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的生态意识与生成策略论文_赵文绩,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意识与生成策略论文_赵文绩,

摘要:本文以建筑设计中的生态意识与生成策略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绿色建筑设计现状,重点探讨了两者整合生成的价值、原则与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性和借鉴性。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意识;生成策略

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建筑建设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给居民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构建具备节能、环保功能的生态建筑,通过生态化的建筑设计不仅能够改善建筑的功能、结构,还能够为市民提供更加自然化、绿色化、生态化的居住空间,这样一来既能够推动建筑行业朝着现代化、生态化方向发展,还促使生态环保理念能够深入城市化发展之中。

1、建筑设计与生态意识整合的价值

1.1改善民生质量

当前为了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发展,通过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为居民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而城市化建设主要通过建筑建设来实现的,但是大部分的建筑设计仅仅注重功能的使用,而忽视了节能环保问题,导致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资源消耗、成本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如果在建筑建设中采用生态建筑设计,不仅能够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还能够强化居民的生活质量。

1.2拉动经济发展

当前城市经济发展离不开建筑行业的支持,通过建筑建设不仅能够优化城市规划设计,还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因为建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如果在建筑建设中融入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必然能够获得城市居民的青睐,这样的生态建筑也一定能够吸引到更多商业项目的进驻,所以其一定程度上加快城市的经济发展。

1.3驱动城市健康发展

当前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理念已经在城市化建设中推广开来,相关领域和社会各界对于建筑建设带来的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如果建筑设计没有遵循生态环保理念,不仅会影响建筑使用的安全性、舒适性,还会得到全社会的声讨。所以必须要在建筑建设中融入生态建筑设计,将生态、环保、节能、经济、建设进行有效的统一,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设计与生态意识整合的原则

2.1生态性

生态建筑设计应有效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同时也应遵循建筑与所处生态环境、社会的和谐共存。在宏观层面上,设计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把握气候特点,合理利用通风、采光、太阳能等自然条件,最小限度地改变自然景观,使建筑成为自然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微观层面上,因地制宜地进行建筑设计,综合考虑场地的特殊性,让建成空问环境与周围环境交相呼应,让建筑和生态系统实现协调发展,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的空问环境。

2.2环保性

生态建筑要求从实际出发,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设计中要考虑地域性,合理规划建筑室内外的空问格局,提高小环境的舒适性。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必须要解决好能耗高的问题,应引入经济、适宜的节能减排技术、环境友好的材料和设备,促进建筑本身的低能耗运行;同时,使相关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尽可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降低建筑费用支出,用最少的投入来获得最大的效益。

2.3系统性

绿色生态建筑涉及一系列综合性、复杂性的问题,大部分已超出建筑师的知识范畴和技术能力。因此,在建筑设计的前期阶段就应启动整体设计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整体设计是一种强调不同学科专家的合作的设计方式,如在设计之初,组建建筑、环境、能源、结构、经济等专业人士团队,通过集体协同工作,解决设计问题。

3、建筑设计与生态意识整合生成的路径

3.1注重地域性材料应用与优化建造

一方面,建筑材料回应传统建材的重要性和优势日益显现,充分了解地域建筑材料的物理、化学、美学及文化特性,选用介理介适的可持续性材料,同时积极探索传统地域材料的现代更新及创造性运用,有助于建筑设计在物质基础层而上对于文脉的回应和可持续的传承;另一方面,新型生态材料的运用有助于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材料亦称之为“环境调和材料”,在材料选用上可考虑节能型、利废环保型、特殊环境型等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另外,建筑的生态化建设小仅表现于其物质形态的生态性和使用过程中与环境资源的关系,还需注重建造过程中人工环境的叠加更新对于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采用便捷快速少污染的建造方式对于建筑的生态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采用装配式建筑设计,将建筑构配件进行工厂化预制生产,有利于建筑的节能环保,并且可以减少建筑建造周期和建造过程对于周围环境的污染影响。

3.2注重建筑微环境优化生成

中国古代讲求“天人介一”,追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有机统一,在当代建筑设计过程中,同样要将建筑微环境与建筑设计协调考虑,在分析既有环境条件基础上,通过选址、规划、体型朝向等与环境的协调设计,使建筑获得良好的外部气候环境。如通过对建筑周边风环境的分析,在进行规划布局时充分利用场区主导风向进行介理的功能分区和布局,避免冬季局部风速过大,同时要利于夏季自然通风;再如通过对建筑周边光环境的分析,建筑在满足基本日照条件的基础上还需考虑天然采光对于室内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外部光线的自射、反射、投射等特性,营造小同的光环境,满足人们视觉需要。因此,对建筑周边风、热、光、声等微气候条件的分析和利用有助于J营造建筑与环境相协调的微气候环境。

3.3加强生态技术创新应用

(1)绿色能源的使用。充分利用清洁、环保、可再生能源通过相关技术的运用达到生态节能的目的。例如太阳能技术,太阳能具有普遍性、无污染、安全环保等特征,能源蕴藏极为丰富,并具有广泛的适用空间,在实际应用中可作为动力源、热源、能量转换源等,充分介理地利用太阳能将有利于太阳能资源的功能优势发挥和达到建筑节能的目标;再如基于地热资源的地源热泵技术,提取自然界中的能量,无燃烧过程,小自接向环境排热,小破坏地下水资源,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清洁经济高效的节能技术。

(2)中水回收技术。水是小可再生资源,应用中水回收技术小但可以减少建筑的污水排放量,还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虽然此项技术较为复杂且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但以长远的发展来看,其优势还是}一分明显的。通过中水回收技术回收的水资源通常在建筑消防、绿化或清洁方而得到应用。

(3)幽水收集利用。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水资源的现状情况小容乐观,一方而城市水资源小够充裕、可利用水资源循环补充能力小足,另一方而快速大量的幽水径流使得短时期内幽水流失严重从而产生一定的幽涝灾害、长周期内蓄水能力小足使城市对于环境变化的应变力较差,因此对于幽水的收集利用很重要,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城市幽洪管理概念,使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而具有良好的“弹性”,有效控制幽水径流,提高城市的生态效能。

参考文献

[1]颜艳.生态建筑中可再生能源的优化使用初探[J].山西建筑,2019,45(21):142-143.

[2]侯鑫亮.住宅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19,5(22):34-35.

[3]傅振寰,鲁阳.论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全过程管理中的优化与结合[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27+29.

[4]樊洁阳.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原则与策略探索[J].居舍,2019(33):89.

[5]张健.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2):85-86.

论文作者:赵文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4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意识与生成策略论文_赵文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