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企业家创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理念论文,企业家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13(2001)05-0052-05
改革开放以来,日常家用商品流通领域是最早放开放活且中小企业获得迅猛发展的行业。从家用生活必需品到耐用消费品,涉及的商品种类五花八门;涉及的企业所有制类型有国家、集体、个人;企业制度类型有业主制、合伙制、股份制、特许经营制等。由于该领域几乎不存在政府管制或不准进入的情况,资本要求不高,私人资本进入较早,经营方法容易被模仿,所以,竞争也较为激烈,中小企业的生死司空见惯。正因为容易模仿,创办简单,创业者不需要特别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每年都有大量的企业进入。企业家如何在创业时期处理好几个关键性的管理问题,是决定创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企业家的个人经验与创业选择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普通的商品流通领域内的竞争将日趋白热化,企业家的创业选择也成为决定企业创业成败的首要因素。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小企业创业的经验积累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美国,企业家的创业选择大多是通过现有的职业或经验中获得的。据威廉·D·拜格雷夫统计(1998),90%的新企业是建立在与原有行业同类型的或紧密相关的行业中,企业家先前曾从这些行业中取得经验。虽然美国的中小企业的“生死率”也相当高,但根据美国的小企业管理局(SBA)在20世纪80年代的统计调查显示,有60%的破产小企业是因为企业家选择了自己不熟悉或从未涉足过的行业。在某个行业能有企业家事先的亲自实践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有利于将来的创业和经营显得比其他人要训练有素,驾轻就熟。众所周知,经验的获得不外乎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条途径,那些有强烈的创业欲望而没有直接经验的年轻人不妨可先接受别人的间接经验。
尽管在早些年,经济学家和商学院的教授们坚持认为企业家是不能教出来的,或者说,企业家的才能是不能被“复制”而只能是天赋的。在商学院里关于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课程充其量只是在“模仿”已经成功的企业家(汪丁丁,1991)。但是,早在美国新经济来临之前的80年代中期,美国就有近300家大学开设了关于企业家精神的课程。而且,在近10多年中,关于企业家的课程和内容仍是商学院的课程表中发展最快的一个科目(拜格雷夫,1998)。从老一辈的福特、罗克菲勒、卡耐基、范德比尔特到后来的克拉克、霍夫曼、特纳乃至今天的“硅谷英雄”如史蒂夫·乔布斯、比尔·盖茨、肯·奥尔森等的创业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们去开拓自己的事业。美国经济之所以持续繁荣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每年都有大量的企业家为实现他们的“美国梦”而“下海”,能够营造如此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氛围是与经济学家和教授们对企业家的长期研究并教育他人分不开的。创办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应注意的一些管理技巧是可以传授给受教育者的。也就是说,企业家是可以教出来的。企业家个人经验与创业选择的相关性是极其重要的一条规律。然而,我国早年涌现的“企业家们”似乎用不着考虑这么多,尤其是在那个特殊的市场环境下也根本用不着。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消费品市场处于严重短缺状态,为满足广大人民长期被压抑的日常家用消费品需求,这一领域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最先从计划经济轨道脱离出来。由于这类商品的生产规模要求不大,资本投入类型为一般性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工艺简单,很容易在短期内形成大量的市场供给。一方面是因为在全国范围内,信息不畅,交通不便,加剧了商品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只要能看清这种严峻的短缺形势并果断下海者,谁就属于中国最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迅速地在全国形成难于抗拒的“示范效应”,激励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企业家队伍中。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了“全民经商”的热潮。