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动因与前景——基于俄罗斯视角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因论文,俄罗斯论文,伙伴关系论文,欧盟论文,视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是指由波兰和瑞典两国在2008年5月欧盟峰会上提出、并于2009年5月7日布拉格峰会正式批准启动的旨在发展欧盟与六个后苏联国家(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乌克兰、摩尔多瓦、白俄罗斯以及亚美尼亚)一体化的建议,内容主要包括欧盟与这些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加强能源和安全方面合作、简化其公民进入欧盟的签证手续以及取消人员跨境流动限制等。①该计划的提出与实施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六国的积极响应也有着强烈的内外驱动力,但由于俄罗斯以及俄乌关系变化等因素的“掣肘”,该计划未来发展前景仍存在许多变数。
一 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的战略考量
欧盟推出所谓的“东方伙伴关系”计划,主要出于以下两方面的战略考虑:(一)营造所谓“安全与稳定”的东部环境,降低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度,保障能源供给安全。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和六次扩充新的成员,欧盟现已成为一个包括27个成员国的高度一体化的区域性经济政治组织,尤其是2004年中东欧十国和2007年保加利亚与罗马尼亚的入盟,使得欧盟的东部边界继续向东扩展并出现一系列新的东方邻国(如乌克兰、摩尔多瓦等)。然而,伴随欧盟东扩进程而在欧盟东部边界两侧日益凸显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安全形势方面的显著“差异”对欧盟的安全、稳定与繁荣构成了威胁。因此,为了防止与新的东方邻国之间出现新的“分界线”,欧盟决定通过政治对话和经济援助帮助这些国家完善民主制度和促进其与欧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进一步密切双方政治、安全、经济和文化合作提高邻国参与欧盟行动的机会,从而最终保障和维护欧盟自身的繁荣与安全。作为欧盟东扩后的东方邻国,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乌克兰、摩尔多瓦、白俄罗斯和亚美尼亚六国不仅政治、经济落后,而且存在众多不安全因素。乌克兰政局多年来一直动荡不定;摩尔多瓦政府与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以及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之间关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的“冷冲突”持续不断;白俄罗斯仍在维持所谓的“极权”统治;而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八月冲突”更是“证明了这些国家的弱点以及欧盟自身安全可能受到的潜在威胁的程度”。②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该六国与欧盟同样存在着极大的“鸿沟”。欧盟启动“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逐一对这些国家进行“欧盟化改造”,提高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融入欧盟的程度,推动六国的民主法治进程,以此确保欧盟东部边界的稳定、安全与繁荣。
加强欧盟能源供应安全,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和降低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度,也是欧盟启动所谓“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的一大考虑。就欧盟能源市场而言,从俄罗斯进口的能源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俄欧能源关系问题上,欧盟关注的焦点实际上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与能源定价的合理性。