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中的政治无意识——解析《通缉令》中的“天定命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缉令论文,美国电影论文,命运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通缉令》(又译《刺客联盟》)是标准的美国大片,即大制片公司,大资本,大制作,大明星,全球宣传,同步上映。导演季莫·贝克马贝托夫因俄国本土电影《守夜人》、《守日人》而受到好莱坞关注。《通缉令》是他来好莱坞拍摄的第一部作品。这片子虽是他初来乍到好莱坞拍的,但他接受美国文化美国精神还真是彻底,这部电影的精神非常“美国”,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美国“上帝选民”、“天定命运”的鲜血。
美国学者路易斯·贾内蒂在其专著《认识电影》中提到:“许多人会辩称他们对政治毫无兴趣,但事实上每件事均含带意识形态。我们对性、工作、权力、尊严、家庭、宗教等的态度,不管是否自觉到这一事实,都会牵涉到意识形态。”这就是政治无意识。
一、盎格鲁·撒克逊的核心文化
故事讲述的是美国男人韦斯利·吉布森如何从一个做人非常失败的客户经理经过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件最终为父报仇、为美国(世界)除害成长为一个真正的英雄的故事。
男主角韦斯利是由英国小生詹姆斯·麦克沃伊饰演的,这个苏格兰演员因2005年在《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衣橱》中饰演了善良的半人羊而令人难忘,从此声名鹊起。好莱坞电影里的救世英雄从来都是盎格鲁·撒克逊的英雄,鲜有其他族裔。《我是传奇》和《全民超人》(又译《汉考克》)纯属异类,原因是男一号威尔·史密斯超强的吸金能力。从当年的《绝地战警》(Bad Boy)、《独立日》、《黑衣人》、《拳王阿里》,黑帅从桀骜不驯的坏男孩成长为拯救地球的英雄。除个人魅力之外,另外的原因是个公开的秘密:美国虽是移民组成的多种族国家,倡导多元文化,但其核心文化却一直都是盎格鲁—新教文化。美国最早的移民来自欧洲,且主要来自英国,早在美国独立之前,英国的殖民文化已经深入人心。美国的核心文化一向、而且至今仍是美国的最早的移民所带来的文化。这一文化的主要成分包括“基督教信仰,新教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工作道德,英语,英国式法律、司法和限制政府权力的传统,以及欧洲的文学、艺术、哲学和音乐传统。”[2]虽然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但是美国化,亦即同化工作做得格外好,对外来移民的美国化有一系列的法律和程序加以保障。路易斯·布兰代斯法官早在1919年便宣布,移民美国化意味着“必须采用这里普遍流行的服装、举止和习俗……用英语代替其母语”,要确保(移民的)“利益和情感均扎根于此地”,“与我们的理想和愿望达到完全的和谐,并与我们合作促其实现”。[3]美国的称号由最初的“大熔炉”到“番茄汤”再到更靠近现实的“沙拉国”,其中的理念变化也反映了文化观念的交锋。熔炉和番茄汤理念都表达了清晰的美利坚民族主义或盎格鲁·撒克逊至上主义,强调要求移民及其后裔必须采取盎格鲁·撒克逊的文化标准,适应盎格鲁·撒克逊的先辈定居者的文化历史。而沙拉国理念则反映了种族多元论和文化多元论的呼声。尽管这种呼声从1915年就由霍瑞斯·卡伦提出,但直到近年其地位才得到实质性的体现。美国2008年大选,奥巴马的当选使熔炉国家第一次真正有点实至名归。
二、“天定命运”与政治无意识
