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域中的马克思哲学——马克思哲学历史定位的三种观点及其论证思路——兼论“比较研究”与“文本研究”、“现实研究”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哲学论文,视域论文,三种论文,思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争议不仅体现在不同 观点的歧异上,而且体现在论证观点的思路的差别中。显然,梳理这些不同的历史定位 ,廓清它们多样的论证思路,对于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当代境遇甚为必要。本文拟对关涉 这一问题的三种不同的情形作出评论,并就马克思研究中的“比较研究”与“文本研究 ”、“现实研究”的关系阐明自己的看法。
第一种是称马克思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这是前苏联和我国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科书中的传统提法。在对这一“变革”的 意义进行阐释时,教科书遵循了这样的思考路径:首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概 括为德国古典哲学,认为它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和超越;又把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 成果概括为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最后,认为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唯 心主义,吸取了他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吸取了他的 唯物主义思想,从而创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不仅如此,坚持这种论证的某些极端论者 还暗含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当哲学的发展推进到马克思主义哲学阶段的时候,它之前或 之后的哲学形态就只具有谬论的性质或反面的意义,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成为哲学的 惟一形态,而排斥其他思想理论体系进入哲学领地。
现在看来,这种历史定位姑且说尚可聊备一格,但教科书对此问题的论证思路却是多 有纰漏的。首先,能不能把马克思哲学的“来源”概括为德国古典哲学?从继承与变革 的关系上讨论马克思哲学,只把德国古典哲学当作其来源,是不符合事实的。诚然,梳 理其思想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占有不小的比例,但事实上在其一系 列著述中马克思极其详尽地评述了源自古希腊直迄他同时代的全部哲学历程。由于多种 因素的制约,马克思没有写出完整的哲学史专著,但我们将他文本中的相关论述连缀起 来考察,把他对人类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流派和人物的梳理和剖析作一通盘观照,不 难看出,实际上他的思想基础是“多源”的,很有一部分是德国古典哲学所涵摄不了的 。比如,作为马克思最初登上德国思想论坛的亮相之作的“博士论文”,给予其思想深 刻启迪的是古希腊晚期哲学(包括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和怀疑论学派),他对“自 我意识”的论证、对自由与“定在”的思考、对“哲学与现实世界”关系的阐释等都超 越了当时其他青年黑格尔派分子以至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界域。而这只是一个开端 ,在其后马克思一生思想的发展历程中,他的理论也不是按照德国古典哲学所规约的问 题“接着讲”,而是基于对实践的深刻体察和全部思想史的运思而展开的建构,仅仅作 为一个特定形态的德国古典哲学是框不住他的视野的。
其次,能不能把博大而深邃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概括为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 巴哈的唯物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曾经是我国哲学史研究中的“显学”,学者们 设计了这一哲学形态演进的逻辑进程,认为始自康德,中经费希特、谢林,最后到黑格 尔、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走过了一条“提出问题—探索思路—形成结论”的发展路 径,最后由于在自身框架内不能解决其内在的理论困境而走向了衰落。现在看得很清楚 了,这是研究者主观构造的一条逻辑。当把德国古典哲学的这些代表人物的思想置于现 代哲学的进程中予以观照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开创者的康德哲学所实 现的“哥白尼式的变革”更具有不可超越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力;相反,“20世纪的哲 学运动是以攻击那位思想庞杂而声名显赫的19世纪的德国教授(指黑格尔——引者)的观 点开始的”[1](P7)。因此,仅就思想的蕴涵、深度以及对现代哲学的影响而言,绝然 不能说黑格尔哲学超越了康德;至于费尔巴哈哲学的“颠倒”之功,诚如马克思也已经 指出过的,只是“恢复了唯物主义的王位”,而在哲学层次上它处于与18世纪法国唯物 主义相同的水准,并没有实现唯物主义的现代转换。
