面临的这种客观历史前提在纵向上形成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机制。

主体的活动不仅在纵向上受到代际间的客观制约,而且还在横向上受到不同层次的主体之间、同一层次内部的主体活动之间的客观制约。人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在横向上可分为个体、群体和类三个不同的层次。主体的层次性决定了不同层次的主体之间、同一层次内部的主体活动之间必然互相影响,造成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制约。尽管任何个体的历史活动都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但由于每个个体历史活动的目的和选择方向不尽相同,个体与个体之间往往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冲突甚至互相抵消,彼此互为客观因素。因此,尽管每个人的意志和选择都会在历史活动中产生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结果却并不是以个体的主观意志和选择为转移的。恩格斯曾经用形象的“合力论”对历史作了深刻的阐述,他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写道:“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以往的历史总是象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但是,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终归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向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14)可见,历史是通过许多单个的意志和力量的相互作用而创造的,各个历史分力又都受到历史合力的客观制约,历史合力对于各个分力来说则是一种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力量。上述客观因素和客观力量又在横向上形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机制。

正是由于主体活动所面临的纵横交错的客观制约因素,社会历史的发展才形成了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性质,即历史客观性。应当看到的是,历史客观性与主体性并不是外在对立的,而是内在统一的。客观的历史是由主体活动创造的,历史客观性内在地包含了主体性,这种客观性是由于主体活动所面临的纵横制约而形成的,而这种制约本身又是人类主体活动系统内部的一种内在制约,因而历史客观性是一种与主体性内在统一的客观性,而非外在于主体活动的自然客观性。

主体性是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一块重要的理论基石。全部社会历史过程及其规律都是建立在主体性发展的基础上的。主体性与历史客观性内在的辩证统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类主体活动的主观能动性的高度统一。

“社会力量完全象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影响,那末,要使它们愈来愈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这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这里的区别正象雷电中的电的破坏力同电报机和弧光灯的被驯服的电之间的区别一样,正象火灾同供人使用的火之间的区别一样。”(15)如何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充分地发挥主体性,正确地认识和利用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去达到主体活动的目的?对这一问题的自觉把握,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发展和怎样发展的前途命运问题。

主体性发挥的水平和程度制约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程度,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发展状况又客观地制约着主体性的发挥。历史时期的中国,长期地延续着封建主义的统治,人们屈从于自然的支配、血缘的纠缠、封建人伦道统的束缚,人的主体性被严重地禁锢和歪曲,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缓慢迟滞。建国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由于“左”倾思潮的严重干扰,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征途上走了许多弯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对待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问题上,我们过于神圣化地理解了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误以为社会主义社会可以自然而然地自发生长,这样,“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就不再是人的实践问题,而是一个先验模式的设定和实施问题”。(16)我们曾经实行过的“一大二公”模式和集权中央、计划指令性的经济政治体制不仅使人们在大锅饭和铁饭碗的款待下无从发挥主体性,还使人们养成了照本宣科、照章办事、机械执行“最高指示”、一切仰赖上级、不发口令就不会迈步的陋习。其结果,社会的发展处在一种僵化的模式演化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得不到正确的发挥。“个人作为主体的特性被禁锢,得不到自由的发展,这应该看作是我国社会长期停滞、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人们找到了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实际道路,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市场经济在根本上是主体自主活动的经济形式,这就大大地激发了主体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必将在体制上摧毁原有的自然共同体和人身依附的等级从属关系,把每一个人都融进世界历史性的主体活动之中。在市场经济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商品和货币的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方式,主体开始摆脱自然经济所造成的狭隘性、封闭性和保守性,逐渐成为具有全面的社会交往关系的社会化的人。人们面向市场,就是面向整个社会。正是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个人才开始从狭隘地域性的个人向着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转变,并向着全面发展的个人发展,主体性的正确发挥才具备了客观的前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前提下,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历史转折的机遇,及时转变价值观念体系,努力探索主体性与历史客观性的理论与现实,不断造就激励主体性活动的良性机制,使主体性效应在客观的历史过程中得到充分合理的发挥。当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作理论和实践的努力。

(一)弘扬主体意识,培植个人主体。

所谓主体意识,就是主体对自己所处的对客观世界的主导地位的自觉认识。主体意识是主体性的发生机制,如果缺乏主体意识,主体性就不能得到正常发挥,人的活动就会成为一种盲目的、随意的自发活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以主体性的正常、充分发挥为其基础,现代化建设最根本的任务是人的现代化。长期以来,由于封建主义统治的历史积淀和“左”倾错误思想的严重干扰,中国陷入了经济文化落后、人的发展迟缓、主体意识微弱的不良状态。因此,弘扬主体意识就成为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和根本保证。

当前,弘扬主体意识的时代内涵就是要积极培植个人主体,让个人经过市场经济体制的培育和锻炼,形成具有充分活力的独立主体,这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逾越的客观逻辑。只有在个人主体获得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人的主体意识才能真正从个人本位升华到类主体,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当然,个人主体的培植难以避免地会使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应当充分地发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发展个人主体的同时不断地升华人性,努力发展类主体,并且要坚持运用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法制和思想教育等各种手段,力争把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和破坏因素抑制到最低限度。

(二)坚持需要与能力相统一的主体尺度,充分而又合理地发挥主体效应。

主体尺度是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的尺度,是主体活动的根据,是在认识和实践中形成的、以客体为基础而又超越客体现状的人的需要与能力的统一。需要是主体能动性最深刻的根源,是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动机的根源。能力是主体能动性的基础,是需要实现的条件和界限。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要有效地把握客体并使之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运用需要和能力有机统一的主体尺度。需要与能力的统一既体现了主体活动的要求和目标,又规定了主体效应的范围和程度,因而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尺度。(18)市场经济是以承认个人的需要为前提的利益驱动经济,只有坚持需要与能力相统一的主体尺度,我们才能在客观的历史过程中既充分又合理地发挥主体性效应。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优化主体决策。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并不排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各级领导干部的主体性能否得到充分正确的发挥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发挥状况关系极大。领导干部自身的精神心理状态、思想理论水平、价值观念取向、组织管理才能、生活工作作风对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具有重要的影响,科学化、民主化的主体决策对于人民群众的主体活动具有更强的权威性和号召力。因此,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优化主体决策,对于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历史毕竟要在人的自觉架构中产生变革,这种变革不是由历史本身的客观情况来实现的,而是靠人的主体性,靠人的变革精神与自觉实践来实现的。人类的主体性最终会把历史客观性与历史发展的现实焊接在一起。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引文中的“主观”一词在这里显然是就作为能动的实践活动的主体的人而言的,强调的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改造作用。参见庞卓恒著《人的发展与历史发展》第8-9页,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②参见张一兵《科学地理解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人文杂志》1994年第2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8页。

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20页,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⑤关于主体性对主观性的超越,参见朱宝信、肖新生《简论主体性与主观性的三个区别》,《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219-220页。

⑦关于主体性的基本特性,参见陈柏灵《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性问题》,《理论探索》1994年第4期。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4页。

⑨马克思和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119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43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603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21页。

(13)参见王义军《从主体进化角度看人的发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478-479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319页。

(16)张雄著《历史转折论——一种实践主体发展哲学的思考》第12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17)高清海《主体呼唤的历史根据和时代内涵》,《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18)关于“主体尺度”,参见陈新夏《论主体尺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标签:;  ;  ;  ;  ;  ;  ;  

主体性与历史客观性_主体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