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经济信息化的思考_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关于社会经济信息化的思考_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关于社会经济信息化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本文在分析世界信息化潮流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社会经济信息化的模式与道路,提出了我国加快信息化进程必须要做好的几项基础工作。

[关键词]信息化 信息技术 信息产业

[分类号]G359.21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经济信息化很快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成为时代的最重要特征,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供讨论参考。

1 社会经济信息化是一种世界潮流

关于社会经济信息化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且著述甚多。有人认为,信息化是通信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性的总称,社会计算机化的程度是衡量社会是否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一种重要标志。也有人认为,只有建立在先进的信息技术产业、发达的信息服务业等完善的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基础上的信息环境,才能称之为信息化。应该说,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在各领域推广应用的动态过程,是一种高科技、高投入的社会系统工程。而信息化社会的概念则是从社会产业结构、运行机理和社会物质、能源、信息的综合开发利用角度提出的,社会信息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一种世界潮流。社会经济信息化是基础,它是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大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为前提条件的;而社会经济信息化的实现必将极大地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会经济信息化浪潮的兴起,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概括起来讲,主要有如下一些。

(1)信息技术已成为发展生产力的最重要因素。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作为高新技术核心部分的信息技术的大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社会经济信息化提供了最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它不仅可以提高自动化程度,扩大生产能力,改善生产劳动条件,而且能减少劳动投入与物质、能源的消耗,促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使消耗能源与资源型产业逐步为节约能源与资源型产业所取代,加速信息产业的发展。

(2)社会信息量与流量的激增为信息加工处理、交流传递的计算机和网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压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缓解对信息的供求矛盾,从而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3)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服务与科学文化教育等知识产业(即信息产业)迅速增长,从事研究开发、管理和信息活动的人员增多,信息交流日益广泛和复杂。出于发展经济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许多国家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节约能源和材料,把技术、知识、信息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主要手段。

(4)世界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使在发达国家中首先兴起的社会经济信息化浪潮迅速波及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性的一种发展趋势。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美、日、欧盟各国之间,在技术、经济和国际贸易等方面进行的激烈竞争,实质上是其信息力(信息的服务和吸收能力)的较量,也可以说是这些国家经济信息化水平的较量。从报道中还可以看到,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韩国、泰国、马来西亚以及我国的台湾等,也在大力采用信息技术,发展信息基础设施,以求及时掌握国际市场信息,为发展自己的经济、推进社会经济信息化提供最佳信息服务。现实情况表明,社会经济信息化涉及社会的许多方面,关系到社会的整体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由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就是说,发展信息产业,实现信息化,应当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一是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是实现情报信息工作现代化,提高生产效率与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二是社会日益增长的情报信息需求,这是导致信息产业迅速形成与发展的直接动因;三是强大的经济基础。任何新兴产业的发展都会受制于社会经济状况,资金与劳动力向信息经济转移的程度和快慢总是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这是一条客观规律。研究社会经济信息化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上述基础条件。

2 90年代世界信息化发展的新特点

当前,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力朝着各个领域伸展扩散,各行各业日益普及应用信息技术和设备,力求加速实现信息化、电子化和智能化。在各国政府的强有力的支持下,信息产业不仅成为本世纪最引人注目、最有影响的产业部门,而且也必将是21世纪最有发展、拥有美好前景的支柱产业。90年代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过渡时期,其信息产业的发展将对社会经济信息化产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远的影响。从目前各国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的实践中,可以看出,世界信息化发展具有如下新特点。

(1)随着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全球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上升,传统的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相对下降。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结构向着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方向转化,投资类产品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例如:目前美国信息技术产品中,投资类产品超过三分之二,在投资类电子产品中,计算机产品占50%以上;日本的信息产业从发展消费类电子产品起家,进入80年代后,它的投资类电子产品大大超过了消费类产品所占比例,实现了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的转化。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将导致国际贸易结构软化,以信息商品和劳务贸易为特色的“服务经济”所占份额大为增加。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资料:1987年美国的服务出口(Servic Exports)额为860亿美元,1993年猛增到1730亿美元,年均递增12.35%,是同期美国经济发展的4倍左右,对部分抵消连年来美国对外商品出口逆差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还将有力地促进各国国民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软化,且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地位更加突出。