最后,一种哲学只是对既有的两种哲学形态的有机组合,还奢谈什么“革命性变革” 呢?经认真检索,我们没有发现马克思用过“辩证唯物主义”这个词,这就是说,把马 克思哲学概括为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从而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提法,没有得 到马克思文本的支持。而就马克思思想本身的发展历程来说,也并不是在形成辩证唯物 主义之后将其推广到社会历史领域,从而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在形成固定的哲学思想之 后将其运用到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从而形成科学社会主义。相反,它们是浑 然一体、交互作用和影响的。更为重要的是,促成马克思思想变革的深层原因,绝不仅 仅是理论本身的力量,而是马克思对他所处的时代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体味和理解 。就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哲学而言,它不同形态的发展诚然构成一个独立的系列(如各 种类型的哲学史教科书所勾划的线索),但支持这种发展的决不仅仅是哲学自身的逻辑 ,更主要的是具体的哲学形态由以产生的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哲学之功外在于哲学 ”,来自非哲学;对于突出强调实践性和革命性的马克思哲学来说,情况更是如此。
第二种情形是把马克思主义逐出哲学的领地,不承认它在哲学史上有一席之地。比如 ,罗素在其产生了久远影响的《西方哲学史》中虽然把马克思列为一章来论述,但他认 为“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是黑格尔哲学和英国经济学的一个掺和体”,“马克思的唯物论 实际上成了经济学”[2](P339)。马克思的同胞对他在哲学史上的创建也不以为然,我 们不妨举三部著名的哲学史论著,看其关涉马克思哲学的论述是怎样的。库诺·费舍(K uno Fischer)所著的两卷本的《新哲学史》中只是顺便提及马克思的名字,所占文字只 有两行;而余柏威(Ueberweg)的《从19世纪初到当代的哲学史纲要》一书中倒是论及马 克思的生平及其学说,但篇幅也只有两页;在我们的心目中,把马克思归属到唯物主义 哲学家谱系是没有疑问的,连马克思都称其哲学为“新唯物主义”,然而,朗格(Lange )在其所著的《唯物主义史》中,硬是不给马克思一席之地,只是在脚注中称他是“政 治经济学发展史上还活着的最伟大的专家”,而不设专章专节论述。总体上看,这些论 者看重的是马克思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身份,而普遍认为他对哲学并没有独立的贡献 ,这种定位恰好与我们教科书的观点形成对照。
一个人在其他领域与专业可以有卓著贡献,同时就不能在哲学领域成为翘楚;或者说 ,一个人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同时就不能是哲学家——这是一种什么逻辑?仔细深 究上述这种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定位,我们会发现,这些论者的论断中其实暗含着一 个前提:即只有公开打出哲学研究的旗号,从事专业研究,并且在这一领域有重要著述 行世者,才有可能被归属哲学家行列,进而进入哲学史;其他领域和行业的人由于不具 备这样的经历和条件,所以也就没有这样的幸运。其实,这种以所属领域或所从事的职 业作为判别某人在某领域或专业中的地位的前提和条件的看法,在现代社会和现代哲学 中遇到了强有力的挑战。它没有注意到,较之于古代和近代,在现代,进行哲学思考的 主体或参与者的数量空前扩大了,不仅专业哲学家有哲学思维,而且各种非专业的社会 成员(包括诸如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政治家等等,不只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甚 至也包括普通民众)都以各自特有的方式,超越个人一己之功利考虑,生发出对宇宙、 人生的一般问题哪怕是非常朦胧、模糊的看法。因此,现代哲学的存在形式或表现形态 是多层次的或多样化的。从朴素的哲学意识、分散的哲学见解、固定的哲学观点、由观 点连缀而成的哲学思想直至由理论家概括、阐述的哲学理论、由专业哲学家建构的哲学 体系等,按照抽象程度由浅到深,表述方式由默想、口述到书面阐发,共同构成了现代 哲学多重的结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还把关注的焦点局限于专业哲学家及其著述,而 排斥其他形式的哲学存在方式或表现形态,显然是有偏颇的。比如,在诸多关于20世纪 哲学史的论著中,由于爱因斯坦的自然科学家身份而没有将其归入哲学家行列,但谈及 对20世纪人类思维方式变革的影响,我不知道有哪几位专业哲学家的思想可以超越爱因 斯坦?作为物理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相对论难道同时不是哲学领域的一块界碑么?! 马克思哲学也遭逢相同的际遇,但是我要说,如果认为它的意义只局限于具体的经济学 、社会学领域,而没有进入更为普遍的哲学层次,那它怎么能成为迄今为止人类思想史 上影响最大的思想体系?!
