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的信仰危机及其化解
李 刚,赵金元
(大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0)
摘 要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的信仰关乎国家与民族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不断推进,一部分青年出现了理想信念危机、道德信仰危机和人生价值追求的危机。青年信仰危机的成因大致包括当代青年人自我认知和辨识能力差、家庭教育的失败、应试教育的弊端、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疏离、拜金主义思潮的泛滥、不健康网络文化的影响以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方面。化解青年信仰危机强化理论武装是基础、核心价值引领是根本、重视实践养成是关键和实施素质教育是保障。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信仰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信仰,特别是青年人的信仰。近几年,由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的宣传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日益坚定。但是,在一部分青年人中仍然存在理想信念淡化,甚至信仰危机的现象。青年人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信仰问题直接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只有解决青年人的信仰危机,帮助青年人树立科学的信仰,才能让他们更好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一、信仰是青年人的精神之钙
信仰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1](P1405)信仰有科学信仰与非科学信仰,随波逐流、迷茫无知是非科学信仰的两大特点,而科学的信仰则是对真理的渴望认知与不懈追求,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探究,因此确立科学的信仰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文献[2]公开了一种化学镀镍废液处理的技术方案:先使用离子交换法吸附化学镀镍废液中的镍离子;然后用芬顿法氧化分解废水中的部分有机污染物,使配位态的镍离子转化为游离态;再加入氯化镁生成难溶的磷酸铵镁沉淀;还要使用折点加氯法进一步去除氨氮,以及利用臭氧作为氧化剂,结合次氯酸钙,通过沉淀来除磷。然而该方法过程冗长,设备占地面积大,处理成本高,尤其是需要将废水加热至80 °C,一般电镀企业难以实施。何况用该方法处理后的废水仍含有0.277 mg/L的镍,也达不到“表3”标准。
信仰是一个人坚持做人、做事的精神力量,是一个人长期坚持的为人处世的支配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用“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深刻总结了长征胜利留给我们的启示。一个有信仰的人是一个自强的人,正如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成功,因为每个人都抱有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所以再难再苦也难不倒他们,所以中国革命必胜。一个有信仰的人是一个自信的人,因为心有信仰,所以无所畏惧,信仰给予人精神力量,是一个人强大的精神支撑,因为心有信仰,所以坚信成功。一个有信仰的人也是一个懂得自爱的人,是一个爱护自己身体、珍惜自己名誉的人,是一个善良,懂得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人。
青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关键力量。信仰是青年人的精神之钙,青年缺失信仰好比人缺钙,得了软骨病,无法正常站立,一个民族和国家亦然。当今中国,只有青年一代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才能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才能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才能肩负起党和国家交与的光荣使命。
二、青年信仰危机的表现
(一)理想信念危机
市场经济在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同时,随之也带来了负面的负面影响,其中,拜金主义的冲击比较典型。人们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理想信念的确立。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下衍生了一系列新名词,苏丹红鸡蛋、地沟油、硫磺海带、注水猪肉、人造鸡蛋,诸如此类名词数不胜数。这些丧心病狂的行为背后是一系列经济利益的驱使,是对经济利益盲目追求的结果。这种拜金主义的产生和影响正是人们信仰缺失的表现,也必然对青年人理想信念的确立和正价值观的养成产生消极影响。[3](P7)
风险一般是指危害存在的可能性,进行风险评估是确定危害发生的可能。对转基因作物的基因漂流来说,其基因漂流率越高存在的风险越大。因此,量化基因漂流率是基因漂流风险评估的基础[12]。目前,量化基因漂流率的主要方法针对有明显识别的植株,如通过转bar基因水稻幼苗喷洒抗除草剂,方法简单便捷[13];利用标记基因跟踪花粉扩散,如通过标记花粉介导的基因漂流,效果准确[14];针对一些不易识别的植株,通过Real-time PCR进行分子鉴定,结果精准,但成本高[15],具体适宜哪种方法要根据测定的植株种类而定。
(二)道德信仰危机
家庭教育是青年接受的众多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和基础。自计划生育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后,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由于缺乏过去众多子女时代的家庭社会化正常环境,不少父母也就难以形成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对子女溺爱有加,视家中独生子女为掌上明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些子女并没有从小培养起吃苦耐劳、独立自强的意识,俨然成为了家里的公主和皇帝,长此以往这些人很容易产生以我为中心的心理。父母对其百依百顺,一旦有不顺其心意的地方则很容易出现愤怒、暴躁等情绪。在家里以我为尊,不可一世,心理承受能力弱,在外界遭受挫折时,没有自己的主见和见解,很容易陷入慌乱、不知所措的困境。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乃至有些人毕业后仍在家啃老,丝毫没有为自己的将来做一丝打算,这些人连自己的价值追求是什么都不清楚,这无疑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三)人生价值追求危机
网络化的二重性影响。21世纪是网络化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化给青年一代的成长既有经济影响,也有像负面的影响。很多有为青年人利用网络技术来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位置,并取得了成功的发展,也有一些青年则辨别能力差,受网络上不良信息、西方腐朽思想和敌对势力的诱骗,对社会主义主流思想产生怀疑。一些青年人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接触网络后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对未来感到一片迷茫,由此产生的烦躁、愤怒等情绪也会影响其的价值判断。近年来传销案例举不胜举,传销人员利用青年想赚钱、发大财的心理将其诱骗后进行洗脑,传播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价值观,影响了青年人的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由于注水系统只有增压泵出口每天进行注水水质的监控,在注水系统水质发生变化时,不能根据每个设备的处理效果分析判断设备运行情况,所以在案例中,油田采用了鱼骨图分析法,从设备、操作、化学药剂、环境4个方面进行分析,共找出影响注水水质变化的因素20条,并制作了鱼骨分析图[3-6]见图 2。
国人看的不是水浒,是替天行道;仇的不是富,是不仁;恨的不是官,是贪腐;愤的不是穷,是不公;怒的不是房,是奸商;怕的不是警,是枉法;愁的不是钱,是通胀。国人反对的不是政府,而是政腐;反对的不是改革,而是那种特权制度下的顽固不化;织的不是围脖,是民声加民意。
三、青年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当代青年自我认知和辨别能力差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青年的人生价值追求是积极健康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价值观的传播和渗透,一些青年远离崇高和理想,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滋生。追求金钱至上,认为金钱是万能的,为此缺乏起码的道德底线,为了追求更多利益忽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害人害己。由于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影响,部分青年人对我国过去辉煌的历史、英雄、榜样进行歪曲和否认,否定主流价值观,追求西方的民主和自由。