韦斯利本是一个平庸而倒霉的普通美国人,他的好友不但揩他的油还背着他和他的女友偷情,他整天被一个恶毒刻薄的上司训斥,还经常因为紧张服用精神药品来抑制突然出现的暴力倾向,总之生活痛苦沉闷。他常常幻想却无力改变生活,经常在谷歌搜索引擎上查自己的名字幻想出现点什么不同的消息,但结果当然总为零。突然有一天,在他又去买药的时候,一个名叫福克斯的美女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从随即发生的莫名其妙的枪战中左冲右突把他安全带到一个纺织厂。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刺客联盟,首领叫斯隆。在这里,被枪顶着头的韦斯利突然迸发出了超能力,还突然多了一个顶尖杀手老爸,但刚刚死去,而韦斯利的任务就是为他复仇,杀死刚刚枪战中见到的那个男人——刺客联盟的克星,克劳斯。当韦斯利决定摆脱平凡的生活开始杀手生活时,另一种苦难也随之而来。在接受残酷训练的时候,韦斯利一直达不到斯隆和福克斯的要求,福克斯气急败坏狠狠教训他。韦斯利倍感委屈,无意中喊出“我不知道我是谁”。福克斯停止了打他。斯隆上场了,给他讲了他的身世,他的父亲并非如他所知,在他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作为刺客联盟的顶级高手前不久才被刺客联盟的叛徒克劳斯暗杀,而克劳斯正在挨个儿解决他们。面对同样是顶尖高手的克劳斯,刺客联盟一筹莫展,只有继承了父亲特异功能的韦斯利才是他的对手。男性的俄狄浦斯情结在此处发挥了作用,韦斯利获得了父之名和父之法,“父之名”(the name of the father),“父之法”(the law of the father),心理学术语,拉康的理论指出,男孩认识到自己对母亲的欲望的瞬间,就为父亲的存在以及父权制的律法所禁止。在这里,父亲是作为象征的父亲,是一种律法的符号。其禁止表现为语言相逼,拉康把它定义为“父之法”。获得父之名、父之法是男孩成长为男人的前提条件,是一种心理上的超越和取而代之。这次合法性的获得相较其他在父亲陪伴下长大的男孩相比要容易得多。因为天分和事实上没有具体的超越对象,只有抽象的父亲要超越,那就是:一个顶级杀手。有了心理上父之名父之法的授权,韦斯利迅速完成了他的第一次成长,枪法、功夫有如神助,很快就达到了斯隆和福克斯的要求,开始上岗执行暗杀任务了。在这个时候,斯隆告诉他组织的使命和他个人的使命。组织叫互助会,历史悠久,组织的“使命”就是执行命令,由一台神奇的“命运织布机”织出一种纺织纹理,其中携带了二元制代码发出的命令,经过破译得出名字,名字就是暗杀对象。同时,斯隆告诉韦斯利,韦斯利的任务就是执行,而破译也即传达的任务由斯隆来完成。
事实上,在电影的序言部分就介绍了互助会和它的使命:“秘密执行任务以恢复世界边缘的秩序”。当韦斯利问斯隆,这名字是哪儿来的,斯隆回答:“一种必要性”,“维持世界和平的必要性,这是必须执行的命令。我们得到了这些命令,就得让这个混沌的世界稳定”。“织布机生产,我翻译,你执行。”至于暗杀目标,也就是翻译得来的名字,“不是我”要你除掉,“是命运”(fate)。
“天定命运”(Manifest Destiny)是由纽约《合众国杂志与民主评论》杂志的编辑奥沙利文于1845年首次提出的。随后被广泛的延伸至自由帝国的推进。“我们的天定命运是,为了我们每年都在大幅增加的千百万人口的自由发展,向上帝指派给我们的这个大陆进行扩张。”[4]
“天定命运”论的主要内容是美国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是世界上所有种族(包括其他白种人种族)中最优秀的种族;美国的共和制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政治体制;因此,上帝自然会选定美国人作为其唯一的“选民”,并赋予美国“开化”和“拯救”其他落后民族的神圣使命;为完成上帝赋予的这一神圣使命,美国应首先占领北美整个大陆,继而有选择地向其他重点非基督教地区扩张。[5]122-123这个观念在美国人的思想意识中成为一种传统思维,美国也渐渐变成“自由帝国”[5]86,为“扩张自由的地域”[6]31。“美国的传统就是基于宗教预定论和种族主义以及自然权利法基础之上的天定命运观和自由观之和。它的核心就是,美国有权自由地去替天行道。美国民族是如此优秀,它既按天意改造了北美,当然还将会按天意改造全世界”。
