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应用于43例痛风患者的护理价值分析论文_贾萍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痛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风湿免疫科痛风患者43例,于2015年5月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实施前后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3.0%,明显高于干预前的23.3%(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痛风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临床路径;痛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6-0248-02

痛风属全球性疾病,主要诱因为嘌呤长期代谢异常或障碍,致使血尿酸升高后损伤组织进而诱发的异质性疾病[1]。本病病情易反复,且迁延难愈,患者长期遭受疾病折磨易出现负性情绪如抑郁或焦虑等,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有相关研究表明除规范合理用药外,系统全面护理可将患者负性情绪及临床症状改善[2]。现选取43例患者,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风湿免疫科痛风患者43例,均于2015年5月开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其中32例为男性,11例为女性,年龄为36~75岁,平均(51.7±6.3)岁。

1.2 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方法

1.2.1组建护理路径小组 对小组成员予以培训,方式多样,如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现场个案、操作示范及情景模拟等,内容主要为开展临床路径的主要方法与相关知识,治疗痛风的新技术与进展,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及干预方法,收集资料并整理的方法,问卷调查、随访技巧及建立健康档案的方法等。实施前3个月培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才可开展临床操作。

1.2.2将临床路径制定出来 科室人员将资料表格自行设计出来,内容如下:资料调查表、含嘌呤食物分类表、膳食指导卡、健康档案表、健康指导卡、定期护理干预计划等。面谈法开展问卷调查后在计算机中录入资料,将个人健康档案建立出来。结合调查结果与痛风护理常规将患者版本路径与护理版本路径制定出来。前者路径内容:痛风相关知识、嘌呤食物含量、治疗方法、控制饮食方法、日常自我管理及护理技巧、检验正常值范围等;后者路径内容:介绍护理路径内容与干预事项,痛风相关知识,用药、饮食、运动方法,检验项目的意义,疏导不良情绪的方法,关节炎护理,将尿酸合成减少与排泄的方法,自我预防保健有关知识。

1.2.3具体实施 包干责任制,由工作组护士实施,方式为微信、邮件、QQ、微博等网络及面谈与电话等,落实以下干预措施:(1)对痛风诱因、危害、预防危险因素的方法,饮食、运动和药物疗法与注意事项,饮食中高低嘌呤的概念等予以讲授。讲授形式为多频次、多渠道及多方式,使患者深入认识预防痛风的重要性,将自身不良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改变,将痛风幅度次数减少或延长复发时间,将自我护理能力提升。(2)互动式交流信息,可构建微信群或QQ群定期组织病友讨论、分享与反馈,增强患者自我管理效果。(3)开展个体化与阶段性饮食指导:结合患者饮食习惯将个体化膳食指导方案制定出来,将患者饮食结构改善,确保膳食模式规范合理,将尿酸合成减少并加快排泄。(4)知己管理模式以针对性健康指导:帮助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予以了解,将自我管理行为构建出来,使其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且自我观察改善效果。(5)定期开展养生干预与心理疏导: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分析其具体情况并有效解决其面临问题,教会患者放松方法,使其心态平和,同时将健康意识增强,以对健康行为予以巩固。(6)合作管理:定期监测体质量及血尿酸等指标,并针对性调整饮食、用药及运动方法,以维持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每次实施后评估实施效果,并结合患者个体需求对干预频次与方式予以调整。每月组织工作组对存在问题及干预情况予以反馈,针对评价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持续培训工作组薄弱环节,以将干预质量提升。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干预前后患者知晓率,应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发病诱因、危险因素、并发症预防、自我护理及治疗方法等,均为单项选择题,测试患者痛风知识掌握情况,2次检验值不低于85分判定为掌握。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上述数据,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n(%),卡方检验行组间对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用P<0.05表示。

2.结果

干预前后患者知晓率对比 见表。

3.讨论

痛风疾病的主要表现为关节性疼痛,有较长病程且易复发,有较大的治疗难度。疼痛强烈会形成应激源,导致患者出现负性心理反应,对早期康复产生影响;且患者长期遭受疼痛折磨易产生消极治疗态度,诱发医疗矛盾[3]。近年来人们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相应变化,导致痛风发生率不断提升,预计2020年之前痛风将成为我国位列第二的代谢性疾病,仅次于糖尿病[4]。护理一直是疾病治疗的构成环节之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痛风疾病的上述特点及近年来的高发生率,对痛风患者采取全面系统的护理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传统护理主要是遵医嘱被动护理,无明确护理目标,护士健康安全护理意识较低,因此效果欠佳。临床路径模式,即将患者作为中心专门制定的全面整体护理计划,有利于规范诊疗护理、将住院时间缩短、将患者满意度提升及促进医患合作等。梁元芬等学者近年的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对痛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较同期未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要好,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5]。本组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护理路径可将患者对痛风健康知识掌握率提升,干预后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3.0%,明显高于干预前23.3%(P<0.05)。分析原因是本院通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展开个体化指导,将患者对本病认知水平提升,患者对痛风疾病相关知识有了很好的掌握后能较好的防止文化休克现象。此外,该护理模式还有利于将患者科学生活习惯与健康膳食习惯构建出来,进而改善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验指标,将并发症减少,减少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在痛风患者中应用可明显提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且形成健康的膳食习惯与生活习惯,改善生活质量,同时和谐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青.临床护理路径对痛风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8):1132-1134.

[2]郭招兰,陈秀萍.临床护理路径下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干预在痛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4):130-131.

[3]姚丽萍,谈灵霞,谌晨.临床护理路径在痛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9):5-6.

[4]曹月红.对痛风患者应用路径式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4(1):243-243.

[5]梁元芬,李玲.临床护理路径在痛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分析[J].华西医学,2014(2):320-323.

论文作者:贾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  ;  ;  ;  ;  ;  ;  ;  

临床路径应用于43例痛风患者的护理价值分析论文_贾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