(2)信息服务业向多极化、国际化、全球化方向发展,由原有的美、日、欧三极竞争,过渡到美、日、欧、亚群雄并起的新格局。一方面,各国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协作加深,并出现区域化、集团化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信息服务的产业结构变化加快,并日趋高级化。信息分析服务的需求增大,要求水平更高,即主要针对竞争环境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预测。信息服务的主题将从传统的决策、科技、管理和专业咨询,转向以不断改善并提高人们社会生活质量为特征的综合性信息咨询服务。

(3)支撑信息服务业的信息技术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信息系统由第一代塔架结构转向第二代蛛网结构,信息处理手段向综合化、数控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转变。信息传输手段将更广泛地采用光纤通信、卫星通信和网络通信。目前,光纤通信正在取代传统的同轴电缆,成为未来的主要通信手段;以多媒体技术和数据通信为新的通信方式,将有助于实现计算机、数据库、信息检索及各种软件的资源共享和数据处理。同时,综合业务数字网、交互型图像信息系统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将成为今后产业开发的方向兓数字化、智能化将成为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数字化的基础上,各类电子信息设备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正向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4)信息技术产品更新速度加快,信息产业软化趋势明显。软件产品在信息服务市场中所占比重持续增加,产品寿命进一步缩短。新近资料显示,1993年世界信息产业产值构成中,软件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已升至56%,硬件产业则下降到44%;1994年全球软件营业额为771.527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11.2%。这一变革事实表明,世界信息产业正向软化发展的道路前进。另一方面,软件市场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美国的垄断地位逐渐被削弱;微型机市场将伴随多媒体技术的开发而进一步繁荣,功能强大的工作站和高档微机将会受到高度重视,并在区域网和办公室自动化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系统集成、网络服务等将成为信息服务市场的优先发展新对象。

(5)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将成为推进信息化进程的关键。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信息服务人才,大力提高社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将促使就业结构软化,进而加速国民经济结构的软化,使从事信息服务的就业人员所占比重逐渐加大。据美国经济学家估计,到2000年,美国只有15%的就业人员从事物质部门的生产,85%以上的就业人员从事管理、研究和信息服务工作。另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预测,到2000年,日本非农业就业人数将从1991年的5900万增加到6700万;其间物质生产部门的就业人数减少202万,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就业人数将增加706万;软件业的就业人数将从1985年的43万剧增到215万,年均递增率达11.33%。

上述情况表明,9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已提出并正在大力实施各自的信息化计划,积极扶持信息产业的发展,以期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信息时代,为本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和社会基础,争取美好的发展前景。目前,许多计划已取得了积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部分成果已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我们应该很好研究、借鉴国外在社会经济信息化过程中所取得的宝贵经验。

3 信息化的模式与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几项工作

关于发展信息产业、实现信息化的模式,国内外的学术理论界提出了很多看法,如美国式的自然增长模式,日本的政府干预模式,以数据库产业为龙头的模式,以咨询产业为先导的模式,等等。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我认为,无论哪一种具体的操作模式,都必须建立在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基本模式之上,即通过加快信息技术进步,完善信息产业的基础结构来带动信息产业的全面发展,以实现社会经济的信息化。

从上述各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实践看,它并不是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的简单的自然发展顺序的产物,而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的产业信息化。从信息产业的动力看,它并不是简单的需求带动的结果,而是信息技术促使潜在信息需求转变为现实信息需求的结果。正因为信息技术促使了信息产业的产生,并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们讨论信息产业的发展模式就不能离开信息技术。事实上,发达国家发展信息产业都没有脱离这一基本模式。目前,发达国家的“信息垄断”,发展中国家的“信息贫困”,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信息技术的差距,而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的竞争上。

