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的提高,所以施工企业必须结合实际发展状况不断提高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管理仍面临着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不完善、道路桥梁质量管理不到位以及道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如何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是道路桥梁施工企业的当务之急。
一、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桥梁出现裂缝
我国建设道路主要使用的材料是混凝土,而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目前在道路建设的技术问题中具有普遍性,这其中除了是桥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差等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施工人员没有合理使用混凝土造成的,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没有达到规范要求,只凭个人经验不按标准规定随意配比;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对混凝土振捣不足或力道过猛;在混凝土模拆除后,没有给予必要的养护,导致混凝土体表缺水出现干裂等,为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桥梁混凝土进行常规计算。我国规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为0.2至0.3mm。此外,还要进行温度裂缝计算,采取隔热设计;考虑混凝土结构所处的位置,选择合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混凝土配筋率采用适当的计算模式,从材料性能方面和结构形式方面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加之以合理的施工工艺,按设计好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进行施工,控制水泥用量及水灰比,重视混凝土振捣技术,计算好拆模时间,选用一定份量的外加剂和掺合料(对收缩和水热化影响较小),遇到高温天气时使用井水拌制混凝土,这样可以降低浇灌温度。
2.缺乏严格进度控制
目前,道路桥梁项目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难度较大,严格施工进度的缺乏,致使在较短建设工期下经常出现延期完工现象。众所周知,我国建设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任务较为繁重,其涉及和影响因素也较多,比如拟建地区的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等都会对工程造成影响。同时,施工过程中各种事先难以预见问题的频繁发生也给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增加了难度,致使其管理与成本控制问题严重。再加上合同工期通常较短而建设工程周期一般较长,致使在严格进度控制缺乏的条件下,竣工验收阶段经常延期。
3.桥梁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的道路建设工地多位于人少林密山高的地方,生活条件差,交通不便,这就要求道路施工人员具有坚定的工作信念,硬实的政治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路为家,以路为业,安心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山区道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施工人员怕吃苦,怕受累,职业素质不高,遇到一点小困难就退缩畏怯,还有一些施工人员认为自己是科班出身,觉得自己懂技术、有文化,应付目前的技术问题绰绰有余,这是一种相当错误的观念,施工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和能力。①施工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更新知识,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要使自己时刻牢记,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今天有用的知识,明天就有可能过时,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被这个社会淘汰。②施工人员要多接触、学习管理、法律、网络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做到一专多能。除了懂得施工技术外,还要熟悉美学、环境保护、水文地质等相关知识,这样才能造出既美观又经济的桥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材料问题
通常情况下,相关材料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劣质材料的使用;其次,没有正当的对材料进行保管。劣质材料的使用在我国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是非常普遍的,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问题。由于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导致很多人购置、使用劣质材料,这不仅会给工程带来较大的质量问题,而且还会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一些施工单位只是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而弃工程质量和安全于不顾,甚至以假充真,这势必会给我国的道路桥梁建筑带来坏的影响,这种做法应当受到相关监督部门以及法律部门的严惩。道路桥梁的施工通常是在户外进行的,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一旦遇到较为恶劣的天气,这时如果对相关的材料没有进行适当的保管,就会对其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二、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的优化措施
1.加强道路桥梁的养护以及护理工作
对于道路桥梁的监管以及养护,可以根据养护的相应里程及辖区内桥梁的相应数量,来设立一些桥梁的养护工程师,不间断的定期地对桥梁的状况及相应的指标进行全方位监控。桥梁养护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主持辖区内桥梁的检测、养护、改造、维修;对桥梁的日常养护质量进行定期的考核;对辖区内桥梁质量的档案进行相应地整理。在实行养护机制改革后,各级领导也应当身先士卒,高度重视桥梁的养护工作,逐步培养相应的骨干,成立专业的养护队。养护队对于桥梁以及各种防护设施应当坚持日常的养护巡查,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各级桥梁工程师也应当经常组织专业团队,以进行定期检查及专业检查,及时处理,确保桥梁能发挥正常的作用。
2.施工进度的控制
从工程开工始,项目管理工作就应从总体上做好对拟建工程的需求预测,并通过总体统筹纳入到施工网络计划中。落实过程则需要事先预测并分析各项施工生产工序的需求产量、需求结构及时间要求等,分别涂绘出各个需求曲线的优化网络图,最终实现对现场施工的“人、材、机”等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以能够保证在总体计划中的动态平衡以及各分部分项工程之间的紧密衔接。另外,根据工程施工实际进展情况对施工的起止时间和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及衔接关系进行组织安排,一般进度计划目标越细致、计划周期越短就越利于进度偏差的纠正,而且在具备施工进度计划的前提下,对长期或短期的目标实现及控制是极为有利的,如此一来项目管理者就可以明确地对施工单位及承包队伍提出进度要求。
3.加强道路桥梁施工材料的管理
材料质量的管理,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应当加强材料质量的相关检验工作,杜绝劣质材料的使用,并且分批次地对相关的工程材料进行随机抽检,直到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设计之后,才能将其应用于正常的施工作业中。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当严格地控制好道路的松铺厚度,并在经过初压之后,应特别注意进行相关的人工修正工作,对于一些没有碾压到位的相应地方,应当进行相应的人工作业,从而能够保证路面的压实度以及平整度。
4.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在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由于道路桥梁施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施工人员大多由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组成,这些农民工大多都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经验不足,对施工质量控制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受到严重的威胁。众所周知,施工人员的技术和综合素质与桥梁质量成正比例关系,只有施工人员掌握了扎实的施工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质量。
论文作者:吴海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材料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