这种思想意识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已成为全民的政治无意识,更遑论处于思想意识前沿、文化领域的好莱坞各级艺术工作者。“政治无意识”是一个复合概念,大体上可从两个方面去理解。李广仓先生在《论詹姆逊“马克思主义”阐释学批评理论》一文中做了清晰的梳理。“从主体方面说,它是人们此时此地(彼时彼地)”亦即具体而特定的时空环境中的“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认知模式,这种政治观念既包含从外部强行灌输进去的显性政治观念(压迫、强制)的残留物,也包括人们自然而然形成的类似于荣格‘集体无意识’思想观念,是一种人们普遍拥有的意识形态‘思维逻辑’。”[7]这种思维逻辑并非完全清醒的意识形态政治观念(阶级对立等),它是全民的“无意识”认知行为;由于这种认知已经潜入主体的无意识层面,因此,主体无法意识到达种“思维逻辑”所蕴含的政治性,甚至面对其政治含义的指涉时,主体会矢口否认。但这无法使其行为模式脱离这种意识形态范畴。
这种“上帝选民”,“天定命运”的理念经常因美国的外交政策而引人注目,电影当中出现的这种与现实生活中国家政策理念的契合就没有什么奇怪之处了。同许多电影一样,《通缉令》也并未受政府之托有意宣传此种理念,这是创作者创作时受控于政治无意识的一种本能反应。
三、结语
《通缉令》一定非常讨年轻人的喜欢,在各个视频网站上有很多留言都非常坦率和直接地表达了他们(当然应该大多数都是男性观众)对这部电影的喜爱之情。在美国本土,上映首周进账超过2500万美金;在日本则勇夺票房冠军。为什么不呢?一个平凡的挣扎于生活中的男青年,人生突然发生了如此巨大而奇妙的改变。自己有超能力,可以打出大弧线弹道,发发子弹命中目标;和热辣野性的美女高手共同替“天”行道,开靓车,在速度中感受激情;经过百般折磨千般坎坷成长为真正的男人和真正的英雄。整个观影过程就是一个男性荷尔蒙急速飙升和挥发的过程。看着韦斯利从一个人人都能欺负的老好人、衰人变成一个超酷的英雄,何等畅快,好像自己的不如意与郁结之气也随之消散,至少在这一百多分钟的时间里是这样度过的。就这样这部电影将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完美地融合于娱乐和想象之中,让人不得不心生佩服。
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文中提出意识形态是一种表象系统,其中,个体与其实际生存状况的关系是一种想象性关系。简言之,意识形态等于对真实状况的想象关系。随后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一概念,对应于军队、法庭、监狱等具有鲜明的暴力和强制特征国家机器(state apparatus),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另一套专门化的机构:宗教、法律(观念)、家庭、教育、政治、传媒系统和文化(文学、艺术、体育)。其功能在于把个体“询唤”(interpellation)为主体(subject),通过“询唤”,意识形态剔除了主体对社会的不满因素,使其产生归属感、参与感、安全感和荣誉感,这一过程之后,主体不再对社会秩序构成威胁,臣服于主流意识形态,任凭驱使,成为国家机器的顺民。美国的好莱坞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工业规模生产、传播意识形态的工业体系,它在进行意识形态灌输和训化方面的经验和技艺纯熟自然,为本国赚取名声和大量的外汇的同时展现着本国的民族风情画,让人在接纳美国电影的同时接受电影里所展现出来的理念。观众就在娓娓道来不露痕迹的叙述中,不自觉地接受了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完成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对个人的“询唤”。也让这个没有文化部的国家在本领域的功能丝毫不逊于任何设有文化部的国家。无论是树立本国良好的国家形象、宣扬本国理念、体制的优越性还是对本国公民进行抚慰教化,对国外观众进行召唤,好莱坞都是完美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