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辍学理论研究述评_大学辍学论文

关于国外的辍学理论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理论研究论文,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9.1文献标识码:A

目前,辍学问题成为世界性的教育难题,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现象严重、辍学率增长和辍学生数量增加,引起人们对辍学问题的广泛关注①。辍学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对个人而言,给学生本人带来了严重的身心伤害,限制其就业和生涯发展;对国家而言,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对社会而言,则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经济负担、失业、青少年犯罪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关注辍学问题,但研究大多集中在对现象层面的描述和简单的归因上,缺乏理论上深层次的分析和探索。笔者以“辍学”和“理论”为关键词,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上检索,发现迄今为止,有关辍学的理论研究只有北京师范大学的蒋成凤等曾在2004年对国外的远程教育辍学理论开展过研究综述②。其他则零星有以布迪厄的实践理论、需要理论、理性选择理论和文化再生产理论对辍学问题进行的解释,但缺乏综合性的分析和本土化的研究。我国目前的辍学理论研究现状,一方面缺乏对国外辍学理论的介绍和借鉴,另一方面,缺乏本土化辍学理论的建构。本文希望通过对国外辍学理论和模式的介绍和分析,对我国辍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国外关于辍学的理论研究

(一)辍学相关理论

1.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是由班杜拉(Bandura)③ 于1961-1973年发展而成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行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模仿,模仿的对象可以是家庭、同辈群体或大众传媒。青少年的辍学行为可能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观察学习,如通过观察其他辍学生的生活状态,发现辍学后的生活自由自在,不受束缚,于是促进了辍学行为的发生;学校处境不良,如果学校生活一再引发青少年的挫折感和挫败感,学生和老师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恶化,会使青少年患上恐学症,从而拒绝上学;校外的引诱,青少年在校内被否定,如果能在校外朋友处得到肯定和认同,并受到校外游戏机房和电脑房的诱惑,很可能将注意力和兴趣点转向校外;认知控制,青少年在学校遭遇学业失败,如果能由此奋发图强,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他会更加努力,使成绩提高,反之,如果认为自己缺乏能力,则会自暴自弃,认为自己不适合学校而辍学;强化作用,行为的发生受到正强化和负强化的双重影响,得到正强化的行为通常会被重复和加强,得到负强化的行为会减少甚至消失,如果青少年在校内不断被教师和同学负强化,而在校外被同辈群体正强化,就很可能会倾向于校外而选择辍学。④

2.社会紧张理论

社会紧张理论(Social Strain Theory)认为偏差行为是由社会规范的混乱或分裂状态所引起的,当个人面临新的社会环境,或在环境中遭受挫折,容易表现出反抗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该理论认为无法达到成功目标的青少年,容易产生挫折感,导致辍学和犯罪行为的发生。学校是导致青少年产生偏差行为的地方,因为学校的课程内容、语言、纪律、价值观等都是以中产阶级为标准,社会经济地位低的青少年为了达到学校的要求,往往会有较高程度的紧张和焦虑,学校的标准使低阶层的青少年在无法达到学校要求时会产生失败和挫折感,之后逐渐转为对学校生活的排斥,最后可能会走上辍学的道路。如果又同时受到家庭、社区或不良同辈群体的影响,那么出现的概率会大大增加。⑤

3.文化传递理论

文化传递理论(Acculturation Theory)是由Miller和Cohen提出的。Cohen⑥ 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阶级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期待,社会底层的学生可能在家庭成长过程中,行为就被期许着具有任意性和侵略性,在价值观上着眼于目前而非长远计划,中产阶级的学生则可能从小被教导应具备责任感、上进心和在竞争场合中争取胜利。所以位居社会底层的青少年在从小耳濡目染之下,逐渐感染该阶级所传递的价值标准,在进入以中产阶级价值观为主的学校后,可能因为无法认同学校文化价值观,在学校感受到失败、挫折,因自尊感日益丧失而遭受老师和同学的排挤,最终走上辍学之路。Miller⑦ 认为在社会结构中由于人口的异质性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团体,每个团体都拥有各自独特的信仰、传统、价值观、规范和社会期望。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通常是中产阶级的信念,学校规则往往反映出中产阶级的价值倾向,但位于社会底层的学生却因为不断地在学业或人际上的挫败,而无法认同这样的学校文化,并逐渐地形成抗拒型的学生次级文化。属于社会底层的学生在经历了学校情境下挫败的经验之后,在同辈相互依靠和阶级文化的影响下,容易持有与学校成就取向相背离的主张,也比较容易出现偏差行为,当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会产生辍学的举动。