然而,近些年来俄罗斯方面的所作所为不能不令欧盟深感忧虑:例如2005年“橙色革命”以来,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几乎每年冬天都要爆发一次天然气纠纷,俄罗斯对国内能源加强了国家控制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对欧盟的能源供应造成了严重影响。从俄罗斯的外贸及能源政策方面来说,此前俄罗斯向欧盟出口能源的一大目的就是换取欧洲的工业制成品,而目前莫斯科正在逐渐调整这一政策,不断扩大从其他国家进口工业产品。因此,欧盟出口份额的减少将不可避免地降低其与俄罗斯在能源谈判中讨价还价的“资本”。此外,俄罗斯大力推动面向“东方国家”③的“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也对欧盟的能源供应构成了威胁。欧盟越来越认识到,为解决上述问题,不仅要加强能源贮备建设,而且必须寻找可以替代俄罗斯的新的能源供应国并实现能源输送线路的多元化,“比如通过南高加索建立新的通向欧盟市场的能源管线等。”④就保障能源安全而言,对于购买国来说,能源安全不仅需要有稳定的能源供应国,而且也有赖于能源过境国家的稳定。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作为俄罗斯天然气输往欧盟的最重要的两个过境国⑤,是确保欧盟能源稳定供应的重要一环,该两国被纳入到“东方伙伴关系”计划中自然在情理之中。而要保障未来能够获得储量丰富的里海油气资源的稳定供应,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则是欧盟必须倍加重视的两个国家⑥。尤其是阿塞拜疆本身还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其2009年的产量达到了180亿立方,而到2020年,将达到300亿立方,除了自己每年需要消费100-110亿立方外,未来阿塞拜疆每年可剩余将近200亿立方的天然气向外出口,也正因为如此,“为了确保能源供应,欧盟正在给予阿塞拜疆越来越多的关注,认为其在将里海能源运输到西方国家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⑦至于摩尔多瓦和亚美尼亚两国,则是潜在的向欧洲输送里海石油和天然气的中转通道,比如摩尔多瓦政府已经宣布参加旨在绕过俄罗斯而将阿塞拜疆与中亚地区的天然气输往欧洲的“纳布科”天然气管道计划。该管道建成后,每年将从中亚和阿塞拜疆沿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奥地利路线向欧洲运输200亿至300亿立方米天然气。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2009年7月在“纳布科”天然气管道项目签字仪式上指出,该项目“对欧盟和土耳其的能源安全至关重要”。因为,“它确保来源和输送线路的多元化,将可靠的消费市场化同可靠的来源和可靠的输送线路联系起来”⑧。总而言之,欧盟正式推出其所谓的“东方伙伴关系”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加强与六国的能源合作,开发欧盟能源供应多元化渠道,确保欧盟的能源安全。
(二)进一步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
冷战结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俄罗斯采取的是“遏制、弱化与挤压战略”,特别是通过“北约”和欧盟双东扩以及在乌克兰等国策动“颜色革命”等将这些国家拉入西方阵营,推动独联体的“碎片化”趋势,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而在2008年俄罗斯格鲁吉亚“八月冲突”发生后,欧盟感到有必要将乌克兰、摩尔多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以及格鲁吉亚这六个近邻国家整合起来,在欧盟东部边界之外建立一个稳定、繁荣并能开展多边合作的区域。因为一旦将这些国家引置欧盟的强大影响之下,不仅可以使俄罗斯增强对独联体经济影响力的企图无法得逞,而且可以使俄罗斯本来就日趋缩小的军事战略空间更加“化于无形”。从表面上看,该计划的目标是大幅度地提高后苏联国家的政治协作水平,深化这些国家与欧盟经济的一体化,简化签证程序,采取共同行动确保能源领域安全,扩大对前苏联各共和国的财政帮助规模等;但在实际层面,却是西方进一步“肢解”后苏联空间“庞大计划”的一个步骤,其所要达到的真正目标是肢解独联体、欧亚经济合作组织以及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把俄罗斯与独联体12个成员国中的六个成员国隔离开来。一旦“东方伙伴关系”计划付诸实施,将对俄罗斯形成一个由对俄不友好国家组成的环形圈链,一个“欧盟控制下的独联体”,正如德国外交事务委员会俄罗斯与独联体项目主任亚历山大·拉尔所言,西方“正在进入一个将俄罗斯隔绝起来并向其施加压力的阶段……现在欧盟需要巩固在后苏联空间内的利益。欧盟计划将白俄罗斯和亚美尼亚纳入自己的利益区内,这表明欧盟与其说是想与民主国家接近,不如说是想进一步遏制俄罗斯,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⑨
