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四医院(门诊部) 湖南长沙 410006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门诊小儿采血过程中行集束化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门诊进行采血的幼儿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将所选幼儿均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n=50),对对照组幼儿行常规护理,对试验组幼儿行集束化护理,对比观察两组幼儿穿刺效果。结果:试验组幼儿的穿刺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幼儿,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门诊小儿采血过程中行集束化护理可以显著提高幼儿的穿刺成功率,减少幼儿因穿刺带来的伤痛,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门诊采血中心;小儿;临床应用价值
小儿静脉采血在临床十分常见,且采血难度也较大,因幼儿的静脉血管十分细小,寻找时有一定难度[1-3]。除此之外,因幼儿心智不成熟,护理人员在对幼儿采血时,幼儿通常会大哭大闹、扭动挣扎等,对护理人员的穿刺成功率造成严重影响[4-5]。本研究旨在探讨对门诊小儿采血行集束化护理及常规护理模式下,小儿采血穿刺效果,如下所示。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100例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门诊进行采血的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自愿原则将其均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n=50)。试验组中男29例,女性21例,年龄9个月-12岁,平均年龄(5.82±1.37)岁;对照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10个月-11岁,平均年龄(6.02±1.75)岁。所选研究对象在一般基线资料间的差异比对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1)家属拒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2)存在脏器障碍者。
1.2方法
所选幼儿的静脉采血均由同一护士进行操作。对对照组幼儿行常规护理。在对幼儿进行安慰及鼓励后,指导家长采用正确的怀抱姿势,并对家长普及相关健康教育工作,随后选择幼儿合适的血管进行采血操作。对试验组幼儿行集束化护理,主要步骤为:(1)集束化护理小组的建立:选择护士长为组长,以检验科主任及感染管理科主任为副组长,选择3名优秀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采血服务,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2)护理工作流程优化:进行绿色通道的设立,并设立单独的采血房间,采血房间须张贴幼儿采血室的标志,室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适宜的温度及湿度,干净整洁的环境,并放置玩具,用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缓解幼儿的心情。利用紫外线对幼儿采血室每天均进行持续2小时的消毒,并定期进行空气细菌进行培养,预防交叉感染现象出现,并在墙壁上进行采血流程的张贴,便于患者进入室内便能看到采血注意事项;(3)在对幼儿采血前,应询问家长幼儿的饮食、药物、生理及病情、情绪的变化,并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准备不同的真空负压采血管,采血管检查无误后,进行条形码的张贴。采血时要再次对检查项目及条形码进行确认,检查无误后,选择合适的采血位置,对血管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因幼儿在静脉穿刺过程中会挣扎扭动,故应有一名护理工作人员在一旁协助采血护理人员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以便于采血过程的顺利进行;(4)心理护理:因幼儿年龄较小,医院环境相对陌生,安全感较弱,故在采血过程中全程陪伴幼儿,发挥患儿对父母的移情效应,护理人员在采血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注意力,保持和蔼的态度,多与幼儿进行交流沟通,以通俗易懂的言语或感兴趣的话题,鼓励幼儿保持勇敢,强调榜样作用,注意与幼儿保持良好的眼神和肢体交流,鼓励幼儿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信任感与责任感,用微笑和幽默的语言令幼儿保持安静,对于大哭大闹的幼儿需要掌握穿刺的角度,因哭闹时带来的扭动增加了穿刺的难度。护理工作人员应及时对幼儿进行约束,用双手对幼儿的腿部进行约束,年龄较小的幼儿应进行适当的安抚,对于年龄大的儿童需要进行言语交流,鼓励表扬幼儿的勇敢作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同时,护理人员在采血的过程中也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方式分散幼儿的注意力,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人员在对幼儿采血过程中一次穿刺是否成功的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对幼儿的年龄身高等基线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2结果
2.1所选研究对象一次穿刺成功状况组间比对
试验组幼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幼儿,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所选研究对象一次穿刺成功状况组间比对(n,%)
注:*P<0.05。
3讨论
集束化护理主要是基于循证护理证据为基础而制定的一系列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护理质量的提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化功效[6-7]。常规护理一般仅重视采血结果而对过程无较大的注重。幼儿在采血过程中因面临无知的害怕、采血的疼痛、心智的不成熟会出现哭闹、扭动挣扎的现状,对护士的穿刺成功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因幼儿的不配合和强烈的反抗心理会出现采血量显著减少,对最终的疾病诊断有不良影响。幼儿对外周静脉采血反抗一般是由于惧怕穿刺带来的痛感,给幼儿带来主观上的不开心感觉,但在本质上即为穿刺过程中软组织受伤所带来的身心伤害。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对幼儿进行采血过程中时,利用常规护理及集束化护理两组护理模式,对幼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幼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幼儿,且临床应用价值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鄢云平. 舒适化护理在门诊静脉采血操作中的效果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5):2921-2922.
[2]高燕波,何金苗,连永娥,等. 真空采血法与传统采血法在门诊与体检中应用效果比较[J]. 广东医学,2012,33(9):1362-1362.
[3]许沙沙,张长庚,户林燕. 不同患者门诊静脉采血方法的探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A02):150-151.
[4]陈大琴,张婕,蒋焦,等. 检验信息系统在门诊采血工作应用中的效果评价[J].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6(5):838-839.
[5]Nikolac N,?imundi? A M,?elap I. Croatian Society of Medical Bio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na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venous blood sampling[J]. Biochemia Medica,2013,23(3):242-254.
[6]佚名. 集束化护理对PICU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患儿的护理效果研究[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72-74.
[7]陈燕霞.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的不同护理管理措施效果比较[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2):134-135.
论文作者:陆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幼儿论文; 门诊论文; 过程论文; 小儿论文; 静脉论文; 年龄论文; 效果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