也正因为这种只需要“勇气”和“胆量”而用不着结合企业家过去的工作经验去考虑和规划具体的行业选择和适当地学习一些关于企业家方面的知识就能致富的现象(就像最早进入股市能买到原始股而不在乎什么股就能发财一样),掩盖了商业经营内在的诸多规律。值得一提的是,乡镇企业在20年前的异军突起和随之冒出来的一大批农民企业家这一现象,在这个意义上就带有很大的讽刺意味揭示了那个时期中国企业家的“特色”。当经营商业的企业和人员越来越多,早期那种靠“胆大”就能致富的招数不再灵验,大家也逐步发现自己经营的商品逐渐充斥市场,生意就越来越难做。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在80年代持续的高速增长使消费品市场的短缺状况得到了根本改观,居民消费基本得到满足,到90年代初市场供求开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中小企业的销售压力逐年增大,相当数量的企业每年都不得不退出竞争。在这当中,我们不能不说也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家是因为从一开始就不熟悉他们要进入的领域,麻烦也是从开始就接踵而来。如果说,那些早期幸运的企业家们可以凭借有利的卖方市场赢得较充裕的时间完成从无到有甚至丰富的经验积累,在买方市场出现后才创业的企业家如果不具备一定的行业经验和相对突出的企业家才能,成功的机率是相当小的(买方市场是一个从宏观的角度根据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而得出的判断,并不排除在某个或某些市场内仍存在着供给的缺口。如果是在这些市场创业的企业家们无疑能获得较宽松的销售环境)。狭窄而激烈的竞争空间已容不得企业家有太大的闪失,而作为中小企业的创办者也就意味着他们不可能有太多的学费可交。企业生存的压力和发展的渴望迫使企业家们必须了解商业企业经营的经验和琢磨竞争的基本规律。
另外,在中小商业企业里,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从沿海地区(这里主要指广东、浙江、福建等)来的商人似乎总比我们的本地人强。人家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可能在平时的经营中还要承担比当地人的企业更多的苛捐杂税,可生意却做得有声有色。我们通常对此做的解释是,人家做生意有传统。传统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一些非正式规则,它也是生活在那个传统下的人们的关于这个传统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构成传统的原始成分仍然是点点滴滴的经验。可能是沿海地区的人拥有“临海”的资源,可能是他们天生就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企业家精神,在历史上,那里就产生过不知多少富甲四海的商贾,或言传口授,或精神传承,这类外部环境的熏陶对当地人的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在那些地方的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李嘉诚、包玉刚、曾宪梓、霍英东等大企业家是如何成为大企业家的,这些响的人物成为当地的角色模型(或行为榜样),影响所有想经商创业的人。因为了解成功的企业家使他自己变成一个企业家的行动显得更有把握。想成为企业家的人:最先是在家里或工作场所接触角色模型。的确,如果你的亲属(尤其是你的父亲或母亲)是一个企业家,很可能你也会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企业家。按这样理解,我们也可以把角色模型的感染力从“血缘”、“亲缘”、“地缘”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越是靠近“缘”的内圈的人,受到的感染力一般就越强。这些角色模型的故事或神话说到底还是他们当初是怎样做的,即经验的问题。只不过后人或其他人在经验的基础上加入了夸张和修饰的成分以及不同讲故事的人的程度不一的感情色彩。沿海地区的经商的传统是当地人在家庭、在村里邻居、在街坊、在社区乃至县、地区等世世代代经验传承的结果,它是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的一种间接经验的教育和传递,它和当今商学院里教授们讲授的关于企业家的课程在本质意义上应该是相同的。
二、企业家与家族式管理
一提到企业创业和中国当代的私营企业,就让人想起它们在管理上具有的家庭化、家族化倾向(刘伟,2000)。在很多人眼里,家族式(或宗法化)的管理总是与任人唯亲、裙带关系、低效率联系在一起,是造成这类企业破产的“罪魁祸首”。尤其在家族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后,必须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管理模式,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企业才能脱胎换骨,更上一层楼。的确,作为一种企业制度的家族制,和业主制、合伙制等同为企业制度最古老的形式,在市场经济的发育时期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似乎越来越成为专业化分工协作和管理职业化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可事实上,家族企业的发展现状几乎完全背离了理论家的逻辑。