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玉泉小学 657700
摘 要:小学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应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教给他们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识字教学 识字的兴趣 识字的方法 识字的习惯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石,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它远不如阅读教学那样诗情画意,也不如习作教学那样异彩纷呈,更不如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那样生动活泼,但是,它却是制约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瓶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的识字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整个小学阶段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一、阶段目标
1-2年级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4.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低年级常用的识字方法
1.加一加,减一减,合一合。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独体字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些简单易记的独体字当作基本字,利用基本字加一笔、减一笔或合起来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字形。例如:“日”加一笔是“目”、“目”减一笔是“日”、“日”和“月”合起来是“明”。十—千,十—干,人—大,日—白,乌—鸟,了—子,人—个等,从左到右是加一笔,从右到左是减一笔。加一加,合一合的还如:女+马=妈,小+土=尘,人+人=从,木+木=林,火+包=炮,小+大=尖,月+月=朋,又+鸟=鸡等等。但要注意有些笔画的变形。(尘的第一笔为竖,林的第四笔为点。)
2.利用部首的变化记忆字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许多字加上部首、去掉部首或者换部首又能变成另一个新字,例如:“京”加日字旁是“晾”、“座”去掉广字头是“坐”、“飘”去掉风字旁,换上三点水旁是“漂”。这一类字特别多,如:放、防、芳、仿、坊、访、纺、房;鸡、鸭、鹅、鹏、鸿;份、芬、粉、贫、扮、颁、吩、纷、氛等等。
3.用猜谜语的方法识字。
引导学生抓住某些汉字的字形特点,进行联想,学着编谜语,加深对字的印象。例如:教学“闪”字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把字拆分成“人”和“门”,在老师的动作暗示下,学生心领神会,编出了谜语“人很快进了门”,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还懂了字义呢。编字谜记字,如:“又进村来(树)”,“大口包小口(回)”等等。
4.用讲故事的方法识字。
有些汉字的结构很复杂,或无上述规律可循,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讲故事的办法识记汉字。如在学习“蹦”字时,小朋友在老师的引导下讲出了“两个小朋友在山下踢足球”的小故事,一个复杂的“蹦”字就很容易记住了。
除此之外,从一年级下学期学生会初步接触到形声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进行归类识字,这对于二年级尤其重要。同时还要鼓励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法识字,一年级需要掌握音序查字法,二年级还要进一步学会部首查字法。
三、除了要注意方法的指导外,我们还要注意学生识字习惯的培养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观察字的组成,以及与其形近字的区别。如:千—干,目—自,后—斤—片,妹—姝,艮—良。很—浪,美—羔,昌—冒,日—曰等等。区别:音、形、义。独体字要记住笔顺和笔画数,如:步,七画;走,七画。合体字有些除了记住结构外,也要记住笔画数,如:肺,八画;胸,十画。
2.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
识字往往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阅读中识字,已成为识字教学的基本途径之一。阅读中大量的实词要通过具体、形象、直观的教学解决音、形、义的问题;一些抽象的词更要在语言环境中来学习。要在阅读中能识字,必须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3.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
教会学生查字典的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低年级学生都要掌握。鼓励学生预习课文时,坚持勤查字典,使学生逐渐养成习惯。
4.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把识字和写字结合起来,通过“写”来强化对汉字的记忆,巩固“识”的效果。“眼看十遍,不如动手一遍”这就是说明动手写字对记忆汉字的重要性。人的动作,对记忆帮助是很大的。许多有经验的老师,都要求学生通过写字来加深对汉字的记忆。
总之,教师们灵活运用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
论文作者:聂清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6
标签:汉字论文; 部首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习惯论文; 方法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