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经济学论文,几点思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的经济需要现代化。同样,中国的经济学也需要现代化。在世纪之交,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内在规律,推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创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为整个人类的经济科学文明发展做出贡献,是当代中国经济学人的责任。
一、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历史背景
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首先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中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经过40多年的经济建设,已初步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物质技术基础已相当雄厚。目前正处在历史性的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经济已经连续17年保持了年均9.5%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3倍,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一个奇迹,其中必然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同时,中国已成功地开创了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渐进式道路,并取得了重大进展。据测算,目前中国全社会经济活动中由市场机制调节的部分已占60%左右。而上述两个方面的变化又都是在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的环境中实现的,达到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有机统一和相互促进。这在人类制度变迁史上也是一个奇迹。其中也必然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在改革和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不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中国的经济学理论给予科学的解释和正确的回答。这就为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之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同时又是中国传统经济学自身变革的需要。按照经济学界多数同仁的看法,所谓中国传统经济学,就是指在我国大学经济学科作为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开设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其主要来源是50年代在斯大林主持下编写的苏联版《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其基本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概括和总结,而是在一系列原则的约束下,通过演绎的形式推导出来的,因而在范畴体系、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首先,在研究对象方面,传统经济学声称以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但在学术实践中,却既不研究生产过程中人与物的关系,也不研究人与人的交换关系,更不研究人的心理、偏好、预期和行为。经济学既然不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人,又怎么研究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呢?这显然是一个悖论。其次,在方法论方面,传统经济学单纯地进行规范研究,而不进行实证研究;偏好逻辑推演,忽视历史归纳。只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来判断经济学的理论,根据一时的感觉而轻率地做出结论,既不对经验事实做广泛的观察和归纳,也不利用模型进行深入详尽的分析。再次,在理论体系方面,传统经济学一方面自我封闭,只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分析和设想作为自身理论的源泉,拒绝吸收其他经济学派的理论,特别是拒绝从现实的经济运动中吸取营养,拒绝根据已经改变了的经济条件,抽象出新的经济理论。另一方面,传统经济学又进行因果式循环论证:从生产资料公有制中引伸和推导出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关系以及基本经济规律、计划规律和按劳分配规律等,再用以论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陷入从生产资料公有制出发,再回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因果式推导。最后,在基本理论方面,几乎每一个命题都有悖于中国的现实:一是在社会主义规定性上,传统经济学认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而客观现实是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完全不同。二是在经济形式上,传统经济学认为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不能搞市场经济,而客观现实是,我国现阶段只能搞市场经济,而不能实行计划经济。三是在所有制形式上,传统经济学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包括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内的公有制,不能保留私有制,而客观现实是,我国必须发展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在内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公有制只是其中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四是在分配制度上,传统经济学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不能实行按资分配,而客观现实是,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包括按资分配在内的多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只是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分配方式。五是在资源配置方式上,传统经济学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利用计划机制,排斥市场机制,而客观现实是,社会主义必须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六是在政府职能上,传统经济学认为社会主义只能由政府直接管理经济,而客观现实是,政府要从宏观上干预和调节经济。
综上所述,传统经济学既没有准确地概括和描述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状况,也没有从现实的经济运动中抽象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以用来能动地指导中国经济改革和建设。不仅如此,它还或多或少地束缚人们的思想,成为中国改革和开放的阻力。中国的经济改革实际上是在批判传统经济学理论、冲破传统经济学理论束缚的过程中前进的。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并不是得益于传统经济学的指导,而是得益于对传统经济学的突破。可见,传统经济学已经丧失了对经验现实的解释能力和预言能力,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亟需要从根本上进行变革。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就是在总结和批判传统经济学,根据新鲜经验不断进行新的概括和探索,提出和发展新的理论的过程中进行的。
二、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至少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研究成果国际化。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其理论研究成果达到了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在世界经济学领域中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有些中国经济学家成为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大师。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理论研究的中心。从本质上看,经济理论是一套用来解释经济现象的逻辑体系。一般而言,被解释的经济现象越重要,经济理论的影响也就越大。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因而英国是当时世界经济理论研究的中心,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大都是英国人或在英国工作的外国人,其经济理论在世界上有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逐步发展起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因而世界经济理论研究的中心也就逐渐转移到美国,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也都基本上是美国人或在美国工作的外国人,其经济理论也随之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并产生广泛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奇迹般的高速增长。据有的学者研究,如果我国能够继续保持政治稳定,坚持市场化改革,最迟到下个世纪30年代,我国就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届时,中国经济理论研究在世界经济学中的重要性将随之上升,世界经济理论研究中心就有可能转移到我国来。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世界经济学领域中产生深刻的反响。有人预言,中国经济学家如果能成功地创立中国过渡经济学,极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人们有理由相信,21世纪是中国经济学家的世纪。