各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表明信息技术的竞争已经由技术开发和设备制造延伸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即信息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发展我国信息产业应该注意的一个动向。从目前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尽管在发展信息产业方面已初见成效,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这只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开始。发展我国的信息产业,实现信息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有很多重大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抓紧做好以下几项基础性工作。

(1)统一认识,统筹规划。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比较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这就要求我们在当前的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下,既不能放松加强农业、继续推进工业现代化的努力,又不能对信息化浪潮给我们带来的机遇无动于衷。我们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采取把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时推进的策略,使工业化与信息化互补共进,即用工业化培育信息化,用信息化来促进工业化。也就是说,在信息化过程中,既要用传统产业支持新兴产业,同时又要用新兴产业来服务传统产业,使二者达到互补共进的目的。其次,要清楚地看到,社会经济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国家建设全局的战略问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进行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并提出:到2010年“初步建立以宽带综合业务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国家经济信息化的程度显著提高。”要贯彻落实这一战略任务,就必须统筹规划,协调步调,克服某些“以我为中心”的分散主义作法。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面对世界信息化浪潮,我国政府不仅提出了今后信息化的建设目标,而且正在采取措施,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宏观调控与领导。1993年底国务院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确定了“统筹规划,联合建设,统一标准,专通结合”的原则;1996年5月,在撤销联席会议的同时,重新成立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该组织是国务院负责全国信息化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随后,沿海一些省、市也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化领导机构。深圳市作为全国信息化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在这方面先走一步,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受到了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重视。他们的实践经验值得借鉴。

(2)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化的核心是“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这是我国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应当始终遵循的根本指导方针。信息资源的科学组织、有效管理和深度开发,是搞好信息服务、促进四化建设的基础。近些年来,这方面的工作虽有进展,但仍是最薄弱的环节,需要引起重视。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加强科技图书、资料和数据库的建设,完善国家信息服务体系,改善服务工作。完善国家信息服务体系,包括传统的信息服务和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传统的信息服务搞好了,更有利于发展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信息服务现代化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条件还未成熟时,决不可轻易地抛弃那些行之有效的传统服务。联机情报检索系统确有许多优点,已在许多城市安装的检索终端,据说其利用率始终不高。这使我联想到,如果不很好地考虑我国的实际信息需求水平和用户市场以及信息的加工配套能力,而一味地去片面追求高水平的信息高速公路,就有可能出现人们担心的“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等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已经存在,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在规划建设我国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信息源、信息加工处理和信息市场的培育等问题,进一步完善而不是削弱现有的情报服务体系。为达到此目的,我国的科技信息资源也将实现由各自为政、分散、重复建设到合理布局、分工采购、资源共享、联合开发、重点支持的转变。这是我国科技情报信息系统为加快信息化进程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加强信息人才的培养,增强公民的信息意识。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进行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决不可忽视教育这个最根本的基础。没有一支训练有素的信息化专业队伍,没有全社会信息意识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实现不了社会经济信息化的。因此,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已成当务之急。另一方面,要适当调整有关政策,管理好、使用好现有的各类专业人才,以保持队伍的稳定,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倡导“科教兴国”,这是重大的战略决策,但关键是要落实,要在实践中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来保证这一战略决策的实现。从国外情况看,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能够迅速发展,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既重信息,更重人才,视信息和人才为现代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美国能保持世界经济强国地位,与他们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并千方百计从世界各国网罗人才的政策有着直接关系。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努力改进我们的工作。除加强信息人才培养外,还要尽快研究制定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正确的政策是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快速、高效发展的基本保证,必要的法律、法规是保障信息化和信息市场顺利、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而标准、规范则是信息资源共享和深度开发、充分利用的必经之路。

以上所述,仅仅是加快我国社会经济信息化建设进程而必须首先做好的几项基础性工作。而要真正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信息化,则需要我们在此基础上作出更大的努力。

(收稿日期:1997-01-03)

标签:;  ;  ;  ;  ;  ;  ;  

关于社会经济信息化的思考_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