4.抑制理论

抑制理论(Containment Theory)是由Reckless⑧ 所主张的,他认为偏差行为的产生是个人的内在抑制力和外在抑制力在面对环境压力、内在推力和外在拉力后失去平衡的结果。内在抑制力是使人遵守规范和产生自我引导的能力,从个体内部产生抑制偏差行为和抗拒犯罪诱惑的能力。外在抑制力则是指社会团体约束个人行为在可接受的规范和期待范围内的能力,多来自于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团体等。抑制理论认为,个人偏差行为的产生除需考虑内、外在抑制力的强弱,还需要衡量环境压力、个人自身的内在推力以及外在拉力的强弱。环境压力包括如贫穷、失业、不安全感、下层地位、机会有限和不良的生活条件等。外在拉力是指外在不良的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和吸引程度,主要是指外在负向环境的影响力,其组成要素包括如结交不良朋友、接触犯罪亚文化、接受不良大众传媒、出入不当场所、与有犯罪习性的人交往等。内在推力是指个体内在心理干扰和不安的影响力,其组成要素包括如心理冲突、焦虑、恐惧、反抗、仇恨、自卑感、不安、不满足和叛逆等个人内在的心理因素。

抑制理论可用于解释辍学行为的发生,辍学不仅要考虑内、外在抑制力,还需要衡量个人所面对的环境压力、个人自身的内在推力和外在拉力。如果个人的内、外在抑制力比环境压力、外在拉力和内在推力更强大,青少年就不会辍学;反之,如果个人的内、外在抑制力无法抵抗环境压力、外在拉力和内在推力,青少年就容易走上辍学的道路。⑨

5.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 Theory)是由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⑩ 于1979年提出的,强调生活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系统的,是各个层次交互作用的结果。该理论认为,行为系统(Behavior Systems)指人生活于其中并与之相互作用的不断变化着的环境,分为四个层次,由内到外分别是:微系统(Microsystem)、中系统(Mesosystem)、外系统(Exosystem)以及宏系统(Macrosystem)。这四个层次是以行为系统对学生发展影响的直接程度分界的,从微系统到宏系统,对学生的影响也从直接到间接。微系统指对学生产生最直接影响的环境,一般包括如家庭、学校、同伴等,在微系统中,个体的发展变化既受个体自身因素的影响,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微系统对传递社会文化最为直接。中系统是个体直接参与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外系统是大于中系统的生态环境单元,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环境系统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人的发展具有间接影响,如父母的工作单位、家庭所处的邻里社区、学校管理部门等。宏系统是指个体所处的整个文化或亚文化中的社会机构组织或意识形态,涵盖社会的宏观层面,如价值取向、生产实践、风俗习惯、发展状况等。宏系统包容着微系统、中系统和外系统。(11)

生态系统理论中所形容的环境,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人,既可以是资源,也可以是冲突和压力的来源。学生在学校环境中会有不断的交流和互动,当学生与学校间的交流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时,学生能够适应学校环境,在校上学能带给他成长和发展,因而会继续在学校上学;相反,如果学校生活给人带来压力,且超过个人的承受能力时,人与环境间的关系就会变坏,造成不平衡,进而产生孤立、绝望、无方向感等情绪,辍学行为就易于发生。

(二)辍学模式

造成青少年辍学的原因是多元和复杂的,国外研究者根据辍学生的背景特征、学校特质、受教育环境、外部因素、学校表现和留校意愿等因素分别加以探讨,建构出不同的辍学模式,主要有Tinto的中途辍学概念模式、Miller的中途辍学修正模式、Ekstrom等的中途辍学路径模式和Barr Robert的一般系统理论辍学模式。

1.Tinto的中途辍学概念模式

中途辍学概念模式(Conceptual Framework of Dropout)是由Vincent Tinto于1975年提出(12)。该模式修正自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的自杀论,迪尔凯姆用自杀率说明社会整合,他认为自杀动机的产生与否,取决于个人与团体生活整合的程度(13)。Tinto认为当学生身处学校环境,又无法与学校生活整合时,就会破坏个体和学校的连接关系,造成缺乏规范的失序现象,辍学的行为就容易发生。中途辍学概念模式认为学校系统内部具有两个子系统,分别为学术系统和社交系统,学术系统代表学生个人的课业表现、智力发展、学业成就等综合表现;社交系统代表学生在校内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社交行为等综合表现。一般而言,在进入这两个子系统之前,每位学生都具备个人独特“目标承诺”和“学校承诺”。所谓“目标承诺”指学生对自我期待的层次和强度;所谓“学校承诺”指学生所期待就读的学校类型。对学校和目标的承诺在子系统内运作,逐渐产生不同于先前的承诺。学生在进入系统之前本身所具备的个人“目标承诺”及“学校承诺”,所有家庭背景、个人属性等先前所具备的经验和特质等,都在系统内运作过程中发生影响力。学生在学术系统和社交系统两者之间必须有整合,如果学生无法整合学术系统将导致课业失败,如果学生无法整合社交系统,就会因遭受校内人际的孤立、排挤而产生疏离感。所以学术和社交系统的整合将共同决定学生留在学校的意愿(14)(见图1)。