欧盟在经济上对六国具有强大吸引力,“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的出台将会加快六国倒向欧盟的步伐,从而大大削弱俄罗斯的影响力,最终导致莫斯科与前苏联共和国建立统一经济空间计划的破产。具体而言,“一旦‘东方伙伴关系’计划付诸实施,欧盟将与所有后苏联国家建立特殊关系,而将俄罗斯排除在外,甚至反对与俄罗斯进行友好交往。”⑩进一步来说,如美国全球研究中心的专家们所言,所谓“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的实质就在于,“通过‘玩弄’欧盟能源安全的威胁议题,将独联体12国中的11个国家置于布鲁塞尔以及华盛顿的控制之下。当通过日常接近或‘政体变更’而将白俄罗斯也‘收入囊中’之时,俄罗斯就失去了其与北约和欧洲隔离的最后一个缓冲区,同时也失去了其境外唯一的防空及导弹袭击早期预警系统。同时,一旦亚美尼亚走上‘叛俄投欧’的道路,则俄罗斯将逐渐被赶出南高加索地区,而如果五个中亚国家加入‘东方伙伴关系’计划,俄罗斯则将最终失去其在后苏联空间本国境外的全部影响。”(11)
二 六国积极响应的动因分析
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推出后,六国积极响应。作为在“不做俄罗斯的牺牲品”的旗号下成立的“古阿姆”(12)的成员国,格鲁吉亚、乌克兰、阿塞拜疆、摩尔多瓦四国几年来一直把摆脱俄罗斯的影响,实现“脱俄入欧”以至加入欧盟和北约视为战略目标,加之这些国家无论在政治还是经济上都需要西方的帮助,因而对欧盟“东方伙伴关系”的计划态度积极自然毋须多言。白俄罗斯和亚美尼亚虽然长期以来一直是俄罗斯的战略伙伴,“然而,近年来,两国的对外政策取向也出现了‘西移’的倾向,其领导人越来越经常地将目光转向西方。欧洲人捕捉到了这种情绪,并及时伸出了‘橄榄枝’。”(13)对于欧盟的“东方伙伴关系”计划,需要特别关注的就是白俄罗斯的态度和立场,因为该国历来被认为是俄罗斯的一个“铁杆”盟友,是俄罗斯抗御西方的最后一座地缘“堡垒”,它的“去留”是俄罗斯“苦心经营”的独联体能否存续的一个重要标尺。
1994年7月当选为白俄罗斯总统的卢卡申科坚定地执行与俄罗斯全面合作的外交政策,带领白俄罗斯走上了与俄罗斯建立俄白共同体的一体化进程。两国分别于1997年4月和1999年12月签订了《俄白联盟条约》和《成立俄白联盟国家的条约》以及《关于实施俄白联盟国家条约的行动计划》等重要文件,然而时至今日,两国民众寄予厚望的成立俄白联盟国家的设想由于种种原因不仅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相反,俄白两国关系出现了纠纷与波折不断增多的发展趋势。白俄罗斯没有跟随俄罗斯承认南奥赛梯与阿布哈兹独立的做法令俄罗斯生气,俄罗斯在履行所承诺的贷款义务方面的消极态度也令白俄罗斯深感不满,2009年6月两国的“奶制品风波”(14)更是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前景蒙上了浓浓的阴影。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强烈抨击俄当局在俄白双边经济合作中的“霸道”行径,指责俄罗斯单方面禁止进口白俄罗斯奶制品等,并同时声称,白俄罗斯将“以主权国家的身份建设自己的经济和政治。白俄罗斯有许多作用杠杆能够应对那些挑战,包括俄罗斯制造的挑战。”(15)
在俄白关系迟滞不前的背景下,欧盟开始积极实行接近白俄罗斯的政策,并试图逐步将白俄罗斯引入“民主国家”行列。对于欧盟方面抛出的“绣球”,明斯克也“投桃报李”对参加“东方伙伴关系”计划表现出特殊兴趣,“在明斯克眼中,该计划实际上是实现白俄罗斯与欧洲接近及解决其双边关系中现有矛盾的最重要步骤之一……对于白俄罗斯而言,出现了一种新的‘欧洲选择’方案,与‘东方选择’相比,该选择更为有利。”(16)卢卡申科指出,白俄罗斯执行多方位外交政策,白俄罗斯对俄罗斯“不必屈膝、呻吟、哭泣,而应当在地球的其他部分寻找自己的幸福……白俄罗斯应当走向其他地方,走向不了解我们和正在等待我们的地方。”(17)白俄罗斯的“西进”取向由此表露无遗。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看,“东方伙伴关系”计划“虽然目前仅仅是欧洲人化解其与明斯克关系的第一个试验性步骤,然而完全可能的一点是,正是该计划下一步可能会成为实现白俄罗斯与统一的欧洲之一体化的基础。”(18)
而就推动上述六国积极响应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的原因而言,除了欧盟的拉拢与“诱惑”以及这些国家都想搭乘欧盟“快车”尽快发展自己这一主观因素外,推动上述六国积极“脱俄入欧”的深层次的动因还包括这些国家对于俄罗斯“帝国”意识的担忧和疑惧。(19)俄罗斯历来具有扩张主义传统,正是俄罗斯人令人生畏的“历史抱负”及其遗传基因里的扩张主义,使得整个世界特别是独联体国家对俄罗斯不能不抱有非常大的防范心理。当前包括上述六国在内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最关心的问题是:俄罗斯在重新“崛起”后会不会重新张扬曾给前苏联国家带来严重危害的“大俄罗斯主义”,继而再次祭起大国沙文主义的大旗来改变周围国家的版图并恢复帝国疆域?该问题既是这些国家独立后内心挥之不去的梦魇,也是他们积极投靠西方的基本动力所在。
