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的免疫病理机制及药物治疗论文_刘晶,杨福荣

(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 陇南 746000)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的免疫病理机制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9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的是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29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显效21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72.92%,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支气管炎需要根据免疫病理机制进行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免疫病理机制;药物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330-02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该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咳嗽、咳痰,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将会引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加重患者的病情。临床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方法是药物治疗,常采用的是西药治疗,虽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治疗后并发症较多,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正确的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文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我院接收的96例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以下是本次研究报告结果。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确诊所有患者均为慢性支气管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44~81岁,平均年龄(58.6±5.7)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6±1.2)年,其中专科及以上学历有15例,高中21例,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有12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59.2±5.4)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4.8±1.3)年,其中专科及以上学历有17例,高中20例,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有1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给患者糖皮质激素、氨茶碱缓释片、β-受体激动剂等,并进行抗炎、利尿等治疗,给患者足够的营养补充。

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若患者伴有肺气虚,给予麦冬15g,党参9g,黄芪15g,知母9g,百合15g,赤芍9g,当归9g,五味子9g;若患者伴有脾阳虚,给予赤芍9g,陈皮9g,白术9g,半夏9g,厚朴9g,当归9g,茯苓9g;若患者先天气不足者,给予山药10g,淫羊藿10g,生地黄10g,山萸肉10g;若患者伴有喘息,给予杏仁9g,甘草3g,麻黄3~9g,生石膏15g,葶苈子9g。以上药物均水煎服,每天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根据患者的病情可将药物剂量随证加减。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3 评价指标

显效:患者的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完全改善;有效:患者的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部分改善;无效:患者的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变甚至有所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文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92%,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表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41%,差异不明显(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的免疫病理机制包括:一、各类免疫细胞的作用:①中性粒细胞募集机制:将中性粒细胞和静脉内皮细胞结合使其接触,中性粒细胞可利用静脉内皮细胞的表达黏附分子使其充分黏附于静脉内皮细胞上,使得中性粒细胞释放出大量的蛋白酶,从而促进静脉内皮细胞分泌黏液,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1]。②肺泡巨噬细胞:属于气道局部炎性反应的初始细胞,也是气道内细胞因子的重要产生场所。各种刺激性物质的吸入均可导致炎性反应,将巨噬细胞激活,进而释放出多种炎性介质,蛋白质分解酶,促进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和发展[2]。③细胞毒性T细胞: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体内的细胞毒性T细胞呈现下降趋势,对机体杀伤靶细胞和靶细胞的凋亡作用明显降低,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紊乱。④Th1/Th2细胞失衡:Th1/Th2细胞的失衡指的是患者体内的Th2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有所减少,降低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造成细菌的持续性感染。二、各类免疫因子的作用:①TNF-α:与疾病的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使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发生紊乱。其作用机制有:诱导组织细胞死亡;将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分别于白细胞进行黏附,进而对白细胞造成损伤;将T、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NK细胞等激活;损伤支气管、肺部;增强感染病菌的攻击性;将肺的通透性进行改变;②IL-8:增加血管通透性,释放炎性介质以及各种活性酶,导致气道炎症的发生和发展[3]。③IL-4:对血管、支气管上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直接刺激促进其表达。本文研究中发现,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的后期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需要在免疫病历机制的作用下进行指导性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马秉.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6,11(09):101-102.

[2]赫英红.34例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31(14):953-954.

[3]王月波.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与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2(06):428-429.

论文作者:刘晶,杨福荣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1

标签:;  ;  ;  ;  ;  ;  ;  ;  

慢性支气管炎的免疫病理机制及药物治疗论文_刘晶,杨福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