CHEN Ying, WEI Pei-lian, PAN Jun, ZHOU Jie, DONG Chang-sheng, YU Guan-zhen
(二)家庭教育的问题
在不断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我们同时实施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道德风尚总体上不断进化。但是,也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效应、长期应试教育、独生子女成长环境等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青年道德缺失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当前我国青年人的道德素养总体是好的,但是一些青年仍然存在着诚信缺失、铺张浪费、不孝亲敬长、不讲礼貌等行为。古有商鞅一诺千金、孔融让梨的美好故事,有介子推割股奉母的动人事迹,这些耳熟能详的道德典故不少人都能信手拈来,然而并非有人都能做到知行合一。学生暴力事件、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有的人把这些事件的发生归根于青年法律意识的淡薄,但是说到底这终究还是青年道德缺失导致的。没有一颗宽容之心,不懂得宽恕别人,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自大的心里使得这些人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
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来对自身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控制。从实践情况来看,这种控制性的行为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可,由此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缺乏必要的动力支持。另外,企业实施内部控制也需要一定的成本费用,在开展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
(三)应试教育的弊端
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德育也日益重视。但是,长期应试教育的余毒仍然直接间接、显性隐性存在,加之我们的德育还存在教学方法刻板、枯燥乏味等等不足。虽然从小学开始学生就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但是重智轻德的大环境,加之枯燥、刻板的教育方法使得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产生了质疑,甚至会有厌学的情绪,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大多表现在卷面成绩上,生活中则放飞自我,寻求有新鲜的外来事物。应试教育也影响了一些青年学生的信心与信念,过分追求考试成绩,使得课堂上学生有了优劣之分,而老师对学生也差别对待,容易挫伤差生的自尊,严重打击他们自信心与积极性,久而久之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产生了质疑和抵触情绪,渐渐的对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感到茫然。
部分青年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和方向,缺乏坚定的理想目标。他们上大学只为了学位证和毕业证,没有正确的价值追求,他们没有对自己的前途进行很好的规划,没有考虑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即使步入社会,找工作也只是为了应付生计,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工作,这无疑也是当前部分青年中存在的人生价值追求缺失的信仰危机的表现。青年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未来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其信仰的缺失会对整个社会的进步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青年人只有树立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远大的共产主义信仰,才能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疏离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能使人攀登科学高峰也能使人坠入万丈深渊。网络缩短了地域之间的差距,使人与人的交往更加便捷。但是网络文化良莠不齐,既有健康向上的绿色文化,也有腐朽落后的消极文化。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这过程中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进行文化渗透,大肆宣扬西方文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诋毁我国主流的价值观。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解密”某些文档来大肆诋毁中国共产党,企图蛊惑人心,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良影响。
(五)拜金主义思潮的泛滥
理想信念是青年人精神上的“钙”。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2](P106)可见理想信念在当下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保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纯洁性和先进性的根本要求,而且是对当下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年有十分重要的导向、动力和支柱作用。理想信念是人生未来发展方向的指明灯,是人生前进道路上的指向标,为人生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当代部分青年人理想信念缺失主要表现在党内的一些青年在糖衣炮弹的侵蚀下对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党外一些青年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过分看重个人利益,并受到来自学业、就业等多方面压力的影响,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很容易遭受挫折,此时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便会产生迷茫、焦虑的情绪,逃避现实,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怀疑。
(六)不健康的网络文化的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成分可以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重要滋养。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殖民和价值观渗透,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致使部分青年人崇洋媚外,迷信西方文化的优越性,疏离甚至否定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为人之道的仁义礼智信被抛之脑后,认为权利和金钱至上,穿名牌吃西餐,对传统文化嗤之以鼻,标榜自我,无形之间影响了一代人的价值取向,致使一些青年对我国的主流价值观产生没有实质性根据的质疑,在中、西方大相异趣的价值观面前表现出了无所适从、茫然的行为。
(七)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青年人往往对未来有较高的期许,但在步入社会后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反差又让人无法接受。社会中不乏一些投机倒耙、见钱眼开的人,工作中人们勾心斗角,以权谋私,靠攀附亲情升职等,初入社会的青年人对此缺乏经验,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来面对这一切,当自己的努力成果被别人抢走,当自己的不幸成为别人茶语饭后的谈资和取乐的对象时,强烈的心理反差会使得这些人对自己崇高的理想信念产生怀疑。
四、化解当代青年信仰危机的对策
(一)以强化理论武装作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只有思想认识到位,行动才能自觉,理论武装越彻底,理想信念就越坚定,行动就越自觉。当代青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青年理想信念的先进性和坚定性对国家和民族尤为重要,是国家的力量、民族的希望。因此必须全面提高青年人的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发展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在教育青年人,积极组织青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补全青年人精神上的“钙”。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步入了网络信息时代,智能手机和电脑等工具愈来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可以依托网络传媒的力量,打破地域之间的限制,可以更快、更精确的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传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让人们在轻松娱乐之余自主学习。青年人只有不断强化理论基础,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才能更快的促进“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早日实现。[4](P23)
