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会理第一中学,四川 凉山 615100)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只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而学生没有深度思维和情感体验,很多阅读活动就会停留在搜集信息这一层面,不能形成有效阅读,学生也就无法从中受益。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本内涵,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情境创设
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生动为主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的一种特殊教学环境。而阅读则是中学生最重要的语文学习活动之一,阅读能力在语文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中是极为重要的构成基础。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怎样创设情境使阅读效果达到最大化呢?
一、创设营造氛围的故事情境
在阅读教学中,创设能够把学生带入与文本内容相应的典型场景,这样的场景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一定的导向性作用,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时,笔者借用投影仪播放穿长衣的“依然先生”跟在几个穿短衣的小贩后面卖大饼油条的画面,同时配上瑟瑟的风声、苍老的“依然”声,还有这样的画外解说声:这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的生活原型,经文学大家鲁迅先生之手塑造的文学形象孔乙己到底是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概括人物形象。学生看到这样奇怪的商团组合,听了画外音立马来了兴趣,明确了阅读任务后迅速进入阅读状态。再如学习《武松打虎》一文之前,笔者布置学生预习任务:搜集整理水浒人物故事(尽可能不要互相重复),并写出100~200字的故事梗概,课前开展五分钟“水浒人物故事会”。结果是那堂课学生群情激奋,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由于时间关系只有三名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有些没能上台的同学显得很失望,教师趁机提出让学生课后继续分享自己的故事。这样做既充分调动了学生阅读文本的积极性,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锻炼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将学习延伸到课余时间,真可谓一举多得。
二、创设身临其境的体验情境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创设高度仿真的教学情景,能给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就容易激起学生与作者的共鸣,从而较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达到高效的阅读。比如《背影》这一课,在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蹒跚地为“我”买橘子的背影所蕴含的深情时,笔者让学生用自己的书本和文具模拟月台、铁道、父亲和橘子,然后边读原文边演示父亲过铁道、爬月台为“我”买橘子的过程。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父亲要完成这一系列动作的不易,体验父亲拖着肥胖的身子爬月台的艰难,之后再请学生说说父亲关心自己的事件。经过这样的模拟和体验,学生对“我”与父亲之间深沉的感情有了更好地理解。再如学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笔者直接将学生带到花园里去,先让他们观察各色的花,然后就花的不同颜色提出自己的疑问,再从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之后让学生读课文并就花的变色问题展开讨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在课后主动去观察同一种花在早晨、中午和傍晚各呈现什么颜色,花初开时以及花将谢时又是什么颜色。这就提醒学生读书做学问要联系生活,用自己的实践来验证从别处得来的间接经验。
三、创设音乐情境,营造阅读氛围
音乐具有的积极作用是非常多的,如陶冶情操、舒缓身心、感染情绪等等,如果能将音乐情境运用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能使学生更快进入到阅读状态中,以音乐的渲染为课文的阅读奠定合理的情感基调。阅读教学能力强的老师,必然会合理的运用音乐创设情境来渲染阅读氛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可以在阅读前进行,也可以在阅读时进行,比如在学习《故乡》课文时,为了让学生的思绪回到本课文的学习之中,可以播放一些让人心中产生希望的歌曲,如"依然在路上"、"希望的田野上"等等,让学生感受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之情。这样播放与课文基调相符合的音乐之后,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不用过多的言语,便能逐渐进入到佳境之中。
四、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指师生对问题进行探讨的过程。学生阅读课文时不能够漫无目的地进行,而是需要在有明确目标的引导下进行阅读,所以需要老师给学生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一来能借助问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二来能够使学生的阅读有目的、有方向。唯有如此,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有效调动,阅读教学才能处于有深度、有层次与有效果的状态中。比如在学习《范进中举》课文时,可以设计思考性较强的问题情境,如果范进生活在现代社会,他经过多年的努力考上大学的那一刻,他会发疯吗?让学生进入到此问题情境中去阅读课文,进行思维与对比,这样学生能自主将范进中举前后的社会环境人物表现进行对比,并将之与现代社会的情况相对比,能够真实的感受到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摧残的这一主题,完成阅读教学任务之时,真正对范中进举课文进行透彻的理解,实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
五、借助多媒体情境,提供多元化阅读方法
初中语文阅读过程中,学生想要快速读懂全文,就需要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方法,而想要实现此目的,就不能单纯的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进行。简言之就是借助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将原本无声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生动的阅读画面,这样当学生的视觉及听觉得到调动之后,加上多元化的阅读方式,必然能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能使学生进行身临其境的阅读,从而能够更好地和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在理解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从而收获到更多的道理。最关键的一点是通过长期有效的情境创设阅读教学之后,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为学生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茹红忠.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品语言的策略[J].语文知识.2014(06)
[2]王大鸿.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13)
论文作者:朱明红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自己的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教学中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