(二)研究对象本土化。经济研究对象本土化既是经济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经济学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任何经济学家要对经济科学发展作出贡献,其研究成果要走向世界,就必须在理论上有所创新。而经济科学理论创新一般是在现有理论不能解释出现在某一特定社会的经济现象时产生的。换言之,凡是对国际思潮产生重大影响的经济理论,都是某一特定社会本土化的理论。越是民族化的理论,就越有世界性。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已经并将继续出现一些传统经济学所不能解释和预言的问题。中国经济学家对这些本土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从中抽象出新的理论,就有可能实现经济理论创新,对世界经济科学发展作出贡献。所以,要使中国的经济学走向世界,必须研究中国的经济建设实践。
当代中国经济建设实践可以用三个命题来概括:首先,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阶段,中国人民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发展是硬道理。中国经济必须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因此,中国经济学首先应当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为发展中国经济服务。其次,中国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它已经并将继续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深入研究中国经济改革的规律性,为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服务,是中国经济学本土化研究的又一重要任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最主要的是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为此,中国经济学应当研究市场机制和公有制、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相结合的内在规律,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如果中国经济学能够正确地解释和成功地指导中国改革和发展,就会突破自身狭隘的地域意义,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经济学。
(三)研究方法规范化。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规范化,是实现经济学现代化的又一必要条件,也是经济学现代化的又一重要标志。所谓经济研究的规范化,就是在经济学界建立一套大家认同的,理论创新、接受、修改、摒弃的制度规则和传统习惯。其目的在于创造学者和学术团体之间的共同语言,规范研究行为,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理论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理论创新规范和经济理论批评规范。经济理论创新规范包括两方面的规定性:一是在经济理论创新过程中严格遵守形式逻辑的要求,用几个主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解释社会经济现象;二是严格检验逻辑推论与所要解释的经验事实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就称为不被证伪,这个理论就可以暂时被接受;否则,这个理论就必须修正或摒弃。经济理论批评规范是指,在对某个经济理论批评时,只能针对其内部逻辑的一致性问题或逻辑推论与经验事实之间的一致性问题。如果一个理论在内部逻辑上是一致的,其推论又与经验事实一致,经济学界就应当接受这个理论。假如中国的经济学家能够严格遵循这些学术规范,认真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其研究成果就有可能国际化,为整个人类的经济科学文明发展作出贡献。
三、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基本原则
创建和发展中国经济学,逐步推进其现代化,必须遵守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首先,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经济学首先是一种意识形态,特定的经济理论总是代表着特定阶级的利益,主流经济学始终是统治阶级经济思想的反映。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理论必须体现社会主义要求,经济学的意识形态属性是不应当回避也回避不了的。问题在于什么是社会主义。
中国传统经济学接受的是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就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也是人们判别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经济学理论受到了挑战。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包括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重新确定了社会主义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反映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要求,本质上是革命的。因此,发展中国的经济学,必须首先坚持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构造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必须以邓小平经济思想为核心内容。只有符合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经济学,才有可能是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经济学。
其次,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创建和发展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无产阶级的经济学,其本身是生气勃勃,在实践中不断吸收营养和不断丰富发展的。今天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虽然很不相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改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其理论宝库是丰富的经济理论源泉。
当然,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公式和教条,它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在历史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在批判地吸收西方经济学科学成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今天,西方经济学又有了相当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仍有必要从中吸收有用的内容。实证地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在第一个时期,作为知识体系它停留在亚当·斯密的理论上;作为理论体系它的意识形态功能在不断加强。当代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开始进入了第二个发展时期,其特点是:语言随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观点而发展,价值取向也在发生变化。中国经济学应该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西方经济学的效率观加以整合。
最后,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方法和有用内容。创建和发展中国经济学,必须吸收全人类创造的经济科学文明成果,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包括当代西方经济学。从本质上看,西方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为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因而其基础理论是庸俗的,不科学的,我们不能照抄照搬。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一无是处,一无可取。适应西方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需要,当代西方经济学注重研究各种经济问题,从中得出的某些具体理论,提出的某些政策建议,反映了生产社会化的某些客观法则,因而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我们可以适当借鉴。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西方经济学中某些有用的东西并不是在纯粹的形式上存在着,而是和庸俗的不科学的东西共生,并紧紧结合在一起。对此我们应当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和批判,并从根本上加以改造。
西方经济学在方法论上的长处,是把经济学当作一门精确的经验科学来研究,就是通过认真地观察和归纳经验事实,建立经济模型,说明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这种以经验事实为基础,以经济模型为分析工具去精确说明现象之间联系的方法,就是实证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有便于证伪,易于操作之利。中国经济学应当学习和运用这种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也应当看到,分析方法本身暗含着价值观,在接受某种方法论的同时,也就接受了其价值观。所以,即使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方法,也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和批判。
创建和发展中国经济学,就目的而言,是为了发展中国经济、增进中国人民的福利,因而中国经济学本质上是建设经济学,而非批判经济学。因此,发展中国经济学除了尽可能地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外,关键是要从中国的经济建设实践中概括出新的理论。从这个角度看,借鉴和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实证方法,多些历史归纳,少些逻辑推演,是完全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