在一些独联体国家看来,俄罗斯对独联体的政策“包藏祸心”,其积极推动独联体一体化进程的最终目标不过是待国力强大后重新将这些国家纳入俄罗斯的版图,实现昔日的“帝国”梦。俄罗斯对格鲁吉亚的军事“入侵”明白无误地暴露了俄罗斯的扩张野心,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专家菲利普斯指出,俄罗斯旨在通过俄格冲突“向所有前苏联加盟国发出信号,俄罗斯正在重新崛起,愿意练练拳脚”。(20)而这必然会加剧相关国家对俄罗斯“帝国”情结的疑惧,促使它们加快倒向西方的步伐,寻求经济与安全方面的保障。
三 “东方伙伴关系”计划前景展望
受到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欧盟与格鲁吉亚等六国正在积极合作,着力构筑所谓的“睦邻关系”,“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的前景似乎一片光明。然而,笔者认为,考虑到俄罗斯以及俄乌关系最新变化等方面的因素,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的实施不会一帆风顺,其发展仍然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鉴于特殊的地缘、历史以及人文等方面的原因,俄罗斯历来视独联体国家为自己的专有“利益范围”和保障自身安全和逐鹿国际政治舞台的“后院”,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就是发展与独联体成员国的双边及多边合作,致力于建立独联体统一的“经济空间”和“军事政治空间”。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受俄罗斯经济衰败、国力孱弱难以产生足够的“磁场”和凝聚力以及西方的拉拢和“诱惑”等因素的影响,近二十年来,独联体的一体化进程并不顺畅。到目前为止,所有建立独联体统一经济空间的计划的实际进展微乎其微。相反,独联体的多元化、区域化发展趋势却在不断增强。有些国家为保障自身安全和经济利益,开始主动选择同其他大国发展各种形式的一体化关系,“对俄罗斯最大的现实威胁是,独联体地区有可能彻底分裂为若干国家的利益区。”(21)特别是近些年随着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颜色”革命相继得逞及其“疏俄亲美”脚步的日益加速,独联体“独多联少”的空洞化趋势更是表露无遗。俄罗斯在独联体内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大大减弱。
近年来,面对北约与欧盟的双东扩及其“变本加厉”的战略挤压,俄罗斯加强了对西方的反制,更加重视做独联体国家的工作。无论是2008年6月梅德韦杰夫总统批准通过的《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还是2009年5月通过的《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都明确指出,加强俄罗斯在前苏联空间的主导力,“发展与独联体国家的双边与多边合作是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最优先方向。”(22)而2010年2月5日最新通过的《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则把北约东扩视为对俄罗斯的首要威胁,“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违反国际法准则,企图依靠强力发挥全球功能,并不断东扩而将北约成员国军事基础设施向俄罗斯边界推进,这是对俄罗斯国家安全的首要外部军事威胁……俄罗斯军事政策的基本任务就是完善俄罗斯武装力量的军事组织及其使用形式和方法,确保俄罗斯的国家安全。”(23)也就是说,确保独联体势力范围、维持俄罗斯在独联体内的主导地位;确保俄罗斯国家安全的地缘政治结构,防止北约在独联体范围内的全面扩张;在独联体内部展开反颜色革命,防止亲西方势力上升为内部主导力量,已成为俄罗斯的战略思维。在这种思维指导下,俄罗斯不断采取各种措施扩大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的影响力,使之在地缘政治和军事战略上继续充当俄罗斯的安全屏障和缓冲地带。
