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十二大主题_人力资本论文

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十二大主题_人力资本论文

企业管理现代化十二个前沿性话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话题论文,企业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在追求利润和承担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

最近几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实践中所遇到的最大困惑、最大挑战是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按照传统的说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办企业就是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在历史上,企业管理科学发展过程当中,关于企业的目标都没有特别地提到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但是90年代中期之后,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企业实践中难以避免的重要话题。因为企业有双重属性,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有它的经济属性;作为人类的一种组织形态,同时又具有社会属性。在人本主义思潮对世界影响日益深远的今天,要求企业重视经营行为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成为了必然之举。因此,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变成一种全球化的社会意识。而中国企业家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

二、战略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第一要务

现在战略管理已经不是明星企业的专利,不是跨国公司、大企业的专利。所有的企业,包括中小企业都开始非常重视战略管理问题。最近这几年,战略管理的优秀成果反映出多样化和高层次化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企业战略管理内容更多的是关于营销、品牌宣传、企业文化、多元化经营等等。但是最近,战略管理在内容上已经趋向于企业的一些核心问题,首先是关于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和设计、多元化的持股、混合所有制建设等等。其次,企业规模化过程中的产业转型。第三是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塑造。最后,是关于企业“走出去”的一些经验。这些都是企业战略中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反映了我们企业发展的方向。同时我们注意到,企业在制定战略发展过程中,都非常重视采用外脑进行咨询论证。

三、有执行才能确保战略成功

2003年管理科学领域有一个新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叫做“执行”或者叫做“执行力”。就“执行”本身来讲,并没有什么新意,企业没有执行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运营目标。但是美国有两位管理专家就企业战略和企业执行之间的关系专门写了一本书,这本书里所反映的一些管理理念、管理思想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有一些对于我们中国企业管理科学的发展是有针对性的,有借鉴意义的。那么“执行”或者“执行力”究竟是研究什么事情的呢?它有4个特点:1、它是研究战略流程和结果之间关系的一种学问。2、它是研究老板的责任和管理团队责任、员工责任之间关系的一种学问。3、它是研究组织结构中部门和部门之间关系的学问。4、它是研究员工行为和组织行为以及组织文化之间关系的一种学问。

四、没有核心专长是企业最大的风险

中国的企业总体来讲,在技术方面是处于下游或者是中下游的水平。在国际化产业分工中,大部分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也是处在中下游的水平。不过,我们中国确实有一些高新技术和新兴企业做得不错,比如海信高新技术的开发、管理体制,华立集团在国外收购CDMA的核心技术案例,联想集团近几年在核心专长塑造方面所创造的经验等等,我们希望这些企业都能把他的经验总结出来,以便推广。

五、超越竞争才能赢得竞争

超越竞争,实际上就是独辟蹊径,采取一种非常规的竞争办法来避开企业之间残酷的正面厮杀,创造一种优于别人的竞争态势。按照专家们的总结,超越竞争要进入这样六条通道:首先是进入“无竞争领域”;其次,进入所属产业的高利润区域;第三,进入差别和细分市场;第四,通过战略联盟化敌为友;第五,通过收购和兼并化敌为己;第六,创造新的商业盈利模式。

六、在危机中寻找生机

企业危机或者风险一般是两种情况造成的,一个是企业在它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潜伏着一些容易产生风险的危机点,如果你不注意,到时候就像病毒一样会爆发。第二种情况,是属于不可预测的突发性的事情。

在今年的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刘冀生教授曾经讲了一段很精辟的话,论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生命周期所经历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是独特的,特别是容易发生问题的那些关键点,企业的领导者要特别注意。比如在企业的创业期,要更多地注意市场的开拓、资金的使用、资金的筹措;在企业的发展期,着重规模扩张中的投资安全,以及战略本身的可行性,管理团队的忠诚度,组织变革能不能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的规模;在企业的成熟期,由于官僚化的倾向,机构臃肿、重叠造成效率低下,长时间不能对市场的变化产生革命性的应对措施,这些都是一个企业到了三十来岁以后容易产生的危机;企业进入成熟期以后,最大的风险可能是领导人更替的风险。我们认识到企业发展的规律,就可以预先有效地来避免发展过程中的这些风险,就中国的企业来说,现在更多的企业是处在成长期或者是高速发展期,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些时期应该采取的一些措施。国外有一些企业通常的做法是采取定期进行企业风险评估。

七、人力资本创造利润

60年代两个美国的经济学家第一次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他们当时是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和教育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两个结论:第一个结论是国民经济的增长快于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收益的增长。第二个结论,人力资本既然可以创造利润,那么它就有权分享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它所创造的那部分利润。

对此,美国企业创造的两件东西是值得一提的。一个是他们创立的CEO制度。CEO制度就是在提出“人力资本”的话题以后才设计的。第二个是年薪制加期权的分配制度。这表明了“人力资本”参与利润分配是一个大趋势。但“人力资本”和其他资本一样,也有一个保值、增值、贬值的问题。保持“人力资本”增值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培训。

八、信息技术是管理变革的第一推动力

企业的进步特别是反映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这是这几年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一个普遍的特点。但同时也应注意综合考虑信息技术的使用和企业的流程再造以及企业的组织变革。因为一个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成功的时候,它一定有一个互动的过程,至少对原有的管理体制会造成三方面的冲击:第一,信息技术系统的应用引发流程的重组;第二,流程重组过程中,一定会导致组织的变革;最后,组织的变革催生了管理体制整体的创新。

九、向供应链要效益

最有力的一个例子就是宝洁公司和沃尔玛零售商的合作,沃尔玛在全世界的连锁店对当天的零售都有详细的记录,宝洁公司可以通过和沃尔玛建立供应链管理,通过沃尔玛的终端知道当天

宝洁产品销售的最详细情况。

十、学会“走出去”

现在关于中国的企业在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要不要“走出去”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问题是谁先走出去?走到哪儿去?怎么走出去?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走出去等。我们企业的领导人应该把握住一些战略性的前瞻分析,有准备地让自己的企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走出去”的道路。

十一、企业文化需要 回归商业伦理

我认为企业文化在前些年被炒得有点离谱,离开了其本身的内涵,把企业文化变成了政治化的东西,或者是意识形态化的东西,或者是广告化的东西。有的甚至把企业文化变成了一种老板文化。这些都不对。从内涵上来讲,企业文化还是属于一种商业的伦理文化,它强调的是企业组织行为的规范化。

十二、系统思考协调发展

企业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过程,必须认真地用系统的观点来考虑企业方方面面的问题。总结前面十一个话题,我认为有这么几个方面必须系统思考:第一个是企业内部生命系统和外部生态环境协调运作的系统思考。第二个是企业决策流程、运营流程和人力资源流程相互支撑的系统思考。第三个是企业的内部运作流程和供应链咬合的系统思考。第四个是信息系统和流程再造、组织变革、管理创新的互动关系的系统思考。第五个是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包括技术、设备、资金、人力、品牌、文化等优化配置的系统思考。最后,还有企业实施四大国际标准,ISO9000、ISO14000、健康与安全职业标准、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大国际标准综合实施的系统思考。

标签:;  

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十二大主题_人力资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