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变革效益分析_三次产业结构论文

中国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变动效益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变动论文,产业结构调整论文,效益分析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78年以来,我国各地区为改变计划体制时所形成的不合理产业结构做了大量工作。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但由于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起点、国家宏观政策以及各地区对国有政策执行力度上的差异,使得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幅度及其效果也就有所不同。因此,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及其调整所带来的效益并分析其成因,对缩小东西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

表1所示数据为1978~1996年三大地带第一、二、 三产业产值在相应地带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百分比的变化趋势。通过对该表分析,可以看到1978年以来我国三大地带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以下特点:

(1)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排序已由1978 年的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转变为1996年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但第三产业比重要超过第二产业,还需一段时间。

(2)三大地带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具有相当程度的相似性。

(3)在三大地带中,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在1983年左右达到最高值后,一直呈下降趋势,并在90年代初以来呈加速趋势。其中,中、西部的下降速度明显快于东部;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在1983 年达到最低点,之后则变化不大;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 其曲线变化的相似性在三次产业中最强。由于第二产业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三大地带GDP中所占比重变化不大,因此,80年代中期以来, 三大地带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一、三产业之间的转换。

表11978~1996年三大地带产业结构演变单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东部 中部

西部东部

中部

西部

1978 22.64 35.65 35.20 57.73 46.85 45.65

1983 28.21 39.54 39.52 49.59 40.83 38.84

1988 24.30 31.93 33.82 49.70 43.45 41.03

1991 22.91 31.10 34.19 48.77 43.51 39.20

1996 16.11 25.69 26.99 48.55 45.03 41.30

第三产业

东部

中部

西部

1978 19.63 17.50 19.14

1983 22.20 19.63 21.64

1988 26.00 24.62 25.14

1991 28.32 25.40 26.61

1996 35.34 29.28 31.72

注:表内数字系各地带各次产业GDP的比重。

资料来源: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以下各表同。

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变化

1.地带内各地区产业结构的相似性提高

(1)考察三大地带内各地区不同产业与GDP相关性的变化过程。表2首先按地带分组,然后以每一地带内所包括的省(区、 市)的各产业及相应的GDP为组内样本, 计算出的各地带不同时间剖面上不同产业同GDP的相关系数。很显然,在某一剖面上, 某一地带内各省的某一产业同相应的GDP之相关系数越高,就越表明该产业在这一地带内各省的GDP中所占的比重愈趋于一致。

表2三大地带内各地区不同产业与相应的GDP之相关系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R1东

R1中

R1西R2东R2中R2西

1978年 0.4600 0.8207 0.9856 0.9142 0.8590 0.9855

1985年 0.7633 0.8229 0.9942 0.8955 0.8545 0.9967

1994年 0.8849 0.8869 0.9942 0.9928 0.9501 0.9993

R3东R3中R3西

1978年 0.9057 0.8769 0.9970

1985年 0.8773 0.9541 0.9961

1994年 0.9847 0.9817 0.9970

注:表中R1东表示东部内各地区第一产业同相应GDP之相关系数,其余如R1中表示的意义,可以类推。

从表2可以看到1978年以来三大地带内各省各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的变化:

第一,从总体看,1978~1994年,三大地带内各省(区、市)一、二、三产业产值同GDP的相关系数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这表明尽管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各地区各产业在GDP 中所占的份额产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但它们在GDP中的比重正逐渐趋向一致。

第二,从地区和产业看,尽管至1994年西部第一产业同GDP 之相关系数(0.9942),大于东部和中部相应值,但其1978~1994年的变动幅度明显小于东、中部。这表明,截至1994年,虽然西部各省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之一致性在三大地带中最大,但1978 年以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各地带内各地区第一产业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则是东部明显强于西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则表现为西部的相关系数大于东部,而东部又大于中部。这说明第二、三产业在各省(区、市GDP 中所占比例一致性西部最大,中部最小。

(2)再看三大地带内各地区各产业之间的相关性。表3是用表2 所提供的方法计算出的不同年份上三大地带不同产业之间的相关系数。

表3三大地带不同产业之间的相关系数

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

东部中部西部东部中部西部

1978年 0.0701 0.3885 0.9433 0.4623 0.8791 0.9823

1985年 0.4129 0.5196 0.9838 0.5447 0.8558 0.9841

1994年 0.8317 0.7043 0.9908 0.8122 0.9131 0.9840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东部中部西部

1978年 0.7860 0.5724 0.9800

1985年 0.8006 0.7591 0.9943

1994年 0.9831 0.8906 0.9969

显然,三大地带不同产业之间的相关性随时间演变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总体上,1978~1994年各地带各产业之间的相关性都有所提高,三大地带内各省(区、市)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正趋于一致。