对于欧盟目标旨在“分割后苏联空间并最终将前苏联国家与俄罗斯割裂开”(24)的“东方伙伴关系”计划,俄罗斯起初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主要原因是,从该计划文件中没有看到欧盟争夺后苏联空间的意图,而是具有较为浓厚的政治经济合作含义。从表面上看,就如捷克前总理、欧盟轮值国主席托波拉内克所声称的那样,作为欧盟睦邻政策的一部分,这一计划旨在与东部国家建立一种基于共同价值观的、平等的合作关系,以推动这些国家市场经济改革、促进其人权和民主,这些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将有利于欧盟的安全和繁荣。新的计划是要加强区内稳定,而并非诱使别国最终与欧盟建立伙伴关系。(25)然而随着事态的发展,俄罗斯逐渐对“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的实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因为“自从欧洲向前苏联国家提出所谓的‘东方伙伴关系’计划后,俄罗斯的独联体伙伴获得了选择的机会……甚至连俄罗斯一向最忠诚的盟友也开始与俄罗斯讨价还价起来。”俄罗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安德烈·涅斯杰林柯指出,“前苏联国家加入‘东方伙伴关系’计划可能并非是一种‘自然的’选择,莫斯科在俄罗斯与欧盟的这种‘人为的对抗’中看到的是一种威胁。克里姆林宫对白俄罗斯参加该计划持非常警惕的立场,莫斯科不能不注意到‘布鲁塞尔向俄罗斯盟友施加压力的企图’而将参加国人为地推向两种选择的境地:要么靠向欧盟,要么与俄罗斯在一起。”(26)俄罗斯认为,乌克兰、摩尔多瓦、白俄罗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六国作为分隔俄与欧盟的最后一道战略屏障,俄罗斯认为无论如何不能“失守”,尤其是其中具有重大地缘政治和军事战略意义的白俄罗斯,因为“如果与白俄罗斯分手,俄罗斯失去的不只是最密切的盟友,还将铸成俄罗斯的一个巨大的地缘政治错误。”(27)
基于上述考虑,为了维持自己在这一区域的“独占”地位,延缓以至制止相关国家的“欧盟化”进程,俄罗斯势必会竭尽全力“抗拒”欧盟的“东方伙伴关系”计划。(28)实际上,2008年8月爆发的俄格冲突不仅是俄罗斯与西方的一场战略博弈,同时也是俄罗斯试图影响对独联体国家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行动。在乌克兰加速倒向西方的背景下,在喧嚣一时的俄乌天然气纠纷中俄方果断“断气”的行动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向世人表明,俄罗斯不会坐视乌克兰等一些对俄具有“特殊利益”的国家肆意“西进”的步伐。而对于乌克兰政局最近发生的明显变化,俄罗斯也是抓住时机进行积极的外交运筹,努力改善与乌克兰的关系。
鉴于乌克兰特殊的地缘战略地位及其独特的政治经济影响,俄乌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将是影响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2005年初经过橙色革命后上台的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坚决奉行“疏俄亲欧”的外交政策,把加入北约作为乌克兰追求的战略目标,并在天然气过境、黑海舰队驻军、边境划界等问题上多次与俄罗斯发生激烈争执,致使两国关系陷入低谷。而随着2010年乌克兰新一届总统大选的尘埃落定及其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俄乌关系重新“启动”并呈现进一步改善趋势。具有“亲俄”倾向的乌克兰新任总统维克多·亚努科维奇无论是在竞选期间还是就任总统后多次表示,俄罗斯是乌克兰最重要的战略伙伴之一,乌克兰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与俄罗斯在所有领域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乌克兰愿意充当连接东西方的桥梁。以亚努科维奇今年2月底就任乌克兰新总统为契机,短短几个月来俄乌关系明显“回暖”,不仅两国首脑成功实现了互访并就欧洲安全、德涅斯特河沿岸争端调解以及黑海地区安全问题签署多项联合声明,而且两国还顺利地解决了困扰其多年的天然气价格问题以及黑海舰队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驻军问题(29),俄乌的相互协作关系正在开启“崭新的一页”。亚努科维奇声称,“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们一直是在把俄罗斯塑造成一个敌人的形象……而从今以后,与我们伟大邻国俄罗斯的对话将遵循平等、睦邻和健全的实用主义原则,而不是基于对抗与反俄的说教。”(30)种种迹象显示,亚努科维奇正在积极致力于与俄罗斯重修旧好并推动两国关系迈入实质性发展阶段,如果发展顺利,必将会对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的实施形成极大的牵制。