图1 Tinto中途辍学概念模式图(15)

2.Miller的中途辍学修正模式

中途辍学修正模式(Conceptual Model of Dropout)是由Miller(16) 于1991年将Tinto(1975)的中途辍学概念模式加以修正而来的,Miller从芝加哥9至12年级的338位辍学生所做的研究中提炼出中途辍学修正模式:学生的家庭背景、个人属性和之前的教育经验将会影响学生在学校的学业和社交表现;无论在学业或社交生活任何一方面有失败的经验时,都会导致学生产生辍学的动机和行为;学生留校意愿将是影响学生选择是否辍学的心理知觉因素;学生入学前的目标承诺和学校承诺并不是影响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外部因素对辍学的影响,包括社会帮派的影响、吸毒、酗酒、怀孕等是不容忽视的因素。Miller强调学生的背景不同会影响其在学校内的学业和社交表现,这又会影响学生留校的意愿,这种意愿是学生决定是否辍学的主要原因(17)(见图2)。

图2 Miller中途辍学修正模式图(18)

无论是Tinto还是Miller的模式,都注重家庭背景、个人属性和入学前的经验对青少年的影响。都强调学生在校内的学术系统和社交系统这两大系统,两者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这两者的表现会影响学生的内在知觉,当这种认知不支持学生继续留在学校时,学生就可能选择辍学。Tinto模式和Miller模式的不同在于,Tinto还强调了学生的目标承诺和学校承诺对学生作出辍学决定的重要性,而Miller则否认了这两个因素的重要意义。同时Miller还注意到外部因素对辍学的影响,并由此对辍学模式进行了修正,这是他比Tinto模式的进步之处。

3.Ekstrom等人的中途辍学路径模式

Ekstrom等于1986年提出中途辍学路径模式(Path Model of Dropout)(19),他们根据学生自陈的报告进行统计研究,发现因为不喜欢学校或成绩不佳的原因而辍学的学生占三分之一以上,即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因为在学校没有成就感或者觉得与学校疏离而离开学校。但还有相当的学生不会因为不喜欢学校或成绩太差而离开学校,所以这不足以解释学生离开学校的原因。Ekstrom等人因此提出决定中途辍学的路径模式,借以探讨导致学生辍学的原因。该模式认为学生的背景特质、家庭教育支持系统、学生在校表现三者及其交互作用,是影响学生决定是否辍学的主要原因。其中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决定继续留校就读或是辍学(20)(见图3)。

图3 Ekstrom等人的中途辍学路径模式图(21)

4.一般系统理论辍学模式

一般系统理论辍学模式(General System Model)是由Barr Robert(22) 根据San Diego地区学校的辍学问题于1987年提出来的,用一般系统理论来解释学生辍学的历程。该模式认为影响辍学的因素来自学生特质、学校环境和外部环境三方面的交互作用。

一般系统理论辍学模式可分为输入、历程和输出三个部分。输入部分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学生背景特质和学校特质;历程部分包括因输入条件而产生的教育和社会环境、学生对学校和教育环境的知觉和学生的在校经验;输出部分包括结果和选择。学生在历程部分所获得的满足感程度,如果能达到学生要求的抱负水平,学生留在学校的可能性就比较大,相反,如果未能满足学生的期望水平,则辍学的可能性便会增加。学生辍学可能因为缺乏对学校的归属感,人际关系上的排斥和疏离以及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不佳,因为得不到支持的感觉,使得完成学业的机会丧失,因此而辍学。一般系统理论辍学模式假定外部环境、学校特质和学生背景特质交互作用后,将影响学生对整个教育环境的知觉、经验、满足感和在校表现(包括人际关系、学业成就和学业满足感等),并且将决定是否会因此而辍学(23)(见图4)。

图4 Barr的一般系统理论辍学模式图(24)

二、总结和反思

(一)对辍学理论和模式的思考

从辍学的相关理论我们可以发现研究者对辍学行为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个角度:

1.辍学是通过学习和模仿习得并强化,其代表性理论有社会学习理论。青少年通过对既有辍学生辍学行为的模仿,强化自己的辍学倾向,如果此时在校内遭受挫败,在校外受到引诱,较容易发生辍学行为。在青少年的辍学过程中,亲密的同辈群体和青少年亚文化往往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在研究辍学行为时,应注重了解青少年的亲密同辈群体的亚文化以及青少年与这个群体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

