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创建的实践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明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辽宁省大连市不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了文明健康、奋发向上的城市风貌,有力地推进了和谐大连的建设。
一、坚持统筹规划,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大连市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始终坚持把创建文明城市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同和谐社会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一是规划发展。从1986年至今20年多年来,市委、市政府连续制定并实施了7个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二是不论领导班子怎样变动,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始终不变;三是不以牺牲精神文明建设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的决心不变。2004年,大连市委、市政府印发《大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明确了坚持“以创促建、重在建设、注重长效、惠及百姓、造福社会”的指导思想。
二、坚持完善制度,夯实创建工作基础
为保证创建工作规范进行,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大连市明确了以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文明委组织协调,党政部门各负其责,人大、政协监督指导,群团组织密切配合,城乡联动,新闻媒体引导宣传,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的创建领导机制与工作机制。各级文明委切实担负起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加强指导的重要职责,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加强沟通交流,形成整体合力。文明委各成员单位围绕全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总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按照任务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努力落实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水平和管理水平。
三、坚持以创促建,注重长效机制建设
一是不断完善责任机制。坚持地区和部门条块结合、相互配合的原则,不断加强日常考核,落实执法部门责任制,建立责任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切实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二是不断完善宣传教育机制。利用新闻媒体、公益广告、车体广告、楼宇宣传栏等多种宣传阵地和宣传形式,在全市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和舆论强势。
三是不断完善约束和激励机制。大连市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创建工作责任目标分解和精神文明年度绩效考核制度。
四是完善社情民意办理机制。不断畅通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渠道,积极支持新闻媒体发挥监督作用。通过设立投诉电话、网上意见箱、领导接待日、行风热线等各种方式,实行社会监督,让广大市民有知情权、发言权和监督权。
五是不断完善督导、调研机制。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视察活动,定期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创建工作,听取意见。建立市民巡访团、城市市容卫生检查等群众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各自职能。
四、要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市民主体作用
一是从市民的社会行为抓起。全市广泛开展了“三文明”、“文明护绿”、“以纸换树”等道德实践活动和“三管好、六个不”道德自律承诺活动。全市开展文明行车、文明乘车、文明走路的“三文明”活动以来,全市100多条公交线路的始发站基本做到了排队乘车。
二是从“热点”、“难点”问题抓起。全市在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积极开展“敬老认亲、扶贫帮困”道德实践活动;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了“诚信大连”道德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知荣辱,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市民自觉遵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
三是从和谐创建抓起。以“让爱心沐浴滨城、用文明铸就和谐”为主题,广泛开展了和谐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志愿者行动,广泛开展“让温馨充满城乡、用爱心构筑和谐”活动。2007年3月,大连市遭受百年不遇的风暴潮,市文明委组织全国、省、市级文明单位,积极参与抗灾救灾活动,充分体现了文明单位的模范带头作用。
四是从未成年人抓起。注重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作用,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三名”、“三有三为”等符合未成年人成长规律和特点的思想道德社会实践活动。
五是从社会“细胞”抓起。以提高家庭道德水平和村屯、社区道德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了“让文明向楼道延伸,让文化在身边展示”的楼道文化活动以及“五相”等以家庭为重点的道德实践活动,使邻里之间相识、相知、相帮、相学、相容,和谐了邻里关系。
五、要坚持注重实效,着力实现惠及百姓
大连市抓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历史机遇,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让百姓得到实惠。一是不断规范文化市场管理,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二是加强对经营性场所食品卫生的检查和整改,完善医疗急救网络,方便了百姓看病就医;三是加大对街巷小路和摸黑路的改造力度,从源头治理城市污染,保持了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四是更新改造公交硬件设施,全市公交线路在始发站点100%排队乘车的基础上,向中间站点延伸,市民出行的交通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