在全世界90%以上的小企业中有80%的是家族企业。甚至在《财富》杂志排名的前500家大企业中,有三分之一由某个家族控制(曼弗雷德·凯,茨德·维里尔,1998)。在华人经济中,如果华人企业不是家族型的,在雷丁看来才是意料之外的(S·B·Redding,1993)。华人企业在一百年以来都在和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国际性公司打交道,也接触到别的组织制度的全部知识,然而典型的企业组织形式仍保持着原先的基本特性。雷丁在进行深入的研究之前,也和我们许多人一样,发出“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仍旧是这样?”的惊讶。
家族制是中小企业一种“习惯性”的经营管理模式。抛开中国几千年的“家文化”的积淀不说,仅就中小商业企业的特征,家族式的经营管理确有难以替代的功效。
首先,家族企业“保密”的功能有效地防御了信息传到家族以外去。虽然中国自1978年以来始终朝着法制化的方向改革和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但是,在私人资本获得极大地发展的同时,相应地保护它们的私人财产的法制建设已经滞后,对那些已经富起来的、正在富起来的和努力致富的企业家来说,这种制度环境难免带有很大的“不可计算性”。企业家在专心致志地经营事业时,不得不小心翼翼地保护他积累起来的财富。同时,在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寻租”、“舞弊”的政府官员的情况下,企业家“露富”将会对他们的财富招致更大的风险。而且,对相当一部分企业家的财富来说,是否存在着像巴尔扎克所说的“在每一笔财富背后,都有一个罪恶”,在他们积累财富的经营活动中是否都带有一些“见不得人”的东西,从而成为家族企业发展的一个难猜的谜。因此,必须要有一种相对保密的机制。家族成员或家族内部相互有着多年的了解和信任,并且在创业初期,并无多少利益,至少这种利益还远远不足以腐蚀人们之间纯朴的信任,自己家里的事一般是不会拿到外面说的。迫于市场竞争的残酷,对商业经营的操作手法保密也是客观上要求的。
其次,家族制的灵活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可以大大地降低中小商业企业创业时期因为内部的劳动分工不明确而产生的管理成本。家族成员的血缘或亲缘关系所决定的尊卑、长幼的等级已经在企业内形成规范他们相互之间的等级制度。商业中小企业在创办时不可能也不必把将来涉及到的和可能发生的责权利关系都考虑清楚并通过“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实施程序把它们制度化或规范化,而且,那些正规的制度性的东西都是很生硬的信息沟通手段(W·G·大内,R·L·普莱斯,1978)。在商场如战场的环境中,中小企业在进货渠道、货源组织、商品运输、讨价还价、签定合同、售后服务、客户退货等环节如果都得照章办事,一方面会由于管理的成本过高致使法制建设显得不合算,另一方面即使某个家庭成员触犯了规章制度,家长的执法尺度最终还是会选择家法。兄嫂叔伯、乡里乡亲,大家都为了致富这个共同的目标而同心同德、同舟共济,除此之外,有什么大不了的。家和万事兴,这些道理,在中国比任何规章制度都更深入人心。人情至上的家庭管理,虽然“缺乏理性地承认事实的思想,缺乏非个人化的理性主义,以及缺乏对一个抽象的、非个人化的、有目的的组织应有的性质的理解”(马克斯·韦伯,1947)。但是,在已经存在着家庭的宗法制度(即人治)的企业内,法制的建设只会使家族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陷入混乱。相反,那些不成文的、心照不宣、约定俗成的东西作为企业成员自觉自愿遵守的行为规范,比正式制度的贯彻实施更加合理和经济。也就是这些几乎没有原则的规范在中小企业中起到的协调作用,同样可以使经营管理显得有条不紊。也正因为没有原则,企业才显得特别地机动灵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地适应消费者的心理和时尚变化,迅速地调整商品结构,满足社会需求。“小”、“快”、“灵”是中小商业企业竞争的优势所在。
最后,家族企业是一种具有共同文化的组织,其企业文化的产生是个自然生成的结果。也就是说,是不用组织领导动员的。商业企业的竞争不可谓不残酷、不激烈,为了能在商战中求得一席之地,团队精神是重要的精神支撑。没有团队高度的凝聚力,企业就没有能够抵挡商海诡谲莫测的风浪的能力,普通的经营困难都有可能让企业一筹莫展,如果遇上商业的不景气,后果就更难设想。团队精神是克服困难、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的“保健性因素”。在中小商业企业创业时,当某个家族成员能够“寻找并开辟一条廉价的进货渠道”、“把一种新的经营方法引入企业”、“发现一种具有潜在的市场的商品”、“成功地签下几个象样的合同”(也就是熊彼特意义上的企业家精神),很快就成为企业的精神领袖或权威。他的行为和语言会成为其他成员模仿的对象,他的目标也会同化为大家共同的目标,组织内的人员会无条件地服从权威的指挥。当新人员进入企业后,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家族氛围,不能尽快地同化他自己的目标,他迟早会作为组织的另类,要么被排挤出去,要么主动离开。组织同化的一个结果是,所有成员能获得有关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的信息,从而使企业的决策过程几乎成为本能的行为。这也是人本主义的行为科学家们所认为的具有高效率的组织的重要特征。中小商业企业的生存环境是恶劣的,一旦在家族成员中有具备这些素质的人能够在创业时期脱颖而出,率领大家杀出一条血路,实现资本和经验的一定积累,企业的前途将一片光明。