2.辍学等偏差行为易于在社会规范失序时发生,其代表性理论有社会紧张理论。此类观点更倾向于从社会结构、社会规范的角度看待辍学问题,在社会规范混乱时,个人更容易处于孤立、茫然、失序的状态,发生偏差行为的可能性更大。

3.辍学行为是底层阶级的价值观与学校系统价值观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的一种结果,其代表性理论有文化传递理论。底层阶级与中产阶级在价值观、文化上存在差异,而学校是按照中产阶级的文化来运作。正如布迪厄所认为的“文化资本具有明显的代际传递特征”,传承了低文化资本的底层阶级青少年在以中产阶级文化为主流的学校中往往不适应,文化间发生冲突,易于发生自我驱逐而走上辍学的道路。

4.辍学是青少年的内部力量与外部力量相互博弈,在推力和拉力的相互作用下失去平衡时的一种结果,其代表性理论有抑制理论。其中青少年个人内心的力量与家庭、学校、社区以及同辈群体都参与到相互作用中。

5.辍学是在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一种结果,其代表性理论有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根据对青少年影响的直接程度将环境因素由内向外分为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四个层次,越靠内的因素,影响程度越大,该理论比较注重各因素间的层次性以及作用发挥的层进性。

四种辍学模式也强调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但是相比较辍学的理论,它们以图形的形式更清晰地展现了各种因素是如何相互影响并发挥作用的,其中决定性的因素又是什么,这些模式一般都是研究者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提炼。

有关辍学的各种理论和模式,大都涉及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同辈群体、文化等因素,只是分析的侧重点和层次有所不同,有的注重从微观的角度切入,有的注重从宏观的角度探讨,更多是从各因素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基本上体现了从微观到宏观,再到综合的发展趋势。当然,目前有关辍学的原因和各原因的相互关系并没有定论,理论研究仍处于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

(二)对我国辍学研究的借鉴意义

与国外的研究相比,我国的辍学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展以来,在量上已经不少,但在质上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研究以简单描述性居多。辍学的原因主要围绕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这几方面展开,内容反复印证,大同小异,多大而统的分析,缺小而专的论证,研究缺乏新意和深入探讨。辍学的对策则流于一般化和形式化,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其次,研究方法不够规范。许多研究还停留在体会和感想等较低层次的研究水平上,即使运用了实证研究方法,也不够规范,如调查问卷的编制、抽样、样本的代表性,统计推理等方面不够严格,经不起方法论的检验。再次,研究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不够,尤其对国外辍学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借鉴非常少。最后,研究缺乏理论上的提升。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对辍学的研究还停留在事实层面的叙述上,尚未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而一个学术领域要走向成熟,必然要有理论上的概括和提升。从国外有关辍学研究的诸多理论和模式来看,我国对辍学的研究完全可以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发展出本土化的理论和模式,我国今后的研究应注重参考国外辍学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实现理论的借鉴和创新。

注释:

① 黄晓红.世界义务教育遭逢挑战——当今辍学现象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0(2).

② 蒋成凤等.国外关于远程教育辍学理论的研究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4(3):19-22.

③ Bandura,A.(1969).Principles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

④ 胡惠.台南市“国中”中辍学生辍学原因与预防中辍辅导成效之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国立”高雄师范大学教育学系,2002.

⑤⑨(11)(17)(20)(23) 黄品端.少年中途辍学模式预测之探讨研究——以台中市少年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静宜大学青少年儿童福利研究所,2002.

⑥ Cohen,A.K.(1955).Delinquent Boys:The Culture of the Gang,New York:Free Press:49.

⑦ Miller,Walter B.(1958).Lower-class Culture as a Generating Milieu of Gang Delinquency.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4:5-19.

⑧ Reckless,W.C.(1961).The Crime Problem.New York:Appleton-Century- Crofts.

⑩ Bronfenbrenner, U. (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 by Nature and Design.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2) Tinto,V.(1975).Dropout from Higher Education:A Theoretical Synthesis of Recent Research,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45(1).

(13) 梁志成.台北市高级职业学校学生中途辍学因素及预防策略调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研究所,1993.

(14)(15)(18)(21)(24) 陈叔宛.“国中”生中途辍学行为之相关因素研究——以高雄、台南县市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国立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2004.

(16) Miller, A. P.(1991). An analysis of the Persistence/Dropout Behavior of Hispanic Students in a Chicago Public High School.Chico,Illinois: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19) Ekstrom,R.B.Goertz,J.M.,Pollack,J.M.& Rock,D.A.1986.Who Drops Out of High School and Why? Findings from a National Study,In School Dropouts:Patterns and Policies.

(22) Barr, R.B.(1987). An Essay on School Dropout for the San Diego Unified School ,District.(Eric Document Reporduction Serve No.ED279733)

标签:;  ;  

国外辍学理论研究述评_大学辍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