除了上述俄罗斯因素以及乌克兰的立场以外,影响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顺利实施的因素还包括:首先,欧盟内部对于该计划仍存在分歧,比如对于欧盟与白俄罗斯关系问题,欧盟内部就存在两种态度:第一,“睁一眼闭一眼”的实用主义态度,欧盟委员会的官员们基本持这种态度,为了自身的安宁,可以对卢卡申科缺乏民主的政策睁一眼闭一眼。第二,基于忠实于民主价值基础上的道德态度,抱有这种态度的主要是欧洲的议员们,他们认为,需要给白俄罗斯布置“家庭作业”,让其进行民主改革并根据改革的成果决定立场。(31)再比如,与德国特别关注深化与东欧邻国的关系相比,法国更为重视的是欧盟的“南向”政策(“地中海联盟”计划),如此等等。其次,鉴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乌克兰等国国内的“麻烦”以及白俄罗斯与西方世界长久以来的“咀晤与抵触”,决定了欧盟的“东进”将是个长久的过程。欧盟负责对外联系与欧洲睦邻政策的委员别尼塔·菲列罗-瓦里德尼尔指出,“甚至连欧洲人最抱有好感的乌克兰也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即:欧盟不会接纳它入盟,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同样如此。”(32)而白俄罗斯“在欧盟被纳入‘温和’的东方扩张进程之前,更是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自我完善’阶段。”(33)再次,“东方伙伴关系”计划是继2008年3月欧盟峰会正式批准“巴塞罗那进程:地中海联盟”计划之后欧盟落实其睦邻政策的又一重大步骤,但“地中海联盟”计划实施的障碍主要来自于欧盟成员国的内部分歧(34),而对于“东方伙伴关系”计划而言,除了欧盟内部的分歧外,俄罗斯等外部因素也发挥着极大的牵制作用。最后,在目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欧盟实际上并不具备足够的实力继续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也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扩大对六国的投资和援助,从而必然对“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的实施进程产生消极影响。例如欧盟仅仅准备拨出6亿欧元发展“东方伙伴关系”计划,“这与俄罗斯向其盟友许诺并有可能继续许诺给予的贷款和帮助(吉尔吉斯斯坦和白俄罗斯各2亿美元,乌克兰可能有5亿美元)相比,这一数字太小了,尤其是将它分配给六个国家。”(35)
总之,从近期来看,六国不可能如其所期望的那样通过“东方伙伴关系”计划实现加入欧盟的目标,这不仅是因为有俄罗斯因素的“掣肘”,也不仅仅因为上述国家无论是经济发展程度还是民主发展水平都离欧盟的标准相差甚远,而且欧盟中一些成员国也仅仅是把“东方伙伴关系”计划视为欧盟与这些国家建立良好关系的开端,而不是要将欧盟的范围扩大到这些国家。而且,开端并不理想。欧盟一些重要国家领导人如法国总统萨科齐、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等都未能出席2009年5月7日举行的旨在正式启动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的欧盟布拉格峰会;在“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相关六国中,白俄罗斯最高领导人、乌克兰总理也未能与会,所有这些都反映出有关各方对该计划前景的心存疑虑。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欧盟暂时表示没有将伙伴国扩大为欧盟成员的计划,但“东方伙伴关系”计划无疑是上述六国加入欧盟的中期步骤,入盟的未来前景将为这些国家加速国内政治、经济改革提供强大的动力,并吸引更多独联体成员国向欧盟靠拢;与此同时,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实施必将改变欧盟与独联体关系的实质,从而导致西方与俄罗斯围绕独联体进行的争夺和博弈更趋激烈。
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未来如何发展,俄罗斯方面又将如何应对,所有这些势必对欧俄关系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并直接关系到欧洲的安全与稳定,值得我们进一步审视和关注。
注释:
①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Eastern Partnership",COM(2008)823 final,Brussels,December 3,2008,pp.2-3.