第二,从地区看,西部各产业之间的相关关系数都要高于东部和中部,说明西部内各省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之差异性要小于东部和中部。

第三,产业之间的相关性地区差异仍十分明显。1978~1994年各地区一二产业之间的相关系数增长速度最快,特别是东部,从1978年的0.0701升至1994年的0.8317,增长速度超过中、西部; 表明东部经济发 达地区靠区外农业资源发展自身经济的作法,随着各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正逐渐削弱,东部各省一、二产业之间的比例正逐步得到调整。一、三产业之间的相关系数东部和西部分别小于相对应的一、二产业之间的相关系数,说明东、西部内各省一、三产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目前尚小于一、二产业之依赖性。由于各地带二、三产业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因此,相对来讲,各地带内各地区二、三产业之相互依赖性最强。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各地区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得到改善,但趋同的效果三大地带各有所不同,将在本文的后续部分加以分析。2.各产业就业人口相对西移

改革开放以来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虽然存在着很强的相似性,但由于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内部差异性的存在,就使得三大地带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口同产值的增长并非同步变化,就业人口相对西移。从表4可以看到,1978~1994年,东部第一、二、 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占全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均有所下降,而中、西部的比重则有所上升;与此相对应,东部三次产业的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却有较大幅度的上升。由此可见,尽管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相同,但东部产业经过调整后的单位人员产出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

表4三大地带各产业产值和从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

单位:%

产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一 东41.4958.01 54.71

七 中38.5027.76 28.35

年 西20.0014.23 16.55

一 东48.5861.68 60.91

九 中32.9225.72 25.01

年 部18.5112.62 14.08

就业人员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一 东39.3956.47 52.21

七 中35.0328.75 30.04

年 西25.5814.64 17.75

一 东35.6552.89 46.32

九 中35.5831.94 34.19

年 部28.7615.17 19.19

三、三大地带产业结构调整效益分析

总体上看,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三大地带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也进一步趋同。但是,由于各地区各产业内在的发展方向不同,结构调整过程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以下采用弹性分析的方法对这一问题加以研究,即对1978~1994年东、中、西三大地带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每增加1%,可以使相应地带的GDP增加的百分比,来确定各地带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益。

采用的方法如下,假设某回归方程的自变量为X,因变量为Y,回归

方程为Y=a+bX,则自变量X的弹性为E[,x]=b·──────,为自变量

平均值,即=(X[,1]+X[,2]+…+X[,n])/N,为因变量的平均值,即=(Y[,1]+Y[,2]+…+Y[,n])/N。E[,x]表明,X每增长(或下降)1%,引起的Y增长(或下降)的百分数。本分析中,各方程样本(X[,i]、Y[,i])的取值对应关系及计算结果见表5,样本的取值时段为1978~1994年(缺1990年),这样,方程的样本数N=16。

表5中各方程的相关系数、F值、T值均很高,满足检验要求, 但绝大多数方程的D-W值偏小(经查表,当于样本容量N=16, 显著性水平为5%,变量数为1时,D-W值应在1.37—2.63之间),说明绝大多数方程中的X和Y存在一阶自相关,若以此计算各地区各产业的弹性E[,x],则会出现误差。因此,需对上表中D-W值不符合要求的方程进行重新估算,取ρ=1-(D-W/2),用X[,i]-pX[,i-1]代替Y[,i]。

表5各回归方程参数表

XYb

相关系数 F

1978~ 东部第一产业产值,东部GDP 5.5903 0.9867516.20

1994 中部第一产业产值,中部GDP 4.1847 0.9918839.26

西部第一产一产值,西部GDP 3.8073 0.9900690.61

1978~ 东部第二产业产值,东部GDP 2.0215 0.9998 36752.05

1994 中部第二产业产值,中部GDP 2.1988 0.9995 14760.73

西部第二产业产值,西部GDP 2.3970 0.9994 12141.54

1978~ 东部第三产业产值,东部GDP 2.9030 0.9978

3223.00

1994 中部第三产业产值,中部GDP 3.2036 0.9975

2811.00

西部第三产业产值,西部GDP 3.0501 0.9970

2288.09

TD-W

1978~22.72 0.67

199428.97 0.93

29.27 0.95

1978~

191.70 1.72

1994

121.49 0.87

110.18 1.15

1978~56.77 0.87

1994 53.0189 1.48

47.8340 1.05

经过重新计算后,表5中D-W值较小的方程的D-W 新值都有所提高,并且都通过检验。观察表6中各产业的弹性E[,x],具有以下特点:

表6重新估算过的回归方程参数表

X Y

相关系数 D-Wb

东部第一产业调整后的X[,i],调整后的GDP

0.9739

1.83 6.1989

中部第一产业调整后的X[,i],调整后的GDP

0.9846

2.11 4.2608

西部第一产业调整后的X[,i],调整后的GDP

0.9800

1.88 3.9092

东部第二产业产值,东部GDP*0.9998

1.72 2.0215

中部第二产业调整后的X[,i],调整后的GDP

0.9991

1.89 2.1950

西部第二产业调整后的X[,i],调整后的GDP

0.9991

2.16 2.3791

东部第三产业调整后的X[,i],调整后的GDP

0.9963

2.24 2.8259

中部第三产业值,中部GDP* 0.9975

1.48 3.2036

西部第三产业调整后的X[,i],调整后的GDP

0.9946

2.01 2.9692

X Y

XY

东部第一产业调整后的X[,i],调整后的GDP

744.796 3742.616

中部第一产业调整后的X[,i],调整后的GDP

676.611 2304.116

西部第一产业调整后的X[,i],调整后的GDP

385.889 1245.907

东部第二产业产值,东部GDP*

3779.925 7514.446

中部第二产业调整后的X[,i],调整后的GDP

973.577 2201.221

西部第二产业调整后的X[,i],调整后的GDP

584.279 1431.389

东部第三产业调整后的X[,i],调整后的GDP 1305.029 4376.112

中部第三产业值,中部GDP* 990.148 3902.263

西部第三产业调整后的X[,i],调整后的GDP

375.337 1338.290

X Y Ex

东部第一产业调整后的X[,i],调整后的GDP 1.2335

中部第一产业调整后的X[,i],调整后的GDP 1.2512

西部第一产业调整后的X[,i],调整后的GDP 1.2108

东部第二产业产值,东部GDP*

1.0169

中部第二产业调整后的X[,i],调整后的GDP 0.9708

西部第二产业调整后的X[,i],调整后的GDP 0.9711

东部第三产业调整后的X[,i],调整后的GDP 0.8427

中部第三产业值,中部GDP* 0.8129

西部第三产业调整后的X[,i],调整后的GDP 0.8327

注:画“*”的回归方程由于在第一次估算中D-W值符合检验标准,因此,不需重新估算。

第一,虽然西部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最大,但其增长1%, 对GDP的带动作用明显小于东、中部。

第二,与第一产业不同,东部第二产业占GDP比重量大,而其增长1%,对GDP的带动作用也最大;而中部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虽然高于西部,但其增长1%,对GDP的带动作用却小于西部。可见,中部第二产业的效益在三大地带中最低。

第三,三大地带第三产业发展对GDP带动作用依次为东部、 西部和中部,但不论哪一地带,第三产业每增长1%,GDP 的增长都没有超过1%。

第四,从三次产业综合看,三次产业中, 各地带第一产业每增加1%,对相应地带GDP的带动作用最强,农业的基础作用明显; 三大地带第二产业的效益差距最大(E[,x]最大/E[,x]最小=1.0475);各地带第三产业虽然发展迅速,并且在各自GDP中所占比重已超过农业,但对GDP的带动作用在三次产业中最低,说明各地带第三产业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

四、各地区各产业效益差距成因简析

各地区各产业对GDP带动作用之差距的成因较复杂, 本部分选择若干点做简要分析。

(1)三大地带三次产业对本地带GDP带动作用的高低,同相应产业就业人员人均产出值成正比。表7中的A行数据系1994年三大地带各产业从业人员人均产值,B行数据为表6中相对应的E[,x]值。从表7中可以看到,三大地带二、三产业的人均产值同E[,x]值成正比的对应性非常良 好,只是东部第一产业人均值最高,而其E[,x]值却小于中部。这一偏 差的产生,同东部、京、津、沪三市第一产业比重过小密切相关,如果把京、津、沪三市排除在外,则东部第一产业的E[,x]值为1.31,高于中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对应关系?我认为人均产值的高低,体现着生产集约化程度、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管理以及产品的加工增值程度等方面水平的高低。正因如此,人均值越高,E[,x]值也就越高。

表7 三大地带三次产业就业人员人均产出值(元)同相应的E[,x]值对比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部 中部

