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往债券市场收益率大调整的共性_货币政策论文

历次债市收益率大调整的共性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次论文,共性论文,收益率论文,债市论文,大调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债券交易员和研究员,不难发现我国债券利率短期走势上下波动30BP的情况较为常见,但一般投资者要抓住这些波段交易机会十分困难,因为债市短期走势的噪音较多,没有第一手信息优势的投资人处于明显劣势。然而,从中长期趋势看,利率波动的噪音相对较少,如果投资人能抓住主要矛盾,判断出后续利率大致走势的准确性会比预判短期走势高得多。

      本文将分析2009年以来债市收益率升幅超过100BP的市场情况及形成原因,意在找出几次债券熊市形成的共性,抓住主要矛盾,从而为投资者未来判断债市中期趋势提供参考依据。

      

      2009年以来几次债市大调整的市场回顾

      (一)2009年初至2009年年底

      这一阶段,债市整体利率几乎从低位一路上行至中性水平,中途没有出现较具规模的下行行情。10年期政策性金融债(国开债)收益率从3.10%上行至4.10%,1年期政策性金融债(国开债)收益率从1.11%上行至2.15%(见图1);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71%上行至3.64%,1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08%上行至1.50%(见图2)。

      究其原因,主要是从2009年初开始,部分经济增长率指标出现回暖迹象,PMI及信贷数据都有明显回升,债市收益率大幅回升。进入2009年4月份,伴随一季度各类宏观经济数据的公布,市场真正确认了经济触底,利率随经济数据好转而继续上行。进入7月份,央行重启1年期央票发行,并主动引导利率上行,同时重启IPO,资金面极度宽松的局面发生变化,到八九月份,经济形势的“V”型反弹得到确认,债市收益率进一步上行。

      (二)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

      该阶段债券市场经历了严厉的宏观调控,资金面异常紧张,信用事件层出不穷,信用利差飙升,整体债市收益率大幅上行。具体来看,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从3.60%上行至4.90%,1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从2.5%上行至4.5%(见图3);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25%上行至4.10%,1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90%上行至3.90%(见图4)。

      债券收益率大幅上行的原因主要在于2010年10月,央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这是2008年降息周期开启后的首次加息,超出市场预期。另外,10月份的PMI数据异常强劲,使得市场恐慌气氛进一步加剧,推动收益率进一步上行。11月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度调整,市场资金出现紧张,在政策利空预期没有消散的背景下,债市收益率不断上行。

      

      2011年2月至6月上旬,资金面紧张局面缓解,投资户配置压力利好债市,收益率曲线高位盘整;以工业增加值为代表的宏观数据显示经济有放缓迹象,加之日本核危机爆发推动避险情绪回升,制约中长期债券收益率冲高。6月上旬至9月中旬: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货币市场利率再度飙升,城投债信用事件频发,8月底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扩大,债市收益率“疯狂”上行。

      (三)2013年6月初至2014年1月初

      该阶段资金面明松暗紧,谨慎情绪导致一级市场供求失衡,带动二级市场收益率单边上行,债市整体步入漫漫熊途。

      10年期政策性金融债(国开债)收益率从4.10%上行至5.90%,1年期政策金融债(国开债)收益率从3.35%上行至5.55%(见图5);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40%上行至4.70%,1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80%上行至4.25%(见图6)。

      

      

      具体来看,2013年6月,央行试图引导市场机构通过自发去杠杆规范同业业务,始终维持正回购操作,并坚持发行3个月期央票,并未如市场预期那样通过逆回购“施予援手”,市场进入“钱荒”状态,回购利率和债市收益率均大幅调整。7月,房地产市场表现出淡季不淡的迹象,多个经济数据也强于市场预期,这也增强了交易型投资者的观望情绪。另外,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引发市场对未来利率中枢上移的预期。10月份,国家统计局陆续公布了9月份及3季度各项经济数据,不仅CPI重返3%以上,7.7%的GDP数据也击碎了此前关于中国经济下行的预期。进入10—11月,央行公布的3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对同业业务大有重新规范之意,更提到保持货币政策的“定力”,“把好流动性总闸门”,显示货币政策将继续稳中趋紧,且之后再度停发逆回购,市场开始担心央行未来或将重启正回购或通过其他手段回笼流动性,多头信心被彻底击溃,市场情绪极度恶劣,大量抛盘争先恐后的涌出,随后又引发大量不计成本的止损盘,市场收益率疯狂跳涨。

      债券收益率三次大幅调整的共性探讨

      (一)宏观经济走势对判断债市行情意义重大

      根据观察,CPI同比涨跌幅与10年期政策性金融债(国开债)收益率月度均值基本都能在最高点和最低点重合(见图7)。GDP当季同比涨跌幅与10年期政策性金融债(国开债)收益率季度均值走势也基本一致(见图8)。这说明宏观经济依然是影响债券市场走向的重要因素,尽管其在判断涨跌的幅度上效果有限。

      (二)货币政策松紧

      纵观以上三次债券市场出现的大调整,可以发现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都是紧缩性的,而且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即一旦央行采取跟以前相反的政策,后续政策都是连续、一贯的(见表1)。

      这给我们规避债市大调整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要判断中期经济走势相对比较困难,而判断货币政策是转向收紧还是宽松则相对容易,因为央行的货币政策具有连续性和一贯性,只要看具体的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就可以大致判断出政策的松紧方向。如果市场处于收紧货币政策的阶段,债市投资者就应该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从而规避收益率大幅调整的风险。

      当前债市走势展望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从当前央行具体实施的货币政策来看,依旧处于宽松周期中(见表2),说明债市收益率大幅上行的风险不大。后续收益率会否继续下行,则需要看宏观经济的情况。不过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在债券市场收益率不出现大幅上行且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债券套息交易依然具有价值,是可行的操作策略。

      

标签:;  ;  ;  ;  ;  ;  

论以往债券市场收益率大调整的共性_货币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