②"EU:Eastern Partnership",http//ec.europe.eu/external_relations/eastern/index_en.htm,last accessed on 18 May 2010.
③俄罗斯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的含义是指,为了提升俄能源资源的国际竞争能力,强化俄在一系列重要区域的地缘政治影响,实现在能源领域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大力发展新的能源出口对象,实现能源出口渠道的多元化,保障能源出口安全。比如俄罗斯一方面大力发展向欧洲这一传统能源市场的出口,另一方面积极增加向“东方国家”的能源供应,这里的“东方国家”主要是指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正在建设之中的包括有通往中国支线的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即是俄实施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的一个典型例子。
④Виктория Панфилова,“Европа получит туркменский газ”,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27 апреля 2009г.
⑤其中20%经白俄罗斯输送到欧盟,65%通过乌克兰境内。
⑥里海油气资源出口管道共有三条主线,传统的“北线”为俄罗斯所控制,经伊朗到海湾的“南线”基本上由伊朗所把持,为了削弱俄罗斯与伊朗对里海能源出口的控制权,美国不顾俄伊两国的反对,牵头修建了经济上并不划算的巴库(阿塞拜疆)—第比利斯(格鲁吉亚)—杰伊汉(土耳其)石油管道,为里海油气输出“制造”了一条极具地缘政治色彩的“西线”通道。对于欧盟来说,成功地“控制”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两国,就意味着实现了对中亚石油陆路管线的控制,对于保障自身能源安全的意义不言而喻。此外,一旦“巴杰管道”铺设完成,势必还将打破俄对石油运输的垄断,从而极大地削弱了俄对高加索和中亚地区的影响力。
⑦Сохбет Мамедов,“Многовекторный Баку”,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30 апреля 2009г.
⑧Dorian Jones,"EU Nations Sign Landmark Gas Pipeline Agreement",http//www.unsv.com/voanews/english/seripts/2009/07/13/28/,last aecessed on 12 July 2010.
⑨Андрей Терехов“Евросоюз задвигает Россию в Азию”,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2 декабря 2008г.
⑩Сергей Сергеевич Жильцов,“СНГ под натиском‘Восточного партнерства’”,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30 апреля 2009г.
(11)Виктор Михайлов,“‘Принципиальные’демарши Узбекистана”,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24 апреля 2009г.
(12)1997年,在“不能再恢复帝国”、“不做俄罗斯的牺牲品”的旗号下,格鲁吉亚、乌克兰、阿塞拜疆和摩尔多瓦四国成立“古阿姆”集团。1998年乌兹别克斯坦加入该组织。“古阿姆”是格鲁吉亚、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和摩尔多瓦五国英文名称首字母组合“GUUAM”的音译,该组织成立伊始即把实现与西方的一体化(加入欧盟及北约)作为战略目标。
(13)Сергей Сергеевич Жильцов,“СНГ под натиском‘Восточного партнерства’”,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30 апреля 2009г.
(14)2009年6月6日,俄罗斯禁止从白俄罗斯进口将近600种奶制品,9日又扩大到900种,就是说这一名录实际上几乎囊括了所有从白俄罗斯出口到俄罗斯的奶制品。白俄罗斯每年生产6百万吨奶制品,其中4百万吨出口到俄罗斯,白俄罗斯由此导致的损失可能达到10亿美元。
(15)Антон Ходасевич,“Брюссель прислал в Минск гонца”,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17 апреля 2009г.