西部

A 3936.59 3672.79 1895.01

17546.08 12115.40 12500.46

B

1.2355

1.2512

1.2108 1.10690.97080.9711

第三产业

东部 中部 西部

A 12649.57 7083.80 7107.19

B0.8427

0.8129

0.8327

(2)各地带第一产业对GDP的带动作用,同相应地带农产品加工工业发达与否密切相关。如果以各省(市、区)1978~1994年第一产业每增加1%,GDP增加的百分数ε为X,以相应地区1993 年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产值同该地区第一产业产值之比为Y(见表8),则X和Y的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7139〔1〕。可见,一个地区第一产业对GDP带动作用的强弱,同该地区农产品加工工业是否发达,确实存在着很强的正相关关系。根据这一关系,西部各省第一产业虽然在GDP中所占比重较大,但是由于农产品加工工业不发达,因此西部第一产业的发展对GDP 的带动作用不强。东部从总体上第一产业的E[,x]值(1.2355)虽然低于中 部(1.2512),但是,如果去掉京、津、沪三市,则1978~1994年东部第一产业的E[,x]值可以达到1.31%,高于中部。另外,通过表8还可以看到,全国各地区中,ε最高的为安徽(ε=1.50),而1993年该省的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产值同该地区第一产业产值之比只有1.25,这一比值在全国只居中游地位,而东部ε最低的北京、天津其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产值同第一产业产值之比却高达4.72和5.42。可见,第一产业和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要相互适应,这样才能使区域的经济增长达到最佳效益。

表8 各地区第一产业对GDP带动作用同农产品加工工业规模的对照

东部 X(ε)Y

中部X(ε) Y西部 X(ε) Y

浙江 1.47

3.39 安徽1.50 1.25 云南 1.32 1.46

江苏 1.46

3.21 河南1.34 1.12 四川 1.25 0.94

山东 1.40

1.90 山西1.32 0.86 陕西 1.25 1.03

广东 1.37

1.85 湖北1.28 1.27 新疆 1.22 1.14

河北 1.30

1.21 湖南1.23 0.70 宁夏 1.19 0.76

福建 1.27

1.41 内蒙古 1.16 0.68 贵州 1.13 0.62

上海 1.27 16.53 黑龙江 1.14 1.15 青海 1.13 0.66

广西 1.26

0.87 江西1.12 0.77 甘肃 1.06 0.66

辽宁 1.20

1.15 吉林1.06 1.14

天津 1.01

5.42

北京 0.89

4.72

(3)三大地带第二产业对GDP带动作用之差异,同各地带工业产业结构密切相关。表9为1993 年三大地带采掘工业和重加工工业在各自地带相对比重表〔2〕。相对比重越大, 表明该类型工业在该地带中所起作用越大。从表9中可以看到,从采掘工业角度看, 三大地带按重要性排列为中部大于西部大于东部;而从加工工业角度看,则表现为东部大于西部大于中部。这就形成了从工业产业结构角度看,中部采掘工业在该地带中地位最重要,加工工业地位最小;而东部正相反,西部则居中。很明显,发展采掘工业所带来的效益是加工工业所不能比拟的,所以中部第二产业的E[,x]值最小,东部最大。

表91993 年三大地带采掘工业和重加工工业在各自地带的相对重要性 单位:%

采掘工业产值占全国 加工工业产值占全国

采掘工业产值比重加工工业产值比重

东部38.41 64.96

中部44.22 22.56

西部17.37 12.48

第二产值占全国第

二产业产值比重 采掘工业相对比重 加工工业相对比重

东部 60.850.63121.0675

中部 26.001.70080.8677

西部 13.151.32090.9490

五、若干结论

(1)改革开放以来,三大地带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大致相同, 我国三大地带的产业排序已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但第三产业在GDP 中的比重同第二产业的差距仍十分明显,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一三产业之间的转换。

(2)三大地带内各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从总体上看, 趋同性在不断加强,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在逐渐调整,但东部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中、西部。

(3)由于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不同, 由此造成相同产业对各地带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带动作用有很大差异。总体上看,东部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大于西部,而西部又大于中部。

(4)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 一方面对提高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密不可分,但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如果没有第一产业的发展作为基础,其产出的边际效益也会降低。因此,第一产业的发展要和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相互适应,才能使区域的经济增长达到最佳效益。

(5)各地带各产业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大小, 同各产业从业人员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从这一角度看,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还应注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部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小于东部和西部,一方面源于中部采掘工业比例大,另一方面也由于其劳动生产率低下。因此,提高中部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既要要快中部加工工业的发展,更要在提高中部采掘工业劳动生产率上很下功夫。

注释:

〔1〕 因京、津、沪三市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较小,在计算相关系数时,如把三市包括在内,会对结果产生误导,故剔除,海南和西藏因数据缺乏,也不包括在内,因此,本相关系数计算的样本数为25。

〔2〕 本文中, 地区加工工业(采掘工业)相对比重=地区加工工业(采掘工业)产值占全国加工工业(采掘工业)比重/相应地区第二产业产值占全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标签:;  ;  ;  ;  ;  ;  ;  ;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变革效益分析_三次产业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