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比较观察论文_王从萍

(扬州玛丽妇科医院;江苏扬州225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方法:文章选取的数据来源为,时间节点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因患有子宫肌瘤疾病的260名病人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对其分别实施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7.3±3.6)为腹腔镜组的肌瘤最大直径,(8.9±5.2)为开腹组的肌瘤最大直径,说明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3.1±1.7)为腹腔镜组的剔除肌瘤的数量,(6.7±1.4)为开腹组的剔除肌瘤的数量,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83.3±19.4)为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122.320.4)为开腹组的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出血量明显低于开腹组;(72.3±30.1)为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87.3±40.1)为开腹组的手术时间,腹腔镜组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结论:两种手术的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接受腹腔镜组的病人的在手术出血量和康复和入院时间周期等方面均优于开腹组。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开腹;复发;妊娠

在育龄期的妇女中发生机率较好的生殖系统疾病为子宫肌瘤,此种疾病属于良性的肿瘤,在对其进行医治的过程常常选取手术的方式进行,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开腹对肌瘤剔除或者是对子宫切除的手术[1]。在腹腔镜技术在最近几年的时间内逐步的完善,并且其使用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在实施肌瘤剔除术的期间以腹腔镜来配合,呈现出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且取得了较高的医学实践成果,病人在进行医治的期间痛苦的程度低并且具有较好的依从性[2]。目前在对不同手术的方式后复发的机率和妊娠机率的研究较少[3]。因此本文针对时间节点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因患有子宫肌瘤疾病的260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不同的手术方式后,探究分析其效果。现将整体的报告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文章选取的数据来源为,时间节点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因患有子宫肌瘤疾病的260名病人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其中开腹组的人数为110名病人,腹腔镜组的病人为150名。该组研究对象的基本参数为,29岁到68岁为年龄区间分布,(41.3±1.9)为年龄均值。全部的研究对象都有效的排除了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输卵管出现堵塞和盆腔具有严重的恶性肿瘤的病人。全部的研究对象都要对子宫保留。

1.2术后注意事项

病人在完成手术以后要严格的执行相应的避孕措施,其中手术后要进行为期1年的避孕为子宫肌瘤的尺寸较大或者是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对宫腔侵入的病人;手术后避孕时间周期为180天的为,子宫肌瘤尺寸小且手术操作期间没有侵入宫腔;手术后避孕时间周期为90天的为,浆膜下子宫肌瘤的尺寸较小的病人;对全部的病人在手术完成以后的90天和180天进行随访,如果没有出现不正常的状况实施180天随访以此,为期两年[4]。

1.3观察指标

对全部研究对象的子宫肌瘤数量和尺寸,在手术过程中出血的数量和入院的时间周期,手术后子宫肌瘤的残存状况和复发以及妊娠的状况进行观察分析。如果在手术完毕以后的90天内,病人在复查的期间出现子宫肌瘤判定为子宫肌瘤残留,子宫肌瘤复发的判定为,病人在接受手术后的90天内复查没有出现异常的状况,而在手术后的大于等于180天的检查期间发现子宫肌瘤。

1.4数据分析

文章使用的数据分析软件为,应用统计学的SPSS 20.0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两组病人的围术期分析

全部的研究对象都顺利的完成手术,腹腔镜组的病人中没有出现中途要转为开腹组进行医治的病人,且肌瘤主要以浆膜下为主,子宫肌瘤以肌壁间为主的为开腹组的病人。(7.3±3.6)为腹腔镜组的肌瘤最大直径,(8.9±5.2)为开腹组的肌瘤最大直径,说明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3.1±1.7)为腹腔镜组的剔除肌瘤的数量,(6.7±1.4)为开腹组的剔除肌瘤的数量,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83.3±19.4)为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122.320.4)为开腹组的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出血量明显低于开腹组;(72.3±30.1)为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87.3±40.1)为开腹组的手术时间,腹腔镜组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两组病人的围术期分析

2.2不同两组病人的术后成效分析

全部的研究对象在接受完成手术以后都存在子宫肌瘤残留和复发的情况,对病人实施定期的随访后发现,病人的子宫肌瘤变化的状况没有明显的显著性,接受了腹腔镜医治方式的病人而后要求生育的病人为140名病人,而开腹组的病人接受完手术以后其要求生育者为87名病人,对其进行1年的随访以后,38.7%位腹腔镜组的妊娠率,30.2%为开腹组病人的妊娠率。17名病人和6名病人分别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病人的流产人数,11.3%和8.1%分别为流产的机率。

3讨论

在医学实践的过程中对子宫肌瘤进行医治的过程中,实施手术的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现阶段对子宫肌瘤的医治主要选取手术的方式来进行医治,病人如果子宫肌瘤的尺寸较大或者是引导呈现出不规则的出血情况,或者是粘膜下子宫肌瘤选取手术医治的方式较为合适[5]。而病人在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方式也有很多的优点,主要的特点为手术完成以后较少的出血数量,并且康复较快,入院的时间周期短。因此两种手术的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接受腹腔镜组的病人的在手术出血量和康复和入院时间周期等方面均优于开腹组[6]。

参考文献

[1]朱宇,程忠平,戴红,等.保留功能性妇科微创手术的临床革新与相关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6):2311-2311.

[2]赖玉娇.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90例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7):954-954.

[3]朱珠,倪观太,周毅惠,等.子宫肌瘤剔除术三种术式临床结局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5,12(1):33-34.

[4]邢丽,应小燕,王治洁.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35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8-9.

[5]丁红腊,林培宣.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四川医学,?2014(1).

[6]贺青文,张慧,杨继.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比较[J].疑难病杂志,?2011,?10(9):707-708.

论文作者:王从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下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5

标签:;  ;  ;  ;  ;  ;  ;  ;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比较观察论文_王从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