(16)Евген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Клочихин,“Москва и Минск:дальше вместе или врозь”,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9 апреля 2009г.此处白俄罗斯所谓的“东方选择”是指在其战略取向上“倒向”俄罗斯,与后者全面实现在经济、军事、人文及政治等领域的一体化。
(17)“白俄罗斯总统宣布断绝与俄罗斯的伙伴关系”,《环球时报》2009年6月1日。
(18)Евген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Клочихин,“Москва и Минск:дальше вместе или врозь”,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9 апреля 2009г.
(19)有关这一点的详情可参阅黄登学:“俄格冲突的影响探析”,《国际论坛》2009年第1期。
(20)“美俄暗战格鲁吉亚”,《中国青年报》2008年8月11日。
(21)顾志红:《普京安邦之道:俄罗斯近邻外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1页。
(22)“КОНЦЕПЦИЯ ВНЕШНЕЙ ПОЛИТИ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http://www.mid.ru/brp_4.nsf/0/357798BF3C69E1EAC3257487004AB10C,last accessed on 12 July 2010;“или Стратегия националь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до 2020 года”,http://www.rg.ru/2009/05/19/strategia-dok.html,last accessed on 6 July 2010.
(23)“Военная доктрин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http://news.kremlin.ru/ref_notes/461,last accessed on 12 July 2010.
(24)Сергей Сергеевич Жильцов,“СНГ под натиском‘Восточного партнерства’”,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 30 апреля 2009г.
(25)Алла Алексеевна Язькова,“Синергия Черного моря и‘Восточное партнерство’”,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15 июня 2009г.
(26)“Ненатуральный выбор становится предпочтительным”,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14 апреля 2009г.
(27)[俄]米哈伊尔·维茹多维奇:“布什称白俄罗斯是‘欧洲最后的独裁国家’”,俄罗斯新闻社2005年5月5日。
(28)“РФ СОХРАНЯЕТ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УЮ ИНИЦИАТИВУ В ДИАЛОГЕ С ПОСТСОВЕТСКИМИ РЕСПУБЛИКАМИ И ГОСУДАРСТВАМИ БРИК:ВНЕШНЯЯ ПОЛИТИКА С 25 ПО 31 МАЯ 2009 ГОДА”,http://www.ancentr.ru/modules/analitical_comments/mo_01062009.html,last accessed on 23 June 2010.
(29)2010年4月2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与乌克兰新总统亚努科维奇在乌克兰城市哈尔科夫达成协议,俄罗斯同意在原合同价格基础上降价约30%向乌克兰出售天然气,而乌克兰同意把俄罗斯黑海舰队在乌境内的驻扎期限延长25年,并且在该期限届满后双方有权选择是否再延长5年。
(30)Павел Дульман,“Янукович расписался в результате”,“Российская газета”,Федеральный выпуск №5172
(93) от 30 апреля 2010г.
(31)Антон Ходасевич,“Брюссель прислал в Минск гонца”,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17 апреля 2009г.
(32)“СНГ-2 под контролем ЕС”,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13 марта 2009г.
(33)Антон Ходасевич,“Брюссель прислал в Минск гонца”,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17 апреля 2009г.
(34)主要是出于地缘政治以及地缘经济方面的考量,欧盟内部对于其地缘战略发展方向,既有德国、波兰等主张与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发展关系的“东进派”,也有法国、意大利等关注地中海地区的“南向派”。“地中海联盟”设想是在2007年初由法国总统萨科齐首次提出,并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支持和推动下于2008年正式成立。法国关注欧盟“南向”战略的考虑是,由它担当“地中海联盟”的“领头羊”,扩大和巩固其在地中海沿岸的影响力,并借此平衡德国在欧盟东扩后日益上升的影响力。
(35)“СНГ-2 под контролем ЕС”,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13 марта 2009г.
标签:欧盟总统论文; 时政外交论文; 俄罗斯乌克兰论文; 乌克兰冲突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乌克兰东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