第三种情形是近年我国学界有的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发展的进程联系起 来,从“传统哲学(包括古代哲学和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的划界中,确立马克思 哲学是现代形态的哲学。
从比较哲学的意义上凸现马克思哲学的特点与价值,是马克思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我看来,完整的马克思研究实际上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于对马克思文本的悉心 研读而尽可能再现和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原始状态和整体面貌、勾勒和提炼其思想发展的 曲折进程、丰富内涵和主要意旨,这种研究姑且可以称为“文本研究”,它是马克思主 义研究的永恒性基础;二是在这种研究、提炼的基础上,将马克思的思想置于世界思想 史演进的总进程中,通过与其他形形色色的哲学派别的比较,确立它的地位和意义,这 可以称为“比较研究”,它体现出,一方面,马克思哲学是哲学的一种形态,它是哲学 大家族中的一员;另一方面,它又不是普通的一员,它观照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具有不可 替代的价值;三是以基于上述两种研究而把握到的马克思思想的实质、精髓和方法去探 究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解释世界”之上的“改造世 界”的情怀、理想和境界,这就是所谓的“现实研究”。因此,从总体上看,马克思研 究是“文本研究”、“比较研究”和“现实研究”的统一,三者都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 题中应有之意。鉴于文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基础性意义以及目前这方面研究中 的薄弱状况,我们强调了文本研究的重要性,但并不表明我们将它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 全部内容。至于有的论者在“考据”与“义理”、历史性与现实性、客观性与主体性、 “视界融合”与“解释学循环”、本真状态与“解释学”转向之间人为地将我们作了非 此即彼的极端化定性,其实是带有很大的误解成分的;在我们看来,这些成对出现的矛 盾两极之间既应保持融同与提升,又当有必要的区分和“张力”。
但是,尽管如此,我对目前国内少数学者“比较研究”的思路还是心存疑虑。如上所 述,“比较研究”的基础是“文本研究”,如果没有扎实的文献功夫、悉心的细节考证 、准确的总体把握、缜密的逻辑推断、审慎的概括和提炼,比较研究就像海市蜃楼一般 ,看似新潮和壮观,其实非常虚妄,而且稍纵即逝。而目前在马克思研究中普遍存在着 的一种情况是,单纯根据其某一文本中的片言只语便对其思想进行无限的概括、提炼和 阐发,致使其思想形成的曲折历程、思想体系的不同方面以及对同一思想的反复检视等 得不到充分的展示和到位的分析,结果致使这种研究远离了马克思思想的真实状态,或 者不同研究者面对同一研究对象所形成的见解之间却缺乏公度性。还有的论者总是用一 种现代哲学流行的观念去解读马克思的文本,发现那里有相关词句或观点,于是就认为 马克思是现代意义上的哲学家。比如,他们认为“哲学终结论”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一 个响亮的口号,是“体现哲学现代性”的一个方向,循此路径到马克思那里找依据,看 到马克思有“取消哲学”、“哲学的虚妄性”等提法,于是就认为马克思也是一个“哲 学终结论者”。究其实,马克思诚然说过“取消哲学”之类的话,但他同样也表达过“ 离开哲学我一步也不能前行”、“哲学是头脑”等观点,那么,表面看来互相矛盾的这 些意旨怎么得到协调、怎么解释得一致呢?其实仔细分析马克思的原意,他所说的“取 消哲学”、“终结哲学”,只是取消或终结哲学的特定形态,比如以观念构建世界的德 国青年黑格尔派哲学,而并不是排斥哲学在社会有机体系统和社会意识结构中可以有一 席之地,不要哲学了。由此看来,如果没有扎实的文本研究做支撑,或者说干脆认为可 以撇开文本来推进马克思哲学的“比较研究”和“现实研究”,必然会使这种研究丧失 准确性、恒定性和科学性,降低它的学术水准。
纵观上述三种观点和思路,我觉得比较马克思哲学与其他哲学派别的特征,确立现代 哲学图景中马克思哲学的地位,应该注意如下的情况:
一是比较的前提。必须明确,我们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是真正把握本属于马克 思自己的问题、思路、论证方式、理论架构和思想实质,如果没有这些方面的积累和功 夫,就没有条件和资格将马克思哲学与其他哲学形态进行比较。相反,如果我们拿来比 较的却并不是马克思自己的思想或者不完全属于马克思的思想,那这种比较就毫无价值 或在研究的真实性方面大打折扣,这种情形下即使再赋予马克思哲学多么新潮和现代的 字眼,也无助于科学地确立它的当代地位。
二是比较的态度。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过去基于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考量而进行的情 绪化的评判、过分地褒扬或贬抑,是马克思思想长期没有得到公正对待的重要原因。我 认为,时至今日,像马克思这样的思想家已经不需要我们为他做什么辩护,如果他的思 想仍然能诠释时代,他观照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仍保持着有效性,那么即使再贬低他的价 值和意义,他也不会退出思想史的舞台;相反,如果他的思想已经沦为人人皆知的常识 或与时代背离,那么就是再为他辩护,也挽救不了其学说衰落的命运。基于过去对待马 克思研究的非学术态度,我主张今天要“回到学术层面”,真正将当作一个客观的学术 研究对象来进行探究,因为没有这样的一种态度,就不能保证马克思研究的公正性和科 学性。
三是比较的逻辑。由于长期以来马克思研究并不完全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 学术规范就成为今天必须认真对待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马克思思想进行阐释、概括 、提炼和评价的时候必须遵循严格的逻辑:首先要尽可能详尽地占有文献材料,根据这 些原始材料对其思想进行甄别和提炼,然后再将在扎实研究基础上抽象出的思想放到现 代哲学的总进程和总图景中去和其他哲学形态进行比较,公正地评估马克思学说的价值 ,为其合理定位。就我们前文分析过的三种情形看,为什么会在观点与论证之间出现差 池或错位?为什么有前景的学术选择却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原因很多,但不讲逻辑 、轻视学规是不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呢?有一种说法,认为社会科学无定论,可以千人千 面,见仁见智。在我看来,如果是在拓展视野、激励探索的意义讲的,那么这种看法有 合理性;但如果认为藉此可以消解规范和逻辑,为偷懒和随意找借口,那这种合理性就 变得不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