(二)以核心价值观引领为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最基本、最重要、体现了最大公约数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5](P5)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的内容为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社会主核心价值观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富强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首,说明当前我们国家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既要注重科学文化建设,也要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极大的包容性,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中国在世界发展潮流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经济社会转型期多元的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冲击着人们的价值理念,使得一些青年呈现出迷茫、不知所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因此,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根本。
(三)以重视实践养成作关键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理论的价值在于反映现实规律并指导实践。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只有通过人们的不断实践才能体现出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依靠学习和实践走向未来。纸上谈兵终归难成大事,只有学以致用,注重实践才能发挥理论的强大作用。当前我国青年人的文化水平普遍较高,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得众多青年人对理论的了解只是停留于纸面上,生活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规范也往往只停留于表面的了解。这种对形式上的信仰终归太过肤浅,经受不住风雨的洗礼。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青年人能更加深层次地掌握与了解理论,感受理论的魅力,丰富理论的内涵。只有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化解青年人的信仰危机。
(四)以严格实施素质教育作保障
学校是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阵地。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对学生成绩的重视,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性培养和价值引导。刻板的教育方法和枯燥的内容使得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应试教育的模式已经不能改变一些青年信仰危机的现状。针对青年中存在的信仰危机现象,从国家层面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再到各级各类学校直至全社会,都必须从更本上转变应试教育的理念,改变教育评价指挥棒,改变教育模式,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教育方式方法,引导青年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年人在活动中学习科学文化,培育爱国主义情操,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确立高尚的人生目标,树立远大理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其前进方向。
总之,青年信仰危机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青年人的信仰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多元的价值理论和价值观不断挑战着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权威,我们不能消除多元化的价值理论和价值观,我们唯有坚守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唯有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唯有坚定不移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方能在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稳中前进,方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北京出版社,2016.
[3]杨英法,聂雅.社会思想引导、社会舆论调控与社会情绪管理[N].光明日报,2014-09-28.
[4]林晓,梅萍.我国青年的信仰变迁与信仰教育[J].中国德育,2010,(11):22-25.
[5]朱四倍. 核心价值观如何打动青年[N]. 光明日报,2016-08-15(02).
The Belief Crisis of the Contemporary Youth and Its Solution
LI Gang, Zhao Jin-yuan
(School of Marxism,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0,China)
Abstract :Youth are the hope of the country and the future of the nation, the belief of the youth decid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n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promote of the cultural diversity, youth of our country appear to be a weakness of ideal belief, and even turn out to be the crisis of belief, which mainly manifests as ideal belief crisis, moral belief crisis and the life value pursuit crisis. Causes for the belief crisis of the youth mainly include as follows: limited self 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the failure of the family education, the abuse of testing education, alien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youth, the spread of money worship, the influence of unhealthy internet culture as well as the separation between ideality and reality. To solve youth belief crisis, some strategies must be taken: consolidating theoretical arms as foundation, leading with core value as key point, practice cultivating and quality education as guarantee.
Key words :core socialist values;youth; belief
收稿日期 :2019-01-19
作者简介 :李刚(1992-),男,在读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在民族地区的实践研究。赵金元(1963-),男,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D4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638(2019)03-0148-04
(责任编辑 马 蓉 )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青年论文; 信仰论文; 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