三、企业家对经营地址的选择
创办企业是件劳民伤财、千头万绪的“苦差事”,企业家需要事先做好涉及开办企业的方方面面事宜的考虑。在确定进入的行业领域后,企业家最费神的事恐怕就要数该到哪去开这个店了。当我们在过着短缺的日子时,我们会四处打听并挨街接巷地去寻找这些商品。当找到这些卖东西的“企业家”时,我们甚至还有些近乎于讨好似的主动去搭讪,抢购所需的物品,他们在哪卖东西是不重要的。买方市场的出现终于使这个问题变得重要了。
理论上说,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消费偏好、行为动机、性格差异、人口分布与密度、人口年龄构成、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和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风情等等都应该影响企业家对经营地址的选择。对于刚出道的企业家,不大可能具备那么丰富的知识去指导经营地址选择的实践。经营地址的选择问题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很难阐明的,虽然我们清楚上述的诸因素将对选择的结果起作用,但无法模型化或数学化地考察这些变量。更糟糕的是,在中国还存在一个极具神秘色彩又极其关键的被称之为“风水”的东西。即使是那些功成名就的大商人和学富五车的智者都破译不了这个中国商业领域的“百幕大”。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够发现企业家在选址时常犯的一些错误:(一)选择房租或地价便宜的地方。对于中小商业企业,租房费用占经营费用的相当比例。有些小企业的绝大部分流动资金都投放在预交的半年或一年的房租上(一般商业企业的流动资金占总资产的比重大于固定资产,企业规模越小,这种情况就越明显)。因此,企业家很在乎这笔资金的使用。但情况往往是距离人口稠密区较远的地区的房租才便宜。企业家选择节省房租的代价便是“门前冷落鞍马稀”,客源少了,销售收入低了。在创业初期的小企业,如果按照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投资效益计算,由于必须逐月分摊创办时发生的固定费用,加上每月发生的经营费用和其他开支,企业必须要有可观的销售收入才能维持下去(销售收入的主要实现形式还必须是现拿)。也就是说,新建的小企业是亏不起的。之所以小企业的死亡率高,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们的资本小,对亏损比大企业敏感得多。据统计,小企业在建立的第一年里的死亡率是最高的。这个道理也同样适合用于分析为什么城市一般具有商业中心的功能。做同样的生意,在大城市就要比在小城市和县城好做得多。除了大城市具有大的物流和信息流之外,大的人流是商家最宝贵的资源。(二)找做独家生意的地方。如果是要做和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带有“便民”意义的行业,如副食品、小百货、小杂货、家庭常备药等,这应该是个好主意。如果企业家猛然发现某个城市里的住宅小区还没有家用电器商店遂决定尽快抢下这个独家生意就不是个好主意。小区里的家庭可能会有来购者,但绝大多数有这方面需求的更愿意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到家用电器的专业市场去挑选并购买。今天的大城市里,很多的商业行业已经发展起专业性的集中交易市场,如上面的家用电器市场、还有建材市场、布匹市场和电脑市场等等(有些地方的称谓可能不太一样)。(三)轻易接手别人转租的店面。虽然我国已进入买方市场,毕竟搞市场经济才不过20多年,还属于萌芽阶段。在这时期,想做生意和学做生意的人还特别多,在某些地方,对商业店铺还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产生生意难做偏偏还有很多人来做的矛盾。因为生意难做,转手倒店的大有人在(据笔者调查,在许多城市都有专门做转租店铺生意的)。企业家如果不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明查暗访,而贸然接手他人的店铺,尤其是仍操“前人”的行当,创业的胜算极小。一个朴素的道理是,真正的“旺铺”是没有人舍得让的。总之,经营地址的选择是每个从事商业的企业家必须谨慎对待的战略性问题,选择的结果很可能决定了创业的结果。因此,企业家不妨在这个问题上做两手准备,如果第一次选择的结果不能使你的事业“旺”起来,你先从自己的经营管理上找原因,在经营手法上试图求变。例如,重新装修店面,调整经营柜台的摆设;调整营业时间或干脆再延长一点营业时间;增加一些商品品种或调整商品组合等。当这些措施收效不大时,你就得考虑进行第二次选择。搬到街对面,换条街,到城东或城南或另一个城市去试试。“人挪活,树挪死”,是商人的一句口头禅。
【收稿日期】200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